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虹
[目的]探讨早期脑梗死后抑郁症(PSD)患者梗死灶部位分布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7年8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8例脑梗死患者,根据其是否存在抑郁将其分为 PSD组(n =40)和无抑郁症组(PSND组,n=38).所有患者均行 MRI扫描,分析两组脑梗死灶分布部位,并分析脑梗死灶分布部位与PSD发生的相关性.[结果]PSD 组梗死灶位于额颞顶叶皮质区、枕叶皮质区、脑干及小脑所占比例显著高于PSN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SD组梗死灶部位与左额极、右额极距离分别为(2.47±1.33)cm、(2.94±1.55)cm均小于PSND组的(3.28±1.46)cm、(3.14±1.41)cm,其中PSD组梗死灶部位与左额极距离显著小于PSN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3<0.05).从相关系数大小分析,各指标与 PSD相关性从大到小顺序是脑干及小脑>额颞顶叶皮质区>枕叶皮质区>左额极距离>多发性梗死>海马杏仁核>左额叶>脑后部>右额叶>右额极距离>放射冠区>脑前部>基底核区.[结论]当脑梗死灶位于脑干及小脑、额颞顶枕叶皮质区以及病灶与左额极距离小等情况时易出现早期PSD,提示早期PSD与梗死灶部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陈宇;吴明祥;陈文娇;邹良玉;龚静山;李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祛风固肾汤联合西药对慢性肾脏病(CKD)1~3期患者肾功能,炎性因子及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方法]CKD1~3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祛风固肾汤,比较两组疗效,主要中医症候积分,尿素氮(BUN)、尿白蛋白(Alb)、24 h尿蛋白定量(24hU-pro)、血红蛋白(Hb)、血清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6.67%(26/30)高于对照组的63.33%(19/30)(P<0.05);治疗后观察组倦怠乏力、水肿、气短懒言、腰膝酸软、泡沫尿积分及总积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BUN、24hU-pro、SCr、eGFR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血清 Alb、Hb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 hs-CRP、IL-6、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祛风固肾汤联合西药对 CKD 1-3期患者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其肾功能、Hb水平及中医症候积分,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娟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在晚期妊娠孕妇促宫颈成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诊治的有引产指征的患者189例,按照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 Cook 子宫颈扩张球囊组(COOK组)、地诺前列酮组和缩宫素组,每组63例.比较各组促宫颈成熟效果和阴道分娩率.[结果]各组在引产前的宫颈Bisho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OOK 组患者经 COOK 宫颈扩张球囊处理后宫颈Bishop评分为(4.3±1.9)分,较引产前显著升高(P <0.05);而其他两组患者在处理前后宫颈 Bishop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OOK组中51例患者自然分娩,12例行剖宫产,自然分娩率为80.95%;COOK 组与地诺前列酮组的自然分娩率(76.1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均显著高于缩宫素组的58.73% (P <0.05).[结论]Cook宫颈扩张球囊作为机械性方法促宫颈成熟,疗效显著,阴道分娩率明显提高,是一种理想的晚期妊娠促宫颈成熟方法.
作者:刘颖菊;阮和云;许丽湖;蓝明永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比较经眶上外侧入路与经翼点入路治疗破裂前循环动脉瘤急性期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96例行显微手术治疗的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经眶上外入路组(n=52)和经翼点入路组(n =44).随访术后3个月,评估近期预后,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入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瘤体残留率.[结果]两组患者均无一例病死,经眶上外入路组恢复良好率高于经翼点入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46% vs 84.09%,χ2=0.389,P =0.746).经眶上外入路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经翼点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经翼点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经眶上外入路组术后无一例出现颅内感染、颞肌萎缩、面神分支损伤、脑脊液漏等入路相关并发症,经翼点入路组2例出现颅内感染,5例颞肌感染,1例面神分支损伤,其中经眶上外入路组颞肌萎缩发生率为0低于经翼点入路组11.36%,差异有显著性(χ2=6.234,P =0.042).术后复查显示,两组无一例出现动脉瘤残留.[结论]经眶上外侧入路和经翼点入路治疗破裂前循环动脉瘤急性期近期效果相当,但前者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具有颞肌萎缩发生率低的优势.
