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肢骨肿瘤影像学诊断价值的比较分析

陆蓉;施裕新

关键词:
摘要:X线是骨肿瘤检查的主要方法,近年来随着CT的广泛应用,为准确显示骨肿瘤的形态学表现、病灶内成份和肿瘤分期提供新的途径,为探讨CT在四肢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笔者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四肢骨肿瘤,其中恶性骨肿瘤24例,良性骨肿瘤12例,现报告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体外循环技术是开展心血管手术的必要手段,是通过有效地循环和呼吸支持代替心肺功能.随着瓣膜置换术的不断改进及围术期护理水平的提高,减少了术后并发症[1],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降低了死亡率,使病人早日康复出院.本文对45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凤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尿道软扩张处理尿道结石嵌顿30例

    我院从1999年-2002年间,收治泌尿系结石750例,其中尿道结石嵌顿30例.采用尿道软扩张处理,方法简单、安全、有效、痛苦轻微.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世华;刘代忠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腰蛛网膜下腔置管引流并鞘内注射治疗重症脑膜炎28例观察

    重症脑膜炎系临床急危重症.脑膜炎发病后腰穿鞘内给药及脑脊液化验是治疗和估计预后的重要方法,既往反复腰穿鞘内给药是降低其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1,2].我科于1995年-2002年对28例重症脑膜炎进行腰蛛网膜下腔穿刺持续置管引流鞘内给药及脑脊液化验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景兆德;彭德强;温世斌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苯妥英钠严重毒性反应1例报告

    苯妥英钠毒性反应较多见,但同时损害多系统者较少.我们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秀萍;郝新平;田丑恒;曲宪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高压氧治疗牙周病102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治疗牙周病的疗效.方法:将102例牙周病患者随机分成应用高压氧治疗组及用洁牙+口服螺旋霉素治疗的对照组,对疗效进行对比.结果:HBO治疗组疗效为92.3%,优于对照组.通过该法的治疗,患者的牙周组织恢复了正常的代谢,消除了水肿,促进了牙周组织的修复,抑制了牙周厌氧菌的生长.结论:HBO治疗牙周病可获得较高的疗效,可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

    作者:文萍;陈晚秋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美能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比较困难,用抗组织胺药治疗效果不理想,并且有不同程度的嗜睡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美能即复方甘草甜素(Stronger NeominophagenC简称SNMC)是一种具有抗变态反应、抗炎等多种药理活性的药物(由日本美能发源制药公司生产).我们应用美能注射液治疗慢性荨麻疹4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立;裴智梅;李洪霞;王政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外伤性角膜上皮缺损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滴眼液治疗外伤性角膜上皮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84例外伤性角膜上皮缺损病例,随机分成rhEGF滴眼液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0.3%氧氟沙星滴眼液)各42例.治疗组用rhEGF滴眼液,对照组用0.3%氧氟沙星滴眼液,qid滴眼,共10天.隔日观察上皮缺损修复情况.结果:rhEGF治疗外伤性角膜上皮缺损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对照组,两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rhEGF滴眼液治疗外伤性角膜上皮缺损疗效确切,能有效促进角膜上皮缺损的修复.

    作者:班胜刚;李永均;苏理;卢荣强;黄明汉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乌司他丁的药理学研究与临床应用

    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是一种存在于人尿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并具有广谱的酶抑制剂作用,对胰蛋白酶、透明质酸酶、弹性蛋白酶、磷脂酶、纤溶酶等均有抑制作用.

    作者:蔡军;李定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精神病患者入院后的观察技巧

    精神病患者,即在心理活动如:感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活动等方面发生异常的一类患者,他们在心理活动上的异常会导致其对正常的问题出现异常的反应,因此护理人员在接触此种病人时,除了要有专业知识,熟悉各种类型精神障碍患者的特征及不同症状患者的护理原则,更要观察病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从而判断并做出正确的护理.

