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法测定肠泰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刘成红;曹红

关键词:盐酸小檗碱, 肠泰颗粒, 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目的:建立肠泰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充柱(4.6mm i.d.×250mm,5 μ m),流动相为0.05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3)-乙腈(73:27),检测波长为270hm,柱温40℃,流速为1.0ml@min1.结果:盐酸小檗碱在0.0124-0.2481 μ 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25%,RSD值为1.45%(n=5).结论:实验表明,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心脏起搏治疗房颤进展

    近年来人们对应用心脏起搏治疗和预防心房颤动的关注正在不断增加.起搏治疗可作为繁琐、单调的序列药物选择实验的一种替代方法,对药物或消融治疗也有辅助作用.本文对目前研究中的起搏方式及其治疗房颤的可能机制和临床结果作一综述.

    作者:丁洁;徐冬;杨柏松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分型大肠埃希菌

    目的:对大肠埃希菌(E.coli)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M(RAPD)法基因分型并应用于医院感染的判断.方法:以优化的随机引物、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对临床分离的161株E.co1i进行RAPD法基因分型并按指纹图上DNA条带数及片段大小绘制基因分型图谱,同时对E.coli的医院内感染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161株临床分离E.coli共得RAPD型120种;E.co1i的医院内感染确实存在.结论:RAPD法可将E.coli分型120种并有效应用于E.coli医院内感染的判断.

    作者:叶明亮;李晓娣;公衍文;侯晓琦;吕波;薛燕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皮肤炭疽病人的护理

    皮肤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暴露部位开始出现斑疹或疱疹,后肿胀区扩大且坏死溃疡发黑如炭,顾名思义.病人出现发热等全身不适症状,针对病情及心理因素采用恰当的护理,对18例皮肤炭疽病人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吐的汗;鄢金枝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微粒抗体在桥本甲状腺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为探讨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抗体(TMAb)在桥本甲状腺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RIA)对桥本甲状腺病30例,其他甲状腺病100例(患病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组)进行了血清TGAb、TMAb测定并作比较.结果:①TGAb、TMAb血清测定水平(%)桥本组(49.8+9.9、36.8±7.7);其他甲状腺病组(14.5+5.6、8.9±5.2)与正常组的(7.4±4.5、5.8±4.6)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②按TGAb>30%;TMAb>15%定为阳性,30例桥本甲状腺病患者TGAb阳性28例(93.3%);TMAb阳性29例(96.7%);二项阳性27例(90%).100例其他甲状腺病患者TGAb阳性1例(1%);TMAb阳性12例(12%),无两者同时阳性.正常组两项抗体均阴性.结论:血清TGAb、TMAb联合测定对鉴别桥本与其他甲状腺病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莲爱;黄壬秋;李永明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硬膜外自控镇痛吗啡加新斯的明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近年来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于剖宫产术后镇痛,为各医院所采用.我院自2000年3月采用该项技术,通过对两种不同镇痛液配方的比较,认为硬膜外自控镇痛液中加用新斯的明能够起到更好的镇痛和减少并发症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占强;朱丽;刘建;朱朝阳;黄永军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前牙冠根斜折根内固定自体牙修复

    前牙冠根斜折过去多采用拔除松动牙冠后行桩冠修复,或当斜折达龈下,行牙冠延长术不能暴露断端时,给予拔除后再行修复.但临床工作中,有的患者要求尽量保留自体牙.效果如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丽荣;任贤云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关于药品分析中过滤问题的讨论

    过滤是药品分析中不可缺少手段之一,通常用滤材为滤纸和垂熔玻璃(漏斗).滤纸分为定性和定量滤纸,有按滤速分为快速、中速、慢速滤纸;垂熔玻璃漏斗按垂熔玻璃的粗细分为1-5号,这两种滤材以滤纸更为多用.

