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腕单臂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

袁锡翔;吴英华;杨明富

关键词:桡骨骨折, 超腕单臂外固定器, 治疗
摘要:桡骨远端骨折为一常见骨折,临床上以Colles骨折Smith骨折为多见,在我院多以闭合手法复位单纯夹板固定为主要治疗手段.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少部分粉碎骨折,尤其累及桡骨远端关节面的粉碎骨折,Frykman分型Ⅲ型以上的骨折或AO分型为C型的骨折,虽经手法达到解剖或近解剖复位,但复位后的位置难以维持、往往出现短缩畸形,且下尺桡关节处于脱位状况,严重者出现正中神经卡压症状、创伤性关节炎,并需手术纠正畸形、融合等,为此,我们采用单臂外固定器固定的方法治疗9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28例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CPM)是一种主要累及桥脑基底部的致命性脱髓鞘疾病,临床较少见,其病因及发病机理仍不十分清楚,近年来由于MRI的逐渐普及及广大医务人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重视,对该疾病的报道越来越多.本文搜集了近几年来资料相对较全面的文献关于该病病例报道28例,对其进行总结,旨在探讨该疾病的病因,为临床防治服务.

    作者:蒋克春;饶亚平;庞春梅;王爱萍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黄体酮穴位注射治疗输尿管结石35例疗效观察

    黄体酮肌注治疗输尿管结石是目前理想的方法之一,但是穴位用药尚未见报道.从2000年3月起,应用黄体酮针剂行双侧三阴交穴位注射治疗3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兴桦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昆明地区乙脑的流行病学与临床分析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早是在1934年由日本学者发现,因此国际上称日本脑炎.它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解放以来,国家大力推广预防接种,使该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发病率明显降低,乙脑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规律发生了变化.1999年-2003年我院共收治乙脑患者1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禄;牛英;陈琳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沟通技巧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包括意见、情感、观点、思考等的交换过程,以此取得彼此间的了解、信任及良好的人际关系[1].护患间的沟通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心身状况,向患者提供正确的信息,是实现护士为患者服务,减轻患者心身痛苦,创造佳心身状态的需要,亦是促进护患间理解与支持,提高治疗护理效果的需要.

    作者:黄彦玲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小横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及鞘膜积液56例探讨

    目的探讨经腹股沟区小横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及鞘膜积液的临床意义.方法经鞘腹股沟区小横切口行手术治疗.结果本术式切口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结论本术式较传统手术较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荣伦;魏保义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氧化电位水对胃镜消毒效果的观察

    内镜的有效消毒是多年以来的世界性课题,在消化道内镜的检查中,同一根内镜在一个单元时间内不得不进行数次检查,这就为经内镜的交叉感染提供了机会,所以寻求对内镜的快速有效的消毒尤为重要.酸性氧化电位水(EOW)的发明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消毒手段,它具有高氧化还原电位(ORP)>1100mV,低pH<2.7值的消毒液,其有快速而较强的杀灭微生物作用,对人体皮肤黏膜无损伤[1-3].我们将EOW用于消化内镜的消毒,对细菌杀灭效果进行了实验观察.

    作者:刘凤阁;周京晶;秦小平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显微手术治疗颅咽瘤28例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显微手术治疗颅咽管瘤结果和疗效.方法所有患者均做CT平扫及MR扫描-确定诊断肿瘤的位置,并选择眶额入路或扩大翼点入路进行显微手术,术后加放疗.结果肿瘤全切25例,大部切除3例,术后全部复查MR与术前对比,其中23例视为较前有不同的改善,5例手术前后无改变,术后尿崩3例,中枢性高热1例,仅1例尿崩症须药物控制,其他患者均恢复.结论经额眶入路或扩大翼点入路,根据肿瘤的位置各有特点,由于在显微镜下鞍区几周围微细解剖较清楚,手术精细,能更好的保护这些重要结构,提高了手术的全切率,减少了并发症.

