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VL OPTI CCA分析仪故障排除

于莉

关键词:
摘要:AVL OPTI CCA分析仪是用来测量全血样本的pH,PCO2,PO2,Na+,K+,Ca++,Glu,BUN(尿),tHb,SO2;血清和血浆中的pH,Na+,K+ Ca++,Glu,BUN(尿素);透析液或传统的血气的pH,PCO2,Na+,K+,Ca++,Cl,尽量方便于临床实验室设置或床旁监护的完成和报告结果.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技术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腹腔镜技术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0年1月-2002年12月无低血容量休克的腹腔镜手术52例与同期开腹手术48例作对照,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日,术后体温恢复天数及输液日等.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63.2±21.7)min和(75.8±20.5)min,(t=-2.03,P=0.03),术后发热天数(1.2±1.3)天和(2.5±1.7)天,(t=-4.18,P=0.00),术后住院日(3.5±1.2)天和(5. 5±1.8)天,(t=-5.25,P=0.00),输液日(2.5±0.3)天和(4.6±1.8)天,(t=-6.13,p=0.00).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优于开腹手术.

    作者:王凤革;刘晓飞;卢越;吕丽红;王敏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大肠癌中Cyclin E、p27kipl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E(Cyclin E)、p27kipl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5例大肠癌、20例大肠腺瘤及20例正常大肠粘膜标本中Cyclin E、p27kipl的表达,并分析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随着大肠粘膜病变由良性向恶性的转变,Cyclin E表达呈逐渐升高趋势,并与大肠癌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正相关,与p27kipl表达负相关;p27kipl表达呈逐渐降低趋势,与大肠癌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肠壁浸润及Cyclin E表达呈负相关.结论:Cyclin E和p27kipl是大肠癌恶性程度的正性和负性相关因予,检测二者表达情况有助于判断大肠癌的恶性趋势及生物学行为,并有助于估计患者的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杨彦;王力;程若川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浅谈系统化整体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加上社会人群对健康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社会心理因素在治疗与康复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

    作者:张小妍;李庆贤;李永芹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气管切开术后的吸痰体会

    在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常因痰液粘稠导致呼吸困难而行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可减少呼吸道解剖死腔的50%,增加有效通气量,也便于吸痰.吸痰是平常的护理技术.在临床中发现因吸痰操作不当及过于频繁能造成的很多并发症如:缺氧,窒息,肺不张,支气管痉挛,心律失常,气道损伤,颅内压增高,血流动力学的异常改变及感染等.

    作者:周国章;周志红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派瑞松霜与太宁栓治疗肛门湿疹30例

    男性肛门湿疹患者同时患痔疮在临床上常见,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是常见的治疗肛门皮类湿疹药物.单用外用涂搽制剂治疗,效果不等.我院使用太宁栓联合治疗30例肛门湿疹皮肤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才吉甫;道尔吉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合理应用

    组胺H1受体拮抗剂临床上主要用于防治因组胺释放所致的荨麻疹,变态性鼻炎,昆虫咬伤,药物性和接触性皮肤炎及其它疾病所致的瘙痒,水肿等变态反应性疾病.某些H1受体拮抗剂如酮替芬、氨卓斯汀,因能阻止白三烯,5-HT,PAF等炎性介质的释放,可用于炎性介质诱导的过敏性哮顺和支气管痉挛.

    作者:邓代全;冯碧敏;王述芬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高龄晚期胃癌姑息性切除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高龄晚期胃癌姑息性胃切除的疗效.方法:对36例高龄晚期胃癌施行了姑息性胃切除手术,观察高龄晚期胃癌姑息切除的预后.结果:本组36例病人,年龄60.5-84岁,平均70.3岁.全组均为Ⅲ期患者,其中Ⅲ-期22例,Ⅲb期14例.术后1、3、5年生存率为100%、309、13%.结论:对于高龄晚期不能根治的胃癌病人,施行姑息性切除后可以提高生存率.对有腹膜播散、临近脏器及远处淋巴结转移者行姑息切除后,仍可延长生存期.

    作者:王孝成;李庆营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互联网为药师提供的新机遇

    互联网在信息上为各行业的业务拓展创造了条件,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上网获取医学资料和保健产品信息.