作者:张洁;艾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童年虐待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瘦素(L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12例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童年创伤问卷(CTQ)评估童年受虐程度和种类,根据CTQ评分结果分为受虐组(n=40)和非受虐组(n =72).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采用 ELISA法检测血清 LP、5-羟色胺(5-HT)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受虐组和非受虐组男女比例、首发年龄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受教育年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受虐组CTQ总分及情感虐待、情感忽视、性虐待、躯体虐待和躯体忽视得分均显著高于非受虐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受虐组PANSS总分及一般病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得分均显著高于非受虐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受虐组血清 LP、5-HT水平显著低于非受虐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血清 BDN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pearman 相关分析显示,CTQ评分与PAN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36,P =0.032<0.05),CTQ总分与 LP 呈显著负相关(r =-0.511, P =0.039<0.05).[结论]存在童年虐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女性多于男性,且精神分裂症首发年龄更早,临床症状更严重,而受虐患者血清 LP、5-HT水平与非受虐患者存在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精神分裂症的发生.
作者:黄仕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盐酸曲美他嗪联合不同他汀类药物对伴有高血压的心衰患者心功能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4月在本院诊断为伴有高血压的心衰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选法随机分为 A组、B组和C组,每组各40例.A、B、C三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并口服盐酸曲美他嗪片20 mg,3次/天;在此基础上,A、B、C组分别口服氟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各20 mg,1次/天.治疗6个月后,比较三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采用超声诊断仪测量并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采用标准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分析药物安全性.[结果]三组疗效经秩和检验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 A 组(P<0.05);A、B、C 三组 LVEF、HDL-C 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LVESD、LVEDD、SBP、DBP、TG、TC、LDL-C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C组 LVEF、HDL-C显著高于 A组和B组(P<0.05),LVESD、LVEDD、TG、TC、LDL-C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B组LVEF、HDL-C显著高于A组(P<0.05),LVESD、LVEDD、TG、TC、LDL-C显著低于 A组(P<0.05),A、B、C三组两两比较 SBP、DBP差异均不显著(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曲美他嗪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伴有高血压心力衰竭均有临床效果,但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显著改善心功能,降低血脂水平,且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迟少丽;刘岩;王海兵;王帅;李欢;李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鳞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肺鳞癌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化疗)与观察组(恩度+化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VEGF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和患者生存期.[结果]①观察组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 <0.05);②治疗前两组CEA、SCC、NSE、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 <0.05),且观察组各指标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5);③观察组总生存期、疾病进展时间、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均长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恩度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肺鳞癌可提高疗效,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 VEGF水平,延长其生存期.
作者:郑瑄;蒋华;俞翔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以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为主要观察指标,分析培美曲赛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中晚期 NSCLC 患者,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培美曲赛组(培美曲赛+顺铂,n=60)和紫杉醇组(多西紫杉醇+顺铂,n=60),两组患者均化疗≥2个周期,比较两组疗效,化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及 PFS.[结果]培美曲塞组 ORR、DCR 分别为41.67% (25/60)、80.00%(48/60),明显高于紫杉醇组的23.33%(22/60)、63.33%(38/60)(P<0.05).两组主要毒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培美曲塞组毒副反应以Ⅰ~Ⅱ度为主,紫杉醇组恶心或呕吐、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的Ⅲ~Ⅳ度毒副反应发生率高于培美曲塞组(P<0.05).培美曲塞组、紫杉醇组PFS分别为(15.49±0.79)、(14.02±0.71)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相比,培美曲赛联合顺铂可有效提高NSCLC患者的 ORR、DCR,延长PFS,且不会加重毒副反应.
作者:张杨;孙立哲;刘宝刚;耿翠翠;董妙;李磊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与未破裂动脉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科室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经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及经颅多普勒超声等筛查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261例,依据TOAST分类标准,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或经颅多普勒超声扫描结果,将患者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79例、脑动脉供血不足组87例、脑梗死组95例,对未检出未破裂动脉瘤的患者再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三组患者未破裂动脉瘤伴发情况,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与未破裂动脉瘤的相关性.[结果]26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检出13例伴发未破裂动脉瘤,检出率为4.98%(13/261);其中脑梗死组中共有10例伴发未破裂动脉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中有1例,脑动脉供血不足组中有2例.13例伴发未破裂动脉瘤中前交通动脉瘤3例,后交通动脉瘤5例,大脑中动脉 M1段末端动脉瘤2例,颈动脉起始部位夹层动脉瘤2例,囊性动脉瘤1例.[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常伴发未破裂动脉瘤,其中以脑梗死伴发未破裂动脉瘤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亦可伴发以小、中型动脉瘤为主的未破裂动脉瘤.
