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XW630对大鼠成骨细胞雌激素受体mRNA表达的调控研究

费伟;王大章;郑虎;翁玲玲;邓力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mRNA, 细胞培养, 引物,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摘要:目的:探讨抗骨质疏松新化合物XW630促进成骨作用的机理.方法:从SD大鼠颅骨中分离培养成骨细胞,首次采用具有较高灵敏度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直接从大鼠成骨细胞中检测雌激素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XW630具有促进成骨细胞ERmRNA表达的作用,且呈时间依赖性.在相同浓度(106mol/L)条件下,XW630作用强于四环素加哌嗪雌酮及单纯雌酚酮(P<0.05).结论:XW630能有效地促进成骨细胞ERmRNA的表达,并可能通过ER在骨代谢中起作用.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的预防及急诊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因此,急性心肌梗死的预防及急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急性心肌梗死的预防可以分为在普通健康人群中的预防及在冠心病患者中的预防两部分.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可分急诊治疗,住院治疗及长期治疗.

    作者:李彩燕;李妍薇;黄春萍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浅谈洋地黄中毒的护理体会

    地高辛是洋地黄类药物中速中效制剂,主要用于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它的半衰期长,作用消退慢,治疗量与中毒量相关较少,因而临床有蓄积、中毒等发生.我科于1999年3月抢救了1例风湿性心脏病并心房纤颤、心衰Ⅱ°服用洋地黄中毒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郝庆婵;石传花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硝苯吡啶联合开博通治疗高血压病并左心衰疗效观察

    1.治疗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我科自1998年2月-2001年3月收治高血压病并左心衰病人50例,均符合WHO和NYHA诊断标准,其中男28例,女22例,高血压1级15人,2级20人,3级15人,左心衰I级12人,Ⅱ级15人,Ⅲ级18人,IV级5人,年龄40-69岁,平均年龄54.5岁,按预先标号及抽签方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9人为硝苯吡啶与开博通联用,对照组21例单用硝苯吡啶.

    作者:王恒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心脏瓣膜病变术后妊娠32例分析

    随着心脏外科的进展,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手术的广泛开展,手术后心脏功能得到改善为术后妊娠创造了条件,因此,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妇女手术后妊娠与分娩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我院自1992年12月-2001年8月间收治此类病人32例共34次妊娠,现对她们的临床经过进行分析.

    作者:汪建军;李斌;刘陶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中学生抑郁症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探讨中学生抑郁症的危险因素.选择CES-D得分≥20的184名中学生作为病例组,随机抽取368名健康中学生作为正常对照组,用抑郁症状自评量表(CES-D)、抑郁症状影响因素调查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抑郁症的发生与学习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和个性特征因素的共同作用有关.分析如下.

    作者:江威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补肾健骨汤和腰围固定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

    腰背痛是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中出现早及主要的临床表现[1].1996年以来,我院应用补肾健骨汤和腰围固定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5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鑫辉;吴志明;黄福东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治疗

    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52例,男34例,女18例,年龄15-18岁.均为生活性C0中毒,具有C0中毒急性期浅、中、重度昏迷症状,持续时间2h-8天.清醒后距发生迟发性脑病时间为2-45天,平均23天.所有病例均进行了头部CT扫描.

    作者:王海青;韩少霞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960例手术治疗分析

    小儿急性阑尾炎中,以化脓性阑尾炎多见.由于儿童时期机体防御能力弱,病情发展迅速,因此及时的诊断、恰当地选择手术适应症,合理的术中、术后处理,可明显减少并发症.总结我院1985年1月-1999年10月闯手术治疗960例小儿化脓性阑尾炎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蔡建荣;陈振生;冯庆;徐振辕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干预在老年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在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的人称为老年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超过1.2亿[1],为此,我们于1990-2001年在农村社区开展了老年慢性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干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管恩锋;王依娜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感染性口炎合并舌咬伤患儿的口腔护理

    感染性口炎是由Ⅰ型单纯性疱疹病毒感染,多数患儿病变部位为口腔粘膜充血、溃疡,溃疡出现糜烂面,可合并霉菌、细菌感染,病情可有发烧、烦躁、全身症状待口腔损害后减轻,有些患儿除上述某些症状外,还不停咀嚼、咬舌,造成舌前缺失,舌面、舌缘多处咬伤.我科自1999-2001年共收治10例此病患儿,对这些患儿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小红;苗淑秋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溴索的血浆药物浓度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溴索血浆药物浓度.方法:色谱柱采用Nova-pakC18柱(3.9mm×300mm,4um),柱温控制在40℃,流动相为乙腈-甲醇-磷酸盐缓冲液(0.01M,pH7.0)-四氢呋喃(35:35:275:2.5,V/V),检测波长为248nm,血样采用乙醚提取,再用稀盐酸反提的方法.结果:线性范围为5.2-207.8ng/ml,低检测浓度为5.2ng/ml,高、中、低浓度207.8、52.0、10.4ng/ml三种浓度的平均回收率为(98.90±4.57)%,,日内、日闯变异均小于8%.结论:本方法灵敏、精确、稳定,适用于氨溴索的生物样本的测定和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并应用于10名健康受试者的血药浓度测定,获得了其药代动力学的参数.

