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部电击伤晚期入院并感染创面的处理

唐家训;易文林;王宇

关键词:手指, 电击伤, 感染, 皮瓣
摘要:目的探讨手部电击伤非早期入院,肌腱和指骨外露且合并有感染创面的佳临床处理方案,以及感染肌腱和指骨保留的可能性.方法对临床收治的手部电击伤较晚期入院且创面合并感染者,经充分术前准备后,用皮瓣修复创面,保留暴露肌腱和指骨.结果21例共32个皮瓣全部存活,其中有6个皮瓣末端有轻度红肿或瓣下有少量分泌物,经加强局部处理后愈合.结论手部电击伤较晚期入院且合并感染的创面,经充分准备后,采用邻近或交臂皮瓣修复,保留外露的肌腱的指骨是可行的,大程度保留手指长度,尽量避免截指或咬除部分指骨.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脑卒中的护理与康复

    随着我国老年人比例不断增加,老年人脑血管疾病患者越来越多,其发病率219/10万,致残率80%,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脑卒中后的护理对预后有很大影响,因此开展针对性的康复指导对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们所得到的体会及目前康复现状报告如下.

    作者:郑网安;朱瑾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咽异感症与消化系疾病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咽异感症与消化系疾病的关系.方法对287例以咽异感症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分别行内镜检查术,检出的有消化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消化系药物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结果287例咽异感症患者中,检出胃肠疾病250例,占本组病例的87.1%,其中以消化性溃疡及返流性食管炎检出多,在治疗组中,经消化系药物治疗后,咽异感症症状消化或好转共96例,占治疗组的76.8%.结论以上资料显示,在无咽喉器质性病变的咽异感症患者中,消化系疾病检出率高,为其病因之首.

    作者:李蜀豫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与病毒免疫逃逸

    病毒抗原经过MHC-Ⅰ类分子途径提呈给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是机体抗病毒免疫的起始阶段.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负责抗原肽从胞浆到内质网的转运,在MHC-Ⅰ类分子的抗原处理和递呈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TAP功能障碍和(或)表达下调将导致病毒感染细胞表面MHC-Ⅰ类分子表达缺陷,这成为病毒感染细胞逃逸宿主免疫监视的重要机制.

    作者:张杏平;陈兴平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发现与护理

    目的探索脂肪栓塞综合征(FES)的早期发现和护理要点.方法对近5年救治的18例FES的救治护理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除1例暴发型82岁老年人病情凶险抢救无效死亡外,17例病人均临床治愈,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多发性骨折,特别是长骨骨折病人应严密观察病人的呼吸、意识情况,注重预防,及早发现,早期综合治疗,精心护理,对FES的治疗成败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利君;朱玉华;陈慕芬;郝淑芹;江帆;杨琴;刘安庆;王景梅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蓖麻籽中毒8例

    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 8名误食蓖麻籽者均为男性,汉族.大年龄22岁,小年龄8岁.8例食多10粒,少3粒.1.2临床表现8例中出现不同程度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其中1例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实验室检查:2例白细胞增高分别是10.8×109/L、13.2×109/L,1例出BUNi0.3mmo1/L,4例ALT增高分别是402U/L、204U/L、108U/L、98U/L,1例胆红素24.1 μ mol/L,临床诊断为蓖麻籽中毒,经对症治疗3-5天所有患者痊愈出院.

    作者:张华清;李盟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无症状小肾癌的影像学诊断

    近年来,随着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手段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临床常规检查、健康检查,无症状小肾癌的发现机率逐渐增多,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宝贵时间.我院自1995年7月-2003年11月共发现的7例无症状小肾癌均得到了及时诊治.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福来;马兵;严香兰;芦海滨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尼莫地平的不良反应

    尼莫地平为第二代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具有选择性扩张脑血管、增强脑血流量,阻断脑缺血后神经细胞钙超载,促进脑细胞的功能恢复.临床主要用于高血压、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病,本文就其临床上出现的不良反应简述如下.

    作者:高婕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超声介入治疗腹部脏器囊肿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超声介入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囊肿,已在临床应用多年,但如何规范进行,少有注意.本文就介入室设置、术前病例选择、术中需注意几个方面,结合我院在介入室内运用彩超引导下穿刺抽液后注入无水酒精,非手术治疗肝囊肿、肾囊肿及妇科囊肿共50例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余松远;肖笛;李荣;杨银广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颈部肿物误诊分析

    目的提高颈部肿块的确诊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93例患者,21例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不符,误诊率为22.6%.易发生误诊的颈部肿块分别是淋巴结结核、淋巴结转移癌、淋巴瘤.结论详细的临床资料与辅助检查结合有助于提高确诊率.

