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肺部大片实变影为突出表现的副伤寒丙1例

严炜;刘彦山

关键词:
摘要:患者,男,19岁,因发热、咳嗽伴胸痛8天于2004年2月5日入院.入院前8天受凉后逐渐出现咳嗽,咯黄色脓痰,量较多,胸痛,高热,体温39-40.8℃.经当地医院予以青霉素800万U静滴,2次/天,共4天,以及其它对症治疗,病情无好转而入本院.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抗癫痫新药的临床评价与应用

    目前,应用传统的抗癫痫药物仍有15%-20%的癫痫病例属药物难治性癫痫,特别对于部分发作性患者,因此,迫切需要一些新的抗癫痫药物使难治性癫痫的治疗取得进一步发展.

    作者:刘玲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索一种提高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救治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应用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15例.结果15例患者死亡9例,治愈5例,1例中途放弃治疗,无1例需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结论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可提高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救治成功率.

    作者:郑薇萍;张晋惠;慎惠琴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概述中药新剂型的进展

    简述了近几年的新剂型:冲剂、口服安瓿剂、滴丸、缓控释制剂、软胶囊、涂膜剂、巴布剂、凝胶剂、栓剂、气雾剂等的研究概况与进展.

    作者:张莉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子宫脱垂经阴道切除10例临床分析

    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在大中医院已广泛开展,我院近两年也开展了此项手术,但仅用于子宫脱垂患者.现将我院开展的10例子富脱垂经阴道切除的手术方式及临床应用可行性和安全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秀卿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庆大霉素与地塞米松喷雾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32例

    急性扁桃体炎是小儿急症之一,若处理不当,可导致病情加重或并发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部分患儿可继发风湿病,肾小球肾炎,心肌炎等,我院自2003年1月-10月共收治6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应用硫酸庆大霉素与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联合喷雾治疗3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舒军;沈亚;包新华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依托咪酯脂肪乳剂与小剂量氯胺酮用于人工流产的体会

    我院用依托咪酯联合氯胺酮用于妇产科人工流产240例,取得了无痛、安全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40例病人,ASAI-H级,年龄16-40岁,体重40-60kg.妊娠时间:40-90天,初次妊娠84例,经产妇妊娠156例,初次人工流产68例,其余均2次及其以上妊娠.麻醉时间为5-20min,全组病人一般情况良好,术前血常规检查正常.无明显肺疾患,无支气管哮喘,无药物过敏史.1.2麻醉方法术前禁食水6h,不用任何麻醉前用药,询问并除外有药物过敏史,心脏病、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等病人,病人入手术室后,麻醉师测取病人脉搏、血压、SPO2、ECG等基础值,首先建立静脉通道,先静脉推注5%氯胺酮稀释液(100mg氯胺酮+生理盐水18 m1),按0.1-0.2mg/kg,快速推注,缓慢推注依托咪酯乳剂0.1-0.3ml/kg,直到睫毛反消失,即进行人流术,据病人是否躁动酌情追加依托咪酯3-5mg即可.1.3术中运用多功能多参数监护仪进行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等进行全程监测.

    作者:冯兴华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局部复发鼻咽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利用三维适形调强技术用于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综合治疗的可行性.方法2001年1月-2002年3月间共采用IIMRT技术治疗17例局部复发鼻咽癌.利用电动多叶光栅静态调强放疗,利用治疗计划系统进行正常组织受量分析.随访观察近、长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单次PTV90%等剂量线剂量为1.8-2.OGy,PTV平均总剂量为6014cCy,脊髓平均大总剂量为3516cGy,腮腺两侧腮腺平均剂量2046cGy和2058cGy.随访时间内所有患者均存活,局部控制率(CT+PR)为82.3%.随访至2004年3月,三年生存率52.9%,唾液腺功能6个月评价Ⅰ级29.4%(5/17),Ⅱ级58.8%(10/17),Ⅲ级11.8%(2/17).结论初步证实IMRT用于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的治疗可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并进一步提高整体疗效.本组病例数较少,确切疗效仍需深入研究.

    作者:邢力刚;于金明;卢洁;于勇华;李宝生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动态心电图诊断意义

    从1998年3月-2003年3月门诊及住院病人中筛选常规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缓病人41例,予动态心电图监测,共检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人1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邱爱青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治体会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指四肢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发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如不及时诊断和抢救可迅速发展为坏死,导致肢体残废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其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现将我院近几年来收治的16例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列喜;张冬梅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病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探索

    贯彻素质教育应注重学生的思想品质的培养、教书育人:学生专业素质的训练,应教会其学习的方法,培养其敏锐的创新意识;同时也要正确引导加强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一个优秀的学生既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更需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来迎接未来的各种挑战.本文结合病理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进行了论述.

    作者:胡利萍;韦耀东;邓如平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

    自1997年Huscher[1]完成首例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以来,国内外相继已广泛开展,其相对于传统手术的优势逐渐被广大外科医生所承认,泸医附院普外科自2002年行腔镜甲状腺切除术12例,手术均成功.我们根据本手术的特点设计护理方案,效果良好.

