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的汗;鄢金枝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而肺癌在我国及发达国家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占恶性肿瘤的首位.传统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等手段.但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是复发的根源.
作者:王俊娥;梁广玉;陈桂芝;朱晓梅;王志强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目的:通过对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效的病例分析,探讨失败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经治的28例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效病例做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28例中内固定物断裂9例,弯曲5例,螺丝钉松动或拔出11例,髓内针弯曲或松动3例.结论:手术适应证及内固定方式选择错误,手术操作不规范,术后未能正确地进行功能锻炼及内固定材料质量问题等,是造成内固定失效的主要原因.
作者:李西成;曹同军 刊期: 2003年第22期
1临床资料我院从2002年5月-2003年6月,共收治软瘫患者26例,其中椎间盘突出1例,椎管内占位1例,格林巴利1例,周期性麻痹23例.
作者:王瑞先;万小超 刊期: 2003年第22期
患者,女,35岁,因下腹部疼痛伴发热1天入院.体检:体温37.8℃,血压15/11kPa,心肺无异常,下腹部压痛、反跳痛(+).
作者:赵丽娅;于华丽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目的:为探讨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抗体(TMAb)在桥本甲状腺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RIA)对桥本甲状腺病30例,其他甲状腺病100例(患病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组)进行了血清TGAb、TMAb测定并作比较.结果:①TGAb、TMAb血清测定水平(%)桥本组(49.8+9.9、36.8±7.7);其他甲状腺病组(14.5+5.6、8.9±5.2)与正常组的(7.4±4.5、5.8±4.6)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②按TGAb>30%;TMAb>15%定为阳性,30例桥本甲状腺病患者TGAb阳性28例(93.3%);TMAb阳性29例(96.7%);二项阳性27例(90%).100例其他甲状腺病患者TGAb阳性1例(1%);TMAb阳性12例(12%),无两者同时阳性.正常组两项抗体均阴性.结论:血清TGAb、TMAb联合测定对鉴别桥本与其他甲状腺病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莲爱;黄壬秋;李永明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目的:研究肿节风注射液与临床常用16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应用酸度计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考察肿节风注射液与16种药物配伍后的外观,pH和紫外吸收变化.结果:肿节风注射液与其中4种药物配伍后pH值有明显改变,与其它12种药物配伍后外观、pH和紫外吸收均无明显改变.结论:肿节风注射液与酚磺乙胺,三氨唑核苷、青霉素、甲硝唑应谨慎配伍.与其它12种药物可配伍应用.
作者:邓代全;张昊;冯碧敏;王秦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目的:了解我院近年来细菌谱变迁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000年3月-2003年2月的临床标本的细菌及其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18份标本检出细菌1113株,阳性率为52.55%.阴性菌55.53%,阳性菌34.50%,真菌9.97%,阴性菌耐药率高的抗菌药有: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四环素、磺胺等;敏感性好的有头孢三代、氨基甙类;阳性菌对苯唑西林、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耐药几乎过半.结论:临床医生需加强抗菌药的合理应用,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贾伶;臧双英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目的:进一步认识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X线及CT表现,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神经源性肿瘤21例,其中神经鞘瘤7例,神经纤维瘤8例,节神经细胞瘤4例,恶性神经源性肿瘤2例,所有病例均经胸部拍片及CT扫描.结果: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发生于后纵隔(95.2%),典型X线表现为后纵隔脊柱旁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肿块,CT可明确显示病变内钙化,肿块形态,肿块与邻近结构的显示及肿块的强化特点等.结论:X线检查是发现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有效手段,CT扫描有利于肿块的准确定位及形态学诊断,有助于肿瘤的定性和估计手术切除的可能性.神经源性肿瘤是常见的原发性后纵隔肿瘤,绝大多数发生于后纵隔脊柱旁沟处,少数肿瘤可部分发生在椎间孔内,使肿瘤呈哑铃状生长.本文收集了1997年-2002年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对其X线及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作者:陈正挺;陈锦云;陈中武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皮肤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暴露部位开始出现斑疹或疱疹,后肿胀区扩大且坏死溃疡发黑如炭,顾名思义.病人出现发热等全身不适症状,针对病情及心理因素采用恰当的护理,对18例皮肤炭疽病人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吐的汗;鄢金枝 刊期: 2003年第22期
本文分析了249例子宫肌瘤和腺肌病声像图特点与病理特征,探讨子宫肌瘤和腺肌病的声像图的特点,提出减少误诊的对策.方法:采用B超观察子宫肌瘤和腺肌病,将声像图与病理结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子宫肌瘤超声准确率为91.4%,子宫腺肌病准确率52.1%,它们具有相似的声像图特点,诊断上常常容易搞错.结论:笔者认为子宫肌瘤和腺肌病在声像图上的不同表现与病理结构有关,密切结合临床资料可以明显提高诊断符合率.
