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培华;丁晓群;曹楚潇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浆ET-1,TXA2和PGI2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川芎嗪和胞二磷胆碱静脉滴注,治疗组采用微量泵将尼莫地平静脉泵入,疗程半月.治疗前后查TCD和BAEP,采集静脉血,放免法测定ET-1、TXB2和6-keto-PGF.结果:治疗后TCD和BAEP异常率明显下降(p<0.01),ET-1、TXB2和6-keto-PGF.以及T/P比值明显下降(p<0.01),症状明显缓解,副作用少.结论:尼莫地平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浆ET-1,TXA2和PGI2具有明显的影响,疗效肯定,副作用小.
作者:席刚明;何国厚;黄朝芬;张晓东;刘开胜;黎华 刊期: 2003年第24期
我所于1999年在驻我县厂矿,县级医疗保健计7个单位内.开展了出生缺陷监测,并对4年来计有83例的出生缺陷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及时掌握我县出生缺陷类型,为指导优生奠定基础,现将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华 刊期: 2003年第24期
我院自1992年9月-2000年9月共收治外伤性肠穿孔的患者56例,现就外伤性肠穿孔的观察和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熊华 刊期: 2003年第24期
钙是人体含量多的矿物元素,其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维持着骨和牙齿的构型和强有力度.在临床上有止血脱敏、镇静、抗惊厥、平衡电解质,肌肉收缩及神经功能等作用.
作者:车彦玲;车云;韩小莉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总结小儿颅脑外伤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58例术后患儿送入ICU进行多功能系统监护,包括心电、生命体征、意识、血氧饱和度等,对激发的并发症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通过有效治疗,密切观察,精心护理,提高患儿抢救的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
作者:李雪;陈绍容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本研究是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中草药对肾脏的损害和冬虫夏草防治这一损害.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为正常对照,B组为木通组;C组为木通加冬虫夏草,分别于1周、8周时检测各项指标.通过肾小球功能、小管功能检测、肾脏组织形态学变化观察各组的变化.结果:①单用木通治疗组肾功能下降,尿NAG酶升高,尿渗量下降,病理改变有肾小管坏死,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间质水肿.②加服冬虫夏草组,肾功能损害轻,尿NAG酶低于B组,尿渗量高于B组,病理改变,间质小管损伤轻于B组.结论:冬虫夏草可以防治马兜铃酸性肾病.
作者:靳蕊霞;韩亚荣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甲状腺是人体大的内分泌腺体,是一个富于神经和血液供应并受其控制调节的器官,甲状腺激素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甲状腺素是在受到促甲状腺素(TSH)刺激下产生,而TSH又受促甲状腺释放素(TRH)的调节,T3、T4对TSH释放产生负反馈,形成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在正常情况下,血清T3、FT3、T4, FT4及TSH含量比较稳定,在体内保持动态平衡.近年来非甲状腺疾病如心、肺、肝、肾、脑疾病、肿瘤、感染及营养不良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学者对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心病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了研究探讨.本文就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杨华;祝筱姬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典型和非典型的三叉神经痛的不同.方法与结果:笔者选择134例病人经过156次手术.其中,有典型的89例和非典型的三叉神经痛45例,术后直接止痛,典型的86例,非典型的39例.5年后随访直接止痛,典型的72例,非典型的21例.随访结果,将疼痛缓解情况分为3种类型:缓解:部分缓解,可以用少量药物;无缓解继续用大量药物治疗.通过典型和非典型的三叉神经痛两者的对比,发现病人的疼痛病史和疼痛的特殊性可能是影响其结果的主要因素.结论:典型的病人术后止痛率占96.6%,而非典型的为86.7%.在5年后随访,典型的止痛73%,部分止痛7.9%,共计80.9%.而非典型的止痛35.6%,部分止痛11.1%,共计46.7%.说明术前病人难忘的疼痛特征,有或无扳机点在典型的与非典型的两者之间决定了术后疗效的不同,可能与非典型的三叉神经痛的病人手术前的面部感觉损害有关.
作者:吕福林;陈援朝;郑鲁;吕学明;孔令学;秦满意;李运惠 刊期: 2003年第24期
高血压脑出血急骤,进展迅速,病情凶险,具有很高的死亡率.控制好术后血压可提高患者的生存效果和质量,现就术后血压控制中护理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讨论如下.
作者:王丽萍;高荣丰;杨海华;郝红娟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卫生行为和治疗效果的作用.方法:对广州市越秀区某社区310名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有计划地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并随访2年,比较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患者卫生行为和血压控制程度.结果:通过2年的健康教育干预,高血压患者的卫生行为(食盐情况、吸烟、饮酒、运动、服药)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效果明显提高(p<0.01).结论:健康教育和社区干预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方法.
作者:周志衡;王彩霞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及特点.方法:收集近1年来住院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50例,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结果: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闷、气急、心悸及心律失常.结论:对60岁以上不明原因发生的胸闷、气急、心悸及心律失常,应首先想到冠心病的可能.
