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TNF-α和IL-10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李冬梅;刘敬霞;李艳超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动态观察4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TNF-α和IL-10的变化.结果:TNF-α各监测点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IL-10于发病后第1h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第6h后各监测点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0.01).TNF-α峰值出现早于IL-10.结论:细胞因子产生的时程和作用机制不同,致炎因子占主导地位时,使缺血性损伤加重,抗炎因子占主导地位时,对脑缺血产生保护作用.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HP动作抗荷训练的效果分析

    抗荷动作是战斗机飞行员提高抗荷耐力的有效措施之一,更是保证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发挥战斗力和维护飞行安全的重要条件.

    作者:张刚林;潘郁萍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儿童眼球穿透伤198例诊治经验

    儿童眼球穿透伤是眼科急诊,是儿童致盲、致残的后天性重要原因之一[1,2].我院自1990年1月-2002年6月,共诊治198例,除6例眼球摘除术,余192例195只伤眼获得了保眼、保视,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力军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心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在血压调控,水盐代谢中发挥作用,而且亦是心血管系统细胞生长、增殖和功能调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调节系统.

    作者:王建;陈明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服药期应注意饮食与营养

    服药是我们治疗疾病的主要途径,同时饮食和营养在促进患者康复上起着重要的意义.在医学领域中设有营养卫生学,专门研究生理病理等状态下的营养,营养师的专职是在医疗预防保健中,根据患者的营养需要和服药情况负责制定病人的各类饮食以辅助医疗.

    作者:张红光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TNF-α和IL-10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动态观察4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TNF-α和IL-10的变化.结果:TNF-α各监测点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IL-10于发病后第1h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第6h后各监测点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0.01).TNF-α峰值出现早于IL-10.结论:细胞因子产生的时程和作用机制不同,致炎因子占主导地位时,使缺血性损伤加重,抗炎因子占主导地位时,对脑缺血产生保护作用.

    作者:李冬梅;刘敬霞;李艳超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刺血疗法治疗痤疮31例

    我科自2002年以来,采用刺血疗法治疗痤疮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所有61例均为我科门诊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男12例,女19例,年龄16-38岁,病程1个月-8年,其中炎性粉刺痤疮8例,多见于青年早期,皮疹以针帽大小的白头粉刺为主,偶见小脓疮.

    作者:陈燕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硫酸舒喘灵治疗晚期先兆流产及早产60例

    早产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75%的围产儿死亡与早产有关,另有8%的早产儿留有智力障碍或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降低早产的发生率是提高围产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包海燕;王哲慧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头孢菌素致前庭功能损害并BAEP异常1例报告

    头孢菌素是属p-内酰胺类抗生素,因抗菌谱广,抗菌力强,疗效好,副作用小,个别见于过敏反应及对肾脏的毒害作用,临床常用于感染性疾病.但在用药过程中出现突发性耳聋者罕见,引起BAEP异常者未见报道.现就我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汤景乾;李亚楠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几种常用中药剂型的特点

    中药的剂型很多,传统剂型有:丸、散、膏、丹、汤等等,随着医药科学的发展,片剂、针剂、气雾剂等新剂型也应运而生.现将常用的汤剂、丸剂、冲剂、口服液、针剂几种剂型的特点分述如下.

    作者:薛晓东;管毅;丛林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防止SARS感染的X线诊视板的设计

    目前在SARS病例中,医护人员被感染的比例高,其中以放射科技术员为SARS患者照床旁像时被感染居多.因为照射时将X线片暗盒放在SARS患者胸部背后,近距离面对面搬动患者,而且患者每天照胸片以观察其病情.增加照像技术员的感染几率.

    作者:李颖丽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16例B超误诊胆囊炎分析

    我院于1998年-2002年,行B超检查诊断胆囊炎的患者146例,追踪随访发现B超误诊为胆囊炎16例.误诊的患者经一段时间的保守治疗无效,经多种检查,后确诊为其他疾病引起胆囊壁或胆囊腔内回声的改变.

    作者:张健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以偏瘫为首发症状的老年低血糖症分析

    低血糖引起的心动过速、多汗、饥饿感等常见表现,已被大家熟悉,然而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出现的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如:偏瘫、失语等,与急性脑血管疾病极其相似,故易被误诊.为提高对此类低血糖的认识,现将我院从1995年4月-2002年4月收治的首诊为偏瘫的低血糖症8例报告如下.

    作者:何静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微创穿刺术床边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附23例报道)

    我院自1998年2月-2002年10月,采用特制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床边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23例,均取得良好疗效.现将诊治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郝斌;曹高学;霍秀珍;张文生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浅谈医患关系及其调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医疗卫生改革不断深化,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当前医学模式正在发生变革,医患关系日益被医院管理者们认识、研究并适时进行调节.

    作者:于敦胜;曲健荣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关于提升军队疗养院服务理念的几点思考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疗养院如何应对竞争,并在市场竞争中抢占相应的份额,具备高品质的服务理念是疗养院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

    作者:董晓敏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静滴ATP引起过敏性休克致急性心肌梗死1例

    发生ATP过敏非常少见,临床上仅有个别报告.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1例因静滴ATP引起过敏性休克致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文华;高克仁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舟源Ⅲ号对骨不连骨感染的治疗效果

    目的:观察舟源Ⅲ号对骨不连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使用舟源Ⅲ号治疗33例骨感染骨不连.结果:16例完全愈合,10例基本愈合,7例较治疗前有所改善.结论:舟源Ⅲ号治疗骨感染骨不连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金录;张军;韩宏甲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抗癫痫药性脑病

    多种AEDs均可诱发脑病,已报道的有苯妥英钠(PHT)、卡马西平(CBZ)、丙戊酸钠(VPA)、拉莫三嗪(LTG)、妥吡醑(TPM)、氨已烯酸(VGB)、扑痫酮(PRM)、劳拉西泮(LZP)等.

    作者:荀坤林;李国良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的病理与胸部放射学诊断的对比观察

    肺淋巴管肌瘤病或称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ulmonarylylmphangioleiomyomatosis,PLAM)是一种病因不明、持续发展的弥漫性肺间质疾病,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主要发生在育龄期妇女.

    作者:李颖丽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护理

    如何合理应用腹部带蒂皮瓣解决手外伤皮肤缺损的护理.分析2001年-2002年2年来护理42例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护理经过.结果42例皮瓣全部成活,该皮瓣取皮面积3×2cm-30×15cm,供区隐蔽、方法简单、安全可靠,但围手术期护理尤为重要,如果稍有疏忽,就能导致手术失败给病人造成痛苦.

    作者:万兰萍 刊期: 2003年第18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