周世军;刘亚;管春和;韩桂全
目的:观察微振动对人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从髂骨骨松质中分离培养人成骨细胞,并给予细胞0.5Hz和5Hz的微振动,MTT方法和对硝基苯酚法观察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并且利用流式细胞仪观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0.5Hz的振动可使细胞增殖MTTOD值从0.278(±0.004)增加到0.312(±0.007,P<0.001),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从(215.23±8.39)u/mg增加到(276.34±9.23)u/mg(P=0.035),S期的细胞从12.98%增加到14.23%,增殖指数从27.51增加到31.69.5Hz的频率使细胞增殖MTTOD值从0.278(±0.004)下降到0.261(±0.003,P=0.001),ALP活性从(215.23±8.39)u/mg下降到(193.34±6.62)u/mg(P=0.025),S期细胞改变不明显(12.98%vs12.18%)而G2-M的细胞从14.53%下降到8.09%,从而使其增殖指数下降到20.27.结论:本实验从细胞学水平证明,0.5Hz和5Hz的微振动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具有正反不同的作用,0.5Hz的微振动对骨折愈合有利.
作者:江建明;景宗森 刊期: 2002年第16期
面对2002年4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和2002年9月1日将要施行的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提到的新的举证规则,医院应如何加强病案质量管理,笔者简单谈几点看法和意见.
作者:马月红 刊期: 2002年第16期
目的:总结分析平阳霉素瘤腔注射治疗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4¨个全身性多发性海绵状、草莓状、混合性血管瘤采用PYM瘤腔注射治疗.每次2-8mg,单个瘤体<4mg,2周1次,3-5次为1疗程.结果:PYM对血管瘤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达100%,首次有效率38.13%.其发热反应仅6.3%.经6个月-3年随访未见复发.结论:PYM对海绵状、草莓状、混合性血管瘤具有疗效快、疗程短、创伤小、副作用小等优点,而对其他类型的血管瘤的疗效尚待探索.
作者:尹明平;费伟;李铮;沈志浩;肖华英 刊期: 2002年第16期
笔者过去在临床实践中联合应用硫酸镁、氨茶碱静脉滴注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63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范俊杰 刊期: 2002年第16期
2000年-2001年,我们应用天津骨科医疗器械公司提供的分叉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陈旧性骨折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信军;张文戈;萧文;胡德志;罗宵 刊期: 2002年第16期
血管紧张素-(1-7)(Ang-(1-7))做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家族的新成员,近年来备加受到医学界的关注.Ang-(1-7)是由Ang I和Ang-II在体内经内切酶作用下转化面成的7肽生物活性物质.起初的研究表明Ang-(1-7)具有Ang-Ⅱ作用[1],如刺激大鼠下丘脑神经元释放加压素,并使星状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释放前列腺素等.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Ang-(1-7)和Ang-II有着不同的细胞内功能,Ang-(1-7)是-种与前列腺素(PG)、缓激肽(BK)、氧化氮(NO)作用有关的对抗Ang-II的致渴、刺激血管收缩、促醛固酮释放以及促细胞增殖作用的活性物质[2,4]。
作者:孙志坚;王丽梅 刊期: 2002年第16期
我院自1997年10月开展此手术至今已有798只眼,均获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87例,其中男479例,女208例,798只眼.年龄5-76岁,平均64岁.老年性白内障577例,青年性白内障21例,外伤性白内障76例,先大性白内障13例.术前视力3.6-4.0,术后低视力4.7,高视力5.2.现将术前术后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乔英芹;孙志凤;姚雪 刊期: 2002年第16期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Head)简称ANFH,是指由于不同的病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而造成股骨头的有活力成分(包括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及脂肪细胞)死亡和死骨形成,而引起一系列异常表现的疾病,属于骨坏死疾病范围.过去亦称无菌性坏死(Aceptic Necrosis).中医称骨蚀症.治疗目的多数学者认为:①防止股骨头软骨下骨塌陷;②停止或减缓关节变性过程[1].治疗方法很多,但总的疗法不外两个方面:①是探索保存股骨头的疗法,使病变逆转或停止发展、恢复髋功能.②是头颈切除行全髋置换术.治疗原则应强调早期诊治、病因治疗、分期治疗和综合治疗[2].按以上治疗原则,我院1992年2月-2002年2月按入院时股骨头坏死病变所处病理分期和病因对289例ANFH进行程序化治疗,其中201例得到完整随访,取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贾全章;高吉昌;陈庆贺;张承敏;李喜东;王岩;迟志永 刊期: 2002年第16期
现将手术室输液输血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技巧报告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王翠荣;刘国芳;朱亚丽 刊期: 2002年第16期
我们针对250例眼科住院病人的心理动态,分析研究了眼科住院病人的健康教育的需求特点,并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对象实施不同教育对策,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杨文瑶;陈惠燕 刊期: 2002年第16期
目的:评价两种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α、β(TGF-α、TGF-β1)在卵巢癌诊断和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及酶联法(ELISA)测定了10例正常妇女,22例卵巢良性肿瘤病人和30例卵巢上皮性癌病人术前、术后血清TGF-α、TGF-β1和CA-125的值.结果:绝大多数正常妇女和卵巢良性肿瘤病人的血清TGF-α、TGF-β1、CA-125水平明显低于卵巢癌病人:卵巢癌病人术后30天血清TGF-αβ,、CA-125降低,TGF-β1升高,各型及各期间无差异;TGF-α在卵巢癌病人血清中的异常检出率为65%,TGF-β1为75%,CA-125为80%,三者总的异常检出率为95%.结论:TGF-α、TGF-β1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TGF-α、TGF-β1和CA-125联合检测对卵巢癌的鉴别诊断、病情监测及提高总的异常检出率具有价值.
