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达健;陈鸿尤
[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老年重症肺炎(SCAP)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74例老年 SCAP患者资料,根据出院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入院当日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APACHE Ⅱ)、血小板(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白细胞计数(WBC)、血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红蛋白(Hb),两组患者 d1、d3、d7的 RDW值,多因素回归分析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死亡组 d1、d3、d7RDW逐步上升,而存活组均值变化无线性趋势.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APACHE Ⅱ评分、RDW 及 RDW 进行性升高是老年SCAP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RDW是老年 SCAP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RDW进行性增高提示预后不佳.
作者:徐传芹;陈建辉;郑玉龙;何远强;万玉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治疗急危重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的80例急危重肾功能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 HFHD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化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50%(31/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00%(22/40)(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 h尿蛋白(24hUPr)、β2微球蛋白(β2-M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Hb)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6/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00%(14/40)(P <0.05).[结论]HFHD可提高急危重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肾功能和炎症反应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育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UA)、脑钠肽(BN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相关性及其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5~1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临床心功能纽约分级分为NYHAⅠ组、NYHA Ⅱ组、NYHA Ⅲ组、NYHA Ⅳ组,每组各50例.分别检测四组患者血 UA、BNP水平,检查患者 LVEF值.Spearman相关性分析比较血清 UA、BNP 与 LVEF相关性,追踪随访5年,统计其临床病死率,应用 ROC 曲线分析血清 UA、BNP 与 LVEF 水平对于慢性心衰患者5年内临床病死的预测价值.[结果]NYHAⅠ组、NYHA Ⅱ组、NYHA Ⅲ组、NYHA Ⅳ组组间血清 UA、BNP与LVE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NYHA Ⅰ组与NYHA Ⅱ组血清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两两组间血清 UA、BNP 与 LVEF 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 UA与BNP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605,P<0.05),血清 UA与 LVEF呈显著负相关(r =-0.517,P<0.05),BNP与 LVEF呈显著负相关(r =-0.753,P <0.003).各组间5年病死率分别为:NYHA Ⅰ组4%(2/50),NYHA Ⅱ组6%(3/50),NYHA Ⅲ组14%(7/50),NYHA Ⅳ组24%(12/50).血清 UA、BNP 与LVEF水平对于慢性心衰5年病死率预测的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5、0.781、0.885,其预测患者慢性心衰5年病死率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5.14%,76.92%),(76.95%,79.52%),(79.68%,81.27%).[结论]血清 UA、BNP与 LVEF水平存在明显相关性,监测其动态变化对于慢性心衰患者5年内临床病死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作者:朱文凯;赵志鹏;韩国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正念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固定术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固定术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正念认知行为训练,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正念认知水平、自我感受负担、自我效能评分、Hariss髋关节评分和Barthel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随访6个月,观察组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ariss 髋关节评分和 Barthel 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正念认知行为训练有助于增强老年髋部骨折固定术患者正念认知水平,提高自我管理效能,缓解自我感受负担,促进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薛慧;李雁;张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管通路选择及相关并发症发生和抗凝治疗情况.[方法]本院进行MHD治疗的88例患者,按照血管通路选择的不同分为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组(CVC,n=10)与自体动静脉内瘘组(AVF,n=78),比较两组抗凝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本组选择 AVF通路原发病为肾小球肾炎患者居多,CVC通路则以糖尿病肾病居多,且 AVF 组总透析时间长于 CVC 组(P<0.05);②CVC组使用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剂所占比例高于 AVF组(P<0.05),但两组抗凝药物使用剂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CVC组血栓并发症发生率高于 AVF组(P<0.05);两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VF 组血管通路栓塞发生率明显低于 CVC 组(P<0.05);④AVF 及CVC组出现血栓并发症患者普通肝素(UFH)抗凝剂使用剂量均高于出血并发症患者(P<0.05).[结论]采用CVC血管通路 MHD患者其血栓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抗凝治疗以 LMWH 为主,药物使用剂量规范性、标准性欠佳,需进一步规范抗凝药物治疗.
作者:张文强;石祖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妇产科门诊产前保健并住院分娩且被诊断为 GDM的3395例产妇作为 GDM组,同时选取同期入院并于24~28周进行 OGTT筛检且正常的5891例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采集两组孕产妇基本信息包括年龄、身高、职业、居住地、教育程度、分娩次数、孕前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史、不良孕产史等,记录产妇妊娠24~28周 OGTT 检测结果、孕期增重和不良妊娠结局并比较.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 GDM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孕龄、孕前BMI、孕期增重、分娩次数、教育程度、糖尿病史及不良孕产史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年龄≥35岁、孕前 BMI≥24 kg/m2、有糖尿病家族史及不良孕产史是影响 GDM发病危险因素.GDM组产妇在子痫前期、胎膜早破、巨大儿、胎儿窘迫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GDM对孕产妇和胎儿危害较大,其年龄超过35岁、孕前BMI≥24 kg/m2、有糖尿病家族史和不良孕产史为 GDM发生的高危因素.
