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硬膜外腔置管注入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殷晓雪;王敦亮;殷书香;耿向东

关键词:
摘要:胶原酶化学溶盘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其用药方法可采用盘内注射、盘外注射、盘内外联合注射等多种方法.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初步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T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方法:2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接受TUAE治疗,25例均伴有继发性痛经,其中21例伴月经增多,10例伴轻到中度贫血.25例中弥漫型腺肌病10例,局灶型腺肌病15例,其中4例尚合并子宫肌瘤.所有病例均采用经导管两侧子宫动脉注射超液态碘油-平阳霉素乳剂(LPE)加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其中碘汕用量6-10ml(平均8m1),平阳霉素用量8mg,明胶海绵0.5-1.5块(6×3×0.3cm/块).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超过半年,痛经缓解有效率达96.0%(其中痛经消失占80.0%),月经改善有效率达100%(其中月经恢复正常占76.2%).12例贫血患者栓塞后3-6个月血红蛋白浓度均得到显著升高或恢复正常;栓塞后6个月B超复查子宫体积平均缩小44.1%,21个局限性病灶体积平均缩小58.2%.2例切除患者标本病理检查均显示病灶呈广泛凝固性坏死.所有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TUAE治疗子宫腺肌病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陈晓明;杜娟;左约维;胡小平;庄文行;罗鹏飞;洪淡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肝炎基因诊断芯片检测肝炎患者血清及肝组织中HBVDNA、HCVRNA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基因诊断芯片的制备和其对血清及肝组织中HBVDNA、HCVRNA检测的准确性.方法:根据肝炎病毒的特征基因片段设计探针序列,荧光标记,将其以微阵列形式排列在经过特殊处理的玻片上,同时点上系统监控的内参照基因,制成肝炎基因诊断芯片;从待测血液、组织标本中抽取微量肝炎病原体DNA(RNA),与芯片杂交,用特有的荧光波长扫描芯片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诊断[1-5];用病毒性肝炎基因诊断芯片双盲检测4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40例健康人血清、40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99例肝炎后肝硬化肝组织蜡块标本,1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活检标本及血清,同时用荧光微粒子定量法测定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HBeAg,PCR法检测血清中HBVDNA、HCVRNA,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HBcAg、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HBVDNA.结果:40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阳性血清,基因芯片检测阳性30例,阴性10例,40例丙型肝炎血清,基因芯片检测阳性25例,阴性15例,40例健康人血清,基因芯片检测均阴性.15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的患者做肝活检,血清基因芯片检测阳性15例,肝组织标本免疫组化HBcAg阳性15例,原位分子杂交HBVDNA阳性14例,基因芯片检测阳性14例.99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组织石蜡标本,免疫组化HBcAg阳性67例,HBV DNA原位分子杂交阳性53例,基因芯片检测阳性46例,其中肝组织免疫组化HBcAg、原位分子杂交HBV DNA均阳性者40例,单HBcAg阳性者检出6例,阴性33例.结论:我们设计的基因芯片可同时检测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其对丙型肝炎的诊断阳性率较低;其检测肝组织中的HBVDNA,同原位分子杂交,HBVDNA结果相比,阳性检出率可达76%(40/53);其不但能用于血清中HBVDNA检测,同时可用于肝组织中的HBVDNA的检测.

    作者:赵伟;万建民;刘伟;刘全俊;张林;张汉荣;刘新珏;周镇先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4例脑出血合并下肢静脉血栓临床分析

    下肢静脉血栓是脑出血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形成,对病人生命构成严重的威胁,我们通过4例脑出血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提高对本并发症的重视,并进行早期预防.

    作者:张永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硬膜外腔置管注入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胶原酶化学溶盘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其用药方法可采用盘内注射、盘外注射、盘内外联合注射等多种方法.

