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75例猝死的临床病理分析

索爱生;曹素艳;朱越

关键词:猝死, 临床分析, 病理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猝死的病因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我院急诊科自1961年-2002年因心脏病,坏死性胰腺炎,以及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猝死的75例进行了回顾性的临床病理分析.结果:本组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老年组年龄59-87岁,平均68岁,非老年组年龄14-58岁,平均43.5岁.57例为心源性猝死(SCD)76%,非SCD 18例(24%).SCD中:冠心病猝死36例(36/57),36例冠心病猝死病人病理解剖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31例.非SCD 18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8例,尸检病理发现:胰腺有明显的出血,坏死性改变,胰腺肿大成黑棕色或暗红色.结论:积极防治冠心病高血压是减少猝死发生的根本措施,对突发的腹部疼痛,不能忽视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直立倾斜试验的因素与风险

    晕厥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综合征,有人报道至少人口的1%-3%曾有过晕厥.该病属心血管疾病中的危重症,其表现为突发短暂的意识丧失和晕倒.晕厥的发生机制和病因的复杂,常相互重叠,加之发作呈间断性、间歇期常常缺乏诊断手段、因此晕厥的诊断、鉴别诊断是临床上颇为棘手的问题之一.

    作者:金元哲;李荣琴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地塞米松过敏反应2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发生过敏反应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我院发生的8例及近年文献报道的19例发生地塞米松过敏的临床资料.结果:静滴、静推或肌肉注射地塞米松均可发生过敏反应,以静推发生率较高.结论:临床应重视地塞米松过敏反应,可使用苯海拉明或肾上腺素治疗.

    作者:何晓英;汪溦;余蜀萍;罗蓉;袁立加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曼陀罗中毒3例报告

    我科1996年9月-1999年9月期间共收治曼陀罗中毒3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例1:患儿,女,5岁.误食曼陀罗菓约1h发病,6h入院.

    作者:梁瑞珍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三叉苦水提取物清除羟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三叉苦不同部位水提物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结果:三叉苦的各部位提取物均能显著清除邻菲罗啉-抗坏血酸化学发光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且随着发光体系中三叉苦提取液浓度的升高,发光强度呈下降趋势,呈现明显量效关系.结论:证明了三叉苦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药物.

    作者:毕和平;张立伟;任蕾;杨频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氯诺昔康与吗啡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比较

    氯诺昔康是新型的非甾体镇痛抗炎药物.它具有消除半衰期短(3-5h)、镇痛作用强、胃肠道副作用少、常规剂量下无中毒性肾损害发生的优点[1].本文通过PCIA氯诺昔康和吗啡的比较,观察氯诺昔康对术后病人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以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

    作者:邵庆祝;储海;王亮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弥凝减少肝脏创面渗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弥凝在肝叶切除术中减少渗血的作用.方法:纳入1999年7月-2000年1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需要进行肝叶切除术的胆道系统结石患者60例.随机分为单纯弥凝治疗组和普通止血药治疗组,分别观察术中和术后的肝脏创面渗血量、术后肝下积液形成等情况,同时就该药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亦进行了观察.结果:①弥凝组的术中渗血和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但肝下间隙积液形成的例数与对照组比较,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②弥凝对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值等无影响,但使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浓度明显升高,一定程度上升高了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结论:①术前及术后预防性使用弥凝,可以增强凝血功能,减少肝脏创面的渗血、减少术后引流量,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②弥凝增强凝血功能的机理与升高以vWF为代表的凝血因子Ⅷ系统有关,但不会导致血液高凝状态的产生.③弥凝可以与常规抗凝药物(止血敏、止血芳酸等)合用.

    作者:杨继高;李广阔;李忠友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预衬物对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在涤纶血管增生性改善的体外研究

    实验采用体外细胞分离、培养、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免疫组化、电子显微镜等技术,研究以明胶、纤维结合素(FN)、血浆、白蛋白、止血灵为预衬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在涤纶(Dacron)人工血管腔面的增生性改善.提出在预衬物的筛选中,除细胞贴壁率指标外,对内皮细胞增生性的评估是另一重要指标.这直接反映了预衬物对贴壁细胞增生形成内皮细胞层的影响.结果显示预衬物对HUVEC的增生性和贴壁率改善并不平行.明胶、FN、血浆和止血灵对HUVEC的增生和贴壁均有明显的改善,白蛋白只能改善HUVEC的增生能力,而不能改善贴壁率.预衬物的联合应用对HUNEC的贴壁和增生也均有影响.以NF分别与明胶、止血灵、白蛋白、血浆及血浆和止血灵联合使用,均有改善细胞增生能力和提高细胞贴壁率的作用,但作用差别较大,以前四组佳.

    作者:王忱;王娟;谢爱国;何三光;段志泉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1例颅内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GDC栓塞术护理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而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其发病率居于脑血管意外中第3位,病死率高,其大危害是破裂出血而危及生命.我科于2002年12月收住1例颅内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入院第2天行电解可脱性微铂金弹簧圈(GDC)栓塞术,经过2个多月综合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疗效满意.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申向英;贺慧兰;刑娟丽;汪麟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他汀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概述了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以及各种不同的他汀类药物,包括近年来发展的他汀类药物的临床研究应用.