作者:张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对比两组康复锻炼干预1、2周后的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差异.[结果]观察组肌力水平在3级以上的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质量相关指标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干预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利于改善患者肌力水平,患者运动功能及神经缺损情况均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崔霞;朱宗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双能量CT(DECT)对诊断痛风性关节炎(GA)尿酸盐结晶沉积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120例 GA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 DECT检测病变部位,利用痛风分析软件分析患者尿酸盐结晶沉积部位、数目及体积,并与临床诊断比较.[结果]120例患者经关节液检查或痛风石穿刺活检均见尿酸盐结晶沉积;DECT扫描可见尿酸盐结晶沉积108例,阴性12例,DECT诊断灵敏度90%(108/120).DECT共诊断432处尿酸盐结晶,临床医师评估痛风结节沉积部位99处,DECT 检出数目是临床评估的4.36倍.DECT诊断急性痛风患者58例(48.3%),慢性痛风者62例(51.7%),临床评估急性痛风43例(35.8%),慢性痛风者77例(64.2%),DECT诊断急性痛风率显著高于临床评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DECT扫描见尿酸盐结晶多呈不规则形状,部分呈点状,120例 GA患者尿酸盐结晶长直径<5 mm;结晶共319处(73.8%),5~10 mm 共83处(18.9%),>10 mm 共30处(7.3%).[结论]DECT对 GA尿酸盐结晶沉积具有较高检出率高,与病理穿刺结果较一致,且高于临床评估,可充分判断急慢性发作期,为 GA患者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郭岳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难治性心衰患者的疗效及对实验室常规指标、肾功能的影响.[方法]92例难治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硝普钠和多巴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比较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胸比值(CTR)及 N 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以及两组6min 步行实验(6MWT)、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水平,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65%(44/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3%(37/46)(P<0.05);治疗后观察组 HR、MAP 及 RR均低于对照组(P<0.05);LVEF高于对照组,CTR、NT-proBNP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6MWT 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SCr、BUNL、UA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87%和8.70%)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硝普钠联合多巴胺可有效改善难治性心衰患者实验室常规指标,保护其肾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左鸿雁;熊鹿;张博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猝死风险的肥厚型心肌病(HCM)合并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预后的危险因素,旨在为临床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不同猝死风险 HCM合并房颤患者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并分析2012年至2015年在本院进行 AF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90例 HCM 患者.按5年猝死风险评估分为高风险组27例,低风险组43例(剔除 AF相同类型者20例),经过(3.14±1.53)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70例患者中共有6例患者死亡,占到总数的8.5%.其中有4名患者死于心源性猝死,有2例患者为非心源性死亡,并且有12例患者出现心源性再住院.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中,低风险组的生存率明显高于高风险组,同时结果显示,对于高风险组 hs-CRP和左室射血分数是其患者术后存活的影响因素,而低风险组主要危险因素是年龄.[结论]在临床治疗时,对于高猝死风险患者,要严密监测患者血 hs-CRP 值,同时根据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加强患者术后护理.
