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娥;段芙蓉
1病例报告患者,女,48岁.主诉行胆囊切除术后2周即感上腹部胀痛,进食后明显加重,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作者:施德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X线是骨肿瘤检查的主要方法,近年来随着CT的广泛应用,为准确显示骨肿瘤的形态学表现、病灶内成份和肿瘤分期提供新的途径,为探讨CT在四肢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笔者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四肢骨肿瘤,其中恶性骨肿瘤24例,良性骨肿瘤1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蓉;施裕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我科自2001年10月-2002年4月,采用喘康速筒式吸入法治疗毛细支气管炎52例,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红菊;李敏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肝内胆汁淤积是指某些原因所致肝细胞或毛细胆管异常,影响胆汁的分泌或排泄障碍所出现以梗阻性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1].此病并不少见,且有渐增多趋势,多数临床医生对此病认识不够,误诊误治现象常常发生,为了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现将我院1990年5月-2002年4月所遇到的8例病人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陈中;许圣献;倪家连;李晓琨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面神经麻痹的发病机理和治疗原则.方法:回顾分析我科经治的22例面神经麻痹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经对因对症处理和保守治疗,均消除或明显改善症状,或者分娩后面瘫自愈.结论:妊娠期面神经麻痹与孕期内特殊生理改变密切相关,同时决定孕妇面神经麻痹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方法.
作者:杨长亮;杨后民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脊柱骨折是外科常见的创伤,不合并脊髓损伤的脊柱骨折不是严重问题,但若在急救中忽视或搬运不当,亦可造成人为的脊髓损伤,直接影响伤者的后续治疗和生活质量.因此,脊柱骨折院前搬运尤为重要.我院急诊科自120开通以来,针对脊柱损伤不同情况实施院前急救与护理,指导病人陪护正确合理地搬运病人,取得满意效果,具体措施如下.
作者:邱红英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初诊时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CML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58例CML男女构成比为1.68:1,平均43岁(范围10-90岁),以20-60岁组病例多.初诊时93%处于慢性期,23例(15%)因为偶然情况而确诊.主要症状为不明原因的低热和疲乏,主要的体征为脾肿大.多数病人仅有轻度贫血或无贫血,血小板数一般接近正常范围,老年人贫血和血小板减少者较年轻人多.脾肿大程度与白细胞数正相关(r=0.3724,P<0.0001),与血小板数无关.白细胞数、血小板数、脾肿大程度均与血红蛋白值无相关性.白细胞数、血小板数与出血倾向无关.结论:CML好发于中青年,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血象检查可以提示诊断线索.
作者:梁晓华;周鑫莉;林果为;张文龙;沈云峰;唐正贤;高松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近年来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医疗信息系统从初的单纯经济管理模式已逐步过渡到全方位的医疗管理模式,电子病历也应运而生,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孤立应用、部门应用和较完整的集成应用3个阶段.
作者:岳树强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患者,女,70岁,因胸骨后疼痛,吞咽时加重1个月就诊.查体:体温、血压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心电图检查无异常.胃镜诊断为食管癌.
作者:孙淑华;武清华;石洪菊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在产科接生时,手套的完整性有利于保护助产士免受血源性病原体感染及病人伤口免受助产士皮肤上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然而,在接生时手套的穿孔很常见,文献报告外科手术时手套的穿孔率高达60%.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在接生时,戴单层手套和戴双层手套时的穿孔率.方法:研究资料来源来于本院产科3个月接生中所有使用过的手套.接生结束后立即测试手套的穿孔情况.方法是手套装满水后观察是否漏水,测试时间为1min.所使用的手套为本院常规使用的手套.结果:总共为215例分娩,242付手套被测试,190付为单层手套,52付为双层手套,242付手套穿孔39只(穿孔率为8.06%),215例分娩中31次穿孔(穿孔率为14.42%).其中发现单层手套穿孔率为25只/190付(6.58%),双层手套穿孔率为14只/52付(13.46%),其中双层手套内层手套的穿孔率为1只/52付(0.96%).结论:鉴于工作中医务人员和病人之间无菌安全的重要性,戴两层手套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毛雅萍;夏维木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合心爽(地尔硫卓)是新型的钙离子拮抗剂,主要用于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和一些心律失常,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口服合心爽和消心痛在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方面的差异.