    作者:谢黎崖;张黎静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中学生健康知识、行为调查分析

    目的:为了解中学生健康知识水平现状,为制定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2年12月,根据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对景德镇市十三中初中一、二年级四个班的246名学生进行健康知识、行为调查,调查采取入班调查,当场收回的方式进行.结果:中学生个人卫生、预防意外伤害等能力尚好,但有关吸烟、饮酒、性病、青春期卫生等的知识还比较缺乏,不参加体育锻炼和膳食不合理等不健康生活方式较普遍.结果还显示中学生的日常卫生习惯与父母的文化层次有关.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对中学生各种健康知识的教育,使他们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作者:史业方;操媛媛;严华影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预防手术病人的皮肤损伤

    病人因手术导致皮肤损伤的原因大致可分为消毒液损伤、压伤、擦伤3大类.病人手术时,无论是台上医生、护士,还是台下医生护士,都把精力放在手术部位和病人的呼吸循环系统等方面的管理,较少有人去注意预防皮肤损伤.

    作者:赖清招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医院管理工作的物流和信息流

    医院工作千头万绪,物流和信息流的有序流动是医院管理工作上等级的重要方面.

    作者:余进;甘霖;印卫路;童利群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肿节风注射液与16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

    目的:研究肿节风注射液与临床常用16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应用酸度计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考察肿节风注射液与16种药物配伍后的外观,pH和紫外吸收变化.结果:肿节风注射液与其中4种药物配伍后pH值有明显改变,与其它12种药物配伍后外观、pH和紫外吸收均无明显改变.结论:肿节风注射液与酚磺乙胺,三氨唑核苷、青霉素、甲硝唑应谨慎配伍.与其它12种药物可配伍应用.

    作者:邓代全;张昊;冯碧敏;王秦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判断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

    目的:研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FP)判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对2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BAEP反复测定,动态观察病情转化过程中BAEP各波的变化.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意识改善后BAEP的主要变化是V波的出现,其次是各波分化的改善和潜伏期的缩短.而病情恶化后的改变则相反.结论:BAEP检测可评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干功能并为预后判断提供依据,V波的出现提示脑干功能的恢复,是意识改变的脑电生理学指标.

    作者:曾劲松;徐俊法;郭义君;金萍茜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中药喘平片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目的:观察喘平片对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6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病人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3组.Ⅰ组:口服喘平片,早晚各1片.Ⅱ组:口服控释茶碱0.2 bid.Ⅲ组:口服盐酸丙卡特罗,50μ gbid.疗程2周.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血清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结果:Ⅰ组治疗前ECP、IgE、IL-4、IFN-γ分别为19.5±9.2 μ g/L、325.5±213.1KUA/L、75.6±21.9Pg/ml、29.8±6.3Pg/ml.治疗后分别为13.6±4.1 μ g/L、219.4±208.6KUA/L、48.3±20.6Pg/m1、36.2±11.7Pg/m1.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Ⅱ、Ⅲ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临床疗效:Ⅰ组总有效率97.6%,Ⅱ组71.4%,Ⅲ组57.1%.Ⅰ组与Ⅱ、Ⅲ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ECP、IgE是判定哮喘气道炎症的重要指标,喘平片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的ECP、IgE水平,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喘平片能够抑制IL-4的分泌,提高IFN-γ水平,从而推断喘平片能够抑制TH2细胞因子亢进,提高TH,细胞因子的反应性,从而纠正TH1/TH2失衡,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杜继斌;魏春华;牟东珍;李国华;段文录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SARS定点医院医务人员防护若干问题的思考

    SARS是一种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去冬今春在我国26个省、市(不包括港、台)发生疫情.面对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由于缺乏认识,病原不明,初期防护工作不到位,使医护人员在救治病人过程中感染发病,有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由此恐惧心理和个人防护过度在工作中发生.不仅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时对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

    作者:张振福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老年护理管理探讨

    老年人具有抗病能力低、患慢性病多、医疗费用高、心理问题多等特点,对护理服务模式、工作范围、护理人员的质量数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老年护理是一专多能的综合性服务,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家庭护理、社区保健是其趋势,老年护理管理应从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标准化管理、低成本战略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

    作者:郑东萍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关于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体会

    面对现代化人才的培养,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存在明显的不足是:教学目标政治化,教学内容教条化,价值选择一元化,负面效应明显化;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公民与政府的不对等关系,德育教学服务政治的传统,人文意识缺失,缺乏现实理性准则;主要解决对策:弱化政治功能强化教育功能,减少浅陋说教增加人文科学,放弃一元准则提倡个性准则.

    作者:司荣婷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调查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其治疗方法以抗菌药物的应用为常见.为提高医疗质量,规范用药行为,保证合理用药,现对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病人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调查,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张恒;滕春霞;邓苹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温补肾阳活血祛风法治疗湿疹169例疗效观察

    湿疹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笔者多年来将温补肾阳、健脾养胃、活血祛风,调节、提高免疫功能法运用于临床治疗湿疹,疗效显著且不复发,无毒、副作用,治愈率97%.患者在接受姜芪散治疗过程中病情加重,病情反复次数的多少与他以前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药物的多少、种类、毒、副作用的大小成正比!治愈后禁止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药物,以免复发!

    作者:唐钰秋;毕力格;唐景华 刊期: 2003年第22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