作者:邓盛荣;舒茂琴;柴虹;宋治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与血乳酸清除率(LCR)联合监测在指导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0例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达标的感染性休克患者根据P(cv-a)CO2含量分为P(cv-a)CO2<6 mmHg组(A组)和>6 mmHg组(B组),每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液体复苏前(T0)、6 h(T6)、12 h(T12)点各相关指标及临床特征.[结果]与 T0时间点相比,两组患者在T6和T12时心率(HR)、动脉血乳酸(Lac)显著降低,中心静脉压(CVP)显著升高(P <0.05);与A组比较, B组在T6和T12时间点 HR、Lac均显著升高(P <0.05),而 LCR显著降低(P <0.05).复苏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APACHE Ⅱ评分和SOFA评分较复苏前显著降低(P <0.05),且A组显著低于B组(P <0.05).A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及6 h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显著低于 B组(P <0.05),而6 h 液体平衡量显著高于B组(P <0.05).P(cv-a)CO2、LCR 及 P(cv-a)CO2联合 LCR 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8、0.823和0.896,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P(cv-a)CO2与 LCR可作为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疗效的有效指标,两者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邹帅;张婷;陈钇然;李灿;罗怡婷;刘亚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弥漫型近端进展期胃癌(AGC)患者的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方法]本院诊治的弥漫型近端AGC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全胃切除术,对照组进行近端胃切除术(部分切除).术后随访3年,比较两组手术及术后早期恢复情况,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总蛋白(TP),并分析两组术后生存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淋巴结清扫个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两组术后1年血浆 Hb、Alb、TP 均较术前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3年生存率为53.33%(24/40)、无瘤生存率为46.67%(21/40),分别较对照组的31.11%(14/40)、22.22%(10/40)高(P<0.05),而复发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年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治疗弥漫性近端 AGC 近期肿瘤学效果好,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增加了淋巴结清扫数目,3年生存率、无瘤生存率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鳞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肺鳞癌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化疗)与观察组(恩度+化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VEGF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和患者生存期.[结果]①观察组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 <0.05);②治疗前两组CEA、SCC、NSE、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 <0.05),且观察组各指标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5);③观察组总生存期、疾病进展时间、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均长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恩度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肺鳞癌可提高疗效,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 VEGF水平,延长其生存期.
作者:郑瑄;蒋华;俞翔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检测水平及其与患者肝功能指标的关系.[方法]检测本院收治的250例乙型肝炎患者 HBV-DNA 阳性情况及平均含量,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α-L-岩藻糖苷酶(AFU)、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水平以及血清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HBsAg(+)组 HBV-DNA阳性率为75.93%(164/216),显著高于 HBsAg(-)组17.65%(6/34)(P <0.05);HBsAg(+)、HBeAg(+)、抗-HBc(+)组的 HBV-DNA 阳性率为98.86%(87/88)、HBV-DNA 平均含量为4.31×107copy/mL,HBsAg (+)、HBeAg(+)组的 HBV-DNA阳性率为93.75%(30/32)、HBV-DNA含量为2.49×107copy/mL,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 <0.05);其中抗-HBs(+)组 HBV-DNA 阳性率低为0;随着乙型肝炎患者 HBV-DNA含量水平的升高,ALT、AST、AFU 以及 ALB 水平逐渐升高,TBIL、A/G 逐渐降低,不同HBV-DNA水平组主要肝功能指标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 <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 HBsAg(+)组 HBV-DNA阳性率显著高于 HBsAg(-)组,患者 HBV-M、HBV-DNA含量与其肝功能指标密切相关.
作者:苏晓明;黄雪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应用病灶切除术治疗儿童半肢骨骺异样增殖症的临床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儿童半肢骨骺异样增殖症患儿33例,术前根据 MRI 显示病灶与正常骨骺之间是否存在间隙分为有间隙组19例,无间隙组14例,所有患者采用病灶切除术治疗,术后评估患儿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33例患儿平均随访51(12~107)个月,病灶均无复发;2例患儿术后出现关节疼痛,4例患儿残留关节成角畸形;术后关节活动明显改善者9例,部分改善者12例,无改善者12例.间隙组总有效率为84.21%,明显高于无间隙组的3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2).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年龄越小、发病时间越短和 MRI有间隙及术中能看到病灶边界者,患儿预后越好;发病类型与预后无关.[结论]半肢骨骺异样增殖症患儿年龄越小、发病时间越短和 MRI增殖骨骺与正常骨骺有间隙及术中能看到病灶边界者,患儿预后越好.如果 MRI显示病灶与正常骨骺之间存在间隙,建议应早期行病灶切除术.
作者:张涛;郭源;尤海峰;吕学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检测子痫前期孕妇60例(子痫前期组)和健康孕妇55例(对照组)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了解基因型分布,并分析其与子痫前期的关系.[结果]子痫前期组孕妇TT基因型频率、T677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5.0%、5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55%、25.0%;CC 基因型频率、C677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6.67%、40.8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90%、75.0%(P <0.05),且不同严重程度的子痫前期孕妇TT、CC基因型和T677、C677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基因型孕妇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明显高于 CT、CC 基因型孕妇,且 CT 基因型孕妇高于 CC基因型孕妇,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TT基因型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增加到2.74倍(OR=2.741,95%CI=1.564~4.071).[结论]MTHFR 基因 C677T 多态性可能是诱发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苟亚娟;李志斌;周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童年虐待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瘦素(L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12例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童年创伤问卷(CTQ)评估童年受虐程度和种类,根据CTQ评分结果分为受虐组(n=40)和非受虐组(n =72).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采用 ELISA法检测血清 LP、5-羟色胺(5-HT)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受虐组和非受虐组男女比例、首发年龄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受教育年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受虐组CTQ总分及情感虐待、情感忽视、性虐待、躯体虐待和躯体忽视得分均显著高于非受虐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受虐组PANSS总分及一般病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得分均显著高于非受虐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受虐组血清 LP、5-HT水平显著低于非受虐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血清 BDN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pearman 相关分析显示,CTQ评分与PAN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36,P =0.032<0.05),CTQ总分与 LP 呈显著负相关(r =-0.511, P =0.039<0.05).[结论]存在童年虐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女性多于男性,且精神分裂症首发年龄更早,临床症状更严重,而受虐患者血清 LP、5-HT水平与非受虐患者存在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精神分裂症的发生.
