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999感冒灵治疗感冒32例疗效观察

翁心华;牟之新;尹有宽;莫凌

关键词:
摘要:感冒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可累及男女老幼,临床上以畏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为主.它包括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均为病毒所致,其中15%-20%可合并细菌感染.我院于2001年6-8月间应用999感冒灵胶囊治疗感冒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严重创伤抢救体会

    我科自1994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住院创伤病人886例,其中危重者382例,占同期住院患者43%,现将其抢救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秦世军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银翘参煎剂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观察

    我们采用自拟银翘参煎剂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28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来源及选择标准280例患者均为我院皮肤科1999-2001年的门诊病人,年龄17-50岁,男29例,女241例.所使用药物为皮炎平、肤氢松、尤卓尔、皮康王、乐肤液.

    作者:窦颖;李洪霞;李立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负载甲氨蝶呤的经皮椎体成形术后血清药物浓度的监测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负载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的经皮椎体成形术后MTX的释放情况.方法:实验分3组:A组犬8只,在DSA透视下,用骨水泥(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粉末2G、MTX0.1g、造影剂0.5ml和骨水泥单体1.1ml行经皮椎体成形术;B组犬5只,在胫骨近端造成骨窗,将0.1g MTX和骨水泥粉末2g、单体1.1ml调匀至面团期时填入空腔;C组犬5只,静脉注射0.1g MTX.术后肌肉注射四氢叶酸钙,术后1h、4h、12h、1d、2d、4d、6d、9d采静脉血测血清MTX浓度.结果:A组犬术后各时间点的平均血清MTX浓度分别为6.83、3.29、0.61、0.13、0.04、0.03、0.02μmol/L,术后4h内高于B组低于C组,24h后高于C组低于B组.结论:负载MTX的经皮椎体成形术对MTX有一定的缓释作用,但缓释作用不如传统的负载MTX的骨水泥(B组)明显.

    作者:徐宝山;唐天驷;胡永成;倪才方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类固醇激素对体外循环全身性炎症反应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类固醇激素对围体外循环期炎性细胞因子及补体C3a、白三烯B4(LTB4)的作用,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32例风心病二尖瓣替换患者,随机双盲分成4组,每组8人,A组(地塞米松DM1mg/k体重),B组(甲基强的松龙MP30mg/k体重),C组(甲基强的松龙MP1mg/kg体重),D组(生理盐水NS 1mg/kg体重).4组病人均在麻醉前1h按照各组的用量一次性静脉给药.然后检测围体外循环期补体C3a、LTB4、TNF-α、IL 6、IL-8、IL-10等血浆水平及白细胞数目、血小板数目.并观察患者临床恢复过程,包括体温、心率、血压、心包、纵隔引流量及术后24h液体补充量和留住ICU病房的时间.结果:类固醇给药组(A组、B组、C组)对补体C3a的血浆水平没有影响,但可显著降低LTB4、TNF-a、IL-6、IL-8的血浆水平,提高IL-10的血浆水平.术后临床恢复过程满意.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比较,地塞米松1mg/kg体重相似于甲基强的松龙30mg/kg体重,明显强于甲基强的松龙1mg/kg体重.结论:类固醇激素可以抑制TNF α、IL-6、IL-8、LTB4的产生和释放,促进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产生,明显改善CPB术后的临床预后.

    作者:高华;毛志福;汪长学;康敢军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68例青年肝细胞性肝癌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为探讨青年肝细胞性肝癌(HCC)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我们采用超声为检测手段,对68例青年HCC和256例中老年HC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且作了对比研究,发现青年HCC有如下特点:①HBV感染率高;②就诊时有上腹痛(80.9%)和包块(75%)者常见;③肝功能损害较重;④肿块较大,以巨块型多见,门脉较易发现有癌栓形成;⑤施行TAE治疗术后,消化系统并发症以溃疡为主,常引起疼痛及上消化道出血.结论:青年HCC与中老年HCC相比,其临床病理表现有某些差异,重视上述特点,对提高本病的诊治水平具有一定作用.

    作者:唐进先;王波;王天才;乐桂容;黄自成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的护理配合

    现将我院自1998年9月以来实施289例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Tuvp)Tuvp手术的配合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89例,年龄49-90岁,平均72.3岁,排尿困难史2-12年,平均6.7年.有急慢性尿潴留者5人,留置导尿管长者达1.5月,其中42%病人至少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肺、肾疾病和糖尿病.前列腺Ⅰ度97例,Ⅱ度123例,Ⅲ度70例.

