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寿栋;刘文彬;王太森;袁丽
目的:研究三叉苦不同部位水提物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结果:三叉苦的各部位提取物均能显著清除邻菲罗啉-抗坏血酸化学发光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且随着发光体系中三叉苦提取液浓度的升高,发光强度呈下降趋势,呈现明显量效关系.结论:证明了三叉苦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药物.
作者:毕和平;张立伟;任蕾;杨频 刊期: 2003年第22期
随着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医药界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市场上出现的3000多种药品中,99%以上属于仿制药,近几年新推出的873种药品中也有97.4%属于仿制药.
作者:刘琳;张宇雁 刊期: 2003年第22期
对2002年3月-10月来我院泌尿性病科及妇科门诊就诊的632例的尿液及生殖道分泌物应用病原培养与抗原检测,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单一病原感染245例,两种病原感染22例,多种病原感染4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8.8%、3.4%、0.6%,其中男性阳性检出率为33.7%,女性阳性检出率为51.2%.单一病原感染占感染阳性患者的90%.结果表明: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沙眼衣原体为非淋球菌性泌尿、生殖道炎症的重要病原体,而且在炎症患者中,感染类型以一种病原体感染为主,女性显著高于男性.此结果对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学珍;樊娟 刊期: 2003年第22期
患者,男,70岁.确诊多发性骨髓瘤3年,为巩固治疗于2003年3月入院.患者1998年10月感冒住院,查体:无阳性体征.X片:肺内感染,无骨质破坏.
作者:刘平;唐培红;陈燕;张岩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病人因手术导致皮肤损伤的原因大致可分为消毒液损伤、压伤、擦伤3大类.病人手术时,无论是台上医生、护士,还是台下医生护士,都把精力放在手术部位和病人的呼吸循环系统等方面的管理,较少有人去注意预防皮肤损伤.
作者:赖清招 刊期: 2003年第22期
双足痛多数因长时间站立、训练、机械性压迫和缺血.是一种足跟部无菌性炎症,所引发的足跟疼痛.我们应用腓总神经阻滞方法治疗32例双足痛,现报告如下.
作者:景璇 刊期: 2003年第22期
我科于2000年5月26日,收治1例因误服复方苯乙哌啶40余片3h,出现急性中毒症状的男孩,经抢救及精心护理,将濒死状态下的患儿抢救成活,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素芝;单西云;李妍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烧伤残余创面类型及其治疗方法.方法:依据残余创面形成的主要原因,将218例烧伤残余创面分为3型:感染型;营养不良型;并指导临床用药,感染型主要依据细菌培养药敏的结果,金葡菌和绿脓杆菌占主导地位,选用有效抗菌药物,氟哌酸,利福平,碘伏;营养不良型采用素高捷疗能改善细胞对氧的利用与组织营养:勉强愈合型主要采用能刺激正常组织和细胞培植的EGF.结果:141例在3周内愈合,32例4周内愈合,45例治疗1周显效,带药走诊,随访愈合.结论:对残余创面分型基本概括了残余创面形成的主要原因,经过分型抓住了主要矛盾,选用针对性药物处理,促进残余创面愈合,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刘柏林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目的:建立了氯霉素滴耳液的微生物二剂量含量测定方法,并与UV法进行比较.方法:微生物法测定条件为:检定菌:藤黄微球菌,培养基:II号培养基(pH7.8),缓冲溶液:磷酸盐缓冲液(pH6.0),剂距比为2:1.剂量反应直线方程的范围在0.8-5.6 μ g@ml1,r=0.9992,紫外分光光度法氯霉素的线性范围18-24μ g@ml1,r=0.9999,抗生素微生物法平均回收率98.88%,RSD为0.26,UV法平均回收率为99.15%,RSD为0.46.结果:两种含量测定方法具有可比性,经t检验显示: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法均可用于氯霉素甘油的质量控制.但UV法更简单、快速、正确.
作者:赵懿清 刊期: 2003年第22期
本文通过对251例支原体尿道(宫颈)感染的患者随机分组治疗,治疗结果强力霉素组总有效率71.79%,利复星组总有效率84.70%,强力霉素+利复星组总有效率92.05%.发现利复星对支原体引起的NGU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印海鹏;孙蔚斌;鄂馨梅;张迎春;罗正国 刊期: 2003年第22期
产后出血是导致我国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人们发现米索前列醇有强烈的子宫收缩作用,可以用来治疗产后出血,我院采用直肠放置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仪 刊期: 2003年第22期
晕厥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综合征,有人报道至少人口的1%-3%曾有过晕厥.该病属心血管疾病中的危重症,其表现为突发短暂的意识丧失和晕倒.晕厥的发生机制和病因的复杂,常相互重叠,加之发作呈间断性、间歇期常常缺乏诊断手段、因此晕厥的诊断、鉴别诊断是临床上颇为棘手的问题之一.