作者:王翠华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猝死的病因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我院急诊科自1961年-2002年因心脏病,坏死性胰腺炎,以及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猝死的75例进行了回顾性的临床病理分析.结果:本组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老年组年龄59-87岁,平均68岁,非老年组年龄14-58岁,平均43.5岁.57例为心源性猝死(SCD)76%,非SCD 18例(24%).SCD中:冠心病猝死36例(36/57),36例冠心病猝死病人病理解剖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31例.非SCD 18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8例,尸检病理发现:胰腺有明显的出血,坏死性改变,胰腺肿大成黑棕色或暗红色.结论:积极防治冠心病高血压是减少猝死发生的根本措施,对突发的腹部疼痛,不能忽视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作者:索爱生;曹素艳;朱越 刊期: 2003年第22期
患者,女,57岁,藏族,世居日喀则.2002年12月2日因反复性右上腹胀痛4年余,加重1周收入我院普外科.病案号:153157.入院查体:心率80次/min,律齐,心前区闻及Ⅳ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右上腹有明显触压痛,莫菲氏征阴性.
作者:姚天文;何艳梅;叶萨军;宋娟 刊期: 2003年第22期
概述了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以及各种不同的他汀类药物,包括近年来发展的他汀类药物的临床研究应用.
作者:谢黎崖;张黎静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目的:通过比较液氮冷冻和甘油处理两种方法保存大鼠坐骨神经进行异体移植的效果,探索出一种较好的进行异体神经移植的方法.方法:取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液氮冷冻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组(A)、甘油处理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组(B)、自体神经移植组(C).术后分别于4周、8周和16周对移植神经行大体和光镜、电镜、电生理、轴突图像分析等检查.结果:3组中以自体神经移植组再生效果好,异体神经移植组中以甘油保存神经移植组神经再生情况优于液氮冷冻保存神经移植组.经统计学处理,神经电生理结果和轴突图像分析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同种异体神经用甘油处理和液氮冷冻处理后,进行移植能够有效的促进神经再生,甘油保存同种异体神经为佳.
作者:张继春;田德虎;韩金豹;张秀丽;张经歧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目的:评价99mTc-MIBI乳腺显像的实用性,以作为乳腺X线照相术检测乳腺癌补充技术,从而提高乳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我们研究了100例病人(平均年龄为48.3±10.8岁),发现106个病灶,85个病灶可触及肿块,21个病灶未触及肿块,乳腺X线照相检查定位针吸细胞学检测发现39个病灶,手术病理活检发现67个病灶.每一病人均静脉注射99mTc-MIBI 20mCi,静脉注射15min后开始进行乳腺俯卧左、右侧位及仰卧前位显像,采集矩阵256×256,采集时间5-8min.整个显像过程大约需要40min,所有影像资料均存入计算机.结果:经病理学诊断与99mTc-MIBI乳腺显像结果相对照,99mTc-MIBI乳腺显像的灵敏度为93.7%,特异性为87.8%,阳性预测值为76.9%,阴性预测值为97.0%.结论:99mTc-MIBI乳腺显像是一种高灵敏度的检测乳腺癌的方法,可以提高常规的乳腺X线照相术对乳腺癌诊断的特异性.
作者:杨学伟;金刚;吴树华 刊期: 2003年第22期
患者,男,70岁.确诊多发性骨髓瘤3年,为巩固治疗于2003年3月入院.患者1998年10月感冒住院,查体:无阳性体征.X片:肺内感染,无骨质破坏.
作者:刘平;唐培红;陈燕;张岩 刊期: 2003年第22期
老年人具有抗病能力低、患慢性病多、医疗费用高、心理问题多等特点,对护理服务模式、工作范围、护理人员的质量数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老年护理是一专多能的综合性服务,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家庭护理、社区保健是其趋势,老年护理管理应从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标准化管理、低成本战略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
作者:郑东萍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目的:了解某医用仪表厂汞作业工人健康状况.方法:对2000年-2002年该厂汞作业工人尿液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中接受职业性健康检查者410人次,尿汞增高检出率91.3%-94.7%,尿汞平均值(0.215±0.163)mg/L,尿白细胞阳性、尿红细胞阳性、尿蛋白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5%、19.0%、2.9%.结论:该厂汞作业工人汞吸收现象普遍,应采取相应的汞污染治理措施,并加强汞作业工人的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护.
作者:秦景香;周敏;许西元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目的:研究三叉苦不同部位水提物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结果:三叉苦的各部位提取物均能显著清除邻菲罗啉-抗坏血酸化学发光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且随着发光体系中三叉苦提取液浓度的升高,发光强度呈下降趋势,呈现明显量效关系.结论:证明了三叉苦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药物.
作者:毕和平;张立伟;任蕾;杨频 刊期: 2003年第22期
我科1996年9月-1999年9月期间共收治曼陀罗中毒3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例1:患儿,女,5岁.误食曼陀罗菓约1h发病,6h入院.
作者:梁瑞珍 刊期: 2003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