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银屑病皮损角蛋白免疫组化研究

孙文贞;李晓蛾;翟金萍;刘平英

关键词:银屑病, 角蛋白16, 角蛋白17
摘要:目的:探讨角蛋白亚型与银屑病表皮形成细胞异常增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的方法,检测了角蛋白K16、角蛋白K17在寻常型银屑病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皮肤比较银屑病表皮组织中角蛋白K16、角蛋白K17均呈阳性表达,且表达的阳性强度随表皮的增生程度而增加.结论:角蛋白K16、角蛋白K17与银屑病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异常增生密切相关.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淫羊藿通过调控多基因表达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

    目的:研究淫羊藿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的机理.方法:取家兔主动脉平滑肌进行细胞培养,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淫羊藿后72小时收集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淫羊藿组和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荧光显微镜观察两组凋亡细胞形态变化,基因差示分析系统检测两组细胞多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各浓度的淫羊藿均引起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并呈现剂量依赖关系;荧光显微镜观察到了典型的凋亡细胞核形态学改变;多基因差示分析显示,淫羊藿正调与人类原粒细胞系的KG-1基因的cDNA序列、人类DNA的CpG岛基因序列同源的基因表达;结论:淫羊藿通过影响多基因表达水平而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过程.

    作者:张颖;张涛;王伟;石凤如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药蛇芪煎剂配合西医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蛇芪煎剂配合西医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中药蛇芪煎剂配合西医治疗组(治疗组)72例和单纯西医治疗组(对照组)65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为57.6%和88.1%,显著高于对照组23.8%和59.8%(P<0.05);而治疗组复发率仅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19.8%(P<0.05);在肾小管功能恢复方面,3个月治疗后,同组治疗前后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5,差异无显著性,但延长治疗组治疗时间6个月,与治疗前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蛇芪煎剂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能增强疗效并能减少复发.

    作者:王群元;王雪英;青莉;李勇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药内服合外用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近年来,笔者以中药板蓝根汤[1]加味内服结合锡类散外用治疗此症患者39例,均获良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宝香;田明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食管支撑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的观察与护理

    1996年至2001年5月,我科对30例食管癌性狭窄病例进行食管支架置入术,使狭窄解除,改善了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同时使部分病例扩大了放、化疗适应症,效果满意.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邵秀丽;孙艳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门诊接诊中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指导病人正确认识疾病、积极治疗疾病、勇于战胜疾病、未病先防的重要手段.做好健康教育首先要求每一位医务工作者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熟悉和掌握自己所学专业.

    作者:张利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改良的肝活检术后护理技术

    自1995-1998年我院对56例肝病住院患者进行了61次肝脏穿刺,成功59次、失败2次,术后施以改良的护理技术无任何并发症,收效明显,报告如下.

    作者:孙秋云;徐昌青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肝硬化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和白细胞介素-6的研究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以及上述两因子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用放免法测定12位健康对照及53例肝硬化患者血清IGF-II、IL-6水平.结果:①肝硬化患者血清IGF-II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IL-6水平则显著升高(P<0.01),两者均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有关.②肝硬化患者血清IGF-II与IL-6水平呈负相关.结论:IGF-II与IL-6对判断肝硬化严重程度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并提示IGF-II与IL-6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调节机制.

    作者:王天才;项飞翔;刘秀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肌注异丙嗪致局部不良反应5例报道

    近2年来,在我科住院病人中先后发生因肌肉注射异丙嗪后,局部发生不良反应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玉敏;孙志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女性乳腺疾病的防治与保健

    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成为女性恶性肿瘤之首.

    作者:彭桂岚;吴增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肾盂癌术后发生膀胱癌20年随访观察

    1 临床资料作者对1981年以来进行手术治疗的肾盂癌患者82例(移行细胞癌77例,腺癌3例,鳞癌2例)进行了随访观察,长20年,短8个月,平均6年零3个月.其中男51例,女31例,年龄38-85岁.结果发现,在82例手术病人中,共发生膀胱移行细胞癌13例,鳞癌、腺癌各1例.术后18年发生1例鳞癌(原发病为肾盂鳞癌),7年以上2例,3-6年3例,1-2年5例(其中1例为腺癌,原发病亦为肾盂腺癌),术后7个月及9个月各1例.

    作者:李传成;陈胜茹;施国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美托洛尔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

    目的:研究美托洛尔口服与静注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采用荧光光度法测定血清中美托洛尔浓度.按二室模型代谢进行药物动力学参数模拟,比较它们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结果:美托洛尔片剂和注射剂药时曲线均符合二室模型,药物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max1.22±0.27与0.05±0.33h;Cmax3.85±0.46与3.46±0.31 μ g@ml;AUC 28.31±3.71与7.89±1.42μg@h@ml,(P<0.01).结论:两种制剂的药性具有显著性差异,以美托洛尔片剂为好.

