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峥嵘
产后出血是导致我国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人们发现米索前列醇有强烈的子宫收缩作用,可以用来治疗产后出血,我院采用直肠放置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仪 刊期: 2003年第22期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而肺癌在我国及发达国家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占恶性肿瘤的首位.传统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等手段.但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是复发的根源.
作者:王俊娥;梁广玉;陈桂芝;朱晓梅;王志强 刊期: 2003年第22期
过滤是药品分析中不可缺少手段之一,通常用滤材为滤纸和垂熔玻璃(漏斗).滤纸分为定性和定量滤纸,有按滤速分为快速、中速、慢速滤纸;垂熔玻璃漏斗按垂熔玻璃的粗细分为1-5号,这两种滤材以滤纸更为多用.
作者:孙立华;马建华;张春辉 刊期: 2003年第22期
2002年4月,卫生部制订了新的<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重点强调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要求门诊系统恢复时间在5-10s之内,系统支持7×24h工作,关键设备必须有备份系统.
作者:甘霖;余进;印卫路 刊期: 2003年第22期
近年来人们对应用心脏起搏治疗和预防心房颤动的关注正在不断增加.起搏治疗可作为繁琐、单调的序列药物选择实验的一种替代方法,对药物或消融治疗也有辅助作用.本文对目前研究中的起搏方式及其治疗房颤的可能机制和临床结果作一综述.
作者:丁洁;徐冬;杨柏松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不同红细胞压积水平对血液透析清除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分3部分:①多元线形逐步回归方法考察Hct与血透清除率的相关性:②横断面研究考察不同Hct水平的透析清除率;③随访3个月,考察Hct及透析清除率的变化.结果:①Htct与透析清除率存在相关性.②当Hct<30%时,随着Hct的升高,透析清除率逐渐降低;当Hct>30%时,透析清除率呈现升高趋势.③随访3个月,Hct逐渐增高,透析清除率逐渐降低.结论:Hct水平对血液透析清除率具有一定的影响性.
作者:林晻;姚建;于青;黄一新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病人因手术导致皮肤损伤的原因大致可分为消毒液损伤、压伤、擦伤3大类.病人手术时,无论是台上医生、护士,还是台下医生护士,都把精力放在手术部位和病人的呼吸循环系统等方面的管理,较少有人去注意预防皮肤损伤.
作者:赖清招 刊期: 2003年第22期
近年来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于剖宫产术后镇痛,为各医院所采用.我院自2000年3月采用该项技术,通过对两种不同镇痛液配方的比较,认为硬膜外自控镇痛液中加用新斯的明能够起到更好的镇痛和减少并发症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占强;朱丽;刘建;朱朝阳;黄永军 刊期: 2003年第22期
护士作为医疗中一个重要的角色,不仪要求有严谨的工作态度,还需要有良好的工作能力.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护理工作的概念也不再局限于打针、发药等机械工作,而是从心理、社会角度来全方位的关注患者健康.
作者:谭春荷 刊期: 2003年第22期
世界卫生组织(WH0)认为安全的血液来源是来自自愿无偿献血者[1]提供的血液,而街头无偿献血是自愿无偿献血者的一种重要献血形式.
作者:朱立专;董长征 刊期: 2003年第22期
湿疹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笔者多年来将温补肾阳、健脾养胃、活血祛风,调节、提高免疫功能法运用于临床治疗湿疹,疗效显著且不复发,无毒、副作用,治愈率97%.患者在接受姜芪散治疗过程中病情加重,病情反复次数的多少与他以前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药物的多少、种类、毒、副作用的大小成正比!治愈后禁止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药物,以免复发!
作者:唐钰秋;毕力格;唐景华 刊期: 2003年第22期
我科1996年9月-1999年9月期间共收治曼陀罗中毒3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例1:患儿,女,5岁.误食曼陀罗菓约1h发病,6h入院.
作者:梁瑞珍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目的:建立了氯霉素滴耳液的微生物二剂量含量测定方法,并与UV法进行比较.方法:微生物法测定条件为:检定菌:藤黄微球菌,培养基:II号培养基(pH7.8),缓冲溶液:磷酸盐缓冲液(pH6.0),剂距比为2:1.剂量反应直线方程的范围在0.8-5.6 μ g@ml1,r=0.9992,紫外分光光度法氯霉素的线性范围18-24μ g@ml1,r=0.9999,抗生素微生物法平均回收率98.88%,RSD为0.26,UV法平均回收率为99.15%,RSD为0.46.结果:两种含量测定方法具有可比性,经t检验显示: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法均可用于氯霉素甘油的质量控制.但UV法更简单、快速、正确.
