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00例未婚先孕终止妊娠后的调查

王丰凤

关键词:
摘要:我院妇产科门诊于2001年元月开始对未婚先孕在本院及非本院进行终止妊娠后出现的一系列危害妇女健康的现状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黄芪联合多巴酚丁胺用于肺心病心衰疗效观察

    我院自1997年以来,采用黄芪注射液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肺心病心衰15例,并与对照组¨例进行疗效对比,以及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测定,心功能、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气分析也有改善.两药合用作用加强,时间短,疗效快,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姬珊;伍英莲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介入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观察与护理

    外伤性脾破裂介入治疗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后,将导管插入出血的脾动脉,并注入栓塞剂进行栓塞,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该疗法创伤少、痛苦轻、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并尽可能地保留脾脏功能.

    作者:沙明选;曲培刚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简介一种通用性动态血压数据库系统

    为了使动态血压监测(ABPM)在临床诊治高血压、防治脑卒中、保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研制了一种通用性ABPM数据库系统.此数据库结合了ABPM数据与被测者的病史、家族史、生活习惯等相关信息,以Visual Basic、Microsoft Office和SQL建立数据库,将被测者的ABPM数据及个人资料输入数据库,建立简易、快速的综合分析、结果报告及临床研究分类等.本文从临床应用方面介绍了此ABPM数据库系统.

    作者:赵子婴;王娟;赵子彦;闫志晖;李玉阳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脑震荡后综合征30例分析

    脑震荡后综合征是各种颅脑外伤后常见的后遗症[1],为了加深对其的认识,本文总结了我院6年来诊断的30例脑震荡后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刘明辉;顾镭;陈永刚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提供优质而多元的服务,才是药品销售的真正出路-面对价格战的理性思考

    2002年是国内医药界价格战激烈的一年,也是国内医药界变化大的一年,医药界就象一个孩子的成长,在变化中不断成熟起来,由开始的冲动出击,已逐步转入了理性的思考.

    作者:邓刚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外科治疗25例报告

    我科1990年-2000年10年间对25例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急诊行门奇静脉断流术,取得较好疗效,男19例,女6例,年龄17-62岁,均系肝内型门脉高压征,其中肝炎后肝硬变18例,门脉性肝硬变7例,肝功能检查均有不同性质损害.

    作者:黄红民;蒙莉莉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注射用水用于分娩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其以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新生儿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无菌注射用水在第五腰椎棘突划一纵行中线,左右旁开2cm,向下2cm各注射成0.5-1.0cm皮丘,对30例初产妇(观察组)与自然分娩的30例初产妇(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镇痛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分娩方式,产妇和新生儿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水针用于镇痛分娩效果显著,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对胎儿、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作者:刘玉平;段永红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浅谈影响中药汤剂疗效的几种因素

    中药汤剂在中医临床上以疗效快,操作简便,临床大夫可随患者的病情、体质、季节、气候等不同而灵活制备是其它制剂无法取代的.因此中药汤剂正为越来越多的病人接受.但随之而来的是病人的怨言,吃了多少多少付中药,病一点没有减轻等等.排除临床大夫辨证施治的原因,笔者认为以下几种因素,影响汤剂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丽萍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夏季面瘫的针灸治疗

    面瘫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各个年龄,全年各个季节均可发生,以秋冬季为甚.临床实践中用针刺方法治疗夏季面瘫,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付开喜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目前已被国内外所公认,大量临床实验证明,溶栓治疗使急性心肌梗死的住院死亡率明显下降.

    作者:吴彩霞;李凤侠;余秦江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23例治疗体会

    本文分析23例难治性老年心衰患者,心功能均为Ⅲ-Ⅳ级(NYHA分级).男18例,女5例,其中冠心病17例,高血压心脏病4例,风湿性心瓣膜病2例,年龄57-83岁,平均67.5岁.病史7-15年,平均13.2年,伴多脏器损害6例.

    作者:杨国林;成正凡;刘健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中药养生宝制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养生宝胶囊中大黄素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高效液相法测定,选定YWG-C18分析柱(4.6m×250mm,5μ m),流动相:甲醇-0.2%磷酸(80:20),检测波长:436nm,流速:1.1ml@min1,柱温:室温.结果:本法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线性范围0.2-1.5 μ g(r=0.9999),平均回收率99.6%RSD=0.43%.结论:建立的定量方法可用于养生宝的质量控制.

    作者:荆海燕;高青枝;杨晓云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复杂性掌指关节背侧脱位治疗体会

    我院自1995年元月-2000年元月用闭合手法复位拇食指掌指关节复杂脱位12例,均复位顺利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义兵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胸外科院内获得性感染特点及治疗

    目的:通过对胸外科79例院内获得性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方法:对79例病原学培养阳性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年龄、并发症、临床表现、病原学及其药敏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下呼吸道感染占第一位.致病菌以绿脓杆菌为主,真菌感染亦占相当比例.院内的侵袭性操作是院内感染的重要原因.结论:应采取相应措施预防院内获得性感染和对院内获得性感染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作者:李淳成;柯昌康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急性心梗患者恢复期的系统健康教育

    随着监护水平的提高和治疗手段的进展,心梗患者的急性期病死率已大大下降,目前已低于10%[1].但在临床上,有一部分患者渡过了危险期却在恢复期和出院的一段时间里复发甚至死亡.因此急性心梗患者恢复期的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年来,通过对急性心梗患者恢复期的健康教育,收到了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登平;蒋萍萍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氟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调脂作用及安全性.方法:治疗组(氟伐他汀组)30例(男22例,女8例),给氟伐他汀40mg,qn×4周.对照组(辛伐他汀组)16例(男8例,女8例),给辛伐他汀20mg,qn×4周.结果:两组在调脂方面均有明显效果,氟伐他汀组1个月总有效率为93.3%,辛伐他汀组总有效率为87.5%.两组比较P>0.05.不良反应率治疗组为6.7%,对照组为6.2%,两组比较P>0.05.结论:新药氟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与辛伐他汀作用相当,调脂效果好.两药的耐受性均好,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且两组没有显著差异性,适合老年人应用.故氟伐他汀为一个好的老年调脂药物.

    作者:杨素英;郭民侠;李彦玲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口服PPA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20岁.因腹痛、腹泻4次,在家中自服PPA(山东新华制药厂)0.75g,15min后出现头晕、乏力、全身不适、发痒,以手心、脚心为著,大汗淋漓,随后晕倒意识消失急诊.

    作者:亓文栋;张仲萍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浅谈如何提高静脉使用率

    静脉注射、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如何保护静脉,提高静脉使用率,也是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必须探讨的内容,本人从事护理工作多年,现将一些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国琴;俞娟芬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冠心病病人的饮食护理

    冠心病系指冠状动脉硬化引起血管阻塞、心肌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一起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作者:辛静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胫骨内外髁骨折X线CT诊断探讨

    X线检查对于诊断骨与关节的外伤具有重要意义,当骨与关节发生外伤临床上怀疑难已诊断时,X线检查可以明确有无骨折或脱位,如临床检查有明显骨折或脱位时,通过X线检查,可进一步了解骨折和脱位的详情[1].

    作者:张学志 刊期: 2003年第13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