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附32例报告)

陈锋;王坤正;李金光;张道肯

关键词:胫骨骨折,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
摘要: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998年4月-1999年8月使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32例,其中开放性骨折21例,闭合性骨折11例.手术均采用不扩髓方法.结果:经7-24个月随访,1例发生延迟愈合,余均达到骨折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20周,无感染、断钉及膝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结论:带锁髓内钉为轴性及弹性固定,可以有效稳定骨折,创伤小,愈合率高,是治疗胫骨骨折的较好方法,易于在各级医院开展.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输液的存在优势及护理要点

    门诊是一种既能达到治疗目的而又方便、节约、对病人的工作和生活影响较小的服务形式.我院从1998年成立独立的门诊输液室,门诊输液人数日趋上升,从开始的日平均90人/次到目前的230人/次,从数量上可以看出门诊输液已成广大患者易于接受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1 存在优势①控制医疗费用,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近年来医疗费用的飞速上涨,不论对社会还是对家庭都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为了减轻这种负担,一些患者宁愿采取门诊输液的方式进行治疗.通过门诊输液的治疗,减少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慢性病在其康复前出院转为门诊治疗;一些诊断明确的疾病,比如:突发性耳聋、上呼吸道感染、脑血管病、泌尿系感染等都可能采取门诊输液的方式进行治疗.使医疗费用大大降低.

    作者:李丽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治疗性克隆的研究进展

    自1997年英国科学家Willmut等[1]将成年绵羊乳腺细胞移入去核的的卵母细胞中,成功地获得克隆羊多莉以后,相继获得多种类型的体细胞克隆动物,台用输卵细胞、皮肤成纤维细胞克隆的牛马,颗粒细胞克隆的小鼠等.关于克隆及治疗性克隆的研究得到世界各国学术界的普遍关注,目前大多数科学家反对克隆人类自身,但对病人所需的组织和器官进行克隆持积极态度.本文在胚胎干细胞水平上对国内外治疗性克隆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秦彦文;黄益民;王绿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原发性肝癌病人生物化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及粘附分子的变化

    目的:探讨生物化疗对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病人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免疫学机制.方法:60例PLC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人均行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加用生物治疗的25例患者(TACE-BIO组)于第3天开始受IL-2(IL-2 100万u/d×10天,静脉滴注)及IFN-γ(50万u/d×10天,肌肉注射)治疗.TACE组35例未接受生物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L 2、IL 12、sIL 2R、sICAM1、sE-selectin水平变化.结果:TACE BIO组用药后血清IL-2、IL-12水平显著高于TACE组(p<0.01),sIL-2R、sICAM-1,sE selectin水平显著低于TACE组(p<0.01).43例不能手术的患者中没有CR的患者,PR6例,SD26例,PD11例.6例RP患者中4例获得手术切除.血清IL-2、IL-12水平升高与疗效相关.TACE-BIO组疗效优于TACE组.结论:生物化疗是一种积极有效的PLC治疗方法,可作为不能手术的PLC患者的可行性治疗方案,也可作为PLC术后的一种良好的辅助治疗手段;IL 2和IFN-γ的联合应用是一种较好的生物治疗用药方案.

    作者:赵永忠;何松青;王天才;梁扩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65例胰腺癌手术治疗探讨

    笔者采用手术治疗65例胰腺癌,术后均经病理证实,现将手术及围手术期治疗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从65例发病情况分析,男35例,女30例,平均年龄58.2岁,以50-70岁发病者占85%,其中胰头癌51例,胰体癌14例.1.2临床表现本组病例中表现有腹痛10例,轻、中、重度黄疸33例,低热3例,明显腹胀9例,少量腹水3例,腹部触诊、B超和CT检查发现有腹部包块7例.

    作者:肖新德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新型α1受体阻滞药-萘哌地尔

    新型α1受体阻滞剂萘哌地尔(Naftopidil)近在中国上市,该药商品名称博帝(Eapidil),化学名称为1-(2-甲氧基苯基)-4[3-(萘-1-氧基)-2-羟丙基]哌嗪,是贵州益康医药集团与贵阳医学院合成药物研究所历时10年联合研制的化学合成国家一类新药,已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正式生产批文(国药准字X20010004号),填补了国产抗高血压一类新药的空白,是一种新型的高度选择性突触后膜a受体阻滞剂,对突触前膜的a2受体无影响.本品通过减少外周阻力降低动脉血压,但不降低心输出量,也不会产生由于负反馈机制促进肾上腺素(NE)释放而发生心动过速的危险[1].文献报道该药还兼有Ca2拮抗作用[2][3].