作者:余孝君;王爱民;柳四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胰腺癌手术患者心理危机及应对方式的干预效果,为拓展胰腺癌手术患者护理干预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胰腺癌手术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松弛训练、康复锻炼、并发症预防在内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聚焦解决模式.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应对方式、术后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减分值均超过目标构建值,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面对、回避、屈服等医学应对评分增分值或减分值均超过目标构建值,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有助于化解胰腺癌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养成积极应对行为,促进术后早日康复.
作者:赵双;熊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膝前交叉韧带囊肿(ACLC)的临床临床表现、诊断及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12~2017年共收治膝前关节交叉韧带囊肿患者,实施关节镜手术治疗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症状、体征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治疗效果.随访3~12个月,平均(8±1.2)个月.手术前、后采用Lysholm 评分和手术后疗效评定的 Glasgow 评定法对膝关节功能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手术前、后1个月、3个月、1年采用 Lysholm 评分,手术前 Lysholm 评分为(67.8±4.3)分,手术后提高至(93.1±2.0)、(95±1.7)、(96.7± 2.3)分,手术后较术前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5例手术患者Glasgow 疗效评定为优.[结论]前交叉韧带囊肿无特征性症状及体征,MRI 可提高诊断率,关节镜下可明确诊断且在治疗交叉韧带囊肿上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佳的优点.
作者:李跃峰;刘堂友;张卓;余先;王冶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正念冥想训练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康复训练、并发症的预防等在内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正念冥想训练.比较两组焦虑抑郁程度、应对方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姑息、逃避、宿命、依靠自我等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乐观、面对、寻找支持、情感宣泄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念冥想训练有助于缓解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规避消极应对行为,促进积极应对方式的养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艳;汤华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难治性心衰患者的疗效及对实验室常规指标、肾功能的影响.[方法]92例难治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硝普钠和多巴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比较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胸比值(CTR)及 N 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以及两组6min 步行实验(6MWT)、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水平,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65%(44/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3%(37/46)(P<0.05);治疗后观察组 HR、MAP 及 RR均低于对照组(P<0.05);LVEF高于对照组,CTR、NT-proBNP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6MWT 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SCr、BUNL、UA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87%和8.70%)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硝普钠联合多巴胺可有效改善难治性心衰患者实验室常规指标,保护其肾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左鸿雁;熊鹿;张博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比伐卢定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出血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于湖南省脑科医院行急诊PCI术治疗的116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使用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52,术前给予替格瑞洛,术中联合比伐卢定)和对照组(n=64,术前给予替格瑞洛,术中联合普通肝素).两组患者手术前均同时给予阿司匹林口服.术中观察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术后观察临床疗效、比较术后7 d、1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ED),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及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PCI植入支架数,术后7 d及1个月LVED、LVE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术前及术后TIMI 血流分级及抽吸血栓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1个月MACE、获得性血小板减少症及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PCI术后观察组出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均为轻微出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比伐卢定用于ACS患者急诊PCI治疗中,不增加30 d内血栓事件,并能有效减少出血发生.
作者:游三丽;王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脓毒症致血小板减少症(PLT)减少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96例脓毒症致 TP 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57例)和 rhTPO 组(观察组,39例).比较两组治疗期间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动态变化、PLT>100×109/L恢复时间、血制品输注情况、住 ICU 时间、28 d 病死率;以两组中28 d 存活患者作为存活组,病死患者作为死亡组,分析脓毒症致PLT减少症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治疗 d3、d5、d7、d10PLT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PLT>100×109/L恢复时间、住 ICU 时间短于对照组,浓缩红细胞、血浆、血小板输注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组时PLT水平<20×109/L、PLT持续减少时间>7 d是影响脓毒血症致PLT减少症患者早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入组PLT水平、PLT<100×109/L水平持续时间与脓毒症致 PLT 减少症近期预后的密切相关;rhTPO 辅助治疗脓毒症致PLT减少症可缩短患者PLT>100×109/L 恢复时间及住 ICU 时间,减少血制品消耗.
