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病毒唑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30例

李海青;姜培娣;初晓艺

关键词:
摘要:我院自1998年10月至2000年12月,应用病毒唑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30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均为本院儿科诊断为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住院患儿,所有病列均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标准.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男10例,女20例;5 9个月4例,1-2岁16例,3岁10例.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5-9个月4例,1-2岁15例,3岁11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胎盘早期剥离延误诊断临床分析(附8例临床分析)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严重威胁产妇及胎儿生命的并发症,又常并发大量出血、DIC、急性肾功能衰竭,危及产妇生命.现将我院自1989-1999年共收治胎盘早期剥离(以下简称胎盘早剥)192例,其中8例误诊病例作一回顾性总结,并探讨其误诊原因,总结如何早期诊断、早期处理.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8例胎盘早剥中,年龄21-29岁,平均24.6岁.孕周36 39周,平均35th周,第一胎6例,第二胎2例,农村7例,城镇1例.

    作者:张熠;田会琴;杨海宁;张冬梅;魏月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血清抗双链DNa抗体阳性和阴性的狼疮性肾炎患者临床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抗ds-DM抗体阳性和阴性患者的肾损害情况及其相关的化验指标的差异.方法:对抗ds-DNA抗体阳性者33例及阴性者24例,分别比较其肾损害及临床化验指标.结果:抗ds-DNA阳性者与阴性者比较,尿蛋白定性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肌苷测定值、血清补体C3和C1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抗ds-DNA抗体阳性的狼疮性肾炎患者的肾损害情况及体内免疫紊乱均较抗ds-DNA抗体阴性者重.

    作者:刘毅;陆春;朱国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肺结核合并绿脓杆菌肺炎36例分析

    近年来,绿脓杆菌肺部感染发生率增加占绿脓杆菌感染的2/3,成为临床一大顽症[1].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常见,但从症状、体征及X线特征上很难与继发绿脓杆菌肺炎相鉴别,必须通过痰培养方能确诊.笔者分析本院近3年多收治的36例肺结核合并绿脓杆菌肺炎病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6例患者,男21例,女15例.年龄26-78岁,平均58岁.初治肺结核19例,复治17例.除基础疾病肺结核外,合并糖尿病7例,肺心病4例,肺囊肿3例,肺癌3例,肺脓肿2例.

    作者:盖庆玲;王光强;靳秀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

    氟西汀是选择性5-羟色胺(5-HT)重吸收抑制剂(SSRI),临床用于治疗各种抑郁性精神障碍.目前综合医院各科,尤其是神经科对精神、情感障碍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大大提高,较多的应用氟西汀等SSRI类药物治疗包括脑卒中后抑郁(PSD)在内的器质性抑郁障碍.现将我院应用美国lilly公司生产的氟西汀(百优解)治疗PSD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李士博;任世祥;李玲林;孙京晶;张颖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血疗致皮下出血感染1例

    患者,男50岁,因患脑血栓形成而住院.在行光量子血疗后,因按压针眼不当引起出血,形成约3×3cm大小的血肿,局部疼痛,患者擅自行热敷后,感觉疼痛缓解,肿块消失.第二天患者发现离穿刺点(肘关节)上下各20cm以内均见皮下青紫,在前臂内侧离针眼10ml处有一直径约5cm大小的肿块,局部青紫,疼痛,皮温高,遵医嘱给予热敷,五天后局部疼痛加重,块内形成数个结节,压痛明显,无波动感,中心无苍白.患者以往无静脉炎病史,测体温37.8℃,化验室检查白细胞11×109/L,中性粒细胞0.82.立即遵医嘱给予青霉素400万u静滴,每日两次,局部热敷,经以上治疗,五天后肿块后结节均消失,皮肤颜色由青紫色恢复到正常肤色,体温及血常规也恢复正常.

    作者:张建荣;曹积荣;李文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脑活素治疗脑功能障碍176例的临床观察

    我院于1995-2001年应用奥地利依比威药厂生产的脑活素治疗记忆、注意力障碍、反应迟钝等器质性脑病综合征17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08例,女68例;年龄30-75,平均56.5岁,其中青年痴呆19例,血管性痴呆(梗塞或出血后痴呆)123例,脑震荡、脑挫伤后遗症18例,一氢化碳中毒后遗症16例,病程3天-1.5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反应迟钝,注意力、记忆力障碍,不能胜任病前工作、家务及社会活动.