    作者:刘建中;韩君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中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调查研究

    2002年我院对516名中老年知识分子进行体检,发现被检人群中血压超过140/90mmHg者占29.1%,血胆固醇≥5.2mmol/L者占22.5%,心电图异常者占37%.其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各年龄组阳性率为:40-49岁组1.5%,50-59岁组3.8%,60-69岁组6.0%.提示中老年知识分子心肌缺血潜在危险性不容忽视,对于这样的冠心病患者应给予积极的治疗,不能疏忽,防止心脏意外事件的发生.

    作者:范梅贞;丁福祥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翁沥通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临床观察翁沥通胶囊在治疗成年男性的常见多发病-慢性前列腺炎(CP)上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单用翁沥通胶囊(34例)、翁沥通胶囊加抗生素(64例)、单用抗生素(22例)治疗的12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并应用美国NIH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CPSI)、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作治疗结果作比较.结果120例患者CPSI总评分平均降20.2±6.6(与治疗前比较P<0.01).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有效率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分别达到76.5%、79.7%、71.4%,总有效率达75.5%,三组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结论翁沥通胶囊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药物,尤其是对临床症状的缓解效果较为明显.

    作者:刘敏;庄人通;颜伟;陈瑛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胸腺素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胸腺素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的影响,研究胸腺素对患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为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均分别于入院时及入院d5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血IL-2含量检测.同时观察两组在止咳、平喘、哮鸣音消失、住院天数等方面的情况.结果胸腺素和毛细支气管炎常规疗法联合应用,可起协同作用,有显著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IL-2水平明显降低,胸腺素可显著提高患儿IL-2水平,促进患儿痊愈.

    作者:张霞;刘清;孙金凤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术前应用曲马多对胆囊切除术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观察术前应用曲马功多是否可以抑制机体在创伤时脊髓后角细胞P-物质的释放,减少伤害性刺激对脊髓后角的痛觉激活,提高痛阈,从而减轻应激反应.方法选取26例单纯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随机对照、双盲研究,第1组为单纯曲马多组(TR组n=13);第2组为生理盐水组(N组n=13).观察术后8小时、24小时的VAS评分;给药前(t1)、术后8小时(t 2)、术后24小时(t3)各点的血P物质、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结果术后8小时、24小时的VAS评分和血去甲肾上腺素浓度L组均低于N组;术后8小时、24小时两组血P物质浓度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手术前静脉给予曲马多后,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疼痛阈值,降低术后疼痛和抑制应激反应的程度.

    作者:崔伟华;李彦平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糖尿病低血糖症32例临床分析

    低血糖是糖尿病中常出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随着对糖尿病治疗的重视而逐渐增多.本文总结了1999年-2004年间32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低血糖的临床特点、诱因、预防和治疗进行初步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程莘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143例心源性脑栓塞用药分析

    目的探讨防治心源性脑栓塞的有效方法.方法对1998年1月-200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43例心源性脑栓塞的患者的临床进行分析,重点分析患者的用药情况.结果 143例患者中有房颤共110例,占76.9%,其中非瓣膜性房颤76例,占房颤病人的69.1%;院内死亡37例,占有25.9%;口服过华法林的仅2例(1.4%),口服过抗血小板药的46例(32.2%);住院期间无一例服华法林,有服抗血小板药物52例;生存出院的病人无一例服华法林,服抗血小板药物37例.结论目前我们对口服华法林抗凝进行房颤和/或心瓣膜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脑卒中尚缺乏足够的认识.

