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蓖麻籽中毒8例

张华清;李盟

关键词:
摘要: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 8名误食蓖麻籽者均为男性,汉族.大年龄22岁,小年龄8岁.8例食多10粒,少3粒.1.2临床表现8例中出现不同程度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其中1例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实验室检查:2例白细胞增高分别是10.8×109/L、13.2×109/L,1例出BUNi0.3mmo1/L,4例ALT增高分别是402U/L、204U/L、108U/L、98U/L,1例胆红素24.1 μ mol/L,临床诊断为蓖麻籽中毒,经对症治疗3-5天所有患者痊愈出院.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诊断及鉴别价值.方法对50例子宫肌瘤与46例子宫腺肌瘤患者进行术前经腹超声检查.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术前、术后对照子宫肌瘤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4%,子宫腺肌瘤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结论超声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不同特征,二者在超声诊断的鉴别上有较好的可比性.

    作者:王蓉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15天尿道直肠瘘1例报告

    我们做了1例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术后15天出现尿道直肠瘘,经过治疗后治愈出院,体会如下.

    作者:马玉田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川芎嗪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2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2例及治疗组32例,对照组常规激素治疗,对照组加用川芎嗪240-400mg静注,每日1次,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及血脂.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川芎嗪治疗PNS治疗好,副作用少.

    作者:刘代召;彭武治;彭科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辨证熏洗治疗肛门疼证(附450例临床报告)

    为探讨肛门疼证的治疗途径,采用中药辨证熏洗治疗肛门疼证450例,治愈385例,显效50例,无效15例.结果本法简便效优,适应证广,易推广普及,是肛门疼证的理想治疗方法.

    作者:张连波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腹水直接回输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13例临床分析

    顽固性肝硬化腹水一直是内科临床治疗中的一个难题,单纯的放腹水疗法效果极差,弊大于利,这已为众所周知.但绝大多数基层医院又不具备腹水浓缩回收的条件.因此,我院自1998年以来,采用腹水直接回输辅以利尿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13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此疗法予以介绍,供广大临床工作者参考.

    作者:罗文才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穿刺抽液中的应用

    肿瘤转移至胸膜的病人常常会出现大量的胸腔积液,其胸腔积极液生长迅速且持续存在,常因大量积液的压迫引起严重呼吸困难,甚至导致死亡,故需反复胸腔穿刺抽液,同时向胸腔内注入化疗药物进行胸腔内化疗.

    作者:段慧玲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氧化乐果与其他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护理体会

    氧化乐果是一种药液粘稠的油性制剂.它县有毒性强、吸收慢、易经胃粘膜反复吸收、洗胃难彻底、治疗过程中易反跳等特点.它的中毒机制同其它有机磷农药,但抢救护理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我院自2001年-2004年共收治有机磷中毒患者96例,其中氧化乐果中毒13例.对其抢救护理如下.

    作者:高丽;杨冠民;吴玉梅;史辉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膀胱灌注术后护理

    手术是治疗膀胱肿瘤的有效的方法,但术后复发率较高,为预防术后复发,延长患者生存期,术后需配合药物化疗.现将膀胱灌注术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富红芹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腮腺肿块42例病床分析

    腮腺肿块是口腔科常见的病证.而肿块多为肿瘤、囊肿、淋巴上皮病、淋巴结核等.我科自1998年5月-1999年10月,共收治6O例腮腺区肿块.本文将资料完整的42例作为初步分析,着重谈一下手术治疗及并发症预防体会,现报告如口下.

    作者:张大贵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代谢与自由基异常分析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代谢与自由基异常现象.方法检测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24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并作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G、LDL、ApoB、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SOD、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血脂代谢异常基础,缺血缺氧启动自由基瀑布链,导致血脂及自由基代谢紊乱加重,故进行血脂调控及抗氧自由基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林庆兰;郭秋杰;丁薇;廖美娜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临床病理诊断研究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出血的病理临床特点.方法经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绝经后子宫内膜出血是一个危险的信号,绝经期年限越长,恶性肿瘤引起出血的可能性就越大,故临床对绝经期后妇女即使出血发生在就诊前数日,也要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石斌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中药外敷治疗脑肿瘤的临床应用及分析

    癌症的治疗是现代医学面临的难题,而晚期脑肿瘤是重症之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92年的统计,髓地区和良族不同,原发性脑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的年发病率为2-19/10万人[1],其中原发性恶性肿瘤约占60%,危害大的是脑黑色素瘤和脑胶质瘤.