    作者:茹超;杨成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附32例报告)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998年4月-1999年8月使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32例,其中开放性骨折21例,闭合性骨折11例.手术均采用不扩髓方法.结果:经7-24个月随访,1例发生延迟愈合,余均达到骨折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20周,无感染、断钉及膝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结论:带锁髓内钉为轴性及弹性固定,可以有效稳定骨折,创伤小,愈合率高,是治疗胫骨骨折的较好方法,易于在各级医院开展.

    作者:陈锋;王坤正;李金光;张道肯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在社区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

    我院为武汉市首批通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市卫生局的要求和指导下,于2000年5月在翠微街的各居委会协助下对辖区四个示范点的五万多居民全面进行健康排查,针对各种慢性病,分别建立居民医疗档案.现就对的糖尿病患者的上门服务与管理,笔者的经验和体会如下.1 根据健康调查结果,对糖尿病患者建立分项档案.1.1 对每位糖尿病患者建立专卡,详细记录姓名、年龄、性别、住址、发病日期、家庭史、个人史(肥胖、生活习惯等)、病情记录、其它疾病情况、治疗等;实行微机管理,有情况随时记录入档案.

    作者:徐教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胎心监护预测脐带异常的评价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预测脐带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入院未临产的单胎妊娠308例进行预测,于临产前和(或)临产后分别行胎心监护.以胎心监护基线变异跳跃型和(或)CST(OCT)出现晚期减速或变异减速作为产前预测脐带异常判断标准.结果:脐带异常的发生率为30.50%.胎心监护预测脐带异常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87.84%、83.79%、58.04%、96.43%、84.62%.其中以跳跃型基线变异和变异减速的符合率较高,分别为90.00%和92.50%.结论:脐带异常对围产儿存在严重危害,应用胎心监护产前预测脐带异常有预测值和准确率高的特点.可作为临床预测脐带异常的方法之一.

    作者:高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血源性脑脓肿的临床治疗体会(附8例报道)

    笔者对1998-1999年收治的8例血源性脑脓肿的临床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8例血源性脑脓肿患者中,男6例、女2例.年龄:12-78岁,平均42岁.症状为发热4例、头痛7例、局灶症状3例、癫痫3例、昏迷3例、Weber氏综合症2例、合并皮肤脓肿2例、合并肺部炎症4例、合并肾移植3例、血小板减少1例.入院时GCS(Glasgow Coma Scale)评分3 5分3例、6-8分2例、13分2例、15分1例.头颅CT 7例显示:颅内多发大片混杂密度病灶,以低密度病灶为主,注药后可见多发囊性病灶呈环状强化,中线结构移位.1例为额叶皮层环状强化小病灶.MR 17例显示:颅内多发混杂信号,长T,T2为主,少量短T1信号.注药后病灶呈环状强化.

    作者:艾泉山;刘绍光;柴万兴;马骥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硫酸镁加极化液对急性心肌梗塞早期QT离散度的影响及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入院24小时内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甚或猝死.AMI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急性期QT离散度(QTd)异常增大密切相关,若在AMI早期的QTd异常进行早期干预,对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及改善近期预后很有益处.本文采用硫酸镁加极化液治疗AMI对早期QTD的影响及其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进行临床观察和探讨.

    作者:于景彬;苏华;孙峰;宋媛媛;张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彗星电泳检测肿瘤细胞对快中子放射治疗敏感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彗星电泳方法检测肿瘤细胞对p(35)Be快中子的辐射敏感性的可行性.方法:用彗星电泳方法检测人四种肿瘤细胞受p(35)Be中子照射后细胞经30分钟修复时DNA损伤残留率:细胞集落存活法检测1Gy快中子照射后细胞存活率.结果:1Gy快中子照射后四种细胞存活率(SF1)与细胞经30分钟修复后的残留率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R=-0.99).结论:本实验方法很有可能成为一种快速、准确检测肿瘤细胞对p(35)Be快中子治疗的辐射敏感性的方法.

    作者:薛文成;孟冬娅;苑宾;王宝勤;唐锦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ND:YAG激光照射后窝沟封闭的三年临床观察

    防止窝沟龋的发生多采用窝沟封闭的方法,虽然该方法能够降低面龋的发生率,但在封闭前需作酸蚀处理,降低了局部的抗龋能力,封闭剂一旦脱落,势必更易发生龋齿.为寻找更为理想的封闭方法,作者采用激光照射来代替酸蚀进行窝沟封闭,现将三年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管志江;朱雪华;张学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一阶导数光谱法考察盐酸丁卡因注射液的稳定性

    目的:考察盐酸丁卡因注射液稳定性,初步确定其有效期.方法: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盐酸丁卡因的含量和采用经典恒温法进行稳定性预测.结果:盐酸丁卡因注射液在25℃时分解10%的时间为39.2月和分解5%的时间为19.1月.结论:盐酸丁卡因注射液的有效期暂定为一年.

