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分子肝素雾化吸入治疗肺心病缓解期78例观察

金燕

关键词:
摘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患者因肺内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异常导致长期慢性缺氧,产生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血液粘稠度增加.红细胞压积超过55-60%时,血液的粘稠度就显著增加,血流阻力随着增加,且常伴有血容量的增加,促使肺动脉压渐进性增高,导致肺心病加重或恶化.笔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雾化吸入治疗并观察疗效及副作用.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碘伏洗手法效果观察

    碘伏是碘与表面活性剂,无菌增效剂的络合物,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消毒灭菌剂.具有消毒时间持久,对各类细菌、芽孢、病毒、真菌均有强大的灭活力.用碘伏液做为手术前的手的消毒,起效快,方法简单易行,消毒效果确切持续时间长,是一种较理想的洗手方法.

    作者:华淑云;贾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严重缺损无髓后牙的桩核全冠修复

    严重缺损无髓后牙,常因为牙体组织抗力不够而不能修复,或修复后牙体崩解致修复失败.自1993年来,我科采用预成根桩与银汞合金形成桩核,金属全冠修复严重缺损无髓后牙119颗,效果满意.

    作者:杨红丽;吴达雅;刘文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慢粒白血病伴阴茎异常勃起误作手术后的中西药治疗

    阴茎异常勃起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少见并发症,而误作手术的病例更罕见.我科曾收治2例因阴茎异常勃起曾在外院行阴茎海绵体分流术后,病人伤口出血、局部肿胀,异常勃起无改善,经中西医结合治疗阴茎勃起消失,疗效满意.

    作者:陈新贵;肖新梅;韩丽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胸腰椎不稳定性爆裂性骨折的前路减压和稳定术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和应用器械稳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爆裂性骨折的可行性,方法:20例患者中,18例病人(90%)应用了髂骨及肋骨支撑,2例(10%)应用了Cage和肋骨支撑移植,18例单独应用了Kaneda方法,2例在应用Kaneda方法的同时又应用了Cage加骨移植.结果:所有病人手术中彻底切除向椎管内挤压的碎骨片,完全减压为止:平均失血1.6升.没有一位病人在减压和稳定后出现神经症状加重.手术后测量的脊柱后凸角度平均是12度(n=20),较术前改善了9度,18例有术后远期随访X线片,平均后凸角度9度,矫正角度丢失了3度.无医源性神经损伤及血管损伤,无内固定松动及骨移植失败,结论:前路手术在椎管清楚率、术后载荷效果、降低骨移植失败方面优于后路手术.对神经恢复能创造合理的条件,但前路手术也存在潜在的严重的并发症和大多数外科医生不熟识这一入路的缺点.

    作者:陈德喜;邢立峰;孙东宁;鲁宾;李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对左室舒张功能近期及远期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评定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对左室舒张功能近期及远期的影响.方法: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分别于PTCA术前、术后3天、3个月、6个月对41例PTCA患者进行左室舒张功能测定,并采用心导管法记录PTCA术前及术后即刻的左室舒张功能.结果:研究显示PTCA术前较PTCA成功后即刻心导管各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3天与术前比较,除个别左室舒张功能指标有改善外,整体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术后3个月、6个月左室舒张功能指标较术前及术后3天改善明显,尤其是术后6个月更为显著,表现为EPV增加、APV减少、E/A>1、AETp缩短、AETp-AET负值增大(P<0.05).结论:PTCA能改善远期左室舒张功能,且疗效与时间成正比.

    作者:谷素洁;杨庭树;智光;朱红莲;路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子宫肉瘤4例误诊误治原因分析

    子宫肉瘤是妇科罕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比较高,临床症状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我院自1991年以来共收治子宫肉瘤患者5例,其中4例误诊,误诊率达80.0%.现就4例误诊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其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旨在提高诊断率.

    作者:罗俊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医院感染在职教育网上多媒体CAI初探

    多媒体CAI(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应用,是实现优化教学的极为有效的途径,使医学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Web的CAI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网络教学提供的生动活泼的,内容能持续更新的,使用时间空间灵活,方法简便,图、文、声、像媒体格式丰富的教学,带来的将会是教育成本的明显降低和教学效果的显著改善.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网站进行网上教学,充分利用和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促进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普及,对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孙佩;杨双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贲门癌经腹手术经路选择的临床探讨

    本文对70例施行根治手术的贲门癌口侧浸润距离与手术经路选择关系进行分析,探讨贲门癌经腹手术的选择.