    作者:王霞;田冬梅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低血糖性脑病15例分析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由于用药不当及老年人易合并肝肾功能损害,使低血糖的发生亦显著增加.低血糖症多数表现为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症状,临床上表现出汗、饥饿等,亦有少数以神经低糖症状为主要表现,如精神不集中、步态不稳;也可有细觉、躁动、行为怪异等精神失常表现;重者表现抽搐、偏瘫、失语、锥体束征阳性、血压下降、昏迷.

    作者:黄玉艳;赵惠荣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我们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鲁文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Ptfu1临床意义探讨

    Ptfu1值测算简便,无创伤,其实用价值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临床工作者的重视,特别对基层医院其它先进检测手段欠缺的情况下,为一些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随机抽取冠心病50例,高血压病20例,肺心病20例及正常人50例的心电图进行分析,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桂兰;赵慧珍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股骨髁上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目的:分析使用股骨髁上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股骨髁上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18例,骨折按A0/ASIF分型:A1型为4例,A2型为2例,A3型为5例,C1型3例,C2型4例.均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结果:本组1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1-28个月,平均18.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4.2个月,无切口感染及断钉,1例钉尾外露过长,按Kolmer功能评分标准,优9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88.9%.结论:股骨髁上逆行交锁髓内钉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固,骨愈合率高,便于膝关节早期活动的优点,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有效方法.

    作者:陈红卫;张根福;赵钢生;鲍丰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以低血糖为首发的原发性肝癌2例

    1病例报告例1,男,52岁.因反复发作出汗、心悸、饥饿感4月加重1/2h入院.近4月来常出现出汗,心悸,饥饿,伴焦虑,面色苍白,软弱无力,食欲下降,消瘦,体重下降(约5kg),经进食或口服葡萄糖后缓解.

    作者:徐泽全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诺易平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我科应用诺易平皮下注射治疗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40例,均为住院患者,男32例,女8例.年龄60-83岁,平均68.4岁.符合WHO心绞痛诊断标准.其中初发型心绞痛30例;恶化型心绞痛8例;变异型心绞痛2例.

    作者:吴英;崔哲;谷素洁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对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学对QT间期及QT间期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12导联同步心电图,分别测量和计算QT间期及QTd和矫正后的QTd(QTcd).分别按冠状动脉狭窄累及的血管支数、心绞痛与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的部位、以及与正常对照组(无冠脉狭窄)进行比较.结果:①冠脉造影显示有冠脉狭窄的60例患者,其QTd及QTcd均比无冠脉狭窄者大(p<0.05),而单支、双支、3支及3支以上血管狭窄患者的QTd及QTcd依次明显延长(p<0.05).②冠心病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的QTd及QTcd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之间无差异.③心肌梗死不同部位之间,其QTd及QTcd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QTd及QTcd明显延长,且QTd及QTcd的延长,与冠状动脉病变血管范围有关,而与心肌梗死的部位无关.冠脉血管狭窄累及的血管数越多,心肌缺血及损伤程度越重,其QTd及QTcd延长越明显.QTd及QTcd是评价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损伤的一个有意义的指标.

    作者:刘盛林;蒋丽瑾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骨或软骨片修复上鼓室外壁治疗粘连性耳聋耳鸣

    目的:分析探讨骨或软骨片修复上鼓室外壁治疗粘连性耳聋耳鸣的效果.方法:4例耳鸣和轻度传导耳聋的女性,平均年龄50岁(范围44-70岁).术前听力(取500、1000、2000Hz语言频率均数,下同)平均气导水平是26.75dB HL(范围22-29),术前气骨导差15.25dB HL(AILF7-22dB HL).术前声阻抗平均为负80mmH2O(范围-70-230mmH2O).手术方法:耳内切口,分离外耳道皮瓣.分开鼓环上方的切迹并从切迹中分离出内陷粘连的松弛部鼓膜,到锤骨短突尖端显露为止.分离锤骨颈部与鼓环之间的纤维或骨性粘连,使锤骨颈部前后都出现通气的通道,必要时凿除少许上方的骨性鼓环,以明确地暴露和分出粘连或回缩袋.取小块凿下的耳道碎骨或同种软骨片,填在已凿除鼓环的外侧缘的外耳道壁上,松弛部鼓膜如有穿孔存在,取小块软骨膜内置修补,皮瓣复位在软骨膜外.使鼓环内侧有很好的通气空腔.结果:术后4例耳鸣全部消失.听力全部好转,术后气骨导差平均为-4.25dB HL,与术前15.25dB HL相比,缩小19.5dB.声阻抗术前鼓室负压术后全部变为0或正压10mmH20.结论:骨或软骨片修复上鼓室外壁治疗粘连性耳聋耳鸣能既清除病灶又保持了正常的中耳、听骨链结构,术后的听力能够恢复到气骨导差全部闭合,符合现代显微外科微创、保护功能的要求.

