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丽;武丽;王涛;李福建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超早期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效果及好转后恶化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本院行超早期rt-PA治疗的70例ACI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采用常规治疗的ACI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预后情况〔Barthel指数(BI)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进行评价,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将行rt-PA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按其溶栓好转后是否恶化分为恶化组(n=9)及未恶化组(n=71),收集患者人口学、既往史、实验室指标等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再筛选单因素分析有差异选项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静脉溶栓好转后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BI指数及mRS评分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BI指数及mRS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各评分指标的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既往房颤史、溶栓时间晚、溶栓前NIHSS评估高、白细胞计数低、完全前循环梗死均为ACI超早期rt-PA静脉溶栓好转后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CI超早期rt-PA静脉溶栓能通过其溶栓机制快速纠正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并挽救受损神经功能,但针对溶栓治疗好转后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也应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张洪;王燕萍;王红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68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强化组及常规组,每组各34例,两组均持续治疗4个月.统计对比两组血管再通情况、入院时及疗程结束两组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功能相关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分数(FS)、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并于随访期间统计对比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强化组血管完全再通、部分再通、未通分别为25例(73.53%)、7例(20.58%)、2例(5.88%),常规组分别为13例(38.24%)、11例(32.35%)、10例(29.41%),强化组血管再通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17,P=0.004<0.05).治疗前两组血清IL-8、CRP、TNF-α、LDL-C、HDL-C、TG、TC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月后两组血清IL-8、CRP、TNF-α、LDL-C、TG、TC水平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较常规组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LVEDV、LVEF、FS、LVESV、LVEDD、LVESD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月后两组LVEDV、LVESV、LVEDD、LVESD水平低于治疗前,LVEF、FS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强化组较常规组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老年急性AMI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作者:李文武;欧阳艳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比较耐多药性晚期三阴乳腺癌(TNBC)行长春瑞滨或吉西他滨+顺铂化疗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120例耐多药性晚期TNBC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长春瑞滨+顺铂化疗,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化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凋亡调控因子HER-2阳性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45.0%(27/60)、疾病控制率为78.33%(47/60),与对照组的41.67%(25/60)、76.67%(46/60)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化疗后两组VEGF、Survivin及HER-2阳性率均较化疗前下降(P均<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Ⅲ/Ⅳ度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静脉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患者均可耐受.[结论]耐多药性晚期TNBC行长春瑞滨或吉西他滨+顺铂化疗疗效相似,不良反应均可耐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凌捷;葛睿;李翔;胡天华;程爱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老年IgA肾病的疗效及对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90例老年IgA肾病患者,按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雷公藤多苷治疗,每次20 mg,每天3次.两组疗程均为一年.比较两组疗效,尿蛋白,血肌酐(SCr)、血浆清蛋白(Alb)、血尿素氮(BUN),PAI-1、TGF-β1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尿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Cr、BUN、PAI-1、TGF-β1水平显著低于,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治疗老年IgA肾病的疗效显著,能够改善肾功能,降低尿蛋白,延缓疾病进展,有效降低PAI-1、TGF-β1的表达,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党同光;韩超;王翠;刘合国;张莉莉;田景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时血浆(FFP)与红细胞(RBC)的佳比例,并评价其预后.[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FFP与RBC的输血比例分组,将37例FFP:RBC>1:1记为A组;将45例FFP:RBC≥1:2,且≤1:1记为B组;将38例FFP:RBC<1:2记为C组.比较三组FFP和RBC使用量、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指标变化、输血不良反应及预后情况.[结果]三组FFP和RBC使用量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FFP使用量高、B组稍低、C组低,B组RBC使用量高、A组稍低、C组低.输血后三组血常规、凝血功能指标、Ca2+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C组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明显长于A组和B组(P<0.05),且A组INR明显高于B组(P<0.05),PT和APTT明显长于B组(P<0.05),B组Ca2+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和C组(P<0.05);输血后三组Hb、Ca2+水平均降低(P<0.05),A组和C组PLT均降低(P<0.05),PT和APTT均延长(P<0.05),INR均升高(P<0.05).A组、B组和C组总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41%、0.00%、2.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总不良预后发生率分别为21.62%、2.22%、15.79%,B组明显低于A组和C组(P<0.05).[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不同FFP与RBC比例可影响血常规、凝血功能和电解质指标,建议保持FFP:RBC≥1:2,且≤1:1,能够显著减少预后不良事件.
