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颅脑外伤术后的监护

李雪;陈绍容

关键词:脑外伤, 血肿, 术后, 监护
摘要:目的:总结小儿颅脑外伤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58例术后患儿送入ICU进行多功能系统监护,包括心电、生命体征、意识、血氧饱和度等,对激发的并发症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通过有效治疗,密切观察,精心护理,提高患儿抢救的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雾化吸入加拍背吸痰辅助治疗喘憋性肺炎48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一种辅助治疗方法缩短病程,减轻患儿喘憋症状.方法:在抗感染抗病毒治疗基础上,雾化吸入加拍背吸痰.

    作者:孟连花;朱瑞芳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原位核酸杂交检测前列腺癌中结核杆菌L型DNA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L型DNA表达在前列腺癌发生与发展中的意义.方法:改良抗酸(Intensified kinyoun IK)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58例前列腺癌组织中结核杆菌L型和结核杆菌抗原,原位核酸杂交,检测20例前列腺癌细胞内结核杆菌L型DNA.结果:结核杆菌L型阳性率37.9%,结核杆菌抗体(BCG)免疫组化染色阳性表达率39.7%.40%前列腺癌细胞核内有结核杆菌L型DNA阳性信号,前列腺癌Ⅰ、Ⅱ、Ⅲ级阳性信号分别为20%、30%、80%,随着前列腺癌级别的增加,结核L型感染率显著增高.改良抗酸(IK)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和原位核酸杂交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前列腺癌组织中常伴有结核L型感染,结核杆菌L型DNA可进入前列腺腺上皮细胞核内,引起细胞增生、异型增生和癌变,提示结核杆菌L型感染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赵芳芳;刘勇;唐素兰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浅谈调脂治疗在冠心病防治中的重要性

    人类研究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直到近10年才十分明确,血浆胆固醇浓度升高是冠心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积极降低血浆胆固醇可显著减少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调脂治疗已成为防治冠心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作者:熊健;张惠萍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颈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监测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是心脏手术后病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尽管手术技术,体外循环和麻醉方面已有很大进展,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后仍然常常发生神经学和神经心理学的异常.这些并发症的详细机制尚未阐明,但是,栓塞-尤其是微小栓塞和脑组织低灌注-导致脑组织缺血和脱氧合[1],[2],是有可能的两个因素.此外,脑组织充血也可明显增加脑内微栓塞的危险.

    作者:程照宇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诺和龙和文迪亚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本文通过28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观察、结果评价,提示作为速效口服降糖药诺和龙,具有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早期分泌及改善胰岛素的后期分泌作用,从而达到模拟恢复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即降低血糖,又不产生低血糖,而文迪亚因其是唯一可以直接针对胰岛素抵抗,提高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的制剂,从而达到长期稳定的血糖控制,并改善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本文还观察到,二药联合治疗血糖控制后,单用文迪亚也有能保证相关长时期血糖控制.

    作者:范玲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吴萸连炮制研究概况

    目的:通过对吴萸连历史沿革及其炮制对其质量、成分和药理作用影响的分析,论述了吴萸连经炮制处理得到了内部的调整和整体效应的协调,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以药制药的一种炮炙方法.

    作者:陈卫红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安奇治疗上尿路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安奇在上尿路感染治疗及预防中的疗效.方法:将43例上尿路感染分成静脉给药对照组和安奇后续治疗组,两组之间疗效进行统计比较.43例中安奇预防用药和未预防用药组复发率统计比较.结果:两组治愈率均为100%,其症状、化检恢复正常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安奇预防用药复发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安奇可作为小儿上尿路感染后续用药及预防用药,值得推广.

    作者:林瑞霞;杨宇真;杨青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血压控制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高血压脑出血急骤,进展迅速,病情凶险,具有很高的死亡率.控制好术后血压可提高患者的生存效果和质量,现就术后血压控制中护理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讨论如下.

    作者:王丽萍;高荣丰;杨海华;郝红娟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HPLC法测定降糖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降糖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方法.方法:采用Zobax(250×4.6mm,5 μ m)色谱柱,流动相:0.033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60:40),流速:1.0l·min1,检测波长270nm,柱温40℃,进样量10μ1.结果:线性范围是:盐酸小檗碱0.0482-0.2892 μ g,r=0.9998(n=6).平均回收率为98.61%,RSD为1.63%.结论:本法分离好,快速、简便.适用于复方制剂中该组分的测定,可作该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邢俊波;吴禾;王朝红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龙岗区食品、公共场所服务人员HBV感染状况调查与分析

    为了解深圳市龙岗区食品及公共场所服务人员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状况,我们于2002年度对我区从事食品及公共场所的服务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对HBV携带者进行调查,并作血清学分析,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林少杰;刘锦花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甲状腺囊腺瘤伴出血致呼吸困难3例

    近年来我院收治甲状腺囊腺瘤伴囊内急性出血压迫气管致呼吸困难3例.均急行术前肿物穿刺抽液,手术切除肿瘤后治愈.

