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和平;张立伟;任蕾;杨频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其治疗方法以抗菌药物的应用为常见.为提高医疗质量,规范用药行为,保证合理用药,现对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病人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调查,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张恒;滕春霞;邓苹 刊期: 2003年第22期
酸碱失衡代偿幅度计算公式通常为代谢性酸中毒(原发异常为[HCO3]↓)的呼吸代偿(PaCO2↓):当[HCO3]每减少1mmol/L时,PaCO2可降低1.2mmHg(1kPa=7.5mmHg);代谢性碱中毒的呼吸代偿:[HCO3]每增加1mmol/L时,PaCO2约升高0.6mmHg;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的肾代偿:PaCO2每升高1mmHg,[HCO3]可增多0.35mmol/L;慢性呼吸性碱中毒时的肾代偿:PaCO2每降低1mmHg,[HCO3]可减少0.56mmol/L[1.2].
作者:周文;江学成;胡宁利 刊期: 2003年第22期
实验采用体外细胞分离、培养、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免疫组化、电子显微镜等技术,研究以明胶、纤维结合素(FN)、血浆、白蛋白、止血灵为预衬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在涤纶(Dacron)人工血管腔面的增生性改善.提出在预衬物的筛选中,除细胞贴壁率指标外,对内皮细胞增生性的评估是另一重要指标.这直接反映了预衬物对贴壁细胞增生形成内皮细胞层的影响.结果显示预衬物对HUVEC的增生性和贴壁率改善并不平行.明胶、FN、血浆和止血灵对HUVEC的增生和贴壁均有明显的改善,白蛋白只能改善HUVEC的增生能力,而不能改善贴壁率.预衬物的联合应用对HUNEC的贴壁和增生也均有影响.以NF分别与明胶、止血灵、白蛋白、血浆及血浆和止血灵联合使用,均有改善细胞增生能力和提高细胞贴壁率的作用,但作用差别较大,以前四组佳.
作者:王忱;王娟;谢爱国;何三光;段志泉 刊期: 2003年第22期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isi, As)目前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顽症,怎样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作者:陶玲;刘铭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特征.方法:2135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根据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管腔收缩期狭窄判定为心肌桥.结果:共检出63例,检出率2.96%,均位于左前降支.其中1级狭窄53例(84.1%),2级狭窄9例(14.3%),3级狭窄1例(1.6%).19例(30.2%)在心肌桥近段有粥样硬化病变.25例(39.7%)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1例95%收缩期狭窄病例置入支架,余药物治疗,临床症状消失.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时收缩期狭窄是判定心肌桥的重要依据,心肌桥可导致缺血性心脏事件,应引起重视.
作者:熊龙根;陆东风;刘世明;许博裳 刊期: 2003年第22期
近年来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于剖宫产术后镇痛,为各医院所采用.我院自2000年3月采用该项技术,通过对两种不同镇痛液配方的比较,认为硬膜外自控镇痛液中加用新斯的明能够起到更好的镇痛和减少并发症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占强;朱丽;刘建;朱朝阳;黄永军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目的:观察改进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方法及术后应用乌司他丁及奥曲肽对术后胰瘘的防治.方法:6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1组单独应用奥曲肽38例.2组:应用乌司他丁+奥曲肽29例.观察两组病人术后胰瘘发生率,住院天数,术后胰液量,胰淀粉酶值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奥曲肽组胰瘘的发生率为5.3%.乌司他丁+奥曲肽组无胰瘘发生,在住院天数,术后胰液量,胰淀粉酶值方面两组统计学方面有明显差异(P均<0.01).结论:改进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方法及乌司他丁联合应用奥曲肽对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胰瘘的防治有着明显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孟珂伟;周先亭;潘承恩;吕毅;于良 刊期: 2003年第22期
对临床实习学生进行出科考核,其试卷(包括妇产科、儿科、五官科含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随机抽取47份,及原在校学习上述各门课后试卷进行卷面分析,两种试卷考试题型、题量、记分方法相同,分析两卷在部分内容上的分数差距,论证临床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临床教育的培养目标,应立足于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满足社会需求.围绕培养目标,进行临床教学改革.
作者:余庆云;朱宏 刊期: 2003年第22期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而肺癌在我国及发达国家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占恶性肿瘤的首位.传统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等手段.但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是复发的根源.