作者:戴兰英;许津 刊期: 2003年第24期
老年人食管癌术后易发生心律失常,影响治疗并造成愈后护理困难,我院1996年6月-2003年6月,60岁以上食管癌切除术共398例,术后共发生心律失常83例,占20.8%,现将术后监护报告如下.
作者:郭艳丽 刊期: 2003年第24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38岁,主因发热20天于2003年3月23日入301医院急诊科.缘于3月5日受凉感冒后出现畏寒、发热,体温高达41℃,无咽痛、咳嗽、咳痰,自服感冒药及抗菌药物治疗无效,体温仍波动在36-41℃之间,热型不详.入院查体:体温38.6℃、脉搏110次/min、呼吸52次/min,血压65/50mmHg,神志恍惚,颈无抵抗,听诊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脏、腹部及神经系统检查正常.
作者:陶陶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安奇在上尿路感染治疗及预防中的疗效.方法:将43例上尿路感染分成静脉给药对照组和安奇后续治疗组,两组之间疗效进行统计比较.43例中安奇预防用药和未预防用药组复发率统计比较.结果:两组治愈率均为100%,其症状、化检恢复正常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安奇预防用药复发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安奇可作为小儿上尿路感染后续用药及预防用药,值得推广.
作者:林瑞霞;杨宇真;杨青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回顾分析150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物超声波诊断结果,探讨超声显像的诊断价值.
作者:叶英姿;孙杰;黄建凯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前,针对临床住院病人口腔感染发生率较高的问题,一些新型的及自行研制的口腔护理液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不同的口腔护理液从不同的作用角度,有效的防治了口腔感染的发生,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本文仅就不同口腔护理液的作用机制进行归纳总结,综述如下.
作者:张少英;张媛;付玉喜 刊期: 2003年第24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30岁,2年前无诱因出现双侧上肢皮下结节,为多发性约花生米大小,发红移动度差、质硬、触痛明显、无溃破,可自行消失,反复出现,无发热,曾于多家医院诊疗均未明确诊断,并自服中药治疗无效.3天前出现腹痛,以下腹部为著,恶心,无呕吐.发病以来呈进行性消瘦,饮食及二便正常.既往身体健康.查体:消瘦体型,双上肢近肘关节处可见皮下结节,可活动有压痛,右侧颈部可见1个皮下结节,所有结节均为花生米大小.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缘下未触及.
作者:王芹;王玲玲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了解试纸法快速测定血糖结果与参考方法测定结果的符合程度.方法:用Surestep Plus稳步倍加型血糖仪快速测定血糖与Beckman Synchron CX6△测定血清糖作参考对照.结果:6份毛细血管(末梢)全血,静脉全血,静脉血清用试纸法快速测定血糖与静脉血清已糖激酶法测定血糖结果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试纸法快速测定全血血糖结果与参考方法测定血糖结果高度正相关r=0.981.
作者:杨艳云;陈源清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L型DNA表达在前列腺癌发生与发展中的意义.方法:改良抗酸(Intensified kinyoun IK)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58例前列腺癌组织中结核杆菌L型和结核杆菌抗原,原位核酸杂交,检测20例前列腺癌细胞内结核杆菌L型DNA.结果:结核杆菌L型阳性率37.9%,结核杆菌抗体(BCG)免疫组化染色阳性表达率39.7%.40%前列腺癌细胞核内有结核杆菌L型DNA阳性信号,前列腺癌Ⅰ、Ⅱ、Ⅲ级阳性信号分别为20%、30%、80%,随着前列腺癌级别的增加,结核L型感染率显著增高.改良抗酸(IK)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和原位核酸杂交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前列腺癌组织中常伴有结核L型感染,结核杆菌L型DNA可进入前列腺腺上皮细胞核内,引起细胞增生、异型增生和癌变,提示结核杆菌L型感染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赵芳芳;刘勇;唐素兰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拟通过研究血清瘦素(Lept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白蛋白尿的影响,探讨T2DM患者糖尿病肾病(DM)发生的机制.方法:收集绝经后女性T2DM病例74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成DM组(39例)和DM组(35例),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临床和生化指标及UAER、血瘦素、IGF-1水平.结果:①两组之间年龄、病程、BMI、血压、血糖均无明显差异(p>0.05).②血瘦素、IGF-1、TG水平DN组显著高于DM组(p<0.01;p<0.05;p<0.05).③瘦素分别与TG、IGF-1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37,p<0.05;r=0.45,p<0.05).④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瘦素、IGF-1、TG水平均与UAER水平呈正相关(R2=0.423,p<0.01;R2=0.361,p<0.01;R2=0.938,p<0.01).结论: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血瘦素、IGF-1、TG水平升高与白蛋白尿的发生有关,提示血瘦素、IGF-1和YG水平的升高可能是DN发生的机制,但也可能是DN发生的总的机制如胰岛素抵抗中的表现.
作者:张雪涛;庄海平;孙国娣;蔡晓莺;朱文;王渊铭 刊期: 200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