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晨曦
目的:观察高龄晚期胃癌姑息性胃切除的疗效.方法:对36例高龄晚期胃癌施行了姑息性胃切除手术,观察高龄晚期胃癌姑息切除的预后.结果:本组36例病人,年龄60.5-84岁,平均70.3岁.全组均为Ⅲ期患者,其中Ⅲ-期22例,Ⅲb期14例.术后1、3、5年生存率为100%、309、13%.结论:对于高龄晚期不能根治的胃癌病人,施行姑息性切除后可以提高生存率.对有腹膜播散、临近脏器及远处淋巴结转移者行姑息切除后,仍可延长生存期.
作者:王孝成;李庆营 刊期: 2003年第23期
高血压病(EH)作为一项心血管危险因素,是造成脑血管病、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导致微血管改变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直接因素.
作者:李青山;闫卫国;胡永强;冯家麒 刊期: 2003年第23期
目的:减少绝经后妇女取环的痛苦及困难,提高取环成功率,预防绝经后取环的并发症.方法:对自愿来诊取环的绝经后妇女1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80例,观察组取环前3天连续服用米非司酮25mg,每12h 1次,第4天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μ g,服药后2h来院取器;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后取器.结果:观察组成功77例(成功率96.25%),对照组成功率49例(成功率61.25%).结论:绝经后妇女取器术前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可软化扩张宫颈,减少患者痛苦,提高取器成功率,两组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
作者:肖玉红;韩阳;邸继红 刊期: 2003年第23期
2002年6月-2003年3月,我科吸取国内先进经验,采用新静脉麻醉药异丙酚复合麻醉性镇痛药芬太尼的方法用于妇科门诊无痛人流手术,进行了临床观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娜娜;司新花 刊期: 2003年第23期
患者,男,46岁.17年前因颈前部肿物伴食欲亢进,心慌,乏力,消瘦2年入院.查体:颈前部明显增粗,可触及8×5×5cm肿物,中等硬度,边界清楚,肿物随吞咽活动上下移动,双侧肿物上极可闻及吹风样血管杂音.
作者:赵光明;李瑞伟;张雪鹏 刊期: 2003年第23期
随着现代医学检验技术的不断进步,白血病分型已由过去的形态学分型手段逐渐增加了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的鉴定技术,使白血病分型的准确性大大提高.
作者:陈加力 刊期: 2003年第23期
目的:鉴别妇科十味片中的香附、延胡索和白芍.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结果:建立简便,灵敏,可靠的薄层色谱(TLC)法.结论:可用于妇科十味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锦容 刊期: 2003年第23期
近来气温逐渐升高,全国非典性肺炎患者人数已得到了有效控制,人们中出现了盲目乐观的气氛,始终绷紧的弦松了下来,戴口罩的人日趋减少,人们对非典的恐惧和紧张心理也开始恢复放松乐观的态度.
作者:张璐 刊期: 2003年第23期
夏季啤酒及白酒等乙醇饮料消耗增多,另外急性胃肠炎患者增多,所以因戒酒硫样反应到医院就诊病例增多,希望同行引以为戒.我院从2002年5月-2003年6月出现戒酒硫样反应的病例共10例,痢特灵1例,甲硝唑2例,先锋必(头孢哌酮)7例,用药到饮酒时间分别为(2h-5天).
作者:王瑞先;万小超 刊期: 2003年第23期
目的:通过对石景山医院发热门诊确诊的80例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总结SARS的流行特征,从而更好的预防控制SARS的流行.方法:收集自4月10日-5月24日石景山医院发热门诊确诊80例病例的详细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描述其时间、人群、地区分布特征.结论:从80例SARS病例的时间分布上分为3个发展阶段:4月10日-4月22日为缓慢上升期;4月23日-5月-10日为快速增长期即疫情扩散期:5月11日-5月24日为缓慢下降期即疫情逐步控制期.在人群分布上呈现以医务人员、民工、学生多发的态势但在多发人群中没有形成爆发及广泛流行.
作者:张红;王子红 刊期: 2003年第23期
基因芯片技术是90年代中期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高新技术,是各学科交叉综合的崭新科学.其原理是采用光导原位合成或显微印刷等方法,将大量DNA探针片段有序地固化予支持物的表面,然后与已标记的生物样品中DNA分子杂交,再对杂交信号进行检测分析,就可得出该样品的遗传信息.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03年第23期
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中,肺是容易受累的靶器官,常造成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重者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呼吸机是抢救该类患者极为有效的重要措施,但同时也带来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给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了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重视,现将我院近年来抢救成功的3例MODS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症患者报道如下,并探讨对其相关的救治措施.
