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粘多糖片防治PCI术后再狭窄疗效观察

刘林强;王玲

关键词:
摘要:冠心病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窄一直是困扰医学界的一大难题,加强抗凝、积极调脂及放射治疗都效果有限,近年来药涂层支架的应用使再狭窄明显下降,但仍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院心内科自2002年3月-2004年3月应用粘多糖片(山东省莱阳生物化学制药厂生产)治疗PCI术后病人69例,并与常规治疗相对照,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联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求根治十二指肠溃疡(DU)的有效、合理方案.方法将108例活动性DU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口服奥美拉唑20mg bid、甲硝唑400mgtig、阿莫西林0.5gtid三联治疗2-3周;对照组使用口服法莫替丁20mgbid,甲硝唑400mg tid,阿莫西林0.5g tid三联治疗2-3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活动性DU的有效率分别为94.8%(55/58)和92.0%(46/50),无明显差异(P》0.05);但Hp根除率分别为91.4%(53/58)和78.0%(39/5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三联方案是治疗活性DU的有效、合理方案、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刘军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人工流产术给受术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如精神过度紧张,宫颈扩张及子宫收缩痛.为了减轻人工流产的痛苦,我们应用异丙酚麻醉,实践证明人流术中用异丙酚镇痛效果显著,对术后子宫收缩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现将应用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张翠英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斯普林注射液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疗效观察

    2001年11月-2003年5月,我们应用期普林对照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60例,取得一定疗效,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36-72岁,平均54岁,其中肺癌21例,乳腺癌16例,胃癌15例,胰腺癌2例,鼻咽癌3例,均有病理诊断证实,分期为Ⅲ-Ⅳ期.

    作者:修光宏;李宏彦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奥美拉唑与雷尼替丁对哮喘病人应用糖皮质激素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预防效果比较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过敏性炎症,而不是感染,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哮喘有效的药物[1,2],而糖皮质激素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副作用[3,4],奥美拉唑是胃壁细胞H泵抑制药,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消化性溃疡病和胃酸相关的疾病.我们从2001年2月-2004年2月,观察奥美拉唑预防26例哮喘病人应用糖皮质激素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并与雷尼替丁相比较.

    作者:蒋立娣;李传珍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老年右室流出道增宽与心脏退行性变

    目的研究老年人右室流出道增宽与心脏退行性变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右室流出道增宽者共153例,其中《65岁者有62例,≥65岁者有91例,占同期做超声心动图检查老年人的49%,并将右室流出道增宽者分为A组(《65岁),B组(≥65岁),分析两组人群与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的关系.结果A、B两组间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所患疾病的比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B组较A组右室流出道有显著增宽(P《0.01),右室内径增大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右室流出道增宽可能提示一种退行性心脏改变.

    作者:刘云兰;黄涛;刘志;曾照丽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综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体会.方法6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思密达、妈咪爱口服和静点茵栀黄,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第1日胆红素下降值、日均胆红素下降值及胆红素降到102.6 p mol/L以下的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思密达、妈咪爱、茵栀黄综合治疗新生儿黄疸,可迅速降低血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崔袆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微量喂养及腹部抚触对危重新生儿胃肠功能的影响

    危重新生儿胃肠功能常因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而不能耐受喂养.临床上因担心发生坏死性小肠炎推迟喂奶时间,仅给予静脉营养,然而,由于缺少肠内营养,可能使小肠粘膜缺乏必需的生长刺激.动物实验表明,全静脉营养的小鼠,仅禁食3天就可能出现肠粘膜萎缩,肠绒毛变平,因此早期微量喂养对改善危重新生儿的肠道功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由于新生儿胃肠蠕动功能较弱,容易发生胃-食管返流、呕吐、胃潴留现象,我们采用鼻喂奶后半小时腹部抚触的护理办法,能够刺激胃肠激素水平的增高,有助于肠蠕动的增加,改善危重新生儿对喂养的耐受,增加排便次数和排便量,缩短胎粪排净天数,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取得了良好疗效.

    作者:张友和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阿奇霉素静滴治疗支原体肺炎45例临床分析

    我科从2002年3月-2004年3月采用国产阿奇霉素静滴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45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传珍;徐冰;王以光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CO2激光联合5-氟脲嘧啶外敷治疗尖锐湿疣89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了解激光联合5-氟脲嘧啶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9例CO2激光联合5-氟脲嘧啶外敷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用激光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47.6%)与对照组的治愈(13.3%)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此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并有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胡少勇;阳吉明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概述中药新剂型的进展

    简述了近几年的新剂型:冲剂、口服安瓿剂、滴丸、缓控释制剂、软胶囊、涂膜剂、巴布剂、凝胶剂、栓剂、气雾剂等的研究概况与进展.

