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淋巴管在胰腺癌转移过程中的角色

陈元文;钱学华

关键词:
摘要:1前言早期转移是胰腺癌预后差的一个重要原因.经淋巴道转移则是胰腺癌重要也是常见的途径.这与胰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及胰腺的淋巴管结构特点、分布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颈深及上纵隔脓肿诊治体会

    颈深及上纵隔脓肿在临床上并非少见,由于颈部解剖的特殊性,一旦发生感染,很容易沿间隙扩散而引起,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及时正确的诊断及处理,临床上值得重视.我院5年来收治由于不同原因所致颈深及上纵隔脓肿10例,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薛希均;全永安;任黎;刘国瑞;钟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尿道软扩张处理尿道结石嵌顿30例

    我院从1999年-2002年间,收治泌尿系结石750例,其中尿道结石嵌顿30例.采用尿道软扩张处理,方法简单、安全、有效、痛苦轻微.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世华;刘代忠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有感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发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发,是我国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的又一重要举措.此<条例>的颁发,更加完善和健全了我国的法律体系,同时,更加保障了患者、医务人员、医疗机构三方的权益和利益,对于促进医患关系、避免医患纠纷,发展我国医疗事业都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作者:李萌;王方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浅谈门诊西药房的管理

    门诊药房是药剂科的组成部分,是反映医院服务质量好坏的主要窗口,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面对更多具有医疗保健知识的患者,这就给药剂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是以配发药品为目的了,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临床药学知识.本人在此浅谈一下个人的一点见解,望共同探讨.

    作者:王茜;莫宗琪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美能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比较困难,用抗组织胺药治疗效果不理想,并且有不同程度的嗜睡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美能即复方甘草甜素(Stronger NeominophagenC简称SNMC)是一种具有抗变态反应、抗炎等多种药理活性的药物(由日本美能发源制药公司生产).我们应用美能注射液治疗慢性荨麻疹4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立;裴智梅;李洪霞;王政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妊娠期面神经麻痹2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面神经麻痹的发病机理和治疗原则.方法:回顾分析我科经治的22例面神经麻痹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经对因对症处理和保守治疗,均消除或明显改善症状,或者分娩后面瘫自愈.结论:妊娠期面神经麻痹与孕期内特殊生理改变密切相关,同时决定孕妇面神经麻痹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方法.

    作者:杨长亮;杨后民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甲钴胺的临床应用及前景展望

    甲钴胺是维生素B12的一种辅酶形式,具有其他形式的维生素B12所不具有的代谢和治疗应用价值.作为周围神经治疗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糖尿病神经障碍及多发性神经炎等周围神经疾病的治疗,对于癌症、艾滋病、男性不育症以及睡眠节律紊乱等也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作者:邱相君;胡国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外伤性角膜上皮缺损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滴眼液治疗外伤性角膜上皮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84例外伤性角膜上皮缺损病例,随机分成rhEGF滴眼液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0.3%氧氟沙星滴眼液)各42例.治疗组用rhEGF滴眼液,对照组用0.3%氧氟沙星滴眼液,qid滴眼,共10天.隔日观察上皮缺损修复情况.结果:rhEGF治疗外伤性角膜上皮缺损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对照组,两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rhEGF滴眼液治疗外伤性角膜上皮缺损疗效确切,能有效促进角膜上皮缺损的修复.

    作者:班胜刚;李永均;苏理;卢荣强;黄明汉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50例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者,对患者出现的主要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分析,采取相应的遵医治疗、安全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等对策.结果与结论:通过给予相应的护理,控制和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减少患者的社会危害性及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减轻精神残疾.

    作者:黄洁英;周桂成;吴应洪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糖尿病的心因病因和辨证心理护理

    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据近来在北京召开的第五届国际糖尿病联盟西太会透露,目前全球已诊断Ⅱ型糖尿病达1.3亿人,我国已超过4000万人,到200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突破3亿.

    作者:曾莉萍;彭立蓉;任菊琴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肺内弥漫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与肺活检对照(附52例分析)

    肺内弥漫性病变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一组疾病,其临床病理演变及影像学表现常常复杂曲折,认识不足可造成误诊.我院自1988年以来通过X线平片、CT及肺活检对肺内弥漫性病变做了系统观察,现将资料完整的52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福来;王小雷;郭新一;刘爱琴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浅谈护士在应用化疗药物时的自我保护

    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并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但大多数化疗药物为细胞毒剂,对正常组织细胞及肿瘤组织均有抑制作用.

    作者:宋瑞香;李海青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体外循环技术是开展心血管手术的必要手段,是通过有效地循环和呼吸支持代替心肺功能.随着瓣膜置换术的不断改进及围术期护理水平的提高,减少了术后并发症[1],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降低了死亡率,使病人早日康复出院.本文对45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凤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治的现代观念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及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及冠心病发病率不断增加,加之心血管疾病诊治水平的提高,大量心血管患者免于死亡,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日益增长.80年代以来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模式有了根本性变革,下面就谈谈这方面的新进展.

    作者:那开杰;王春芳;王贵英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呼吸管理的探讨

    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患者易于接受.但在用于妇科手术时,采用双下肢搁于支腿架,头低斜坡的过屈截石位,以及术中CO2建气腹,对患者的呼吸生理影响极大.笔者采用IPPV和PEEP两种通气方式对全麻下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SPO2和EtCO2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康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色素研究进展

    正常皮肤的颜色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皮肤内各种色素的含量,包括黑素、类黑素、胡萝卜素及以皮肤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二是皮肤的厚度和光线在皮肤表面的放射现象.其中,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的情况是造成皮肤色素改变的主要因素.色素改变包括色素沉着与色素脱失,它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的美容,与许多疾病,比如黑色素瘤、白癜风等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作者:肖燕;李青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腰蛛网膜下腔置管引流并鞘内注射治疗重症脑膜炎28例观察

    重症脑膜炎系临床急危重症.脑膜炎发病后腰穿鞘内给药及脑脊液化验是治疗和估计预后的重要方法,既往反复腰穿鞘内给药是降低其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1,2].我科于1995年-2002年对28例重症脑膜炎进行腰蛛网膜下腔穿刺持续置管引流鞘内给药及脑脊液化验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景兆德;彭德强;温世斌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我院对500例患者资料分析,具有不同程度胸痛、胸闷病史,心电图示正常,其中典型心绞痛1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0例,稳定型心绞痛130例),不典型心绞痛(部分有高血压)者250例;胸闷100例;男120例,女380例,年龄26-71岁(平均56岁),采用高分辨能力的3通道便携式光卡记录器,导联选用CMV1、CMV3、CMV5导联,在监测中让病人详细记录1天的活动情况、变化症状等.

    作者:梁化兰;俞慧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乌司他丁的药理学研究与临床应用

    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是一种存在于人尿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并具有广谱的酶抑制剂作用,对胰蛋白酶、透明质酸酶、弹性蛋白酶、磷脂酶、纤溶酶等均有抑制作用.

    作者:蔡军;李定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脊柱骨折院前搬运方法及护理对策

    脊柱骨折是外科常见的创伤,不合并脊髓损伤的脊柱骨折不是严重问题,但若在急救中忽视或搬运不当,亦可造成人为的脊髓损伤,直接影响伤者的后续治疗和生活质量.因此,脊柱骨折院前搬运尤为重要.我院急诊科自120开通以来,针对脊柱损伤不同情况实施院前急救与护理,指导病人陪护正确合理地搬运病人,取得满意效果,具体措施如下.

    作者:邱红英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