作者:祝筱姬;褚海波;黄凤瑞;潘龙文;赵志钢;杨华 刊期: 2003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内支架在胆肠吻合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对1999年1月-2003年1月收治的93例梗阻性黄疸病人,在胆肠吻合中应用内支架.其中肝门部胆管癌15例,胰头部肿瘤35例,壶腹部肿瘤23例,胆道狭窄20例.吻合方式:肝内胆管空肠吻合12例,胆总管空肠吻合63例,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18例.结果:本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逆行感染及胆道狭窄发生.结论:内支架方法简单,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英超;程雷 刊期: 2003年第23期
我们自2000年开展住院分娩的孕产妇实行健康教育以来,切实感到不仅密切了护患关系,同时也提高了专业素质及服务质量,现将报告如下.
作者:周虹 刊期: 2003年第23期
目的:研究慢性心房纤颤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状态,及其与血栓事件的关系.对象和方法:20例窦性心律对照者和35例慢性心房纤颤者,均于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放免法测定血小板膜表面GMP-140分子数和血浆TXB2浓度;慢性心房纤颤组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慢性心房纤颤组较窦性心律对照组GMP-140及血浆TXB2均显著升高(GMP-140:2285.93±323.25对1125.80±111.79,P<0.01;TXB2:223.57±18.61对162.20±13.63,P<0.01).风心病心房纤颤组和非瓣膜病心房纤颤组比较,风心病心房纤颤组GMP-140和TXB2明显升高(GMP-140:3085.15±440.10对2430.00±328.31,P<0.01;TXB2:273.25±54.93对240.73±23.51,P<0.05).慢性心房纤颤伴血栓事件和不伴血栓事件者比较,伴血栓事件者体内GMP-140和TXB2有明显升高(GMP-140:3306.71±495.61对2678.79±438.29,P<0.01;TXB2:318.86±35.28对244.43±36.33,P<0.01).风心病心房纤颤,其二尖瓣口面积及左房前后径和GMP-140分子数、血浆TXB2浓度均无相关性.结论:慢性心房纤颤患者体内存在血小板活化状态;血小板活化可能是心房纤颤血栓事件多发的原因之一.
作者:罗建平;刘惠亮;郭文怡;贾国良 刊期: 2003年第23期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组锌、钙离子依赖性的内肽蛋白酶家族,现对其家族成员的种类,结构,及活性调节已有研究.近年来发现其在输卵管上皮中有表达,并且与输卵管炎所导致输卵管妊娠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何萍;钟玲 刊期: 2003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菌株中cagA和vacA基因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致病作用及其检测的意义.方法:胃镜下诊断慢性胃炎的病例,钳取活组织标本,组织学检查;快速尿素酶法和PCR检测.结果:30例标本经组织学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19例,慢性浅表性胃炎11例.经快速尿素酶法检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8例Hp(+),11例Hp(-);慢性浅表性胃炎中,1例Hp(+),10例Hp(-).经PCR检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15例cagA(+),4例cagA(-),9例vacA(+),10例vacA(-);慢性浅表性胃炎中,2例cagA(+),9例cagA(-),1例vacA(+),10例vacA(-).结论:Hp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Ⅰ型菌株致病力更强.PCR检测较快速尿素酶法准确.检测cagA和vacA基因对了解Hp菌株的致病性、估计疾病程度、了解病变预后及临床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梅娇;宁小宁;赵辉 刊期: 2003年第23期
我们近年应用调经止痛胶囊(成都恩威中医药研究所)治疗痛经18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光;费新潮 刊期: 2003年第23期
无线局域网能让企业、用户提前进入移动时代.作为一项新的技术,无线局域网与传统有线局域网相比优势不言而喻:可实现移动办公、具有较好的保密性、抗干扰性好、架设与维护容易等.
作者:储海;皇甫月明;邵庆祝 刊期: 2003年第23期
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全世界就高达3亿人,非洲、东南亚国家及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人群感染率为60%,携带者为10%-15%.
作者:王辉;李元奎 刊期: 2003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