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血胆红素浓度变化及其意义

张敏

关键词:胆红素, 心内直视手术, 体外循环, 心肌细胞
摘要:目的:观察心内直视手术不同时期患者血总胆红素浓度,探讨胆红素作为体内天然抗氧化剂在术中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测定52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术前、转流后10分钟、开放主动脉后2分钟和停体外循环后2分钟,4个不同阶段血中胆红素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转流后10分钟、开放主动脉后2分钟和停CPB后2分钟3个阶段血中总胆红素浓度明显高于术前,而且呈逐渐增高趋势,与术前比较增高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3个阶段之间胆红素浓度也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心内直视手术期间因缺氧、缺血/再灌注等因素可导致血中胆红素浓度明显增高.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骨膜游离移植研究回顾与进展

    在骨膜移植中,骨膜通常指骨外膜,它是覆在骨外表面的致密结缔组织膜,一般分为深面的生发层和浅表的纤维层.生发层主要由多功能分化的扁平梭形细胞、骨祖细胞、成骨细胞等组成;具有成骨能力,它在骨形成、骨生长及骨修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纤维层由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组成,并含丰富的血管网;不但有维持骨形状、限制骨生长到周围组织中的作用,还为外l/3骨皮质提供营养,在骨的营养和代谢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1].

    作者:袁志;胡蕴玉;马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克拉霉素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96例疗效观察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小儿常见多发病,细菌学检查发现其主要病原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葡萄球菌[1].我们十2000年8月至2001年10月采用克拉霉素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96例,并与青霉素疗效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增新;王志英;周林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肿瘤剜除术治疗偶发性肾细胞癌

    目的:评价肿瘤剜除术治疗对侧肾脏正常的偶发性肾细胞癌的作用.方法:选择11例偶发性肾细胞癌行肿瘤剜除术,随访10-16个月,平均27个月.结果:随访10-60个月,所有病人皆无瘤生存.结论:肿瘤剜除术能完全切除小的偶发性肾细胞癌.

    作者:万银绪;张永富;潘世平;张道新;吕文成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塞不同时期及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心I)发病不同时期、不同剂量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96例采用UK静脉溶栓治疗的病人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比较发病不同时期、不同剂量UK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UK用量50万u、75-100万u、120-150万u的再通率在起病3小时内组分别为63.6%、77.3%、77.8%(P>0.05);在起病>3-6小时组分别为16.7%、25.6%、69.2%(后者与前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起病>6-12小时组分别为0、10.5%、16.7%(P>0.05).UK用量50万u、75-100万u、120-150万u的出血发生率分别是:2.%、11.9%、17%(前者较后两者低,P<0.05).结论:AMI起病3小时内,予UK50万u可达到有效的溶栓目的,且可减少出血并发症.而起病>3-6小时者,则宜予UK120-150万u方可达到有效的溶栓目的.

    作者:张顺遂;冯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心理护理

    精神病患者因大脑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为精神活动异常,是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在精神科护理常规中,安全护理仍是精神疾病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精神科暴力行为是指精神病人在精神因素或精神症状影响下,突然发生的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等冲动行为,以攻击行为常.

    作者:赵现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999皮炎平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300例疗效观察

    我科于1995年4月1995年10月间,应用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999皮炎平,治疗300例湿疹、皮炎类皮肤病,并以肤轻松软膏作为对照组,观察10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将两种药物的疗效进行了对比,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文玉;牟之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恶性肿瘤初诊患者淋巴细胞计数结果分析

    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前要做血象分析,其中自细胞总数、Hb倍受重视,但淋巴细胞所占比例及其绝对值却很少引起足够重视,笔者把170例未经过任何治疗的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血象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发现他们的淋巴细胞百分率及绝对值与正常人群参考值存在差异,我们认为这一变化与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无关系.

    作者:李兴武;张灯;李克均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硬膜外腔留置止痛泵对前列腺术后不稳定膀胱效果观察

    1990-1995年共施行前列腺手术168例,术毕即拔除硬膜外导管,术后发生不稳定膀胱者达78例,占46.4%,其中诱发急性心梗者3例,脑血栓2例,脑溢血2例.1996-1998年手术97例,于术毕拔管前硬膜外腔注入吗啡1-3mg,发生不稳定膀胱者13例,占13.4%,发生脑梗塞1例,1999年至今共手术112例,每例均于术毕留置硬膜外管并安放一次性使用持续微量输入镇痛泵(分别为100ml及200ml装,根据病情情况,可每小时缓释1ml、1. 5ml或2m1),术后无1例发生不稳定膀胱者.

    作者:李传成;杜鹏;张呈连;丁明;郭春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护理管理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护理工作质量是病人康复的保障,而护理管理水平又直接影响护理工作质量.所以,护士长必须在工作中以自己的模范行为、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业务水平影响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体现护理的价值观和理念,组织并领导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活动,既要为病人提供一流的护理服务,同时也要为护士创造一个专业化的环境.