作者:姜允飞;张焱 刊期: 2002年第16期
临床上具有腹胀、腹痛、有或无呕吐、停止肛门排气、排便,是否要行手术治疗应斟酌考虑.现将我院小儿外科近3年来收治的小儿假性肠梗阻24例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严秦川;周华友;谢廷忠;李秋江 刊期: 2002年第16期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 Chohngiopancreatography简称MRCP)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MR影像技术,是MR水成像的一部分,目前MRCP对临床疾病诊断的文章在国内外均有报道[1,3]我科98年以来,共检查45例MRCP病人,现将我们的诊断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郑春雨;钟群;马明;李铭山 刊期: 2002年第16期
我们近年来采用手法复位固定治疗腰椎弓崩裂脊柱滑脱伴腰椎间盘脱出15例,效果良好,患者费用低,痛苦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无忌;王转银;齐增牢 刊期: 2002年第16期
高血压患者中由肾脏病引起者约占10%左右,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因肾脏病引起者占第一位,在肾病终末期80-90%的患者合并有高血压,其中肾小球肾炎患者继发高血压占23-61%[1],国内报道[2]309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03例有高血压,占33.3%,这些数字说明肾脏病与高血压病的紧密关系.晚近报道我国有高血压病人约9000万,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亦逐年增加.本文就肾脏病与高血压的相互关系及防治对策综述如下.
作者:阎登亮;王群元 刊期: 200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血清CA125在结核性腹膜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酶微粒子法测定结构性腹膜炎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A25水平及正常人血清CA125水平.应用腹膜多功能检查针取腹膜活检.结果:结核性腹膜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A125分别为103.42±68.28Ku/L、28.25±10.32KU/L;正常对照血清为24.51±8.51KU/L.结论:血清CA125可作为结核性腹膜炎治疗的随访指标.
作者:陈伟忠;曾欣;林勇;谢渭芬 刊期: 2002年第16期
我科2000年4月-2001年12月间共收治8例因应用药物引起血尿.1临床资料本组8例病人,年龄10个月-6岁,平均3.1岁,男5例,女3例.其中静点先峰霉素V4例,静点先锋霉素Ⅵ1例,口服先锋霉素Ⅳ、环丙沙星、感冒通各1例,用药后1-2大,其中环内沙星、感冒通仪服用1次,即出现肉眼血尿,查尿常规镜检红细胞满视野,潜血3+,蛋白3+,入院后停用上述药物后,第二日即肉眼血尿消失,2-3天,尿常规镜检红细胞阴性,潜血及蛋白阴性,行实验室检查及B超,静脉肾盂造影,检查除外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结石、尿路感染、溶血及凝血机制障碍等疾病,随访6-12个月末再发生镜下及肉眼血尿.
作者:李新岩;张霞 刊期: 2002年第16期
目前有关动物实验神经保护剂对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得到肯定[1].我们2000年1月-2002年4月用尼莫地平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一腔隙性脑梗塞患者4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进峰;张利琴;孙胜利 刊期: 2002年第16期
气管切开术是危重病人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的必要措施.固定气管套管两侧系带绕颈部相互结扎,松紧度以在系带与颈部皮肤问伸入-手指为宜[1].该病人气管切开术后第四大出现颈部皮损.为吸取教训,报告如下.
作者:王芳英;李志爱 刊期: 2002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蜂胶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本试验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包括轻度、中度、重度)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根据两组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性别及年龄进行均衡分配.本试验采用复合用药对照法,即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在护肝药物综合治疗基础上(两组基础护肝药物完全相同),治疗组加用日本产蜂胶,对照组加安慰剂.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8.6%和总有效率为87.5%,与对照组相比(46.4%和60.7%)具有极明显差别(P<0.01).结论:蜂胶对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治疗作用.
作者:吕淑兰;李晓光;岳蓓;李明荣;王晓燕;王志宏 刊期: 200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