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复安致锥体外系反应5例报告

赵峰;张世伟;沙正布

关键词:
摘要:我院2001年-2002年间,使用胃复安致锥体外系反应5例,现报告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残角子宫妊娠6例临床分析

    残角子宫妊娠是异位妊娠中极为罕见的一种类型,占妊娠发病率1/10万[1],术前诊断困难,一旦妊娠残角子宫破裂,出血凶猛,甚至危及生命,本文6例临床表现各异,现介绍如下.

    作者:范丽丝;何康玲;王鹤瑞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环孢菌素A治疗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单一采用环孢菌素A治疗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环孢菌素A单一药物治疗.结果:4例明显缓解,1例无效.结论:环孢菌素A治疗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佳,安全方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郁进;叶斯木汉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羟基喜树碱及丝裂霉素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我院近年来用羟基喜树碱及丝裂霉素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膀胱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9例患者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27例膀胱灌注丝裂霉素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结果:羟基喜树碱组随访6-56个月,平均随访19个月,复发率为10.3%,无明显全身不良反应.丝裂霉素组随访7-51个月,平均18.5个月,复发率为22.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有血尿、尿路刺激症状,皮疹及白细胞下降.结论:羟基喜树碱及丝裂霉素均是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药物,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操作简单,全身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膀胱局部化疗药物.

    作者:孙厚斌;宋军霞;余曦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四肢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四肢血管损伤如不能及时诊断处理,常可引起肢体坏死,甚至危及生命,本文总结1996年-2002年收治25例四肢血管损伤体会.早期诊断除一般临床表现外,应注意骨折特别是易发生血管损伤部位的骨折脱位,熟悉主要血管走行解剖,闭合性血管损伤的隐蔽性,重视损伤原因和机理的分析以明确诊断,治疗应尽量争取早期治疗、及早全面细致探查以及治疗原则予共同探讨.

    作者:黄河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左肺舌段独立成叶伴支气管扩张1例

    报道1例左肺舌段独立成叶伴支气管扩张,考证支气管扩张与中叶综合征的关系.

    作者:柯昌康;李淳成;张喜军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198例甲型急性黄疸型肝炎心电图分析

    肝炎病毒对心脏的影响早已被人们所知,但有关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我院在今春甲肝小爆发期间收治了198例甲型急性黄疸型肝炎病人,现将其心电图变化报告如下.

    作者:张端娥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水平测定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免疫发病机制,研究白细胞介素-8(IL-8)在再障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9例再障患者和10例正常人外周血血清中IL-8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再障患者血清中IL-8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99.95±229.46ng/L vs 47.80±23.69ng/L,P<0.001).结论:造血负调控因子IL-8可能在再障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郑立波;李府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白血病的MICM分型

    随着现代医学检验技术的不断进步,白血病分型已由过去的形态学分型手段逐渐增加了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的鉴定技术,使白血病分型的准确性大大提高.

    作者:陈加力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运动神经元病临床与肌病理3例报告

    运动神经元病(MND)是一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它选择性的累及脊髓前角细胞、脑干颅神经运动核及锥体束,在临床构成几种不同的类型,临床治愈者及原发性侧索硬化肌病理罕见报道.现将我院诊治的3例临床肌病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常欣;秦洪义;周广福;亓发英;王玲玲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细菌性痢疾32例临床分析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各类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卫生条件的改善,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大幅度降低,但仍为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本文对我科近4年收治的32例细菌性痢疾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红珠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2例氨苄青霉素迟发性过敏反应临床观察与分析

    氨苄青霉素是一种半合成的青霉素,具有价格低廉、杀菌力强、毒性低的特点,基层医院中应用广泛的药物之一.

    作者:陈庆红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互联网为药师提供的新机遇

    互联网在信息上为各行业的业务拓展创造了条件,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上网获取医学资料和保健产品信息.

    作者:汤丹灵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沟通是指将信息由传送者传给接受者,让接受者了解、接受信息并与传送者达成相同的认知的过程.沟通并非是一单向的信息传递,而是双向的信息互动过程.

    作者:金惠;张云;陈莹;张慧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对孕产妇实行健康教育的实施与体会

    我们自2000年开展住院分娩的孕产妇实行健康教育以来,切实感到不仅密切了护患关系,同时也提高了专业素质及服务质量,现将报告如下.

    作者:周虹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分析(附158例报告)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粗隆间骨折适宜的内固定物.方法:采用目前国内外应用广泛的4种内固定,即角钢板、动力髋螺钉(DHS钉)、加压螺纹钉及Gamma钉治疗转子间骨折158例.其中角钢板39例,DHS钉53例,加压螺纹钉52例,Gamma钉14例,进行力学比较和临床效果分析.结果:加压螺纹钉可作为合并多种老年病的稳定型骨折(Evan's Ⅰ-Ⅱ型)的内固定:角钢板及DHS适用于顺粗隆间的稳定及不稳定型的Ⅲ-Ⅳ型骨折;而Gamma钉更适用于逆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结论:转子间骨折形式各异,内固定物必须有针对性.

    作者:王朝阳;徐云钦;梁再跃;陈才平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石景山医院发热门诊80例SARS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通过对石景山医院发热门诊确诊的80例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总结SARS的流行特征,从而更好的预防控制SARS的流行.方法:收集自4月10日-5月24日石景山医院发热门诊确诊80例病例的详细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描述其时间、人群、地区分布特征.结论:从80例SARS病例的时间分布上分为3个发展阶段:4月10日-4月22日为缓慢上升期;4月23日-5月-10日为快速增长期即疫情扩散期:5月11日-5月24日为缓慢下降期即疫情逐步控制期.在人群分布上呈现以医务人员、民工、学生多发的态势但在多发人群中没有形成爆发及广泛流行.

    作者:张红;王子红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抗结核化疗中治疗药物监测

    治疗药物监测(TDM)是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临床药理学、药代动力学和临床化学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分析检测技术,形成和发展的一门应用性边缘学科.主要任务是通过灵敏可靠的方法,检测病人血液或其它体液中的药物浓度,获取有关的药动学参数,应用药代动力学理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案的制定和调整,以及药物中毒的诊断和治疗,以保证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梁莉;肖和平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七叶皂苷的组分和比旋度不同对药理毒理的影响

    七叶皂苷是一类结构极为相似的三萜皂苷混合物,德国付药典和我国国家标准收载的七叶皂苷均为-七叶皂苷(Escin),它的C22位羟基上有-乙酰基,它很容易转位至C28位的羟基上即成为隐-七叶皂苷(Krytoescin),其性质就大为改变,如比旋度β-型为-28.5°溶血活性为1:40000,Kryto-型为-4°,无溶血活性,当β-型与Kryto-型达到平衡时的七叶皂苷叫α-型七叶皂苷,它的比旋度和溶血活性分别为-13.5°和1:20000.

    作者:林范天;李信炯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调经止痛胶囊治疗痛经180例

    我们近年应用调经止痛胶囊(成都恩威中医药研究所)治疗痛经18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光;费新潮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门诊手术室的管理

    门诊手术室可以解决淋巴结活检、痔瘘切除、包皮环切、体表良性肿瘤切除及各种清创缝合术等一系列临床上的小问题,患者不需要住院,随到随做、随做随走,一方面,极大的方便了伤病员诊治,另一方面又是缓解了医院手术室的紧张.我院门诊手术室自2001 年10月-2002年10月共完成门诊手术500多台,未因手术室各环节因素造成感染、救治延误,患者和手术医生不满意等,为医院和科室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我院手术室的管理工作做一介绍.

    作者:范秀红;王丽丽 刊期: 2003年第23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