作者:金元哲;李荣琴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目的:本研究通过运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术前化疗前后直肠癌细胞的凋亡指数(APOI)、细胞动力学指标(SPF)、Bc1-2、Bax基因蛋白及Fas抗原的表达,旨在分析化疗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取随机分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01年6月-2002年6月间我院外科住院的不同病理类型的直肠癌患者32例,按自身对照的原则,术前5天咬取肿瘤组织后,连续5天给予5-氟尿嘧啶化疗,术后立即切取新鲜瘤体标本,连同术前标本一并送检.①将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用溴化乙啶进行荧光染色后,测定凋亡细胞数及SPF值.②用Bc1-2、Bax及Fas单克隆抗体分别对所测组织进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流式定量检测细胞的凋亡基因蛋白及Fas抗原的表达状况.结果:①化疗后直肠癌的APOI、Bax、Fas测定值均高于化疗前((P<0.001),而SPF、Bc1-2在化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Fas、Bax的表达在化疗中与直肠癌分期的递增或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出现逐渐减弱趋势,并与凋亡指数(APOI)呈平等关系.③化疗与APOI、Fas、Bax呈正相关,并且Bax与APOI亦呈正相关,其余各指标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本实验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化疗前后不同病理分型及分期的直肠癌组织的细胞动力学指标(SPF)、细胞凋亡指数(APOI)、Fas抗原及凋亡基因Bcl-2、Bax蛋白的表达,从它们的关系中可以得出:①化疗可以促进直肠癌细胞凋亡.②5-氟尿嘧啶不能使直肠癌细胞中Bc1-2表达上升.③5-氟尿嘧啶啶化疗是通过Fas途径引起Bax的表达上调而致凋亡指数(APOI)的上升.④APOI、Fas、Bax的测定可作为判断某种化疗药物的重要生物学指标.用药后直肠癌的APOI、Fas、Bax上升,意味此种药物疗效较好.
作者:马志强;张振亚;刘洪杰 刊期: 2003年第22期
概述了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以及各种不同的他汀类药物,包括近年来发展的他汀类药物的临床研究应用.
作者:谢黎崖;张黎静 刊期: 2003年第22期
实验采用体外细胞分离、培养、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免疫组化、电子显微镜等技术,研究以明胶、纤维结合素(FN)、血浆、白蛋白、止血灵为预衬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在涤纶(Dacron)人工血管腔面的增生性改善.提出在预衬物的筛选中,除细胞贴壁率指标外,对内皮细胞增生性的评估是另一重要指标.这直接反映了预衬物对贴壁细胞增生形成内皮细胞层的影响.结果显示预衬物对HUVEC的增生性和贴壁率改善并不平行.明胶、FN、血浆和止血灵对HUVEC的增生和贴壁均有明显的改善,白蛋白只能改善HUVEC的增生能力,而不能改善贴壁率.预衬物的联合应用对HUNEC的贴壁和增生也均有影响.以NF分别与明胶、止血灵、白蛋白、血浆及血浆和止血灵联合使用,均有改善细胞增生能力和提高细胞贴壁率的作用,但作用差别较大,以前四组佳.
作者:王忱;王娟;谢爱国;何三光;段志泉 刊期: 2003年第22期
酸碱失衡代偿幅度计算公式通常为代谢性酸中毒(原发异常为[HCO3]↓)的呼吸代偿(PaCO2↓):当[HCO3]每减少1mmol/L时,PaCO2可降低1.2mmHg(1kPa=7.5mmHg);代谢性碱中毒的呼吸代偿:[HCO3]每增加1mmol/L时,PaCO2约升高0.6mmHg;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的肾代偿:PaCO2每升高1mmHg,[HCO3]可增多0.35mmol/L;慢性呼吸性碱中毒时的肾代偿:PaCO2每降低1mmHg,[HCO3]可减少0.56mmol/L[1.2].
作者:周文;江学成;胡宁利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提高鼻内窥镜手术疗效的方法.方法:对4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经鼻内窥镜手术.结果:40例中随访半年以上者34例,治愈25例(73.5%),好转7例(20.6%),无效2例(5.9%),总有效率94.1%.无严重术后并发症,术后出血1例,中鼻甲与鼻中隔粘连2例(2侧).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良好的疗效.手术操作训练准确,彻底清除病变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车珂琰 刊期: 2003年第22期
1危重疾病信息管理的意义和现状危重疾病是医疗护理的重点,人力物力投入的主要目标,经验教训积累的主要过程,科研教学的主要对象,更是出文章和成果的主要场所.
作者:江学成 刊期: 2003年第22期
为防治术后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每100ml镇痛液中加入氟哌利多5mg,现将我院并发锥体外系症状的3例报告如下.
作者:孙小千;张维政 刊期: 2003年第22期
老年人具有抗病能力低、患慢性病多、医疗费用高、心理问题多等特点,对护理服务模式、工作范围、护理人员的质量数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老年护理是一专多能的综合性服务,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家庭护理、社区保健是其趋势,老年护理管理应从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标准化管理、低成本战略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
作者:郑东萍 刊期: 2003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