    作者:张财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浅谈脑卒中的护理与康复

    随着我国老年人比例不断增加,老年人脑血管疾病患者越来越多,其发病率219/10万,致残率80%,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脑卒中后的护理对预后有很大影响,因此开展针对性的康复指导对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们所得到的体会及目前康复现状报告如下.

    作者:郑网安;朱瑾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阿法骨化醇(法能)结合钙剂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研究阿法骨化醇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方法收集53例门诊SOP病人,应用阿法骨化醇(法能)0.25μg每日一次,碳酸钙(含元素钙500mg)每晚一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进行随访及测定:①临床资料:包括疼痛(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身高的变化,骨折的发生情况.②X线骨量测定.③骨密度的测定: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VAS评分显示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3 个月,6个月疼痛的程度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在用药的6个月内,病人身高没有明显变化(P>0.05);治疗前后X线变化不显著(P>0.05);骨密度测定的结果显示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3个月之间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骨化醇结合钙剂可以比较有效的减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疼痛症状,长时间应用阿法骨化醇和钙剂能提高骨密度,减少老年骨折的发生率.

    作者:王建航;谭江威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如何提高中药炮制质量探讨

    中药炮制是一门科学,应用科学的方法、手段研究制定合理的炮制工艺,严格控制中药炮制质量,应在中药基本理论指导下,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及调配等技术要求.对中药进行各种炮制处理,减少有效物质损失,达到增效目的,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宋金森;姚惠凤;俞俊峰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高血压药物治疗进展

    目的综述介绍近年来国内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和治疗方案,为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广泛查阅近年的有关抗高血压药物和治疗的文献报道,了解其现状,客观分析各类降压药物和治疗方案的利弊.结果与结论各类抗高血压药物和各种联合用药治疗方案都有自身的特点.应结合患者不同的情况和并发症,选择适合患者本身情况的药物和治疗方案,既安全又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尹兆灿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伴隐匿性传导1例

    患者,男性,87岁.临床诊断:坐骨神经痛.入院当日常规心电图检查(图1)示:窦性心律,P波频率63次/min,PP间期略不等,夹ORS波群的PP间期稍短,不夹ORS波群的PP间期稍长,相差0.04s,为室性时相性窦性心律不齐;P波多于QRS波群,且绝大多数与QRS波群有关,少数窦性下传搏动的PR间期0.31s,QRS波群电压较低,时限0.08s,呈7:1,12以上:1下传;无关的QRS波群电压较高,时限0.10s,PR间期十分规则,频率234次/min,系室性逸搏心律.

    作者:郭汇玲;陈丹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一氧化碳中毒导致一过性房颤、偏瘫、精神障碍1例

    生产和生活中一氧化碳中毒是内科急症之一,现就CO中毒致一过性房颤、偏瘫、精神障碍1例报告如下.

    作者:史俊霞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降纤酶与血塞通联合应用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降纤酶与血塞通联合应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例病例使用药物前后检查头CT、血流变学、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结果使用药物治疗后,改善了血流变学异常,降低了血液粘度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抑制了血小板聚集,增加了红细胞变形能力,使基本治愈率达83.3%.结论降纤酶与血塞通联合应用,共同起到溶解血栓,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较好.

    作者:程艳玲;崔凯;孙中伟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老年人口腔疾病治疗的特点

    人口老龄化趋势正在全球范围扩大,老年口腔医学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而且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要求医生必须掌握老年人的各种特点,采取不同于青壮年人的治疗措施,进行安全有效的治疗.

    作者:王晓萍;宋薇;任巧丽 刊期: 2004年第17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