作者:黄雅;吴月清;王海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检测煤工尘肺及尘肺合并结核患者中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已确诊的50名尘肺患者(A组)、50名尘肺合并结核患者(B组)、50名结核患者(C组),同时选取50名体检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D组),所有入组人员均为男性,年龄45~75岁.测定四组人员血清中IL-6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D组相比,A,B,C三组患者血清中IL-6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且三组患者IL-6水平呈递增趋势,C组高于B组,B组高于A组,且各组之间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IL-6与尘肺的发病有明显的相关性,IL-6在活动性结核的患者中较尘肺合并稳定期结核易有明显的增高,IL-6的含量变化在肺结核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尘肺合并结核的患者判断结核复发以及是否处于活动期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姜慧英;黄利华;李伟;刘绍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8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有无烟酒史及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病情(部位、梗死灶体积、神经缺损评分)的MMP-9及VEGF表达水平,分析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及糖尿病患者的MMP-9及VEGF高于未合并上述疾病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变部位、病变性质及范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患者的MMP-9及VEGF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糖尿病、大灶梗死、重度神经功能缺损、MMP>300μg/L及VEGF>500 ng/L与不良事件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MMP-9及VEGF与患者病情及预后显著相关.
作者:张丽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双J管留置时间对泌尿系统结石并感染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采用术前双J管留置治疗的85例泌尿系统结石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双J管留置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3~5 d,n=23)、B组(6~7 d,n=28)和C组(>7 d,n=34).比较分析三组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资料、血尿检测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在结石直径、手术部位分布、手术时间、术后结石排净时间及经皮肾镜碎石所占比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留置双J管前(T1)、留置双J管即刻(T2)时血、尿白细胞计数(WBC)及尿培养阳性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三组患者血WBC、尿WBC以及尿培养阳性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T1时,手术前(T3)时则显著低于T1、T2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T3时A组患者的血、尿WBC均明显高于同期B组和C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57%(16/23),显著高于B组的35.71%(10/28)及C组的35.29%(12/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71,P=0.036<0.05).[结论]在双J管留置6~7 d输尿管结石并发感染即可有效控制,且此时行结石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作者:陈舜琦;WANG Bao-hai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医学营养干预联合运动训练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分娩方式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GDM孕妇68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控制血糖、运动训练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医学营养干预.随访两组直至分娩结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1h血糖(1hPG)、2h血糖(2hPG),并检测两组分娩前的羊水指数、孕期体质量增长、分娩体质量指数(BMI)等孕期指标,同时比较两组剖宫产率及两组母婴结局,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产后出血、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呼吸窘迫等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FPG、1hPG、2hPG水平较干预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羊水指数(108.42±22.67)mm、孕期体质量增长(11.94±1.65)kg(P<0.05),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25.65±25.81)mm,(14.82±2.78)kg,但两组分娩时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胎膜早破、剖宫产发生率分别为26.5%、35.3%,显著高于观察组的5.9%、8.9%(P<0.05),但两组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出血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早产儿、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50.0%、52.9%,均显著高于观察组的14.7%、20.6%(P<0.05),但两组巨大儿、高胆红素血症、呼吸窘迫等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营养干预联合运动训练可有效改善GDM患者不良结局,降低剖宫产、早产发生率,保障母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梅;王小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AGL)在对比剂肾病(CIN)的诊断及疗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60例采用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造影检查期间发生CIN患者20例设为CIN组;未发生CIN的40例设为非CIN组,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d,术后2 h、12 h、24 h、48 h、72 h的血清肌酐(SCr)及尿NA-GL水平的差异.