    作者:殷晓雪;王敦亮;殷书香;耿向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去睾丸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去睾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研究大鼠去睾后股骨颈骨密度及骨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选用19只12-16周龄的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去睾组和假去睾组,同条件下饲养18周.处死前用Hologic QDR-2000+DEXA测量大鼠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部、股骨近端的骨密度.处死前第14、13天和第3、2天行骨荧光标记,大鼠处死后取左侧股骨近端行塑料包埋的骨组织切片及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去睾大鼠18周后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部、股骨近端的骨密度均下降,与假去睾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骨组织形态计量学静态参数表现为去睾组的骨小粱面积百分率(%Tb.Ar)减少46.4%(P<0.01),骨小梁数目(Tb.N)减少43.8%(P<0.01),骨小梁分离度(Tb.Sp)增加144.6%(P<0.01).动态参数表现为去睾组的骨荧光标记周长百分率(%L.Pm)增加124%(P<0.01),骨形成率BFR/BS,BFR/BV和BFR/TV分别增加437.6%(P<0.01),239.9%(P<0.01),240.3%(P<0.01).代表骨吸收的参数骨小梁面积破骨细胞数(Oc.No)和骨小梁周长破骨细胞数(Oc.No/Pm)分别增加131.9%(P<0.01),115.5%(P<0.01).结论:大鼠去睾18周后腰椎、股骨近端均出现骨丢失,表现为高转换型骨代谢,骨吸收大于骨形成而形成了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股骨颈是研究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的组织形态计量学的理想部位.

    作者:刘红光;刘兴漠;区品中;陈述祥;赵崇达;刘英杰;司徒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护理

    1心理护理对病毒性肝炎的心理护理是特别重要的,尤其是病人入院后,医护人员应热情接待,介绍医院环境,让患者在医院有一种在家的感觉,各级护理人员通过语言和病人进行交流,从而使病人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主动性,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李桂珍;耿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自制器械卡在手术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科技的迅速发展,综合医院的手术种类较以前明显增加,临床上应用了许多新式手术器械,我科为了工作人员尽快地熟悉这些器械,便于术中器械的清点工作,故每个器械包内都建立了器械卡.

    作者:郭芳;魏淑萍;董秀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带膜支架治疗气管狭窄10例分析

    我院自1998年以来,应用带膜支架治疗气管狭窄10例,疗效显著,呼吸困难均立即解除,经随访观察气管通畅良好,病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世伟;沙正布;刘新;赵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多糖类药物在体外对LAK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和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多糖类药物在体外对LAK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和抗肿瘤作用.方法:建立B16黑色素瘤小鼠模型,取小鼠脾细胞培养,1组加IL-2,2组加IL-2和人参多糖,3组加人参多糖,分别培养,用台盼蓝染色,观察多糖类药物对LAK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同时Ⅰ组瘤体周围皮下注射1组培养细胞,Ⅱ组注射2组培养细胞,Ⅲ组注射3组培养细胞,取肿瘤交界部位皮肤组织,光镜和电镜观察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的形态和分布特征.结果:人参多糖与IL-2联合体外培养表明,人参多糖能促进LAK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实验组肿瘤交界区可见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其中以Ⅱ组为多.结论:人参多糖与IL-2联合体外培养能促进LAK细胞的增殖能力,且培养的细胞体内应用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增多.

    作者:谢遵江;张云芳;李益民;贺业春;刘颖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芦荟中微量铜的电化学测定及临床意义

    本文研究了微分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芦荟中微量铜.以XAc-NaAc(pH=5.0)为支持电解质,铂片电极为工作电极,在-1.20V(vs.Ag/AgCl)电位下富集,可得一灵敏的微分阳极溶出峰,峰电位Ep=-0.22V,峰电流Ip与Cu(Ⅱ)的浓度在0.020 0.50 μ g/m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低检出限为0.01 μ g/ml.该法用于芦荟中铜含量的测定,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林新华;罗红斌;陈伟;黄丽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18FDG-PET分期对非小细胞肺癌放疗的影响

    放射治疗是局部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重要治疗手段,其5年生存率仍不理想.

    作者:闫婧;于金鸣;李宝生;刑力刚;刘素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康脉胶囊对股动脉硬化闭塞症家兔血脂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康脉胶囊对股动脉硬化闭塞症家兔血脂变化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建立股动脉硬化闭塞症家兔模型,并通过康脉胶囊治疗,观察对其血脂变化的影响.结果:康脉胶囊能够明显调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家兔的脂质代谢,且优于对照组.结论:康脉胶囊通过调节脂质代谢,对AS0起着积极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令根;徐恒;赵钢;李日恒;张毅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马兜铃酸引起肾功能不全(附11例报告)

    目的:探讨马兜铃酸引起的肾脏损害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观察马兜铃酸引起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肾穿刺病理改变.结果:急性肾功能不全主要病理改变为急性肾小管坏死,慢性肾功能不全主要病理改变为寡细胞性肾间质纤维化.结论:短期大量服用含马兜铃酸中药后,可发生ARF,长期间断服用小量含马兜铃酸中药,可发生CRF.

