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慧玲
目的总结回顾10年来我院7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治疗方法、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钻孔引流术、小骨窗血肿引流术、去骨瓣血肿清除术.结果78例中存活61例,年龄60以下53例,61-70岁8例.死亡17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率21. 8%.其中71岁以上全部死亡.结论全面了解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因素,掌握手术适应证,把握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是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生存率、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王建国;黄卫 刊期: 2004年第17期
痛经为妇科常见病,盆腔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为原发性痛经,是因卵巢内分泌异常,子宫肌痉挛及精神紧张等因素引起.患者表现为行经前后或经期下腹坠胀痛,伴腰酸或其他不适,程度较重者影响生活及工作,治疗一般采取对症治疗,但效果不理想.自2000年以来,采用硝苯啶与消炎痛合用治疗原发性痛经84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马成华 刊期: 200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对16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采用早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分别于术后4-7天行颅内压监测,6个月行GCs、GOS、语言障碍程度及运动功能障碍程度评分,并与未进行此治疗的32 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对于抑制继发性损伤的发生、发展及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白云驰;杨九一;阚志生 刊期: 2004年第17期
冠心病急性事件(急性心肌梗死和恶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疾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和死亡率、致残率逐年上升,是危害我国人民群众生命的常见病.急性心肌梗死多在院外社会上发生,临床症状主要以胸痛为主诉,也有以背部痛疼和上腹部痛疼为主诉,临床比较容易处理,而以头痛为诉的较为罕见,现将我院二例报道如下.
作者:丁芳 刊期: 200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手部电击伤非早期入院,肌腱和指骨外露且合并有感染创面的佳临床处理方案,以及感染肌腱和指骨保留的可能性.方法对临床收治的手部电击伤较晚期入院且创面合并感染者,经充分术前准备后,用皮瓣修复创面,保留暴露肌腱和指骨.结果21例共32个皮瓣全部存活,其中有6个皮瓣末端有轻度红肿或瓣下有少量分泌物,经加强局部处理后愈合.结论手部电击伤较晚期入院且合并感染的创面,经充分准备后,采用邻近或交臂皮瓣修复,保留外露的肌腱的指骨是可行的,大程度保留手指长度,尽量避免截指或咬除部分指骨.
作者:唐家训;易文林;王宇 刊期: 2004年第17期
患者,男,9岁.于2004年4月15日上午在镇防保站接种门诊接种,用2ml一次性注射器加强接种乙脑疫苗,卫生部上海生物研究所生产.注射1ml药15分钟后,全身感瘙痒、腹痛、恶心、接种部位发红,从面部开始,全身皮肤出现荨麻疹,眼睑浮肿,巩膜出血,视物不清,呼吸困难,胸闷,面色苍白,出冷汗,即给予0.2ml肾上腺素后转入医院门诊.
作者:宋保宏;王立军 刊期: 2004年第17期
患者,男性,87岁.临床诊断:坐骨神经痛.入院当日常规心电图检查(图1)示:窦性心律,P波频率63次/min,PP间期略不等,夹ORS波群的PP间期稍短,不夹ORS波群的PP间期稍长,相差0.04s,为室性时相性窦性心律不齐;P波多于QRS波群,且绝大多数与QRS波群有关,少数窦性下传搏动的PR间期0.31s,QRS波群电压较低,时限0.08s,呈7:1,12以上:1下传;无关的QRS波群电压较高,时限0.10s,PR间期十分规则,频率234次/min,系室性逸搏心律.
作者:郭汇玲;陈丹 刊期: 2004年第17期
人口老龄化趋势正在全球范围扩大,老年口腔医学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而且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要求医生必须掌握老年人的各种特点,采取不同于青壮年人的治疗措施,进行安全有效的治疗.
作者:王晓萍;宋薇;任巧丽 刊期: 200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2例及治疗组32例,对照组常规激素治疗,对照组加用川芎嗪240-400mg静注,每日1次,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及血脂.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川芎嗪治疗PNS治疗好,副作用少.
作者:刘代召;彭武治;彭科 刊期: 2004年第17期
我院骨科从1991年3月-2003年7月采用闭式冲洗引流治疗四肢枪击伤2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正龙;翁树秋;徐景卫 刊期: 2004年第17期
本研究对临床常见的需进行常规根管清理、消毒、充填的病例,进行一次性自制药物根管治疗,疗效满意.患者男女不限,平均年龄42(20-65)岁,跟踪随访两年,患者的临床及X线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作者:蒋永元;于晓萍 刊期: 2004年第17期
本院自1998年2月-2003年12月救治大面积严重烧伤患者36例,其中并发应激性溃疡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明;刘海燕;刘立新;魏钦平 刊期: 2004年第17期
目的介绍依达拉奉的药理作用及临床药效.方法参考国外近期公开发表的文献.结果依达拉奉具有消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临床上.对脑梗死急性期具有治疗和保护作用.结论本品有望成为脑梗死急性治疗期的一线药物.
作者:莫宗琪;徐光奇;孔凡贞;苏勍 刊期: 2004年第17期
胫腓骨骨折在全身骨折中多见,约占13.7%.而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更为常见,其治疗方法较多,为了解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1993年-2000年我院共收治58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韩洁 刊期: 2004年第17期
肿瘤转移至胸膜的病人常常会出现大量的胸腔积液,其胸腔积极液生长迅速且持续存在,常因大量积液的压迫引起严重呼吸困难,甚至导致死亡,故需反复胸腔穿刺抽液,同时向胸腔内注入化疗药物进行胸腔内化疗.
作者:段慧玲 刊期: 200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胃食管反流患者的食管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方法检测42例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和14例非胃食管反流病者的食管动力学指标.结果 GERD组患者的LESP、LESL及LESL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GERD患者食管体部PA减低、PV减慢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UESP在GERD组低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胃食管反流患者存在整个食管动力学指标的改变.
作者:石益海;李海华;李慧梅;郭延军;张颖;郑著家 刊期: 200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在前列腺局部注射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出132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采用复方丹参和丁胺卡那霉素经会阴前列腺包膜内局部注射,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结果 IPSS显著改善111例,有效率84%;MFR显著改善76例,有效率57.6%;剩余尿量显著下降85例,有效率64.4%;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在前列腺包膜内局部注射不失为一种安全且能确切改善前列腺增生患者症状的治疗方法.并可间断给药,不需长期持续给药,降低了治疗费用.
作者:贺志顺;赵金凤;贺莹;姚君;徐少春;王娜 刊期: 2004年第17期
顽固性肝硬化腹水一直是内科临床治疗中的一个难题,单纯的放腹水疗法效果极差,弊大于利,这已为众所周知.但绝大多数基层医院又不具备腹水浓缩回收的条件.因此,我院自1998年以来,采用腹水直接回输辅以利尿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13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此疗法予以介绍,供广大临床工作者参考.
作者:罗文才 刊期: 2004年第17期
我们做了1例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术后15天出现尿道直肠瘘,经过治疗后治愈出院,体会如下.
作者:马玉田 刊期: 2004年第17期
手术是治疗膀胱肿瘤的有效的方法,但术后复发率较高,为预防术后复发,延长患者生存期,术后需配合药物化疗.现将膀胱灌注术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富红芹 刊期: 2004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