作者:王俊娥;梁广玉;陈桂芝;朱晓梅;王志强 刊期: 2003年第22期
SARS是一种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去冬今春在我国26个省、市(不包括港、台)发生疫情.面对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由于缺乏认识,病原不明,初期防护工作不到位,使医护人员在救治病人过程中感染发病,有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由此恐惧心理和个人防护过度在工作中发生.不仅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时对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
作者:张振福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胰腺炎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方法:分析28例小儿急性胰腺炎临床资料.结果:4例手术患儿中2例为急性胰腺炎出血坏死型,其余为水肿型,均治愈出院.结论:小儿急性胰腺炎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易误诊和漏诊,应引起儿科医生高度重视.
作者:孙寿栋;刘文彬;王太森;袁丽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目的:为了解中学生健康知识水平现状,为制定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2年12月,根据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对景德镇市十三中初中一、二年级四个班的246名学生进行健康知识、行为调查,调查采取入班调查,当场收回的方式进行.结果:中学生个人卫生、预防意外伤害等能力尚好,但有关吸烟、饮酒、性病、青春期卫生等的知识还比较缺乏,不参加体育锻炼和膳食不合理等不健康生活方式较普遍.结果还显示中学生的日常卫生习惯与父母的文化层次有关.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对中学生各种健康知识的教育,使他们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作者:史业方;操媛媛;严华影 刊期: 2003年第22期
2002年4月,卫生部制订了新的<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重点强调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要求门诊系统恢复时间在5-10s之内,系统支持7×24h工作,关键设备必须有备份系统.
作者:甘霖;余进;印卫路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目的:建立了氯霉素滴耳液的微生物二剂量含量测定方法,并与UV法进行比较.方法:微生物法测定条件为:检定菌:藤黄微球菌,培养基:II号培养基(pH7.8),缓冲溶液:磷酸盐缓冲液(pH6.0),剂距比为2:1.剂量反应直线方程的范围在0.8-5.6 μ g@ml1,r=0.9992,紫外分光光度法氯霉素的线性范围18-24μ g@ml1,r=0.9999,抗生素微生物法平均回收率98.88%,RSD为0.26,UV法平均回收率为99.15%,RSD为0.46.结果:两种含量测定方法具有可比性,经t检验显示: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法均可用于氯霉素甘油的质量控制.但UV法更简单、快速、正确.
作者:赵懿清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目的:建立肠泰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充柱(4.6mm i.d.×250mm,5 μ m),流动相为0.05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3)-乙腈(73:27),检测波长为270hm,柱温40℃,流速为1.0ml@min1.结果:盐酸小檗碱在0.0124-0.2481 μ 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25%,RSD值为1.45%(n=5).结论:实验表明,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作者:刘成红;曹红 刊期: 2003年第22期
老年人具有抗病能力低、患慢性病多、医疗费用高、心理问题多等特点,对护理服务模式、工作范围、护理人员的质量数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老年护理是一专多能的综合性服务,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家庭护理、社区保健是其趋势,老年护理管理应从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标准化管理、低成本战略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
作者:郑东萍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目的:研究肿节风注射液与临床常用16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应用酸度计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考察肿节风注射液与16种药物配伍后的外观,pH和紫外吸收变化.结果:肿节风注射液与其中4种药物配伍后pH值有明显改变,与其它12种药物配伍后外观、pH和紫外吸收均无明显改变.结论:肿节风注射液与酚磺乙胺,三氨唑核苷、青霉素、甲硝唑应谨慎配伍.与其它12种药物可配伍应用.
作者:邓代全;张昊;冯碧敏;王秦 刊期: 2003年第22期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是多发于老年人的严重影响视功能的眼部疾病,其后果极其严重,发病后若不及时治疗终将导致失明.以往常规治疗疗效往往不尽人意,近来我科应用冬菱克栓酶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取得了较好效果.
作者:杨峥嵘 刊期: 2003年第22期
局部封闭治疗(简称局封)是一种作用快速、简便,且对消炎止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这种治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病人对局封不了解,所产生的心理不尽相同.
作者:李佳宣 刊期: 2003年第22期
镰幕区脑膜瘤因其位置深,周围结构重要,手术风险大,而难以全切除.本文报告2例效果较好.
作者:薛洪利;魏学忠;于春泳 刊期: 2003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