[结果]术前三组的SCr,尿NAGL水平相近,各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各时间段非CIN组和CIN组患者SCr水平与术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CIN组与非CIN组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术后各时间段非CIN组患者尿NAGL指标水平变化较小,与术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CIN组患者尿NAGL在术后2 h升至高、12 h、24 h、48 h、72 h逐渐下降,但均高于术前和对照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在治疗期间发生CIN患者的尿NAGL水平在术后2 h即明显升高,指标改善幅度较SCr显著,这对CIN的早期诊断及肾功能损伤的评定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李榕华;王德琴;刘向东;卢春雨;龚如林;周志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协同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首发脑卒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负面情绪、生存质量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4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50例首发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75例,均实施协同护理,观察组加用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负面情绪、生存质量变化,总结协同护理联合心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各项目评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升高,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较干预前降低,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联合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首发脑卒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王凤颖;徐秀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卵巢癌糖抗原125(CA125)、B7-H4、B7-H6及外周血Foxp3+调节性T细胞(Foxp3+Treg)在卵巢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妇产科经病理确诊的卵巢癌患者105例(观察组)和良性卵巢肿瘤105例(对照组).所有患者接受血清HE4、CA125、B7-H4、B7-H6检测及外周血Foxp3+Treg水平检测,分析各指标在卵巢癌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HE4、CA125、B7-H4、B7-H6及外周血Foxp3+Tre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检测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优于血清HE4、CA125、B7-H4、B7-H6及外周血Foxp3+Treg单项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HE4、CA125、B7-H4、B7-H6及外周血Foxp3+Treg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有助于提高卵巢癌的诊断率.
作者:赵伟;郑凤俊;姚秀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就诊于本院心血管内科及急诊内科的83例N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本院体检的9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记录所有患者就诊时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肌酐(Cr)、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等.NSTEMI患者出院后均进行相关随访,随访时间为20个月,记录随访时间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及无事件生存时间.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MPV对NSTEMI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MPV、TC、T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HDL-C、LDL-C、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共40例患者发生MACE,包括心力衰竭9例(A亚组)、恶性心律失常6例(B亚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4例(C亚组),靶血管再灌注治疗21例(D亚组).MACE亚组MPV值显著高于非MACE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D亚组患者MPV水平显著高于发生其他MACE亚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表明,MPV评估NSTEMI患者的临床预后具备重要临床意义,其曲线下面积(AUC)(95%可信区间)为0.81(0.73~0.89).[结论]高水平的MPV不利于NSTEMI患者的临床预后.
作者:苏芬;王慧;陈艳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动静脉桥接(静脉溶栓+机械取栓)与单纯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脑卒中中心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采用取栓治疗且无静脉溶栓禁忌证的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取栓前是否给予静脉溶栓将患者分为单纯机械取栓组和桥接治疗组,比较两组90 d预后良好率[改良Rankin(mRS)评分0~2分],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患者90 d后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指标.[结果]桥接组90 d预后良好率高于单纯机械取栓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较轻、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入院到穿刺时间短、穿刺到手术结束时间短为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指标,机械取栓前是否行静脉溶栓与预后并无相关性.[结论]与单纯机械取栓治疗相比,动静脉桥接治疗并不显著增加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患者疗效.
作者:周晓宇;王珏;余静;陆彦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正念认知疗法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本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并发症预防等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正念认知疗法干预.干预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症状、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念认知疗法有助于缓解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彭芙蓉;庞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外周血microRNA-499(miR-499)在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本院心血管内科及急诊内科收治的74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本院体检的8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入院即刻抽静脉血用于检测miR-499浓度.所有患者出院后均随访6个月,记录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情况.比较两组患者miR-499浓度的差异性;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miR-499与CK-MB及cTnI的线性关系,比较发生MACE的STEMI患者与未发生MACE的患者miR-499浓度的差异.[结果]STEMI患者外周血循环miR-499浓度较健康对照组患者明显增高(P<0.01).循环miR-499水平与肌钙蛋白I(cTnI)(r=0.475,P<0.01)以及CK-MB(r=0.526,P<0.01)呈正相关关系.31例STEMI患者发生MACE归为MACE组,余下STEMI患者未发生归为非MACE组.通过分析发现,MACE组外周血循环miR-499浓度均显著高于非MACE组(P<0.01).[结论]外周血循环miR-499可以作为潜在的诊断STEMI以及评估其临床预后的指标.
