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沙必利用于老年人结肠镜检查前清洁肠道的效果观察

郭兆香;窦忠东

关键词:
摘要:我科1999年1月-2000年7月对194例须行结肠镜检查的老年病人在采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西沙必利(西安杨森产),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HBV感染与胆汁酸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本文对70例HBV感染者进行了血清TBA含量的检测,以观察HBV对肝细胞损伤的程度,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正常对照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18-60岁,均系健康查体者,肝功能正常及乙肝五项指标检测阴性.

    作者:薛荣;陈洪山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的护理配合

    现将我院自1998年9月以来实施289例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Tuvp)Tuvp手术的配合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89例,年龄49-90岁,平均72.3岁,排尿困难史2-12年,平均6.7年.有急慢性尿潴留者5人,留置导尿管长者达1.5月,其中42%病人至少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肺、肾疾病和糖尿病.前列腺Ⅰ度97例,Ⅱ度123例,Ⅲ度70例.

    作者:王霞;田冬梅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骨或软骨片修复上鼓室外壁治疗粘连性耳聋耳鸣

    目的:分析探讨骨或软骨片修复上鼓室外壁治疗粘连性耳聋耳鸣的效果.方法:4例耳鸣和轻度传导耳聋的女性,平均年龄50岁(范围44-70岁).术前听力(取500、1000、2000Hz语言频率均数,下同)平均气导水平是26.75dB HL(范围22-29),术前气骨导差15.25dB HL(AILF7-22dB HL).术前声阻抗平均为负80mmH2O(范围-70-230mmH2O).手术方法:耳内切口,分离外耳道皮瓣.分开鼓环上方的切迹并从切迹中分离出内陷粘连的松弛部鼓膜,到锤骨短突尖端显露为止.分离锤骨颈部与鼓环之间的纤维或骨性粘连,使锤骨颈部前后都出现通气的通道,必要时凿除少许上方的骨性鼓环,以明确地暴露和分出粘连或回缩袋.取小块凿下的耳道碎骨或同种软骨片,填在已凿除鼓环的外侧缘的外耳道壁上,松弛部鼓膜如有穿孔存在,取小块软骨膜内置修补,皮瓣复位在软骨膜外.使鼓环内侧有很好的通气空腔.结果:术后4例耳鸣全部消失.听力全部好转,术后气骨导差平均为-4.25dB HL,与术前15.25dB HL相比,缩小19.5dB.声阻抗术前鼓室负压术后全部变为0或正压10mmH20.结论:骨或软骨片修复上鼓室外壁治疗粘连性耳聋耳鸣能既清除病灶又保持了正常的中耳、听骨链结构,术后的听力能够恢复到气骨导差全部闭合,符合现代显微外科微创、保护功能的要求.

    作者:沈贞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160例高血压患者脉压与腔隙性梗死相关性研究

    心、脑、肾是高血压病的重要靶器官,国外研究表明[1,2]随脉压的增加,脑卒中和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但有关脉压与脑腔隙性梗死的关系国内很少报道,本研究对此做初步临床研究.

    作者:吴英;路辉;谷素洁;崔哲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三氧化二砷对人胃癌及肝癌细胞株癌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比较研究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胃癌及肝癌细胞株癌相关基因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方法:以As2O3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胃癌及肝癌细胞株,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对P53、Cyclin-D、PCNA基因编码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经As2O3作用的人胃癌及肝癌细胞P53、Cyclin-D、PCNA基因编码蛋白表达减少.结论:初步证实As2O3具有下调P53、Cyclin-D、PCNA基因编码蛋白表达,抑制肿瘤的增殖病转移,从而具有抗肿瘤作用.

    作者:史立君;梁桃;庄丽维;刘铁夫;唐印华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排尿性晕厥1例

    病例:患者男性,55岁.因排尿后晕厥、头部外伤入院.患者于午睡后上厕所排尿时突然出现晕倒在地,当时意志丧失,约2-3分钟后自然苏醒,醒后自觉全身无力,发现头部出血,自行压迫止血后来院就诊.

    作者:陈丽;陈晓秋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48例直肠癌双吻合器保肛术的护理体会

    我院自1996年1月-1998年4月对48例直肠癌病人采用直肠经腹前切除以双吻合器行低位结、直肠吻合术.由于此法具有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病人生活质量高的优点在临床逐步推广.现将其术前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林月友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浆内皮素测定的临床研究

    内皮素是迄今所知的作用强的持续久的缩血管多肽,其缩血管作用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为研究ET在急性CO中毒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我科于2000年1月-2002年1月对急性CO中毒患者血浆ET含量进行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龙;喻晓锋;冷辉林;徐丽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急性脑卒中并院内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的临床特点

    急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很高的疾病,它和心脏病及恶性肿瘤构成了人类首三大死因.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卒中的病人每年都在增多,而这些病人很易合并呼吸道感染,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往往使病情加重,治疗更加棘手,患者愈后更差.