    作者:张莉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126例左下室壁右室梗死的随访调查

    目的观察左室下壁、右室梗死急性期死亡的临床特征,恢复期生存状态,远期死亡原因及死亡形式.方法126例患者分3组,Ⅰ组:近期死亡组(住院时期间死亡)29例,Ⅱ组:远期死亡组(随访期已死亡)22例.Ⅲ组:生存组(随访期仍存活)69例(失去联系6例).分别对年龄、性别及3组患者合并真后壁梗死、心前区剧痛伴大汗、无痛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晕厥、心源性呕吐、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陈旧性心肌梗死史等8例指标的临床发生百分率行x2检验.结果急性右室梗死多见于老年患者,60-79岁占总发病人数的69.0%,男多于女,男女之比1.4:1:无痛性心肌梗死和糖尿病史的比例在Ⅰ组和Ⅱ组的比例明显增高(P《0.05,P《0.01).心源性晕厥是Ⅰ组患者在起病3小时内的一个突出症状,发生率达到21.0%,与病情危重明显相关.心源性呕吐在Ⅰ、Ⅱ组的发生率都超过55.0%,心源性休克是在住院期间主要的致死原因,占急性期死亡率的66%,完全性房室性传导阻滞在致死性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达79.0%.出院后死亡的患者,有近一半(40.9%)发生在6个月内,因此出院后的6个月是远期死亡的高峰,心性猝死是主要死亡方式.生存组患者生活质量普遍较好,仅见1例右心功能显著为良者.结论渡过心源性休克的急性右室梗死并且生存期超过6个月的患者,预后较好,心功能不全者少见.

    作者:李益发;张树义;胡大一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半环槽式外固定器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康复护理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是骨科常见的损伤,传统的治疗方法多采用钢板、髓内针固定、尽管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存在有感染、骨髓炎、骨不连、骨肉萎缩及临近关节僵硬等弊端[1].自1998年7月以来,我院对伴有软组织毁损的28例患者采用半环槽式外固定器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就这些病例的术前、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刘莉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疾病引起的出血,是临床上的急症、重症,又是常见症[4],平均死亡率达10.0%-20.0%.我院急诊科从1995年4月-2003年10月共收治112例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健华;王金玲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病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探索

    贯彻素质教育应注重学生的思想品质的培养、教书育人:学生专业素质的训练,应教会其学习的方法,培养其敏锐的创新意识;同时也要正确引导加强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一个优秀的学生既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更需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来迎接未来的各种挑战.本文结合病理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进行了论述.

    作者:胡利萍;韦耀东;邓如平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一举两得的静脉穿刺

    临床工作中,护士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医嘱给病人抽血化验的同时,还要输液,通常要进行两次静脉穿刺.

    作者:佟志红;卢欣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小儿大面积烧伤并发惊厥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大面积烧伤并发惊厥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对163例小儿大面积烧伤并发惊厥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进行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分析.结果小儿大面积烧伤并发惊厥与休克脑缺氧、脑水肿、钠失衡、代谢性酸中毒、休克期高热等原因密切相关.结论针对小儿烧伤惊厥发生的原因,做到早发现、早纠正,对防治小儿烧伤惊厥的发生十分重要.

    作者:王伟琴;程怀正;陈审;刘潮波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依托咪酯脂肪乳剂与小剂量氯胺酮用于人工流产的体会

    我院用依托咪酯联合氯胺酮用于妇产科人工流产240例,取得了无痛、安全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40例病人,ASAI-H级,年龄16-40岁,体重40-60kg.妊娠时间:40-90天,初次妊娠84例,经产妇妊娠156例,初次人工流产68例,其余均2次及其以上妊娠.麻醉时间为5-20min,全组病人一般情况良好,术前血常规检查正常.无明显肺疾患,无支气管哮喘,无药物过敏史.1.2麻醉方法术前禁食水6h,不用任何麻醉前用药,询问并除外有药物过敏史,心脏病、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等病人,病人入手术室后,麻醉师测取病人脉搏、血压、SPO2、ECG等基础值,首先建立静脉通道,先静脉推注5%氯胺酮稀释液(100mg氯胺酮+生理盐水18 m1),按0.1-0.2mg/kg,快速推注,缓慢推注依托咪酯乳剂0.1-0.3ml/kg,直到睫毛反消失,即进行人流术,据病人是否躁动酌情追加依托咪酯3-5mg即可.1.3术中运用多功能多参数监护仪进行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等进行全程监测.

    作者:冯兴华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46例颌间距离降低的牙缺损患者,采用(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随访两年,观察义齿的戴用情况,包括咬合关系,咀嚼功能,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食物嵌塞、美学评价等.结果46例患者采用(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后,患者的咀嚼功能、颞下颌关节不适,食物嵌塞以及面部外形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结论对存在颌间距离降低的牙列缺损患者,采用(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比普通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效果好.

    作者:许咏梅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西咪替丁对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

    目的观察50例脑出血患者应用西咪替丁对其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400mg静滴,每日1-2次,共1w,其间观察有关上消化道出血的指标及对病死率等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和急性期死亡率分别为0.18%和19.2%、32.7%(P《0.01).结论西咪替丁不仅可明显降低脑出血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而且改善急性期的预后.

    作者:郑建荣;孟莉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160例分析

    绝经后阴道出血(PMB)是指更年期妇女生理性月经完全停止一年以后的阴道流血,它是老年妇女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生率为10%左右[1].为了明确引起PMB的病因,对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月门诊及住院诊治的160例PMB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郑霞 刊期: 2004年第18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