    作者:温世春;徐惠绵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脑血管意外病人恢复期的心理护理

    脑血管意外病人进入恢复期后,大部分病人有机体瘫痪和语言功能障碍等后遗症,由于患病时间长,病情恢复慢,常常出现悲观失望,对生活丧失信心,因此加强脑血管意外病人的心理护理,是该病恢复中不可缺少的关键一环,现对恢复期病人的心理状态及护理浅谈如下:

    作者:巍英兰;王尤菊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食管支撑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的观察与护理

    1996年至2001年5月,我科对30例食管癌性狭窄病例进行食管支架置入术,使狭窄解除,改善了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同时使部分病例扩大了放、化疗适应症,效果满意.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邵秀丽;孙艳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早期肝硬化临床用药探讨

    肝硬变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是多种有害因素长期反复损害肝脏的结果.其病理变化表现为肝细胞的变性、坏死、新生并同时伴有弥漫治疗及结缔组织增生,后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肝脏变硬.其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疗程长,见效慢.笔者在临床中运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取得较好的结果,供同仁参考.

    作者:任素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2例小儿急性奋乃静中毒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1 病例简介2例患儿为姐弟,姐5岁,弟2岁,分别误服奋乃静10片和6片后出现斜颈、张口及吞咽困难、静坐不能2小时入院.患儿神志淡漠,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呼吸平稳,双肺听诊呼吸音稍低,全身肌张力增强,四肢呈折刀样痉挛.给予洗胃、对症及支持治疗,住院6天,痊愈出院.

    作者:刘英;任玉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发生未察觉低血糖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发生未察觉低血糖的相关因素.方法:在住院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4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作为研究对象.对18例未察觉低血糖与29例有症状低血糖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未察觉低血糖组病人年龄、病程高于对照组,糖化HbAlc水平低于对照组,糖尿病肾病、植物神经病变和反复低血糖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性别、血压、血脂、冠心病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发生未察觉低血糖与年龄大、病程长、糖尿病肾病、神经病变和血糖的严格控制有有关.

    作者:徐勇;朱建华;蒋岚;杨国邦;李春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银屑病皮损角蛋白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探讨角蛋白亚型与银屑病表皮形成细胞异常增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的方法,检测了角蛋白K16、角蛋白K17在寻常型银屑病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皮肤比较银屑病表皮组织中角蛋白K16、角蛋白K17均呈阳性表达,且表达的阳性强度随表皮的增生程度而增加.结论:角蛋白K16、角蛋白K17与银屑病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异常增生密切相关.

    作者:孙文贞;李晓蛾;翟金萍;刘平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胆总管切开术后胆管Ⅰ期缝合37例报告

    我院从1997年4月-2001年4月共行胆总管切开382例,其中37例(占9.7%)直接Ⅰ期缝合,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成武;朱华文;曲明;姜田军;张卫国;杜英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诊断冠心病高脂血症中的意义

    目的:为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62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及210例健康体检者,按Frost法检测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结果: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而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与正常组比较无差异(P>0.05),但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在高胆固醇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及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1).结论: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变化在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具有诊断意义.

    作者:宋志民;颜淑红;吕以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短程化疗治疗肺结核并乙肝小三阳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抗结核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已受到学者们的高度重视,它关系到化疗的成败与否,抗结核药对乙肝标志物(HBVM)阳性并肺结核肝功能损害可达35.6%[1],而对乙肝小三阳(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而肝功能正常)并肺结核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国内报道较少.因此,我们分别对乙肝小三阳,乙肝标志物阴性肺结核患者,采用短程化疗后肝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邹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维生素E、维生素C联合灭滴灵在放置节育器中的应用体会

    放置宫内节育器作为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的避孕方法,为广大妇女所选用.但临床上带器后出血成为放置宫内节育器后为多见的副作用,我院自1998年6月至2001年10月间选用口服维生素E、维生素C联合灭滴灵用以防治带器后出血,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昆虹;李卫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门诊接诊中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指导病人正确认识疾病、积极治疗疾病、勇于战胜疾病、未病先防的重要手段.做好健康教育首先要求每一位医务工作者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熟悉和掌握自己所学专业.

    作者:张利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湘西地区小儿结核病临床分析

    现将我院儿科1985-1999年收治的小儿结核病作一分析,为进一步做好结核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1 资料方法1.1 对象 1985-1999年我科收治结核病患儿的508例,年龄0-14岁,男294例,女214例,男女之比为3:2.小于1岁87例,1-3岁229例,4-6岁91例,7-9岁43例,10-14岁66例.

    作者:田新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