    作者:孙晓燕;宋秋娟;陈秀丽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浅谈心理疏导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系统化整体护理的观点强调了护士对病人的全面护理,尤其是心理治疗,心理疏导疗法在老年病人中应用日趋广泛.该疗法通过医护人员的交谈、接触、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以减轻消除病人心理上或躯体上的痛苦,激励他们与疾病作斗争的勇气,解除病人的负性心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静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黄芪当归合剂对肾病综合征血脂和载脂蛋白的治疗作用

    多个实验研究已经证实黄芪当归合剂(A&A,Astragalus membranaceus & Angelica sinensis)具有增强免疫、改善肝肾功能、改善高粘滞血症、缓解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1 5]的作用;同时还可改善肾病综合征的脂质代谢[6 8].但A&A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载脂蛋白的治疗作用还未见报道.我们观察了A&A治疗肾病综合征时患者血脂和载脂蛋白的变化.

    作者:常子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胃肠柿石74例分析

    我们于1988-1999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14例胃柿石及60例由于进食柿子、山楂后引起肠梗阻病人,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军;周武斌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浅谈抢救失血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通过对146例失血性休克忠者的抢救,笔者体会到,接诊护士在病人到达几分钟内,熟悉准确判断出血量并及时补液,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姜伟;邹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论科学地保管好药品

    随着药学事业不断地发展,新的药物不断增加,药品品种增多,这就更需要我们库房的药剂人员树立起高度的事业心,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确保药品在贮存中不变质,在临床应用中发挥安全、有效的作用.

    作者:于忠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蛛网膜下腔注入不同剂量新斯的明对布比卡因腰麻后低血压的预防作用

    目的:临床观察不同剂量新斯的明鞘内注入对布比卡因腰麻后血压及心率的影响.方法:选择ASA卜2级的病人13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对照组采用布比卡因,实验组采用布比卡因/不同剂量的新斯的明.观察注药后血压及心率的变化,以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等.结果:麻醉后,对照组血压明显降低,实验各组则明显升高,血压升高与新斯的明用量无明显关系.各组心率的增加相似.恶心、呕吐发生率与新斯的明剂量有关.结论:鞘内注入新斯的明具有比较显著的预防腰麻后低血压的作用.

    作者:魏继承;屈强;申燕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余甘子果汁粉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

    目的:观察余甘子果汁粉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家兔每天喂饲0.5g胆固醇,同时给予4g余甘子果汁粉,8周后处死.运用图像分析法测定主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面积,血清脂质各指标采用酶法测定,全血黏度采用旋转式黏度计测定.结果:余甘子果汁粉组与高胆固醇模型组相比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明显缩小(p<0.01);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分别为:14.32±2.22 vs¨.70±1.73,p<0.05:1. 453±0.220 vs 0.740+0.107,p<0.01:1. 179±0.142 vs 1.650±0.155,p<0.01),磷脂水平有下降趋势,但未达显著差异,血液粘稠度有所下降(高切:4.63±0.167 vs 4.43±0.025;低切13.69±1.030 vs 12.38±0.294;p<0.05).结论:余甘子果汁粉有较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可能与调节脂代射和降低血液粘稠度有关.

    作者:董磊;王绿娅;王大全;杜兰平;潘晓冬;姚崇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中药外治湿疹的进展

    中药外用是治疗湿疹的常法,即根据皮损的性质、发病部位的不同,选择适当的剂型和药物,用药湿敷、清洗、涂擦、喷撒、熏洗、坐浴、浸泡、多种治疗法综合运用,以祛除病邪,促使皮损痊愈.近年来有许多新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胡燕;张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156例骶管麻醉失败的原因探讨

    骶管阻滞麻醉(下简称骶麻),是直肠、肛门会阴部外科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骶麻成功因素及不良反应与患者骶部解剖学因素,骶裂孔的形态及其变异有关.本文是从解剖及临床麻醉角度对骶麻失败的原因进行探讨.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安富;张亮;钟国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同侧输卵管再次妊娠8例临床分析

    同侧输卵管再次妊娠是指首次输卵管妊娠经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后,在该侧输卵管再次妊娠者.本文通过对8例同侧输卵管再次妊娠的病例分析,对其发生、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肖玢;李力今;魏鸿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白青天口服液对肿瘤细胞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白青天口服液对Hep-2、MGC-803、AGZY-83a的作用.方法:合盼兰染色,光镜观察:流式细胞仪观察用药后细胞形态学生化指标改变.结果:台盼兰染色法证实白青天对MGC-803、AGZY-83a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与药物浓度正相关: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72h后出现凋亡峰.结论:白青天口服液对Hep-2、MGC-803、AGZY-83a有增殖抑制作用及诱导凋亡作用,对Hep-2不敏感.

    作者:王珍;曲福军;王建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