    作者:王岩;李子龙;任青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老年糖尿病住院病人感染情况分析

    本文就我科成立以来,收治的老年糖尿病病人合并感染的情况加以分析,以便及时诊断、治疗.

    作者:刘铁迎;马小英;陈树春;霍丽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细胞活性MTT法定量分析中的异速生长代谢动力学

    目的:分析细胞活性噻唑蓝比色法(MTT法)定量分析中细胞代谢MTT的特殊动力学特点,建立适于临床应用的分析方法.方法:以传统的MTT法为基础,以MTT浓度、反应时间(t)及细胞数(X)为主要研究参数,观察4种肿瘤细胞系(Hep-G2等)在体外对MTT的代谢特点.采用一级代谢动力学方程[P1=Q0[1-exp(-kt)]]为分析MTT总量(Q0)与其代谢产物甲臜(P1)关系的基本模型,采用逻辑斯谛方程[Pi=ea+βxi/(1+ea+βxi)]分析呈S-型曲线的细胞死亡率(Pi),采用异速生长方程[Y=KXb]表达细胞代谢活性(Y)与每孔细胞数(X)间的关系,以逐步分析MTT代谢中各项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内在联系.结果:根据光学原理,在MTT法中吸光度(At)与甲臜的量(Pt)成正比,MTT初始总量(Q0)全部代谢成甲臜相当的吸光度为极限吸光度(Amax),按本试验条件MTT50μ g/孔约相当于4.0.At对反应时间(t)和Amax呈有限依赖性,提示MTT的代谢不遵从典型的一级代谢动力学规律.MTT的细胞毒性所致细胞渐进性死亡呈S-型曲线,遵从logistic模型的规律.细胞代谢MTT的能力与细胞密度成负相关,遵从异速生长规律,4种细胞系代谢MTT能力的异速生长指数b均介于0.5-0.75之间.以上3种现象各项参数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可用平衡细胞方程(BCEq)[At.=Amax{1-exp[-KXbf(t)]}]表示,式中K为一常数,f(t)为时间函数.结论:体外细胞MTT的代谢遵从特殊的异速生长动力学规律,BCEq是对细胞代谢MTT规律的三维解析,可用三维三步MTT法进行比较准确的细胞定量分析.

    作者:王悦华;蔡亚宁;Brian R.Davidson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老年人血脂和糖代谢情况分析

    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致死和致残的重要原因.血脂和糖代谢紊乱是心脏血管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本文分析了1792例老年人血脂和血糖的特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渝宁;秦海明;郑威;孙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恶性胸腺瘤侵犯心包1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44岁,于6个月前不明原因出现胸闷憋气,尤以劳累后为重.偶有咳嗽,并伴有白色泡沫样痰,无盗汗咯血及痰中带血等症状,近3个月来症状明显加重,在当地医院诊为结核性心包积液,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后来我院进一步检查.

    作者:杨秀洁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深静脉置管29个月1例

    1病例报告患者,女,31岁,农民.于1994年患丝虫病,长期在当地卫生院就诊,为了方便治疗,减少痛苦,于1999年6月在我院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术.

    作者:潘秀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哮喘患者血一氧化氮含量与肺通气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近年来,一氧化氮(NO)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并认为NO既是支气管扩张剂,又是引起气道慢性炎症的细胞毒分子.

    作者:刘翱;沈毅;杨伟康;查云;高怡滨;王兴友;李献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寻常型银屑病诱发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寻常型银屑病发病诱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采用是否式表格,病例组与对照组用统一调查表.共调查了寻常型银屑病病人223例,对照组选择相同年龄段及其它情况相匹配的健康人111例,然后汇总资料,输入微机,使用SAS软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感染、潮湿、房屋条件、房屋朝向、接种、精神因素、药物过敏、吸烟、饮酒、外伤为寻常型银屑病诱发因素.另外,文化程度、住房面积、经济收入等社会因素也与银屑病的发病相关.结论:环境因素在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杨维玲;孙丽梅;张峰;王晓慧;杨明霞;隋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