    作者:汤丹灵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弥漫性腹膜假性粘液腺癌伴椎管内转移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34岁.因腹部包块探查术后20天,双下肢功能障碍10天入院.20天前因右下腹包块3个月,双下肢肌无力、大小便困难1周在外院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肿物呈胶冻样满布腹腔,上至肝缘,下达盆腔,行刮除术.

    作者:马玉泉;李彬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小骨窗清除硬膜外血肿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24例,女,5例,年龄12-65岁,平均33.5岁,车祸伤21例,多种原因引起头部打击伤8例,均位于幕上血肿.

    作者:石喜成;赵文祥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救治

    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中,肺是容易受累的靶器官,常造成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重者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呼吸机是抢救该类患者极为有效的重要措施,但同时也带来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给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了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重视,现将我院近年来抢救成功的3例MODS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症患者报道如下,并探讨对其相关的救治措施.

    作者:祝筱姬;褚海波;黄凤瑞;潘龙文;赵志钢;杨华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谈有并发症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美国医学杂志2003年5月发表了高血压预防检出评价和治疗全国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JNCⅦ).在1997年第6次报告(JNCⅥ)发表后,临床医学完成了众多高血压防治随机临床试验,为高血压防治提供了新的依据.

    作者:崔敏君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配制呋喃西林溶液处方的商榷

    目的:改进配制呋喃西林处方.方法:增加使用量为0.1%苯甲酸钠做助溶剂,氯化钠8.5g调节等渗.结果:配制呋喃西林溶液放置中质量不稳定,时常有结晶出现.结论:改进后处方溶液质量稳定,无结晶出现.

    作者:张晨曦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眼球外眶内炎性假瘤的CT表现分析(附16例报告)

    眼球外眶内炎性假瘤是炎症性病变,与眶内肿瘤在CT表现上有时难以鉴别,本文通过对16例病例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CT表现特点.以期对提高本病的CT确诊率有所神益.

    作者:曾以初;吴健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浅谈无线局域网在医院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

    无线局域网能让企业、用户提前进入移动时代.作为一项新的技术,无线局域网与传统有线局域网相比优势不言而喻:可实现移动办公、具有较好的保密性、抗干扰性好、架设与维护容易等.

    作者:储海;皇甫月明;邵庆祝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输卵管及输卵管妊娠的作用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组锌、钙离子依赖性的内肽蛋白酶家族,现对其家族成员的种类,结构,及活性调节已有研究.近年来发现其在输卵管上皮中有表达,并且与输卵管炎所导致输卵管妊娠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何萍;钟玲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羟基喜树碱及丝裂霉素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我院近年来用羟基喜树碱及丝裂霉素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膀胱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9例患者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27例膀胱灌注丝裂霉素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结果:羟基喜树碱组随访6-56个月,平均随访19个月,复发率为10.3%,无明显全身不良反应.丝裂霉素组随访7-51个月,平均18.5个月,复发率为22.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有血尿、尿路刺激症状,皮疹及白细胞下降.结论:羟基喜树碱及丝裂霉素均是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药物,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操作简单,全身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膀胱局部化疗药物.

    作者:孙厚斌;宋军霞;余曦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中期妊娠子宫自发穿孔1例

    患者,32岁,孕6产1,因停经17周,突发性腹痛10h,于2003年6月12日8pm入院.患者1年前曾因引产后胎盘粘连,失血性休克转入我科行徒手胎盘剥离术.

    作者:耿鲁进;王玉兰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桡动脉-在冠脉搭桥术中的应用

    冠脉搭桥(CABG)术后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和心脏相关事件再发率与心肌再血管化程度、冠状动脉本身粥样硬化程度及旁路材料的晚期衰退有关.

    作者:罗伟;张永;李大连;冯文会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HIV-1整合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HIV-1整合酶(integrase)是逆转录病毒复制所必需的酶,因而成为抗艾滋病(AIDS)药物设计的一个合理的靶点.本文综述了近几年的HIV-1整合酶及其抑制剂的发展现状,就如何将作用于整合酶靶点的先导化合物转变成有效的抗艾滋病药物进行了讨论.

    作者:梁峰;李科;李国秀 刊期: 2003年第23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