作者:韩嵩;王庆海;陈士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GEMOX方案)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地塞米松(GDP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方法]80例复发难治性NHL,40例患者采用GEMOX方案治疗(A组);40例采用GDP方案治疗(B组),21 d为1周期.两周期后评价疗效、毒副反应以及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结果]A组治疗复发难治的B细胞、T细胞淋巴瘤患者总有效率为62.96%(17/27)与30.77%(4/13),显著高于B组的39.29%(11/28)与16.67%(2/12)(P<0.05);A组患者Ⅲ~Ⅳ级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其余各项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KPS评分均显著降低,治疗后B组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GEMOX与GDP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近期疗效显著高于T细胞淋巴瘤,且GEMOX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NHL的近期疗效显著优于GDP方案,值得临床推广治疗.
作者:吴萍;敬小梅;余思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配偶支持干预对宫颈癌子宫全切除患者心理应激及自尊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子宫全切除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基础护理、疼痛干预、并发症预防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配偶支持干预,随访6个月,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Heatherton and Polivy状态自尊量表(SSES)分别评估患者心理应激及自尊水平.[结果]观察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行为自尊、社会自尊、外表自尊、自尊行为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配偶支持干预有助于缓解宫颈癌子宫全切除患者心理应激反应,提高自尊水平.
作者:李淑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丁苯肽联合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丘脑葡萄糖代谢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V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给予丁苯肽联合艾地苯醌、尼莫地平联合艾地苯醌治疗.治疗前后通过正电子发射扫描(PET)技术分析丘脑葡萄糖代谢水平,检测内皮素(ET-1)、活化蛋白C(APC)、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评估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痴呆程度量表(CDR)、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别评价患者认知功能、痴呆程度、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丘脑葡萄糖代谢水平、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相关量表评估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侧、健侧丘脑葡萄糖代谢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仅健侧丘脑葡萄糖代谢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ET-1、sICAM-1、tPA水平均显著降低,APC水平显著增高(P<0.05);同时观察组MMSE评分显著较高,CDR评分、ADL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丁苯肽联合艾地苯醌可显著提高VD患者丘脑葡萄糖代谢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并有效减轻痴呆程度,改善认知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钱倩;经屏;张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抗MPP+诱导的SH-SY5Y细胞氧化损伤的蛋白及分子机制.[方法]建立MPP+诱导的SH-SY5Y细胞模型,并采用丹参酮ⅡA干预及锌原卟啉(Znpp)抑制HO-1,使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试剂盒检测细胞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O-1表达;细胞分为对照组(常规培养)、MPP+组(1mM MPP+)、MPP++丹参酮ⅡA组(1mM MPP++5μg/mL丹参酮ⅡA)、Znpp+MPP++丹参酮ⅡA组(5μM Znpp预处理+1mM MPP++5μg/mL丹参酮Ⅱ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PP+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SOD含量降低,MDA含量升高(P<0.05),丹参酮ⅡA处理后细胞活力较MPP+组升高(P<0.05),SOD含量降低,MDA含量升高(P<0.05);MPP+组细胞HO-1 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丹参酮ⅡA处理后HO-1表达进一步升高(P<0.05);Znpp抑制HO-1后,丹参酮ⅡA对细胞活力的恢复及氧化应激的缓解被抑制(P<0.05).[结论]丹参酮ⅡA能减轻MPP+诱导的SH-SY5Y细胞氧化损伤,可能与其诱导HO-1表达有关.
作者:肖慧琼;袁李礼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