作者:黄仕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胸部良性疾病单孔胸腔镜手术后应用负压引流球胸腔引流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胸外科行胸腔镜手术治疗患者的1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的胸腔镜术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单孔胸腔镜手术且术后应用负压引流球胸腔引流组(以下简称单孔腔镜组)102例和传统胸腔镜手术术后应用普通引流管组(以下简称传统腔镜组)80例.单孔腔镜组患者接受单孔胸腔镜手术,传统腔镜组接受三孔胸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引流量、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等指标,3个月后评价生活质量.[结果]单孔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少于传统腔镜组,住院时间短于传统腔镜组,但手术时间长于传统腔镜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腔镜组患者术后3d疼痛大值、术后7d疼痛大值、术后7d疼痛小值均低于传统腔镜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单孔腔镜组患者的生理机能评分、生理职能评分、躯体疼痛评分、社会功能评分、情感职能评分以及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传统腔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胸腔镜术后应用普通引流管相比,单孔胸腔镜术后应用负压引流球胸腔引流治疗胸外科疾病可以有效的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引流量、缓解疼痛感,提升患者短期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樊建坤;程亮;冯琦;高川;李泉;王继华;张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盐酸曲美他嗪联合不同他汀类药物对伴有高血压的心衰患者心功能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4月在本院诊断为伴有高血压的心衰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选法随机分为 A组、B组和C组,每组各40例.A、B、C三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并口服盐酸曲美他嗪片20 mg,3次/天;在此基础上,A、B、C组分别口服氟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各20 mg,1次/天.治疗6个月后,比较三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采用超声诊断仪测量并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采用标准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分析药物安全性.[结果]三组疗效经秩和检验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 A 组(P<0.05);A、B、C 三组 LVEF、HDL-C 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LVESD、LVEDD、SBP、DBP、TG、TC、LDL-C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C组 LVEF、HDL-C显著高于 A组和B组(P<0.05),LVESD、LVEDD、TG、TC、LDL-C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B组LVEF、HDL-C显著高于A组(P<0.05),LVESD、LVEDD、TG、TC、LDL-C显著低于 A组(P<0.05),A、B、C三组两两比较 SBP、DBP差异均不显著(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曲美他嗪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伴有高血压心力衰竭均有临床效果,但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显著改善心功能,降低血脂水平,且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迟少丽;刘岩;王海兵;王帅;李欢;李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学龄儿童不同程度的近视与各调节因素之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选择合理的屈光矫正处方和近视防控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3月于本院视光门诊就诊的97例6~14岁屈光不正的学龄儿童,经过散瞳验光后诊断为近视,根据等效球镜度分为轻度近视(-0.50~-3.00D)组56例、中度近视(-3.00D~-6.00D)组32例、重度近视组(>-6.00D)9例,其中6~9岁儿童42例,10~14岁儿童55例;所有患者屈光矫正后都在同一台综合验光仪上进行远近隐斜,正负相对调节、AC/A、调节反应的检测,用±2.00DD的翻转拍进行调节灵敏度的检测,探讨不同年龄段,不同程度的近视与各调节因素之间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轻、中、重度近视组和6~9岁,10~14岁组各组间比较,正负相对调节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近视组中近距离外隐斜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近视组FCC法测得调节滞后明显高于其他组别(P<0.05);轻度近视组患者调节平衡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别(P<0.05).6~9岁年龄组和10~14岁年龄组 FCC 法测得调节平衡组间比较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 AC/A 与调节灵敏度的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近视度数的不断增高,近距离外隐斜的发生率随之不断增高,调节滞后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调节滞后的发生与年龄没有很大的关系,通过视功能结果分析为学龄儿童近视屈光矫正处方提供依据,并针对视功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作者:漆争艳;郭燕;杨俊芳;何容;向剑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