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梅
总结了235例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包括奔赴现场,环境与伤情评估,及时发现休克的早期征象,现场处理,安全转送及心理护理等,认为把握好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各个院前救治环节,可为患者的生命赢得宝贵时间,为成功手术、后期治疗、预后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
作者:张桂芬;邓霞;萧佩仪;何丽婵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口服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对初产妇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 将孕周在16~26周,年龄在16~35岁(平均年龄22岁),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初产妇13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68例及观察组68例.对照组常规用利凡诺引产.观察组采用利凡诺合用米非司酮引产.结果 观察组宫缩发动早,产程短,产后出血量少,无宫颈撕裂伤及胎盘滞留.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用于初产妇中期妊娠引产,方法简便,安全,有利于产程进展,缩短了产程,减少了产后出血量少,有效预防了宫颈撕裂伤,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容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回顾性总结了46例恙虫病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包括一般护理,发热的观察及护理,焦痴溃疡的观察与护理,以及皮疹、淋巴结肿大及主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饮食护理等方法,认为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时有效的护理,是抢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吴小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护士修养与礼仪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护士职业礼仪规范包括护士的形象美、护士的语言美、护士的行为美、护士工作环境美.认为通过培训能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与修养,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熊翠兰;易百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327例(541只眼)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安全护理、全身情况评估、眼位配合训练,术前准备,术后休息,生活护理及专科护理,认为加强白内障术期的观察与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对于保障患者手术成功和术后痊愈出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多丽萍;徐静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特点,包括焦虑恐惧、抑郁自卑、自尊心理、幼稚心态和感觉异常,并提出了护理对策.认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心理问题有其特殊性,影响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护理人员做好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有利于其顺利渡过手术关,得到大程度的康复.
作者:韩彩娟;杨红梅;王改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在社区公众徒手心肺复苏培训中应用十字歌诀结合数字记忆法的效果.方法 将986名社区公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运用十字歌诀结合数字记忆法和常规教学法进行徒手心肺复苏培训,分期分批进行,每批培训3h.结果 十字歌诀结合数字记忆法使公众对徒手心肺复苏这项急救技能的掌握显著优于常规教学培训法(p<0.01).结论 十字歌诀结合数字记忆法简单、易于记忆、便于联想,能激起公众的学习兴趣,更趋于公众能够接受.该方法用于社区公众徒手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的培训,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作者:周新桃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应用泵雾化与超声雾化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效果与护理措施.方法 将1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成泵雾化组50例和超声雾化组50例,2组患儿均在合理选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再加泵雾化或超声雾化辅助治疗,雾化药液均为博利康尼1.25mg~2.50mg+布地奈德0.5mg~1.0mg.结果 泵雾化组在有效改善肺通气、提高治愈率和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超声雾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泵雾化能更迅速将雾化药液随患儿吸气进入气道,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痰液粘度,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肺通气,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治愈率.
作者:王桂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122例手足口病合并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护理措施,包括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病情监测,液体治疗的护理,以及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口腔护理,心理护理等方法,认为为患儿制订有针对性的护理和计划,并使护理措施得以有效的实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促进了疾病的转归.
作者:应时雨;何瑾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人工流产术(人流术)是避孕失败所采取的补救措施,通常术中出血少于50ml.2009年3月本院收治了1例在外院行人流术后的患者,术后阴道流血不止,出血量大于200ml,转入本院后经过积极抢救治疗、精心护理后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俞颖;窦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了解再住院慢性肝炎病人不遵医行为的原因,探讨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方式对76例再住院慢性肝炎病人不遵医行为的原因和护理干预前后不遵医行为改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干预前后病人不遵医行为有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慢性肝炎病人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提高病人的自控力和依从性,积极纠正不遵医行为.
作者:张亚群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的护理经验.包括对确诊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立即采取洗胃、催吐、导泻、心理护理等措施,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认为医护密切配合,及时明确诊断,迅速采取洗胃措施,合理应用解毒剂阿托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合理的急救护理措施和心理护理,并积极预防并发症,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极为重要.
作者:丰汝菊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氧化锌软膏在静脉输液外渗中的作用.方法 将308例静脉输液外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4例采用氧化锌软膏外涂加热疗,对照组154例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比较2种方法在治疗静脉输液外渗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9.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32%,2组比较,χ2=105.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护理静脉输液外渗中氧化锌软膏外涂加热疗的疗效明显优于硫酸镘湿热敷.
作者:陈湘桃;康汉阳;龙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胆管粘液腺瘤,肝胆管结石并胰管结石,这种病例在我国非常罕见.患者临床表现以阻塞性黄疸为主,若胆管阻塞严重,可出现腹痛及胆管炎的表现[1].本例患者在胆道手术25年后出现右上腹包块半年而入院,历经32d的精心治疗与护理康复出院,现将术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盛丽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54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联合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术中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腹痛等情况,术后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引流管的通畅.认为治疗成功除要求操作者具有娴熟的技术,还要求术后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和加强并发症的观察.
作者:王雪琴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3例主动固定起搏导线导致心脏穿孔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术中、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心脏穿孔,纠正低血压,配合医生重新植入起搏导线,消除患者恐惧心理.认为心脏穿孔是主动固定起搏导线导致的严重并发症,术中护士密切的配合与术后细致的观察与护理对于及时诊断和处理主动固定起搏导线所致心脏穿孔尤为重要.
作者:陈小芳;李乐之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导致本院产科护士职业紧张的因素,包括晚夜班的工作压力、产科工作特点的压力、产妇及家属期望的压力、产科护理的高风险及高要求、精神压力,并提出了管理对策.认为产科护理职业紧张源于产科护理工作量、医疗纠纷、护理人员的配置,管理者应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以缓解护士疲劳水平,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作者:林丽;杨作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的抢救配合与护理措施,抢救配合包括及时建立静脉通道,补充有效循环血量,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及时纠正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护理对策包括加强基础护理、饮食指导、导尿管护理、心理辅导及健康教育,认为护理人员应加强病情的观测,熟练掌握基础护理知识,重视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以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作者:袁月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临床业务性护理查房存在的问题,包括临床业务性查房与业务性讲座混淆,各级护理人员重视不够,护理查房程序欠完善,主查人的资质问题,查房的形式单一,护理业务性查房与护理科研相脱节,并提出了对策.认为应采取积极对策,切实提高查房质量,提升护理人员业务水平.
作者:张正华;李琴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二尖瓣膜替换术为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有效手术方法,是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实施的心内直视手术.心包填塞是心脏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术中止血不彻底、机体凝血机制紊乱或术后抗凝过量导致心包内积血,压迫心脏,妨碍心脏舒张和充盈,出现低心排量表现.
作者:周纯燕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