    作者:孙立华;马建华;张春辉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1例颅内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GDC栓塞术护理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而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其发病率居于脑血管意外中第3位,病死率高,其大危害是破裂出血而危及生命.我科于2002年12月收住1例颅内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入院第2天行电解可脱性微铂金弹簧圈(GDC)栓塞术,经过2个多月综合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疗效满意.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申向英;贺慧兰;刑娟丽;汪麟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利复星治疗251例支原体尿道(宫颈)炎疗效观察

    本文通过对251例支原体尿道(宫颈)感染的患者随机分组治疗,治疗结果强力霉素组总有效率71.79%,利复星组总有效率84.70%,强力霉素+利复星组总有效率92.05%.发现利复星对支原体引起的NGU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印海鹏;孙蔚斌;鄂馨梅;张迎春;罗正国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足背皮瓣切取失败后吻合足底深支与中央静脉补救成功18例报告

    足背皮瓣是以足背动脉为血管蒂的皮瓣,该皮瓣皮质较好、皮下脂肪少、弹性好、血管蒂长,口径大,有感觉神经,修复的适应部位比较广泛,是常用的供区.特别适用于手背、手掌等软组织缺损及需重建指蹼的治疗.

    作者:刘勇;单健;张成进;范启申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预衬物对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在涤纶血管增生性改善的体外研究

    实验采用体外细胞分离、培养、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免疫组化、电子显微镜等技术,研究以明胶、纤维结合素(FN)、血浆、白蛋白、止血灵为预衬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在涤纶(Dacron)人工血管腔面的增生性改善.提出在预衬物的筛选中,除细胞贴壁率指标外,对内皮细胞增生性的评估是另一重要指标.这直接反映了预衬物对贴壁细胞增生形成内皮细胞层的影响.结果显示预衬物对HUVEC的增生性和贴壁率改善并不平行.明胶、FN、血浆和止血灵对HUVEC的增生和贴壁均有明显的改善,白蛋白只能改善HUVEC的增生能力,而不能改善贴壁率.预衬物的联合应用对HUNEC的贴壁和增生也均有影响.以NF分别与明胶、止血灵、白蛋白、血浆及血浆和止血灵联合使用,均有改善细胞增生能力和提高细胞贴壁率的作用,但作用差别较大,以前四组佳.

    作者:王忱;王娟;谢爱国;何三光;段志泉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小儿急性胰腺炎2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胰腺炎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方法:分析28例小儿急性胰腺炎临床资料.结果:4例手术患儿中2例为急性胰腺炎出血坏死型,其余为水肿型,均治愈出院.结论:小儿急性胰腺炎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易误诊和漏诊,应引起儿科医生高度重视.

    作者:孙寿栋;刘文彬;王太森;袁丽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通过输液看护理工作的发展

    护士作为医疗中一个重要的角色,不仪要求有严谨的工作态度,还需要有良好的工作能力.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护理工作的概念也不再局限于打针、发药等机械工作,而是从心理、社会角度来全方位的关注患者健康.

    作者:谭春荷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中学生健康知识、行为调查分析

    目的:为了解中学生健康知识水平现状,为制定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2年12月,根据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对景德镇市十三中初中一、二年级四个班的246名学生进行健康知识、行为调查,调查采取入班调查,当场收回的方式进行.结果:中学生个人卫生、预防意外伤害等能力尚好,但有关吸烟、饮酒、性病、青春期卫生等的知识还比较缺乏,不参加体育锻炼和膳食不合理等不健康生活方式较普遍.结果还显示中学生的日常卫生习惯与父母的文化层次有关.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对中学生各种健康知识的教育,使他们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作者:史业方;操媛媛;严华影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中药喘平片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目的:观察喘平片对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6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病人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3组.Ⅰ组:口服喘平片,早晚各1片.Ⅱ组:口服控释茶碱0.2 bid.Ⅲ组:口服盐酸丙卡特罗,50μ gbid.疗程2周.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血清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结果:Ⅰ组治疗前ECP、IgE、IL-4、IFN-γ分别为19.5±9.2 μ g/L、325.5±213.1KUA/L、75.6±21.9Pg/ml、29.8±6.3Pg/ml.治疗后分别为13.6±4.1 μ g/L、219.4±208.6KUA/L、48.3±20.6Pg/m1、36.2±11.7Pg/m1.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Ⅱ、Ⅲ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临床疗效:Ⅰ组总有效率97.6%,Ⅱ组71.4%,Ⅲ组57.1%.Ⅰ组与Ⅱ、Ⅲ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ECP、IgE是判定哮喘气道炎症的重要指标,喘平片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的ECP、IgE水平,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喘平片能够抑制IL-4的分泌,提高IFN-γ水平,从而推断喘平片能够抑制TH2细胞因子亢进,提高TH,细胞因子的反应性,从而纠正TH1/TH2失衡,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杜继斌;魏春华;牟东珍;李国华;段文录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厌氧菌感染的SPME+GC快速诊断