    作者:仵文英;康安静;席枝侠;王美纳;李小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诊断冠心病高脂血症中的意义

    目的:为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62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及210例健康体检者,按Frost法检测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结果: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而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与正常组比较无差异(P>0.05),但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在高胆固醇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及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1).结论: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变化在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具有诊断意义.

    作者:宋志民;颜淑红;吕以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髋臼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康复护理

    髋臼骨折暴力大,损伤严重,传统的骨牵引难以达到关节内骨折所要求的解剖复位,功能恢复不满意,致残率高[1].我院自1997年对有移位的髋臼骨折开展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32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手术前后的康复与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苏立梅;牛晓玲;侯继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五清合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五清合剂是我院自制的一种纯中药制剂,具有疏风清热、解毒消肿的功效,对角膜炎、结膜、沙眼中耳炎、咽喉炎等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蒲光华;张静;邓家桂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2例小儿急性奋乃静中毒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1 病例简介2例患儿为姐弟,姐5岁,弟2岁,分别误服奋乃静10片和6片后出现斜颈、张口及吞咽困难、静坐不能2小时入院.患儿神志淡漠,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呼吸平稳,双肺听诊呼吸音稍低,全身肌张力增强,四肢呈折刀样痉挛.给予洗胃、对症及支持治疗,住院6天,痊愈出院.

    作者:刘英;任玉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心率观察的重要价值

    心率增快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给于抗胆碱药治疗后,当患者基本情况好转后出现阿托品化[1]中的一项指标.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根据阿托品化指导抗胆碱药的继续应用.但随着技术和计算机的运用,自动化和信息系统有机结合,大大地促进了临床医学的发展.我们采用心电监护系统对AOPP心率进行监护,从而体会到AOPP心率观察对指导抗胆碱药的应用有重要价值.

    作者:朱燕燕;戴建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体外左氧沙星对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了解左氧沙星(利复星-北京双鹤药业有限公司提供,以下简称左氧沙星)对正常人和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用体外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20例和1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的GM-CFU、E-CFU、MK-CFU,分别加入终浓度分别为0、2、4、6、8、10、12、14、16 μ g/m1的左氧沙星,并以氧氟沙星作对照.结果:当左氧沙星浓度在2-10 μg向1或8时,正常人或急性自血病患者骨髓GM-CFU产率与左氧沙星浓度为0 μ g/ml时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当左氧沙星浓度大于12 μ g/ml或10 μ g/m1时,正常人或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GM-CFU产率低于左氧沙星浓度为0 μ g/m1时的产率,差别有显著性(P<0.05),在正常人GM-CFU培养早期(24h、48h)加入16 μ g/m1的左氧沙星,GM-CFU形成明显减少,但72h后再加入左氧沙星,对GM-CFU形成无抑制作用;当左氧沙星浓度在2-12 μg/m1或10 μg/ml时,正常人或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MK-CFU产率与左氧沙星浓度为0 μg/ml时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当左氧沙星浓度大于14 μg/m1或12μg/ml时,正常人或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MK-CFU产率低于左氧沙星浓度为0μ g/ml时的产率,差别有显著性(P<0.05);当左氧沙星浓度在2-16 μg/ml时,正常人或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E-CFU产率与左氧沙星浓度为0 μg/ml时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体外左氧沙星浓度在12 μ g/ml或10 μ g/ml以下时,对正常人骨髓或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GM-CFU形成均无抑制作用,浓度在14μg/m1或12 μg/ml以下时,对正常人骨髓或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MK-CFU形成均无抑制作用,浓度在16μg/ml以下时,对正常人骨髓或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E-CFU无影响,高浓度的左氧沙星对正常人骨髓GM-CFU的抑制作用可能与早期增埴受抑制有关.常规治疗剂量的左氧沙星对正常骨髓和达完全缓解的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均无抑制作用.在临床上应用是较安全的.

    作者:李娟;罗绍凯;洪文德;周振海;郑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腹部平片诊断腹股沟斜疝1例

    腹平片对腹部软组织分辨率差,能诊断腹股沟斜疝者少见.我们遇见1例,经手术证实,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宝林;孟德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康莱特注射液治疗实验性肝纤维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康莱特对大鼠肝纤维化治疗的疗效.方法:用四氯化碳注射大鼠,同时给予低蛋白高脂饲料,经过6周造模形成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然后用康莱特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大鼠测血清生化指标,肝功能明显改善.取肝组织,切片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的程度明显好转.结论:提示康莱特可作为抗肝脏纤维化的有效药物.

    作者:廖慧钰;于红卫;王竹生;吉中和;赵军;谢贤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甲状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我院1999-2000年共行甲状腺切除术38例,术后有的病人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因及早发现,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无1例死亡.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游爱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