    作者:廖名龙;郁杰;胡正波;黄成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宫颈糜烂64例观察

    我院从2000年2月2001年8月采用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宫颈糜烂,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选择根据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的标准,对来院门诊就治病人进行检查,确诊为宫颈糜烂的128例患者,实行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其中宫颈轻度糜烂31例,中度22例,重度11例,单片型50例,颗粒型14例.年龄22-52岁,平均31±6.5岁:对照组64例中宫颈轻度糜烂30例,中度23例,重度11例, 单片型48例,颗粒型16型,年龄20岁-56岁,平均33±7.1岁,两组有可比性.

    作者:王书杰;王丽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KAI1基因的表达与大肠癌转移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KAI1mRN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大肠癌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KAI1mRNA的表达.结果:KAI1mRNA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有淋巴结或肝转移的癌组织中KAI1表达明显低于无转移的癌组织(P<0.01).结论:KAI1mRNA表达降低可能与大肠癌的转移有关.

    作者:张英兰;刘秀英;李续亮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治疗病理性骨缺损

    目的:探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对病理性骨缺损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我院自2000至2001年对5例患者使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治疗大面积病理性骨缺损.结果: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表现进行评估,无不良反应,骨痂形成良好,患肢活动正常.结论: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填充治疗病理性大面积骨缺损是解决骨缺损治疗的实用、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张鑫;康宝林;弋军峰;邓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在社区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

    我院为武汉市首批通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市卫生局的要求和指导下,于2000年5月在翠微街的各居委会协助下对辖区四个示范点的五万多居民全面进行健康排查,针对各种慢性病,分别建立居民医疗档案.现就对的糖尿病患者的上门服务与管理,笔者的经验和体会如下.1 根据健康调查结果,对糖尿病患者建立分项档案.1.1 对每位糖尿病患者建立专卡,详细记录姓名、年龄、性别、住址、发病日期、家庭史、个人史(肥胖、生活习惯等)、病情记录、其它疾病情况、治疗等;实行微机管理,有情况随时记录入档案.

    作者:徐教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乙型肝炎患者Th1/Th2变化与肝损伤的关系

    目的:分析不同肝功能状态下Th1/Th2变化,探讨Th1/Th2在乙肝病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半定量RT PCR和LISA检测肝功能正常(ZC组)、异常(YC组)的乙型肝炎患者和正常人(DZ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IFN-γ、IL 4mRNA以及血浆IFN-γ、IL-4水平结果:与ZC组和DZ组相比,在转录水平YC组IFN-γ mRNA相对量显著升高(p<0.05和 p<0.05);与YC组和DZ组相比,ZC组的IL-4的mRNA相对量升高(p<0.05和p<0.05).在蛋白水平YC组IFN γ亦升高(p<0.05和p<0.05),ZC组IL 4升高(p<0.05和p<0.05).结论:Th1激活,肝细胞受损增加;Th2激活,肝细胞损伤局限.

    作者:沈燕;张愔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远程医疗教学的几点体会

    近年来,随着远程医疗工作的开展,远程医疗教学也逐渐得以重视.远程教学是一项合理利用专家资源,迅速培养医学专业人员的有效途径.我院自1996年开展远程医疗工作以来,就十分重视这方面的工作,现就我院实施远程教学的几点体会报告如下.医院是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一体的技术单位,它服务的对象是人体,对人的生老病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性质决定了对所属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高超的医学科学技术和高度责任感.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科学技术也与其它学科一样,面临着知识更新和发展的问题.对在职医师进行继续医学教育就是针对这种情况的良好措施.

    作者:王树棠;苏彦芝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葛根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黄酮葛根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探讨葛根素对何种VSMC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及电镜观察药物作用后细胞凋亡情况;采用cDNA差式分析法观察药物对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①葛根素可促进VSMC凋亡,药物作用48h后凋亡率为15.5%,对照组为1.0%,荧光显微镜及电镜观察均可见明显的细胞凋亡特征.②cDNA差式分析筛选出两条长752bp和761bp的片断,同源检索显示与葡萄糖调节蛋白GRP94基因高度同源.结论:葛根素可促进VSMC凋亡,可能与促进VSMC的GRP94的基因表达有关.

    作者:吕燕宁;王伟;张涛;杜兰平;崔平;石凤茹;张颖;刘舒;王绿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肺心病150例疗效观察

    我院1998 2001年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肺心病150例,效果明显,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治疗组中男98例,女52例;平均年龄65.7岁.对照组中男83例,女27例,平均年龄64.9岁.其中合并糖尿病15例,冠心病46例.1.2 观察方法:随机选择病例,分为两组,复方丹参组150例,潘生丁组110例.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每日3次,每次10粒;对照组给予潘生丁50mg,每日3次,疗程1个月.全部患者于治疗前、后做血、尿常规、血液流变学、肝功、肾功、血清钠、钾、氯、心电图检查、血压、心率检测,并询问副作用.