    作者:罗伟良;朱伟燕;邱金华;刘武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氯氮平引起心动过缓1例

    1资料患者,男,71岁,汉族,住院号3275,以睡眠差、多疑、嫉妒30余年之主诉,2003年3月9日入院.患者平素性格固执、内向,30余年前渐起睡眠差,坚信妻子有外遇,争吵、跟踪,不许妻子接触异性,独自外出时锁门.由于争闹逐步升级而入院.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入院生命体征正常,体格检查:心肺(-),神经系统(-),精神检查,意识清,定向力全,未查及幻觉,嫉妒妄想明显.情感相对协调,智能记忆可,无自知力.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胸片:心肺隔未见异常征象.心电图:窦性心律、B超、肝胆脾肾正常影像.血气分析、肝动、肾功、尿十项均在正常范围.诊断:偏执性精神病.予氯氮平片25mg,一日二次口服治疗,至14日日服氯氮平片125mg,未再加量.16日患者血压24.1/12.3kpa,未处理,观察.18日脉搏45次/分,复查心电图示:房颤伴缓慢心室率(43次/分),长QT间期.即停用氯氮平片口服,给予能量合剂静点及口服硫酸阿托品片0.6mg一日二次,治疗一周,心率波动化45-68次/分之间,于25日出院.

    作者:周慧;任伯华;罗书恒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11年间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菌的耐药变迁

    目的调查我院11年间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菌的耐药变迁.方法 1993年-2003年从我院住院病人中分离2351株大肠埃希菌和1340株肺克雷白菌的耐药性,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亚胺培南等13种抗生素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菌的耐药性,用WHONET-5.3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菌抗菌活性强的亚胺培南,且历年不减,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吡肟.2003年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7.9%和4.0%.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从1993年的12.6%和11.6%上升至2003年的37.5%和41.4%.肺炎克雷白菌对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从2000年的31.9%和36.8%降至2003年的18.3%和21.3%,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菌ESBLs发生率分别为36.0%和28.4%.大肠埃希菌ESBLs的发生率从1999年的27.0%升高到2003年的46.6%,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西叮敏感率很高,而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要明显高于非产酶株.结论亚胺培南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菌保持很高的敏感性,产ESBLs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菌对头孢菌素耐药的重要机制,我们应重视它们的检测.合理用药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张小江;徐英春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肝内局灶性炎症2例声像图分析

    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肝内局灶性炎症病人的声像图特征分析如下.例1,患者,男,68岁,以糖尿病镅入内分泌科住院.

    作者:姜学文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消肿散外敷治疗急性关节扭伤128例

    自2000年以来,笔者采用自制消肿散外敷治疗急性关节扭伤128例,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所有病例均来自门诊共128例,年龄18-45岁,平均31.5岁.

    作者:张志毅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胃小弯浆肌层切开在胃大部切除术中应用,对减少术后胆石形成的临床探讨

    胃大部切除术自Biuroth创用,经过不断总结改进,延用至今已230年.但术后胆石形成不乏其例,有些病人不得不施胆囊切除.虽然胆石形成原因较多,但减少其病因之一既可降低其术后发病率.

    作者:苏鸿晨;刘生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低浓度布吡卡因与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在PCEA中的临床比较

    观察硬膜外低浓度布吡卡因复合芬太尼与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施行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心脏毒副作用,尿潴留情况.方法腹部手术病员12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布吡卡因125mg加芬太尼0.4mg加氟哌利多2.5mg),B组(罗哌卡因125mg加芬太尼0.4mg加氟哌利多2.5mg).采用负荷量加维持量加自控量.结果低浓度布吡卡因、复合芬太尼与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在PCEA中效果都好,没有显著性差异,在运动神经阻滞情况方面、心脏毒副作用、尿潴留情况方面均没有显著差异.

    作者:李林森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非洲临床艾滋病的诊断及相关治疗

    根据专家估计,截止到2002年底,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达100余万.在我国,艾滋病传播以经血途径为主,主要是吸毒,占63.7%(25828例):经性途径占8.1%(3292例):经采血(浆)途径占9.3%(3776例).因此,临床艾滋病的诊断和相应的治疗已经取显得非常重要.在非洲,由于受到医疗条件的限制,当地医务人员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和有关实验室表现及世界卫生组织的积分方法诊断临床艾滋病.现介绍几种临床艾滋病的诊断及相关治疗方法.

    作者:李国慧;宋淑芳;周秀琴 刊期: 2004年第19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