作者:顾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对比两组康复锻炼干预1、2周后的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差异.[结果]观察组肌力水平在3级以上的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质量相关指标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干预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利于改善患者肌力水平,患者运动功能及神经缺损情况均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崔霞;朱宗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妇产科门诊产前保健并住院分娩且被诊断为 GDM的3395例产妇作为 GDM组,同时选取同期入院并于24~28周进行 OGTT筛检且正常的5891例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采集两组孕产妇基本信息包括年龄、身高、职业、居住地、教育程度、分娩次数、孕前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史、不良孕产史等,记录产妇妊娠24~28周 OGTT 检测结果、孕期增重和不良妊娠结局并比较.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 GDM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孕龄、孕前BMI、孕期增重、分娩次数、教育程度、糖尿病史及不良孕产史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年龄≥35岁、孕前 BMI≥24 kg/m2、有糖尿病家族史及不良孕产史是影响 GDM发病危险因素.GDM组产妇在子痫前期、胎膜早破、巨大儿、胎儿窘迫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GDM对孕产妇和胎儿危害较大,其年龄超过35岁、孕前BMI≥24 kg/m2、有糖尿病家族史和不良孕产史为 GDM发生的高危因素.
作者:张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管通路选择及相关并发症发生和抗凝治疗情况.[方法]本院进行MHD治疗的88例患者,按照血管通路选择的不同分为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组(CVC,n=10)与自体动静脉内瘘组(AVF,n=78),比较两组抗凝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本组选择 AVF通路原发病为肾小球肾炎患者居多,CVC通路则以糖尿病肾病居多,且 AVF 组总透析时间长于 CVC 组(P<0.05);②CVC组使用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剂所占比例高于 AVF组(P<0.05),但两组抗凝药物使用剂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CVC组血栓并发症发生率高于 AVF组(P<0.05);两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VF 组血管通路栓塞发生率明显低于 CVC 组(P<0.05);④AVF 及CVC组出现血栓并发症患者普通肝素(UFH)抗凝剂使用剂量均高于出血并发症患者(P<0.05).[结论]采用CVC血管通路 MHD患者其血栓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抗凝治疗以 LMWH 为主,药物使用剂量规范性、标准性欠佳,需进一步规范抗凝药物治疗.
作者:张文强;石祖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比较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小剂量芬太尼与咪唑安定混合舒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于本院就诊的行 LC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各43例.A组予以咪唑安定混合舒芬太尼,B组予以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观察两组术后4 h、8 h、12 h、24 h PRINCE-ENRY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总体镇痛效果,PCA镇痛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术后4 h、8 h、12 h、24 h PRINCE-ENRY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低于A组(P <0. 05);B组术后总体镇痛效果在Ⅰ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 A组,Ⅳ级所占比例明显低于 A 组(P <0.05);B组 PCA总次数少于 A组(P <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 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LC术后采用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小剂量芬太尼与咪唑安定联合舒芬太尼镇痛,均可达到一定效果,相较而言,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小剂量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更佳,同时还可抑制阿片受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作者:杜彦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尿酸(UA)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术后凝血状态和血小板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于本院行PCI术治疗的92例 AMI患者,依据患者血清 UA水平将其分为观察组(高尿酸血症,n=37)与对照组(血清 UA水平正常,n=48).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反应时间(R值)、血凝块形成时间(K 值)、血小板花生四烯酸(AA)抑制率(AA%)、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P)抑制率(ADP%)、血凝块形成的大幅度(MA值)及形成速率(α角).应用血小板聚集功能测试仪检测不同诱导剂作用下患者血小板聚集率(PAgT).[结果]观察组 R值、K 值、AA%、ADP%显著低于对照组, MA值及α角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 ADP及肾上腺素为诱导剂作用下其PAg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 UA水平与 R值、K 值、ADP%、AA%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与 MA 值、α角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结论]合并高尿酸血症的 AMI患者PCI术后血液呈高凝状态,血小板活性高,临床治疗时应给予个性化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作者:秦波;赵翔文;贾德权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