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研究

熊龙根;陆东风;刘世明;许博裳

关键词:心肌桥, 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
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特征.方法:2135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根据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管腔收缩期狭窄判定为心肌桥.结果:共检出63例,检出率2.96%,均位于左前降支.其中1级狭窄53例(84.1%),2级狭窄9例(14.3%),3级狭窄1例(1.6%).19例(30.2%)在心肌桥近段有粥样硬化病变.25例(39.7%)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1例95%收缩期狭窄病例置入支架,余药物治疗,临床症状消失.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时收缩期狭窄是判定心肌桥的重要依据,心肌桥可导致缺血性心脏事件,应引起重视.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管碟法与UV紫外法测定氯霉素滴耳液含量的比较

    目的:建立了氯霉素滴耳液的微生物二剂量含量测定方法,并与UV法进行比较.方法:微生物法测定条件为:检定菌:藤黄微球菌,培养基:II号培养基(pH7.8),缓冲溶液:磷酸盐缓冲液(pH6.0),剂距比为2:1.剂量反应直线方程的范围在0.8-5.6 μ g@ml1,r=0.9992,紫外分光光度法氯霉素的线性范围18-24μ g@ml1,r=0.9999,抗生素微生物法平均回收率98.88%,RSD为0.26,UV法平均回收率为99.15%,RSD为0.46.结果:两种含量测定方法具有可比性,经t检验显示: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法均可用于氯霉素甘油的质量控制.但UV法更简单、快速、正确.

    作者:赵懿清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红细胞压积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清除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红细胞压积水平对血液透析清除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分3部分:①多元线形逐步回归方法考察Hct与血透清除率的相关性:②横断面研究考察不同Hct水平的透析清除率;③随访3个月,考察Hct及透析清除率的变化.结果:①Htct与透析清除率存在相关性.②当Hct<30%时,随着Hct的升高,透析清除率逐渐降低;当Hct>30%时,透析清除率呈现升高趋势.③随访3个月,Hct逐渐增高,透析清除率逐渐降低.结论:Hct水平对血液透析清除率具有一定的影响性.

    作者:林晻;姚建;于青;黄一新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前牙冠根斜折根内固定自体牙修复

    前牙冠根斜折过去多采用拔除松动牙冠后行桩冠修复,或当斜折达龈下,行牙冠延长术不能暴露断端时,给予拔除后再行修复.但临床工作中,有的患者要求尽量保留自体牙.效果如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丽荣;任贤云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高效液相法测定肠泰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肠泰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充柱(4.6mm i.d.×250mm,5 μ m),流动相为0.05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3)-乙腈(73:27),检测波长为270hm,柱温40℃,流速为1.0ml@min1.结果:盐酸小檗碱在0.0124-0.2481 μ 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25%,RSD值为1.45%(n=5).结论:实验表明,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作者:刘成红;曹红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21例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X线与CT的诊断

    目的:进一步认识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X线及CT表现,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神经源性肿瘤21例,其中神经鞘瘤7例,神经纤维瘤8例,节神经细胞瘤4例,恶性神经源性肿瘤2例,所有病例均经胸部拍片及CT扫描.结果: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发生于后纵隔(95.2%),典型X线表现为后纵隔脊柱旁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肿块,CT可明确显示病变内钙化,肿块形态,肿块与邻近结构的显示及肿块的强化特点等.结论:X线检查是发现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有效手段,CT扫描有利于肿块的准确定位及形态学诊断,有助于肿瘤的定性和估计手术切除的可能性.神经源性肿瘤是常见的原发性后纵隔肿瘤,绝大多数发生于后纵隔脊柱旁沟处,少数肿瘤可部分发生在椎间孔内,使肿瘤呈哑铃状生长.本文收集了1997年-2002年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对其X线及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作者:陈正挺;陈锦云;陈中武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医院管理工作的物流和信息流

    医院工作千头万绪,物流和信息流的有序流动是医院管理工作上等级的重要方面.

    作者:余进;甘霖;印卫路;童利群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27例肺结核合并院内绿脓杆菌肺炎的护理体会

    绿脓杆菌肺炎是一种严重而又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多以院内感染的形式出现,常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或有严重基础疾病患者[1].