    作者:茹超;赵景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纤维化淤胆性肝炎的临床与病理

    纤维化淤胆性肝炎(fibrosing cholestatichepatiti s,FCH)是继发于免疫功能受损患者的一种特殊致死的病毒性肝炎,随着器官移植术特别是肝、肾移植术的广泛开展,日渐受到临床及病理医师的重视,现综述如下.1 病因FCH先报道发生在接受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甲氨蝶蛉、强的松等)治疗的原位肝移植(orthotopic livertransplantation,OKT)受者[1],随后表明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肾移植亦可发生.已证实引起肝组织损害的病毒不单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亦可是丙型肝炎病毒(HCV)[4,5].由此认为FCH的致病因子是免疫抑制剂与HBV或/和HCV感染协同作用的结果.鉴于FCH可发生于并未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AID患者[6],表明免疫抑制剂并非是导致FCH发生的必备的致病因子,有可能作为一种加强因子.

    作者:任星峰;陈寿松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持续滴注氟脲脱氧核苷不良反应观察

    1 临床资料1.1 对象 1999年以来我科接受联合化疗晚期胃肠道癌症患者8例共21疗程.胃癌5例,大肠癌3例,男6例,女2例,平均54岁,KPS评分均为60分以上,无化疗禁忌症.1.2 材料与方法所有病例采用DF方案化疗,DDP40mgd1 3FUDR500mg/d 24h持续滴注,其中持续120h者3疗程,96h者7疗程,72h者11疗程共21疗程.FUDR化疗同时给予CF100mg/d静滴,CF与DDP从外周静脉滴注,均在1h内滴完,氟脲脱氧核苷FUDR采用中心静脉导管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置管并由微量泵控制匀速持续滴注.1.3 判断标准根据 WHO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及标准判断不良反应程度.

    作者:刘欢年;杨静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60例恙虫病流行病学及临床分析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我国主要流行于东南沿海地区,90年代末昆明地区恙虫病病例明显增多,且表现多样化、复杂化、合并症多、误诊率较高,为了解病例特点和原因,特对本院1996-2000年收治的恙虫病60例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参照有关文献的标准[1]:①有野外作业或草地坐卧史;②高热、特异性焦痂或溃疡;③淋巴结肿大、皮疹、肝脾肿大;④变形杆菌OXK凝集试验阳性或恙虫病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阳性.上述4项中有3项存在可确立诊断.

    作者:牛英;张宏丽;魏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彗星电泳检测肿瘤细胞对快中子放射治疗敏感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彗星电泳方法检测肿瘤细胞对p(35)Be快中子的辐射敏感性的可行性.方法:用彗星电泳方法检测人四种肿瘤细胞受p(35)Be中子照射后细胞经30分钟修复时DNA损伤残留率:细胞集落存活法检测1Gy快中子照射后细胞存活率.结果:1Gy快中子照射后四种细胞存活率(SF1)与细胞经30分钟修复后的残留率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R=-0.99).结论:本实验方法很有可能成为一种快速、准确检测肿瘤细胞对p(35)Be快中子治疗的辐射敏感性的方法.

    作者:薛文成;孟冬娅;苑宾;王宝勤;唐锦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临床分析

    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癌由Yamig-awa[1]首次报道.我院从1989-2000年共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340例,其中合并胆管癌17例,发生率为5%(17/340);同时其收治胆管癌193例,肝胆管结石伴发率为8.8%(17/193),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7例中男10例,女7例,男:女为1.43:1,年龄28 79岁,平均54.6岁,病程1年以内2例(128),1年以上者15例(88%).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16例,黄疸17例,发热14例,消瘦9例,腹水1例,出现白陶土样大使2例,肝肿大l例.

    作者:田成武;朱华文;曲明;姜田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梯形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探讨梯形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86例病人行梯形开窗术,术中沿相邻两棘突间的间隙做梯形扩大,暴露椎管,摘除髓核.按Nakano分级标准统计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全部病人术后3 7天内下地活动.经10-36个月随访,结果优79例,良7例.优良率100%.结论:梯形开窗既能维持椎管的稳定性,又能充分暴露椎管.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创伤小、操作简单、适应症广的特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高庆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在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的意义

    目的:研究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ntimitochodrial antibody M2 subtype,AMA M2)与其它自身抗体对于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的意义.方法:选取30名健康献血者和79名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慢性肝炎50例,肝炎肝硬化17例,PBC12例.用ELISA法定量检测AMA-M2,间接荧光法检测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drialantibody,AMA)、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抗心肌抗体(anti heart antibody,AHA),抗胃壁细胞抗体(anti parietal cell antibody,APCA).结果:PBC组病人的AMA-M2显著高于正常组、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组病人(147.0±95.8比1.0±1.6,4.0±13.6,0.5±1.0,P<0.001),但与病情严重程度没有显著关系.AMA M2、AMA和ANA对诊断PB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但AMA-M2在三者中好(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0%).结论:ELISA(Enzyme-Linsedimmunosorbent assay)法检测AMA M2是诊断PBC的敏感、特异、简便的临床指标.

    作者:唐淑珍;李茁;尤红;李新民;贾继东;王宝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