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出血并上消化道出血25例临床分析

闫晓莉;黄永锋;蔡迁凯

关键词:
摘要: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致死及致残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且急性期多易合并各系统并发症,其中上消化道出血是脑出血急性期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国内报道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19.04%-48.28%[1],从2002年以来,我科共收住院脑出血病人122例,其中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25例,占同期住院脑出血病人的20.6%,现分析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复发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误诊1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30岁,2年前无诱因出现双侧上肢皮下结节,为多发性约花生米大小,发红移动度差、质硬、触痛明显、无溃破,可自行消失,反复出现,无发热,曾于多家医院诊疗均未明确诊断,并自服中药治疗无效.3天前出现腹痛,以下腹部为著,恶心,无呕吐.发病以来呈进行性消瘦,饮食及二便正常.既往身体健康.查体:消瘦体型,双上肢近肘关节处可见皮下结节,可活动有压痛,右侧颈部可见1个皮下结节,所有结节均为花生米大小.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缘下未触及.

    作者:王芹;王玲玲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慢性肺心病与SV5关系讨论

    为了明确肺心病与SV5变化关系,我们对无心脏病者及肺心病患者心电图中出现的SV5幅值加以分析,并对其发生机理进行探讨,提出:慢性肺心病时SVs幅值增大,当SV5大于或等于0.5毫伏时,对肺心病诊断敏感性达到42.8%,特异性达到100%.其项诊断符合率高于1977年修订的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中心电图诊断标准七项主要条件中的任何一项.

    作者:贺玲;韩鄂辉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甲状腺囊腺瘤伴出血致呼吸困难3例

    近年来我院收治甲状腺囊腺瘤伴囊内急性出血压迫气管致呼吸困难3例.均急行术前肿物穿刺抽液,手术切除肿瘤后治愈.

    作者:赵光明;李瑞伟;张雪鹏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脑出血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脑出血是脑血管病变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发展快,病情严重,短时间内可引起昏迷,是临床上一种较常见且急骤的内科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晕、鼾声呼吸、喷射状呕吐、失语、抽搐、昏迷及大小便失禁等.护理工作者必须熟悉病情观察的内容、病情变化的特点和临床意义,做到观察细致.各项记录准确,以便在一系列的记录中分析病情发展的趋势,如有特殊变化,应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治疗措施,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张莉莎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回肠末端肿瘤盲肠腔套叠1例

    1病例报告患者,女,54岁,因中下腹反复阵发性绞痛2个月入院.病程中腹痛呈阵发性发作,伴恶心及呕吐胃内容物,肛门排气后腹痛消失.体检:T36.8℃,腹平软,右下腹压痛明显,右中腹可触及一6×2cm大小包块,压痛明显,质韧,活动度不大,余无阳性体征.入院肠镜检查见回盲瓣后唇上一2.0× 1.5cm肿物突向盲肠腔,其旁见一3.5×3.5×4.5cm肿物,表面结节不平,质硬,覆厚薄不均污秽苔.镜头顺回盲瓣前唇进入回肠10cm未见异常.

    作者:吕培华;丁晓群;曹楚潇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复苏时的护理配合

    新生儿窒息是造成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若急救时措施不当,缺氧不能及时纠正,常会引起严重的脑损伤而致残甚至死亡.因此,正确的复苏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而复苏中的护理配合则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之一.本文总结了12例新生儿窒息抢救复苏时的护理配合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网芬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分期治疗半岁内先天性髋脱位

    目的:探讨分期治疗半岁内先天性髋脱位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1998年-2001年采用分期闭合复位治疗半岁内婴儿先天性髋脱位200例.结果:200例采用分期闭合复位治疗,总有效率为97%;有3例发生股骨头坏死,经观察自愈;有3例于3岁时发现复位不满意需切开复位.结论:分期闭合复位法疗效优于单纯一次治疗半岁内先天性髋脱位.

    作者:林虹;王德荣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诺和龙和文迪亚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本文通过28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观察、结果评价,提示作为速效口服降糖药诺和龙,具有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早期分泌及改善胰岛素的后期分泌作用,从而达到模拟恢复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即降低血糖,又不产生低血糖,而文迪亚因其是唯一可以直接针对胰岛素抵抗,提高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的制剂,从而达到长期稳定的血糖控制,并改善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本文还观察到,二药联合治疗血糖控制后,单用文迪亚也有能保证相关长时期血糖控制.