    作者:沈贞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小腿内侧皮瓣转移治疗足跟软组织缺损

    我们近年来收治了5例因外伤造成的足跟缺损患者,采用小腿内侧胫后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转移,取得了良好效果.术后1年随访,足跟未见溃疡.

    作者:牛军;曹飞;孙振华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清开灵联合干扰素-α2b流行性腮腺炎

    我院于1996年3月至2002年5月采用清开灵联合干扰素-α 2b治疗流行性腮腺炎107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总病例数314例,诊断均按照<实用传染病学>中有关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标准进行确诊[1].其中男204例,女110例;年龄2-21岁,平均6.91+4.23岁;病程1-3d,平均1. 70+0.82d.

    作者:李莉;李培英;王勇;刘昆景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甲氰咪呱引起精神症状1例报告

    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65岁,因大量饮酒、呕血及黑便(约1000ml)2天入院.既往有慢性胃炎5年病史,未服用过甲氰咪呱.入院即输血,并给予甲氰咪呱静脉滴注800mg/日,连续3天,消化道出血停止,改为口服0.2g每日 3次,2周后0.4g晚1次口服.

    作者:刘超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卡托普利和氯沙坦的致咳嗽作用及其对血栓素B2和6-酮前列环素F1α的影响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CT)和氯沙坦(Ls)的致咳嗽作用特点及其与血栓素和前列环素的关系.方法:204例配对分二组,CT组和LS组(各102例);观察两组咳嗽发生率及咳嗽特点,同时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定量检测每组部分患者用药前后血、尿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环素F1α(6-Keto-PGF1α)含量.结果:①咳嗽发生率及咳嗽特点:CT组21人咳嗽,占20.59%(21/102),LS组无咳嗽(p<0.01);CT组咳嗽程度为:轻咳(+)5例,中等度咳嗽(++)9例,重度咳嗽(+++)7例,极重度咳(++++)1例.咳嗽出现时间平均为2.93±1.9天,咳嗽持续时间平均为4.30±4.90天,停用卡托普利后咳嗽消失时间平均2.80±0.89天,19例换用Ls后再未咳嗽.②CT组不咳者15例治疗后2周,血尿TXP2及6-Keto-PGF1α均无显著改变(p>0.05),LS 15例治疗前后,血尿TXB2及6-Keto-PGF1α均无明显变化(p>0.05),CT咳嗽者中9例用药后,血尿6-Keto-PGF1α均减少,TXB2PGF1α增加(p<0.05,0.02或0.01).结论:LS可以代替用于CT咳嗽患者,血栓素和前列环素的失平衡可能是ACE-Ⅰ引起咳嗽的原因之一.

    作者:余静;张滨;闫炜;赵锋;邝耀中;杨成悌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21例平板运动心电图的临床总结

    我室从1998年5月-10月共进行平板运动试验21例病人,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病员21人,其中男18例,女3例.年龄23-70岁,其叶 30岁以下1例,31-40岁6例,41-50岁7例,51-60岁3例,61-70岁4例.症状均有心悸或不明原因的胸痛.

    作者:陈康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解脲支原体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研究PCR-微板杂交检测解脲支原体感染.方法:用支原体培养法、普通PCR和华美生物工程公司提供的PCR-微板杂交试剂盒对临床132份尿道或宫颈试子进行了检测,对这些方法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132例标本中,PCR微板杂交33(26%)例阳性,99例(74%)阴性;普通PCR38(29%)例阳性,94(71%)例阴性,培养法19例阳性,113例阴性.将此三种方法的结果分别两两进行X2统计,培养法与微板杂交和普通PCR的X2分别为4.69、8.08,p<0.05,均有显著差异.同时普通PCR和微板杂交的X2为0.48,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CR-微板杂交具有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抗污染能力强的优点,适用于检测可疑UU感染,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吴卫东;周炳华;普雄明;田欣 刊期: 2002年第14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