    作者:黄丽军;孙考祥;郭守利;吴琳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微波热凝治疗舌扁桃体肥大症54例临床分析

    我院2000-2001年应用天津赛盟产TJSM-92E型微波治疗仪,治疗舌扁桃体肥大症5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54例中,男21例,女33例,年龄19-54岁,平均43岁.病程4个月-6年.主要临床症状为反复发作咽痛、咽异物阻塞感、反复不自主吞咽现象;少部分有咽下痛、刺激い性干咳、睡眠打鼾等症状.

    作者:周盛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248例海洛因依赖者在脱毒治疗中产生谵妄的报告

    本文作者对我科248例海洛因依赖者在脱毒治疗中产生谵妄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48例均符合CCMD-2-R中鸦片类物资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且为首次入院接受脱毒治疗,其中男180例,女68例,年龄19-40岁,患者入院前1月内使用海洛因剂量为0.5-3.5g/d,平均1.69±0.43g/d;滥用时间4-36个月,平均20.4±10.9个月;滥用方式:肌注静注共78例,其它为锡纸烫吸.

    作者:夏元先;初红;夏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电脑红外线扫描在乳腺疾病诊断的应用

    随着诊断仪器的进步,电脑红外线扫描在乳腺疾病诊断的应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2001年1-8月应用红外线扫描检查诊断的4745例进行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本组病例共4745人,其中女4729例,年龄10-86岁;男16人,年龄13-72岁,均为门诊病人.

    作者:陈婷;马畅;王利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异丙酚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研究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不同剂量异丙酚对其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C组)、小肠缺血再灌注组(IIR组)及分别给予异丙酚4、8、10mg@kg1@h1(P4、P8、P10)5组;制作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阻断前、阻断后5'、30'、60'、及开阻断后5'、30'、60'、120'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心率(HR).结果:开阻后各试验组与C组、用药组与IIR组对应时间点及试验组开阻断前后相比MAP(P<0.05)、MPAP(P<0.01)均有明显差异.开阻后P8、P10两组MPAP与P4组相比差异非常明显(P<0.01).结论:小肠缺血再灌注对大鼠血流动力学影响显著,临床剂量异丙酚可明显改善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后全身低灌注状态;部分抑制平均肺动脉明显升高,并且与剂量有关.

    作者:吴新军;王俊科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心脏介入术后的护理

    介入性心脏手术是采用有创性心导管治疗和研究某些心血管疾病的一门学科.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护理要求高等特点,我们自2001年9月来行冠脉介入术40例,均达到预期效果,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淑芳;王元香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611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与进展

    国内外对于抗癌药物的研究传统方法采用鼠肿瘤模型,在对大量的化学及天然产物随机筛选的基础上,确定有效化合物,大多数药物为细胞毒类药物,这就限制了其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近年来,为了研制出具有特异性的药物,研究者将注意力转向在癌的病因学和病理过程中起作用的特异分为生物靶点上.

    作者:陈嘉雁;李燕理;赵建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泛影葡胺造影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消化道疾病的外科常见病,目前国内外尚无特定性的诊断方法.一般多采用钡剂造影检查.但对消化道畸形的新生儿应用,此种方法是禁忌的,容易造成消化道钡石及其它并发症.鉴于新生儿的特点:一种症状又为多种疾病所共有,给术前检查及手术探查带来不同程度的困难及盲目性,为此我院近年来采用泛影葡胺造影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9例,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尹义;张岩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1例小儿右下肺胚胎性癌肉瘤的护理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肺癌的发病率为全身恶性肿瘤总数的15%,男女发病的比例为4-8:1,年龄大多数在40岁以上.幼儿发生肺癌比较少见,国内文献报道也不多.我院于2000年12月收治1例小儿右下肺胚胎性癌肉瘤,经右肺下胚胎性癌肉瘤切除痊愈出院.现将护理工作介绍如下.

    作者:谢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套式双腔管持续冲洗引流管置换治疗心源性脑脓肿的护理

    我院于1978-1998年,采用钻颅置套式双腔管持续冲洗引流术,同时将抗生素稀释液通过双腔管直接进入脓腔杀菌,达到对心源性脑脓肿置换.治疗29例,治愈27例,2例死亡,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黛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