    作者:范玲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康复治疗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在精神科疾病中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转归,增强疗效具有一定临床意义,重视医学心理治疗在疾病中的地位.方法:介绍几种常见心理治疗的一般方法与技巧.结果:通过对精神分裂症的心理康复治疗后,提高了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病人的社会地位.结论:通过心理康复治疗,让病人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作者:陈金玉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超声显像对乳腺肿物的诊断研究(附150例报告)

    目的:回顾分析150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物超声波诊断结果,探讨超声显像的诊断价值.

    作者:叶英姿;孙杰;黄建凯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局部封闭治疗神经性皮炎25例

    神经性皮炎又名慢性单纯性苔癣(lichen simplex chronicns),是一种主要由神经功能引起的慢性炎症皮肤病,中医称顽癣或摄领疮.

    作者:黄兴;许家央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11500例LC的胆管损伤分析

    胆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随着LC的普遍展开,胆管损伤的并发症有增多的趋势,本文通过总结我院自1991年10月-2003年5月连续施行LC术11500例致胆管损伤14例(0.122%)的临床资料.分析讨论LC致胆管损伤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体会.

    作者:王文杰;王磊;师龙生;唐增杰;王岩岗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球形肺炎的CT诊断

    报告16例经临床证实的球形肺炎患者的临床和CT表现.讨论本病的CT论断、鉴别诊断及发病机理,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球形肺炎的主要CT表现:①病变双侧缘垂直于胸膜的刀切样平直边缘,病灶呈方形;②病变中央密度高,边缘密度低,病变边缘不规则,有锯齿状改变,但较模糊;③胸膜反应明显,且较广泛增厚;④病变周围血管纹理增多、增粗、扭曲,但无僵直和受牵拉表现;⑤抗炎治疗后,病变明显吸收缩小;⑥同时认为末梢支气管粘膜潴留形成痰栓是发病原因之一.

    作者:王国庆;宿洪金;杜金玉;石国顺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利多卡因治疗癫痫持续状态2例

    例1,患者,女,46岁,因发热1周,意识不清、四肢抽搐,口吐白沫2h于2001年1月8日入院.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落啰音.心率80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神经系统检查:呈浅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双巴氏征阳性,戈登氏征阳性.

    作者:王芹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浅谈调脂治疗在冠心病防治中的重要性

    人类研究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直到近10年才十分明确,血浆胆固醇浓度升高是冠心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积极降低血浆胆固醇可显著减少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调脂治疗已成为防治冠心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作者:熊健;张惠萍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先心病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索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和意义.方法:169例先心病患者在不使用心脏停搏液于心脏跳动下手术.常规建立体外循环,降温至31-35℃并维持,仅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升主动脉,维持灌注压在7-9kPa,在心脏空跳条件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结果:2例术后36-48h出现脑空气栓塞,经高压氧舱等治疗2周后恢复.2例术后出现低心排综合征,药物治疗得以纠正.全组均痊愈出院.结论: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简化操作,缩短体外循环时间.

    作者:薛涛;张孝轩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活动性肺结核的影响

    肺结核是结核杆菌侵犯肺组织,在细菌毒力强或人体抵抗力低下的情况下产生的变态免疫反应.临床上在抗痨基础上,常慎用或忌用糖皮质激素,但是在医疗过程中,我们常遇到活动性肺结核合并哮喘急性发作,这对临床医师对疾病的治疗增加了顾虑.那么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是否对活动性肺结核治疗产生影响呢?我们对肺结核活动期合并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进行了为期3年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钱秀芬;唐丽凤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外伤性肠穿孔的观察和术后护理

    我院自1992年9月-2000年9月共收治外伤性肠穿孔的患者56例,现就外伤性肠穿孔的观察和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熊华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尼莫地平对椎基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浆ET-1,TXA2和PGI2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川芎嗪和胞二磷胆碱静脉滴注,治疗组采用微量泵将尼莫地平静脉泵入,疗程半月.治疗前后查TCD和BAEP,采集静脉血,放免法测定ET-1、TXB2和6-keto-PGF.结果:治疗后TCD和BAEP异常率明显下降(p<0.01),ET-1、TXB2和6-keto-PGF.以及T/P比值明显下降(p<0.01),症状明显缓解,副作用少.结论:尼莫地平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浆ET-1,TXA2和PGI2具有明显的影响,疗效肯定,副作用小.

    作者:席刚明;何国厚;黄朝芬;张晓东;刘开胜;黎华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阿拉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观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对育龄女可影响生育,其发病率在不孕妇女中可占25%-50%,治疗多采用假孕疗法,激素等,对身体有一定的损害,且停药后痛经症状会重新出现.本文采用促性腺释放激素类药物-阿拉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3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永熙 刊期: 2003年第24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