    目的:研究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气相色谱(GC)快速诊断厌氧菌感染.方法:标准菌株培养液、临床感染性标本预先进行液化和盐析处理,固相微萃取后进行气相色谱分析,以明确、清晰检出有非乙酸和丙酸的挥发性短链脂肪酸为阳性.结果:临床常见的需氧菌培养液均未检出有除乙酸和丙酸外的其他挥发性短链脂肪酸,厌氧菌培养液均检出有多种除乙酸和丙酸外的其他挥发性短链脂肪酸;8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集痰、含嗽水同步对比检测,集痰、含嗽水厌氧菌培养的阳性率为100%与97.5%,SPME+GC的阳性率为63.75%与0%;220例住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老年患者厌氧菌感染率69.78%(108/155),老年前期患者厌氧菌感染率43.08%(28/65);22例SPME+GC拟诊为下呼吸道厌氧菌感染的患者,加用替硝唑治疗后病情迅速缓解,痰SPME+GC的短链脂肪酸峰数目与面积随病情缓解而减少、消失;腹水等其他临床感染性标本厌氧菌培养与SPME+GC结果完全一致.结论:厌氧菌感染的SPME+GC诊断快速、简便可信.

    作者:薛存宽;王模荣;王玲;蒋鹏;彭端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子宫肌瘤和腺肌病声像图分析

    本文分析了249例子宫肌瘤和腺肌病声像图特点与病理特征,探讨子宫肌瘤和腺肌病的声像图的特点,提出减少误诊的对策.方法:采用B超观察子宫肌瘤和腺肌病,将声像图与病理结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子宫肌瘤超声准确率为91.4%,子宫腺肌病准确率52.1%,它们具有相似的声像图特点,诊断上常常容易搞错.结论:笔者认为子宫肌瘤和腺肌病在声像图上的不同表现与病理结构有关,密切结合临床资料可以明显提高诊断符合率.

    作者:王翠华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50例临床观察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出现,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生率正逐年上升,本院对2000年5月-2002年10月间50例6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观察如下.

    作者:赵秀云;姚庆春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自体肿瘤疫苗的临床应用体会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而肺癌在我国及发达国家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占恶性肿瘤的首位.传统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等手段.但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是复发的根源.

    作者:王俊娥;梁广玉;陈桂芝;朱晓梅;王志强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烧伤残余创面的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烧伤残余创面类型及其治疗方法.方法:依据残余创面形成的主要原因,将218例烧伤残余创面分为3型:感染型;营养不良型;并指导临床用药,感染型主要依据细菌培养药敏的结果,金葡菌和绿脓杆菌占主导地位,选用有效抗菌药物,氟哌酸,利福平,碘伏;营养不良型采用素高捷疗能改善细胞对氧的利用与组织营养:勉强愈合型主要采用能刺激正常组织和细胞培植的EGF.结果:141例在3周内愈合,32例4周内愈合,45例治疗1周显效,带药走诊,随访愈合.结论:对残余创面分型基本概括了残余创面形成的主要原因,经过分型抓住了主要矛盾,选用针对性药物处理,促进残余创面愈合,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刘柏林 刊期: 2003年第22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