作者:赵懿清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目的:为探讨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抗体(TMAb)在桥本甲状腺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RIA)对桥本甲状腺病30例,其他甲状腺病100例(患病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组)进行了血清TGAb、TMAb测定并作比较.结果:①TGAb、TMAb血清测定水平(%)桥本组(49.8+9.9、36.8±7.7);其他甲状腺病组(14.5+5.6、8.9±5.2)与正常组的(7.4±4.5、5.8±4.6)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②按TGAb>30%;TMAb>15%定为阳性,30例桥本甲状腺病患者TGAb阳性28例(93.3%);TMAb阳性29例(96.7%);二项阳性27例(90%).100例其他甲状腺病患者TGAb阳性1例(1%);TMAb阳性12例(12%),无两者同时阳性.正常组两项抗体均阴性.结论:血清TGAb、TMAb联合测定对鉴别桥本与其他甲状腺病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莲爱;黄壬秋;李永明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特征.方法:2135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根据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管腔收缩期狭窄判定为心肌桥.结果:共检出63例,检出率2.96%,均位于左前降支.其中1级狭窄53例(84.1%),2级狭窄9例(14.3%),3级狭窄1例(1.6%).19例(30.2%)在心肌桥近段有粥样硬化病变.25例(39.7%)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1例95%收缩期狭窄病例置入支架,余药物治疗,临床症状消失.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时收缩期狭窄是判定心肌桥的重要依据,心肌桥可导致缺血性心脏事件,应引起重视.
作者:熊龙根;陆东风;刘世明;许博裳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目的:对大肠埃希菌(E.coli)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M(RAPD)法基因分型并应用于医院感染的判断.方法:以优化的随机引物、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对临床分离的161株E.co1i进行RAPD法基因分型并按指纹图上DNA条带数及片段大小绘制基因分型图谱,同时对E.coli的医院内感染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161株临床分离E.coli共得RAPD型120种;E.co1i的医院内感染确实存在.结论:RAPD法可将E.coli分型120种并有效应用于E.coli医院内感染的判断.
作者:叶明亮;李晓娣;公衍文;侯晓琦;吕波;薛燕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目的:评价99mTc-MIBI乳腺显像的实用性,以作为乳腺X线照相术检测乳腺癌补充技术,从而提高乳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我们研究了100例病人(平均年龄为48.3±10.8岁),发现106个病灶,85个病灶可触及肿块,21个病灶未触及肿块,乳腺X线照相检查定位针吸细胞学检测发现39个病灶,手术病理活检发现67个病灶.每一病人均静脉注射99mTc-MIBI 20mCi,静脉注射15min后开始进行乳腺俯卧左、右侧位及仰卧前位显像,采集矩阵256×256,采集时间5-8min.整个显像过程大约需要40min,所有影像资料均存入计算机.结果:经病理学诊断与99mTc-MIBI乳腺显像结果相对照,99mTc-MIBI乳腺显像的灵敏度为93.7%,特异性为87.8%,阳性预测值为76.9%,阴性预测值为97.0%.结论:99mTc-MIBI乳腺显像是一种高灵敏度的检测乳腺癌的方法,可以提高常规的乳腺X线照相术对乳腺癌诊断的特异性.
作者:杨学伟;金刚;吴树华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猝死的病因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我院急诊科自1961年-2002年因心脏病,坏死性胰腺炎,以及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猝死的75例进行了回顾性的临床病理分析.结果:本组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老年组年龄59-87岁,平均68岁,非老年组年龄14-58岁,平均43.5岁.57例为心源性猝死(SCD)76%,非SCD 18例(24%).SCD中:冠心病猝死36例(36/57),36例冠心病猝死病人病理解剖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31例.非SCD 18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8例,尸检病理发现:胰腺有明显的出血,坏死性改变,胰腺肿大成黑棕色或暗红色.结论:积极防治冠心病高血压是减少猝死发生的根本措施,对突发的腹部疼痛,不能忽视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作者:索爱生;曹素艳;朱越 刊期: 2003年第22期
患者,女,57岁,藏族,世居日喀则.2002年12月2日因反复性右上腹胀痛4年余,加重1周收入我院普外科.病案号:153157.入院查体:心率80次/min,律齐,心前区闻及Ⅳ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右上腹有明显触压痛,莫菲氏征阴性.
作者:姚天文;何艳梅;叶萨军;宋娟 刊期: 2003年第22期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isi, As)目前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顽症,怎样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作者:陶玲;刘铭 刊期: 2003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