    作者:唐叶秋;严洁;朱爱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卡孕栓终止10-14周妊娠取代钳刮术50例

    我院于1996年利用卡孕栓合并丙酸睾丸酮终止10-12周妊娠取代传统的钳刮术5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临床确诊10-14周的健康妇女,无前列腺素禁忌症,同意药物流产,无严重心、肺、肝、肾合并症,月经期正常,盆腔检查子宫大小符合停经天数;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记数均在正常范围.

    作者:王洁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412例性病性尿道炎治疗后前列腺液支原体及衣原体分析

    为探讨支原体及衣原体在性病性尿道炎治疗后前列腺液中感染状况.本组对412例门诊性病性尿道炎经治疗后患者中前列腺液进行支原体及衣原体检测,结果显示,支原体及衣原体检出率共为30.8%,常见的是UU84例(20.4%),其次为CT38例(9.2%),且规范治疗者与不规范治疗之间,UU以及CT检出率差别显著.作者认为,前列腺液中支原体及衣原体的检查,对指导性病尿道炎后的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万苗坚;陆春;张玉清;黄怀球;苏向阳;陈荣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NO在奥美拉唑对胃粘膜损伤保护作用中的机制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0)在奥美拉唑对大鼠胃粘膜损伤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在乙醇诱导大鼠胃粘膜损伤前,预先给予奥美拉唑(20mg@kg1)、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4mg@kg1)、L-精氨酸(250mg@kg1)及D精氨酸(250mg@kg1)静脉注射.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计(LDF)测定胃粘膜血流量(GMBF),采用镉粒还原和比色法测定胃粘膜和血浆NO2/NO3含量,并观察胃粘膜损伤指数(Ulcer index,UI)、溃疡坏死组织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严重程度的变化.结果:与模型损伤组比,奥美拉唑组大鼠UI明显降低(P<0.01),溃疡坏死组织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明显减轻(P<0.01).预先用L-NAME处理后,奥美拉唑保护胃粘膜损伤作用明显减弱;L-NAME抑制作用可被L-精氨酸拮抗,而不被D精氨酸拮抗.静脉注射奥美拉唑,可增加GMBF、胃粘膜和血浆NO2/N03,L NAME可逆转这种作用,但对奥美拉唑抑制酸分泌作用无明显影响.结论:奥美拉唑对大鼠胃粘膜损伤保护作用与NO有关,而奥美拉唑抑制酸分泌作用与NO无关.

    作者:乐桥良;张捷;张志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葛根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黄酮葛根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探讨葛根素对何种VSMC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及电镜观察药物作用后细胞凋亡情况;采用cDNA差式分析法观察药物对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①葛根素可促进VSMC凋亡,药物作用48h后凋亡率为15.5%,对照组为1.0%,荧光显微镜及电镜观察均可见明显的细胞凋亡特征.②cDNA差式分析筛选出两条长752bp和761bp的片断,同源检索显示与葡萄糖调节蛋白GRP94基因高度同源.结论:葛根素可促进VSMC凋亡,可能与促进VSMC的GRP94的基因表达有关.

    作者:吕燕宁;王伟;张涛;杜兰平;崔平;石凤茹;张颖;刘舒;王绿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介绍一种升降式烧伤隔离护架

    旧式烧伤护架不能直接观察创面,更换体位不便,我们对其进行设计和改造,现将护架的制作方法和优点介绍如下.1 制作方法烧伤护架为镀锌管,长度和宽度同床相等,由床、护架、丝杠、螺母和灯泡组成(附图),选材可用2厘米镀锌管,焊接成从床面高度1.4米的椭圆型护架,底部用螺丝固定在床面上,护架的床头、床尾各有一根螺母丝杠,可升降灯炮,根据床长度,在横杠上固定二块木板,上面按放灯,二排共20个.顶部用三合板遮盖,周围用纱布围成床罩.

    作者:陈秀珍;马延豪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宫颈糜烂64例观察

    我院从2000年2月2001年8月采用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宫颈糜烂,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选择根据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的标准,对来院门诊就治病人进行检查,确诊为宫颈糜烂的128例患者,实行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其中宫颈轻度糜烂31例,中度22例,重度11例,单片型50例,颗粒型14例.年龄22-52岁,平均31±6.5岁:对照组64例中宫颈轻度糜烂30例,中度23例,重度11例, 单片型48例,颗粒型16型,年龄20岁-56岁,平均33±7.1岁,两组有可比性.

    作者:王书杰;王丽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