    作者:董莉莉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氯诺昔康与吗啡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比较

    氯诺昔康是新型的非甾体镇痛抗炎药物.它具有消除半衰期短(3-5h)、镇痛作用强、胃肠道副作用少、常规剂量下无中毒性肾损害发生的优点[1].本文通过PCIA氯诺昔康和吗啡的比较,观察氯诺昔康对术后病人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以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

    作者:邵庆祝;储海;王亮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冷冻与甘油保存鼠坐骨神经异体移植再生效果的对比研究

    目的:通过比较液氮冷冻和甘油处理两种方法保存大鼠坐骨神经进行异体移植的效果,探索出一种较好的进行异体神经移植的方法.方法:取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液氮冷冻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组(A)、甘油处理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组(B)、自体神经移植组(C).术后分别于4周、8周和16周对移植神经行大体和光镜、电镜、电生理、轴突图像分析等检查.结果:3组中以自体神经移植组再生效果好,异体神经移植组中以甘油保存神经移植组神经再生情况优于液氮冷冻保存神经移植组.经统计学处理,神经电生理结果和轴突图像分析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同种异体神经用甘油处理和液氮冷冻处理后,进行移植能够有效的促进神经再生,甘油保存同种异体神经为佳.

    作者:张继春;田德虎;韩金豹;张秀丽;张经歧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50例临床观察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出现,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生率正逐年上升,本院对2000年5月-2002年10月间50例6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观察如下.

    作者:赵秀云;姚庆春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肿节风注射液与16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

    目的:研究肿节风注射液与临床常用16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应用酸度计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考察肿节风注射液与16种药物配伍后的外观,pH和紫外吸收变化.结果:肿节风注射液与其中4种药物配伍后pH值有明显改变,与其它12种药物配伍后外观、pH和紫外吸收均无明显改变.结论:肿节风注射液与酚磺乙胺,三氨唑核苷、青霉素、甲硝唑应谨慎配伍.与其它12种药物可配伍应用.

    作者:邓代全;张昊;冯碧敏;王秦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显微手术治疗镰幕区脑膜瘤2例报告

    镰幕区脑膜瘤因其位置深,周围结构重要,手术风险大,而难以全切除.本文报告2例效果较好.

    作者:薛洪利;魏学忠;于春泳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老年护理管理探讨

    老年人具有抗病能力低、患慢性病多、医疗费用高、心理问题多等特点,对护理服务模式、工作范围、护理人员的质量数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老年护理是一专多能的综合性服务,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家庭护理、社区保健是其趋势,老年护理管理应从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标准化管理、低成本战略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

    作者:郑东萍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利复星治疗251例支原体尿道(宫颈)炎疗效观察

    本文通过对251例支原体尿道(宫颈)感染的患者随机分组治疗,治疗结果强力霉素组总有效率71.79%,利复星组总有效率84.70%,强力霉素+利复星组总有效率92.05%.发现利复星对支原体引起的NGU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印海鹏;孙蔚斌;鄂馨梅;张迎春;罗正国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关于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体会

    面对现代化人才的培养,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存在明显的不足是:教学目标政治化,教学内容教条化,价值选择一元化,负面效应明显化;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公民与政府的不对等关系,德育教学服务政治的传统,人文意识缺失,缺乏现实理性准则;主要解决对策:弱化政治功能强化教育功能,减少浅陋说教增加人文科学,放弃一元准则提倡个性准则.

    作者:司荣婷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硬膜外自控镇痛吗啡加新斯的明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近年来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于剖宫产术后镇痛,为各医院所采用.我院自2000年3月采用该项技术,通过对两种不同镇痛液配方的比较,认为硬膜外自控镇痛液中加用新斯的明能够起到更好的镇痛和减少并发症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占强;朱丽;刘建;朱朝阳;黄永军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心脏起搏治疗房颤进展

    近年来人们对应用心脏起搏治疗和预防心房颤动的关注正在不断增加.起搏治疗可作为繁琐、单调的序列药物选择实验的一种替代方法,对药物或消融治疗也有辅助作用.本文对目前研究中的起搏方式及其治疗房颤的可能机制和临床结果作一综述.

    作者:丁洁;徐冬;杨柏松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内窥镜鼻窦手术56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提高鼻内窥镜手术疗效的方法.方法:对4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经鼻内窥镜手术.结果:40例中随访半年以上者34例,治愈25例(73.5%),好转7例(20.6%),无效2例(5.9%),总有效率94.1%.无严重术后并发症,术后出血1例,中鼻甲与鼻中隔粘连2例(2侧).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良好的疗效.手术操作训练准确,彻底清除病变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车珂琰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软瘫的诊治体会

    1临床资料我院从2002年5月-2003年6月,共收治软瘫患者26例,其中椎间盘突出1例,椎管内占位1例,格林巴利1例,周期性麻痹23例.

    作者:王瑞先;万小超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地塞米松过敏反应2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发生过敏反应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我院发生的8例及近年文献报道的19例发生地塞米松过敏的临床资料.结果:静滴、静推或肌肉注射地塞米松均可发生过敏反应,以静推发生率较高.结论:临床应重视地塞米松过敏反应,可使用苯海拉明或肾上腺素治疗.

    作者:何晓英;汪溦;余蜀萍;罗蓉;袁立加 刊期: 2003年第22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