    作者:孙晓霞;郭玉华;郭强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正常晚期妊娠胎儿门静脉及静脉导管血流改变

    胎儿的血液循环,主要靠六个通道;一条脐静脉,一条静脉导管,卵圆孔及动脉导管和二条脐动脉.而只有静脉导管是把脐静脉内高含氧量血流直接运入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的通道.胎儿时期的肝内血管系统供血复杂,一方面门脉主干分出左、右分支供应肝右叶及部分左叶的供血.另一方面,胎儿脐静脉入肝后分出二支,一支直接由静脉导管入下腔静脉后入右房,另一支入肝脏门脉左支囊部,供应肝左叶大部分.

    作者:鄂占森;周文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端粒、端粒酶的研究及探讨中草药对端粒酶的调节作用的意义

    近年来的研究揭示了端粒、端粒酶与细胞衰老和癌变的关系密切,从而为肿瘤学和抗衰老学的研究提供了获得新的进展的希望.具体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端粒的结构和功能及衰老的关系,端粒酶结合蛋白的分离纯化,端粒酶的激活机制与肿瘤发生的关系,端粒酶基因及其变异的研究,寻找端粒酶的专一性抑制及其在抗癌中的应用等.探讨中草药对端粒酶的调节作用与衰老和抗癌作用的关系是笔者的研究方向之一.

    作者:韦耀东;张树球;农嵩;卢彩珍;曹聪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一举两得的静脉穿刺

    临床工作中,护士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医嘱给病人抽血化验的同时,还要输液,通常要进行两次静脉穿刺.

    作者:佟志红;卢欣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静滴香丹注射液应注意配伍禁忌

    香丹注射液对扩张周围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脏器的血流量,降低血管脆性和血粘稠度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对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防止组织损伤,护肝等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危急重症病人日报管理制度初探

    在没有任何成功先例可以借鉴的情况下,我院从2002年4月起,开始了探索性地实行院内危急重病人管理的日报制度.经过1年的实施,我们发现这一方法是行之有效的,特将前半年的资料总结成文,以供广大同仁参考及指正.

    作者:杨云芳;王一;高玉培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TAT皮试引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护理体会

    破伤风抗毒血清(TAT)是目前常用的预防破伤风杆菌感染的有效措施,适用于污染明显的伤口,严重的开放性损伤(如开放性颅脑损伤、开放性骨折、烧伤)、受伤后伤口未经及时清创而又未接受过主动免疫注射的患者,一般剂量为1500IU,于伤后24小时内作皮下或肌肉注射.由于TAT是马血清制剂,注射前必须作常规过敏试验,以免发生过敏反应.如果皮内试验阳性者,必须用脱敏法进行注射.一般情况下皮内试验很少会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但由于体质因素也可有个别患者会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休克,在临床上需引起注意,例如我院急诊科就曾收治过这样1例病人.

    作者:詹江红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VEGF表达及与微血管计数的关系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血管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微血管形成定量关系.方法对68例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及l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VEGF进行检测.并对其在32例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表达与血管形成定量关系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发现膀胱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63.2%(43/68),强阳性表达13例,其中深肌层浸润癌强阳性表达8例,对照组10例正常膀胱粘膜VEGF表达均为阴性.低分化和浸润性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分化和表浅癌组(P《0.01,P《0.001).有血管浸润性癌组VEGF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无血管浸润癌组(P《0.01);有淋巴结转移癌组VEGF阳性表达与无淋巴结转移癌组阳性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血管形成定量与VEGF表达密切相关(P《0.01);结论VEGF表达对膀胱癌生物学行为有重要影响,且与膀胱癌血管形成密切相关,其表达和微血管计数(MVC)在判断膀胱癌恶性程度、自然病程和预后方面有重要价值,特别在判断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方面VEGF表达有更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孟庆泽;刘德海;赵守元;张同全;孙明祥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根治即期带蒂皮瓣移植术的护理

    我科2002年5月-2004年3月对15例口腔恶性肿瘤病人采用胸大肌带蒂皮瓣移植术,大限度地恢复病人的口腔功能,提高了口腔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而护理的配合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15例病人我们给予了精心的护理,14例皮瓣全部成活,l例部分存活,全部康复出院.现将我们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牟莲芝;邢金莲;刘业惠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脲素乳膏的工艺改进

    脲素[1]乳膏是我院报经当地药监部门批准,临床使用多年的一种自配制剂.本品具有剥脱和促进角质水合作用,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手足皲裂、寻常性鱼鳞病、先天性鱼鳞病、老年性干皮病和进行性指掌角皮炎等,且疗效确切.由于该制剂在贮藏时很不稳定,易产生水油两相分层,脲素析出等现象,从而影响药品质量,故我们针对出现的上述问题,对原处方工艺做了某些改进;增加其稳定性,使其更有利于发挥作用.

    作者:廖银根;邓广能 刊期: 2004年第18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