作者:刘静;周岩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光量子氧透射液体治疗(简称光量子液疗)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及呼吸、消化、心脑血管、血液等系统疾病.根据它能提高杀菌、免疫力和增加血氧饱和度的原理,近4年来我们系统观察了应用该疗法治疗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并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较,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凤机 刊期: 2003年第12期
1资料与方法我院对500例患者资料分析,具有不同程度胸痛、胸闷病史,心电图示正常,其中典型心绞痛1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0例,稳定型心绞痛130例),不典型心绞痛(部分有高血压)者250例;胸闷100例;男120例,女380例,年龄26-71岁(平均56岁),采用高分辨能力的3通道便携式光卡记录器,导联选用CMV1、CMV3、CMV5导联,在监测中让病人详细记录1天的活动情况、变化症状等.
作者:梁化兰;俞慧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发生和发展关系.方法:对74例临床确诊的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及56名健康体检者,分别采静脉血及咽拭子标本,联合采用微量免疫荧光(MIF)试验检测血清肺炎衣原体抗体IgG及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法检测咽拭子中肺炎衣原体DNA,并将诊断急、慢性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患者按诊断顺序分为加抗生素组(静脉滴注阿齐霉素7-14天后口服罗红霉素,总疗程4周)及不加抗生素组,观察疗效.采用x2检验,在SPSS统计软件下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74例患者,血清IgG≥1:512的急性肺炎衣原体感染率为(36/74)48.7%;慢性肺炎衣原体感染率为(30/74)40.5%,两组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感染率(8/56,10.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急、慢性肺炎衣原体总感染率达(66/74)89.2%.采用咽拭子nPCR技术检测阳性率(40/74)为54.1%,两种方法检测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急性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加抗生素组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与不加抗生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慢性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加与不加抗生素治疗的临床症状缓解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肺炎衣原体感染可能是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发病原因之,并可能是咳嗽变异型哮喘加重和发作的诱因.
作者:张云辉;黄祖佑;朱宝生;刘斌;梁晓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发,是我国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的又一重要举措.此<条例>的颁发,更加完善和健全了我国的法律体系,同时,更加保障了患者、医务人员、医疗机构三方的权益和利益,对于促进医患关系、避免医患纠纷,发展我国医疗事业都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作者:李萌;王方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传统的小容量注射剂生产工艺,安瓿周转盘在洗灌封工序前后,均需进入洁净区频繁使用.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对现用安瓿联动生产线进行了改造,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杰;张玉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利多卡因及阿托品两药合用有解痉、镇静、镇痛及较强的肌肉松驰作用,在人流术时宫颈注射可选择性作用于子宫颈,使平滑肌松驰,预防人流综合征,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我院1996年-2000年以来采用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及阿托品在人工流产术中临床应用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鱼季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牵拉肩是儿童特有的一种肩关节损伤,有典型的牵拉致伤史,伤肢下垂,疼痛哭闹,不能上举及伸手拿物,拒绝他人触动伤肢,肩关节前外侧压痛,局部无畸形及肿胀,放射检查无异常.
作者:汪义兵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在提倡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的今天,个别由于病情严重,情况复杂,抵抗力极度低下的病儿仍需住在新生儿监护病房.在这里工作的护士除了要有高超的护理技术、极度的耐心以外,还需要有高尚的护理伦理道德.
作者:杜亚丽;刘倩薇;张焕雪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患者,女,38岁,因发热、咽痛、咳嗽4天.于2003年1月12日在我院门诊就诊,当时给予静滴头孢噻肟钠3.0,病毒唑注射液0.4,治疗3天.
作者:翟雁;李桂英;热汗古力·艾则孜 刊期: 200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