    作者:赵光明;李瑞伟;张雪鹏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京万红佐治婴儿尿布皮炎40例疗效观察

    1996年-2000年7月我院应用京万红佐治婴儿尿布皮炎4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乔龙巴特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复苏时的护理配合

    新生儿窒息是造成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若急救时措施不当,缺氧不能及时纠正,常会引起严重的脑损伤而致残甚至死亡.因此,正确的复苏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而复苏中的护理配合则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之一.本文总结了12例新生儿窒息抢救复苏时的护理配合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网芬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吗啡依赖与神经元保护

    药物依赖具有下临床特征:①反复多次使用依赖性药物特别是阿片类药物后,可形成精神依赖性和躯体依赖性;②急性停药后,会产生一系列的戒断症状群;③停用依赖性药物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稽延性戒断症状和渴求.

    作者:任波;石学银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脑出血并上消化道出血25例临床分析

    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致死及致残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且急性期多易合并各系统并发症,其中上消化道出血是脑出血急性期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国内报道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19.04%-48.28%[1],从2002年以来,我科共收住院脑出血病人122例,其中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25例,占同期住院脑出血病人的20.6%,现分析如下.

    作者:闫晓莉;黄永锋;蔡迁凯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血清叶酸、维生素B12、血清铁、铁蛋白测定在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MDS及其亚型、巨幼贫患者血清叶酸、维生素B12(VitB12)、血清铁(血清Fe)、铁蛋白(Fer)的含量变化与疾病的关系.方法:叶酸、VitB12,Fer的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血清铁检测采用α',α-'双吡啶比色法.结果:MDS患者血清中叶酸,VitB12,Fer的浓度明显高于MA患者组(p<0.0),血清Fe则低于MA患者血清(p<0.01)在MDS各亚型中血清叶酸、VitB12浓度与疾病发展显著相关(p<0.01).结论:血清中叶酸、VitB12 Fe、Fer的浓度检测可作为MDS与MA的鉴别诊断指标,并可作为MDS病情发展的监测方法.

    作者:姚晨;叶亚军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2例3次髂内动脉瘤破裂手术的麻醉处理

    1病例报告例1,患者,女,21岁,学生,住院号 459289,2003年3月30日入院,29日晚20:00,腹痛加剧,呈阵发性,伴恶心呕吐.外院B超检查,左肾盂宽10mm,疑泌尿系结石,行解痉治疗,无好转.

    作者:顾乐妹;房波;陶星;张滨;张月凤;李树人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恶性血液病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者淋巴细胞输注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非清髓性移植后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的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以确保DLI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5例恶性血液病非清髓性移植后形成混合性嵌合体(MC)状态后,逐渐增加输注供者的T细胞剂量方案进行DLI.首次于移植后4-5周进行第1次DLI,此后在无aGVHD情况下,每隔3-4周进行1次,分离血量4000-10000ml,观察输注时尿常规,患者的反应情况,输注后血象、骨髓象,嵌合体情况及GVHD发生情况.结果:输注过程仅有轻微血红蛋白尿;出现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骨髓抑制.结论:无论血型相合与否,供者淋巴细胞输注过程安全,GVHD和骨髓抑制为其主要两大并发症.

    作者:周素贞;彭群英;邓秀云;江丽桃;李佩兰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胃复安联合地塞米松苯海拉明防治顺铂化疗所致呕吐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胃复安联合地塞米松、苯海拉明防治顺铂化疗所致呕吐的止吐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100例经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化疗.随机分为两组,A组52例用胃复安、地塞米松、苯海拉明联合方案,B组48例用国产恩丹西酮单用方案.结果:两方案均有较好的止吐疗效,在急性恶心、呕吐控制率及迟缓恶心、呕吐控制率方面,两方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方案毒副反应小,可耐受.结论:胃复安联合地塞米松、苯海拉明止吐方案安全有效,临床经济实用.

    作者:陶柏生;徐洪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血脂异常治疗进展

    血脂异常是冠心病(CHD)重要的一项危险因素.合理使用调脂药物有利于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尤其是他汀类药物在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方面很强的作用.

    作者:刘兰芳 刊期: 2003年第24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