    作者:李艳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甲氰咪呱引起精神症状1例报告

    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65岁,因大量饮酒、呕血及黑便(约1000ml)2天入院.既往有慢性胃炎5年病史,未服用过甲氰咪呱.入院即输血,并给予甲氰咪呱静脉滴注800mg/日,连续3天,消化道出血停止,改为口服0.2g每日 3次,2周后0.4g晚1次口服.

    作者:刘超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深低温冷冻异体肌腱移植在手部的应用

    目的:观察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肌腱移植在手部肌腱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疗效.方法:讨论异体肌腱的来源、采取、制备及复苏方法,对20例22条手部不同部位的肌腱进行了修复.结果:通过对20例22条异体肌腱移植手术后的随访观察,术后无排异反应,经二次肌腱松解术后半年,用TAM法测评,优6条,良3条,中3条,伸肌腱的修复效果优于屈肌腱.结论: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肌腱移植是修复手部肌腱缺损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胡瑞;邓万祥;张正善;刘宝恒;李鸿斌;董晖;黎苑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乙酰唑胺和噻吗洛尔制剂对眼内压效果研究

    研究乙酰唑胺、噻吗洛尔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滴眼液对正常家兔的眼内压降低效率.乙酰唑胺和噻吗洛尔的羟内基-β-环糊精包合物滴眼液均有效果,但如果处方中同含两种药物,则其降眼内压效果更明显,且药效持久.眼内压平均下降25%,维持时间达到5h之久,比单一药物的包合物滴眼液效果好且持久.乙酰唑胺的羟丙基-β-环糊精混悬液对眼内压降低的效果也有提高,持续时间可达8h.

    作者:张玉叶;刘彦平;刘效栓;张华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999感冒灵治疗感冒32例疗效观察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可累及男女老幼,临床上以畏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为主.它包括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均为病毒所致,其中15%-20%可合并细菌感染.我院于2001年6-8月间应用999感冒灵胶囊治疗感冒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翁心华;牟之新;尹有宽;莫凌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全髋置换术的护理体会

    我科从1999-2001年,共做全髋关节置换术11例,根据病人情况针对性实施护理,病人住院时间大大缩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提前,术后并发症大幅度下降,现就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美书;陈仕萍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我们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鲁文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复方阿苯哒唑与复方甲苯咪唑治疗儿童肠蛔虫症疗效观察

    我们对我公司攀密片区两所幼儿园268名幼儿分别进行肠蛔虫检查,将其中121名蛔虫感染者分别服复方阿苯哒唑与复方甲苯咪唑观察驱蛔效果及副作用.

    作者:李振华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肾脏疾病关系与进展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由肾素、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Ⅰ(Ang 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以及ATR(ATR)等6大成分组成,其中AngⅡ为主要的生物活性肽,本系统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几乎涉及到肾脏疾病过程中每一方面,但主要的是引起血流动力学紊乱、水盐代谢失调以及促进肾脏疾病进展,尤其近年来在几乎所有的肾脏病模型以及大多数临床研究中均一致证实阻断RAS能肯定地延缓肾脏疾病进展.

    作者:张金黎;袁红伶;赵石;沈颖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非离子型造影剂对肾脏的影响

    我院自1999年月5日-2002年3月以非离子碘造影剂安射力行各种心血管造影及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357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胡桂才;李春华;王春华;王虹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

    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acute mixed-lineageleuke-mia,AWLL)也叫急性杂合性白血病(hybrid acuteleukemia,HAL),是急性白血病中髓细胞系和淋巴细胞系共同累及的一组疾病,一般认为此类白血病少见,随着免疫分型及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检测的方法不断扩大和完善,此类白血病已逐步得到认识.

    作者:杨文博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海藻酸钠-壳聚糖微囊的制备及载药性质的研究

    目的:考察海藻酸钠-壳聚糖微囊(ACM)对荷电不同药物的载药性能.方法:采用乳化胶凝法制备了海藻酸钠-壳聚糖微囊,以阿霉素、水杨酸钠及阿昔洛韦为模型药研究其对荷电不同药物的载药性能.结果:随药载比由1g@L1增至2g@L1,阿霉素的包封率由67.03%增至80.46%;水杨酸钠由79.76%降至75.46%;阿昔洛韦稍有减小,由12.18%减少到10.29%.随壳聚糖浓度的增加,阿霉素及水杨酸钠的包封率呈升高趋势,分别由76.78%及75.02%升高到84.13%及78.56%.结论:本文制备了圆整且分散性好的微囊,其对三种电性不同的药物具不同的包载能力,壳聚糖浓度增高可提高阿霉素及水杨酸钠的包封率.

    作者:李沙;李馨儒;侯新朴 刊期: 2002年第14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