    作者:苏霞;韩俊霞;巩秀丽;李爱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淋巴管在胰腺癌转移过程中的角色

    1前言早期转移是胰腺癌预后差的一个重要原因.经淋巴道转移则是胰腺癌重要也是常见的途径.这与胰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及胰腺的淋巴管结构特点、分布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陈元文;钱学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青少年大肠癌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分析

    我国大肠癌流行病学特征之一为发病年龄明显提前[1],而青年人大肠癌多不为人所警惕,误诊率高,进展快,预后差.为引起重视,减少误诊,改善预后,现就我院1980年以来收治的52例青年人大肠癌资料,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早期诊断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李永研;王福春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vWF基因18外显子Rsa Ⅰ多态性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Willebrand factor,vWF)基因18外显子Ras Ⅰ多态性与中国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结合Ras Ⅰ酶切分析等,测定了109例冠心病患者和104例中国汉族健康对照者vWF基因18外显子Rsa 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频率,并调查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结果:①vWF基因18外显子RsaⅠ基因型分布与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吸烟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vWF基因18外显子Rsa Ⅰ基因型在高危组和低危组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vWF基因18外显子Rsa Ⅰ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汉族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无关.

    作者:殷兆芳;吴士尧;严毓勤;解玉水;程纯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肥胖病的皮肤并发症

    肥胖病在全世界范围都是一个相当严重的健康问题,由于食物消耗量的增加和身体运动量的减少,当能量吸收超过消耗时,过量的热量存储为脂肪,其结果便是体重不断增加而导致肥胖病.

    作者:刘琛;党育平;王刚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应用药物基因组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任何两位患者即使诊断相同,一般状况相同,使用药物相同,产生的疗效却可能相关甚远,毒副作用也不一样,因此提出药物基因组的概念,它通过研究病人对药物的反应如何受其基因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

    作者:朱立勤;王春革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20例甲亢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指心率快慢差异性,反映了心率连续的瞬时波动,这种心率的波动受体内神经、体液的调控,它是反映自主神经张力的敏感的指标[1].为了探讨HRV对甲亢的诊断价值,本文对20例甲亢患者的HRV进行分析,以揭示甲亢HRV的变化规律.

    作者:石素琴;韩鄂辉;王胜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结直肠癌14例临床分析

    结直肠癌晚期常见并发症之一,就是下消化道出血,但同时因上消化道疾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临床比较少见,往往因治疗上消化道疾病而延误结直肠癌手术的佳时期,现将我院1999年9月-2003年1月收治的14例报道如下.

    作者:方春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影响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制备质量因素分析

    目的:考察盐酸洛美沙星溶解速度与投料顺序的关系,灭菌后冷却方法、pH值对制剂颜色的影响.方法:盐酸洛美沙星在氯化钠前或后加入,搅拌溶解,分别取样过滤测定含量;灭菌后快速冷却与自然冷却及不同pH值下取样比较制剂颜色.结果:先加氯化钠溶解后再加盐酸洛美沙星,严重影响盐酸洛美沙星溶解;自然冷却较快速冷动制剂成品颜色深,pH值越低制剂成品颜色越深.结论:制备过程中先将盐酸洛美沙星完全溶解后,再加氯化钠;灭菌后快速冷却及控制pH值能更好的保证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的质量.

    作者:陆燕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我院对500例患者资料分析,具有不同程度胸痛、胸闷病史,心电图示正常,其中典型心绞痛1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0例,稳定型心绞痛130例),不典型心绞痛(部分有高血压)者250例;胸闷100例;男120例,女380例,年龄26-71岁(平均56岁),采用高分辨能力的3通道便携式光卡记录器,导联选用CMV1、CMV3、CMV5导联,在监测中让病人详细记录1天的活动情况、变化症状等.

    作者:梁化兰;俞慧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不同雾化吸入液及方法用于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观察

    我科自2001年10月-2002年4月,采用喘康速筒式吸入法治疗毛细支气管炎52例,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红菊;李敏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MEGX试验及其临床应用

    随着现代外科学的发展及肝移植手术的广泛开展,准确评估肝储备功能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以前临床使用广泛的Child-Puch评分及其它实验室检查曾被认为是评价肝硬化病人较为精确的指标[1],但判断肝脏储备功能尚有欠缺.

    作者:殷爱国;刘丽利;潘瑞芹;陈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