    作者:吴新中;蒋立坚;李卫国;吴雅成;刁惠波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志贺氏菌引起泌尿道感染1例

    患者,女,81 岁,体温37.8℃,因尿频、尿急来我院门诊就诊.化验室检查:WBC10.8×109/L、NO.78、M 0.05、L0.17;尿液常规检验:隐血(+)、WBC(++++).据患者主诉,曾用过公共坐式便器.两次尿培养均生长出福氏志贺氏菌.

    作者:袁建芬;喻海忠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医学院新生学习策略调查

    目的调查医学院新生学习策略利用情况.方法以问题形式对学生就学习策略问题进行调查,然后进行分析与分类.结果共调查160人,利用元认知策略123人次,认知策略96人次,资源管理63人次.结论医学院新生利用元认知策略较多,学习策略倾向成熟.同时,有待于进一步对资源管理策略的开发和利用.

    作者:朱晓峰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降纤酶与血塞通联合应用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降纤酶与血塞通联合应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例病例使用药物前后检查头CT、血流变学、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结果使用药物治疗后,改善了血流变学异常,降低了血液粘度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抑制了血小板聚集,增加了红细胞变形能力,使基本治愈率达83.3%.结论降纤酶与血塞通联合应用,共同起到溶解血栓,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较好.

    作者:程艳玲;崔凯;孙中伟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微创口胆囊切除术487例临床报告

    现代外科的治疗目的不单是就病治病,还强调尽量减少治疗手段对病人的损伤,从而促进病人愈合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生活重量.因此,微创外科是外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体现外科整体治疗的重要表现形式.笔者所在的临床治疗组从2002年2月-2004年2月,共行微创口胆囊切除术(MC)48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益泽;魏东;王绍明;李力;蒋建春;林伟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结节状胃炎的临床分析探讨

    目的探讨结节状胃炎的临床分析.方法列2002年12月-2004年4月,在我院行胃镜检查发现为结节状胃炎患者进行Hp检验,并做对临床及病理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831例胃镜检查患者中发现15例结节状胃炎,占检查总人数的0.17%,男6例,女9例,平均年龄26.1岁,Hp阳性率93.3%;病理检查均可见不同程度的淋巴滤泡形成及(或)淋巴细胞浸润.结论慢性胃炎结节状改变可做为Hp阳性胃炎的内镜下表现之一.

    作者:康艳;陈星;刘变英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喉咽神经纤维肉瘤1例

    患者,男,32岁,因右侧咽痛2月余,伴说话含糊不清6天入院.行纤维喉镜检查,喉咽右侧见一椭圆肿块,呈外生性生长,苍白色,表面光滑,上达扁桃体下极,下至梨状窝高度,约5cm×3cm×4cm大小,质软、脆,并遮盖声门.

    作者:张润涛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慢性髓性自血病负载抗原的树突状细胞与CIK细胞共培养后体外增殖和特异性杀伤效率的研究

    目的观察负载抗原的树突状细胞与自体CIK细胞共培养后培养物的表型、增殖活性变化,及DC对CIK细胞毒活性的影响.方法提取CML缓解期的BMMNC,常规诱导出DC及CIK细胞,用自体白血病细胞反复冻融抗原冲击DC,并和CIK细胞共培养,动态观察CIK细胞增殖活性和表型变化;并用MTT法检测其对自体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HL60细胞的杀伤效率.结果DC与CIK细胞共培养,通过彼此的相互作用诱导出比CIK细胞增殖活性和杀伤活性更强的细胞群体.经抗原负载的DC活化的CIK,对自体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高于单纯CIK细胞,差异显著(P<0.05).二者对HL60细胞的杀伤活性无显著差异.结论DC与CIK共培养细胞是一种增殖活性和细胞毒活性高于CIK细胞的免疫活性细胞,经肿瘤抗原冲击的DC能明显提高CIK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郑转珍;乔振华;鹿育晋;朱镭;李国霞;张丽;崔月娥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腹水直接回输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13例临床分析

    顽固性肝硬化腹水一直是内科临床治疗中的一个难题,单纯的放腹水疗法效果极差,弊大于利,这已为众所周知.但绝大多数基层医院又不具备腹水浓缩回收的条件.因此,我院自1998年以来,采用腹水直接回输辅以利尿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13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此疗法予以介绍,供广大临床工作者参考.

    作者:罗文才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充分认识加强学科研究室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我院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尽快提升教学层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加强学科研究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作为本院的重点学科,学科建设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在学科研究室的建设工作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开展研究生教育提供必要的实验基地.

    作者:韦耀东;肖裕芳;卢婷;方灵燕;赖腾芳;谭巧玫;李凤莲;陈婉兰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脑卒中后79例心理障碍临床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口老龄化,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及复发率逐年增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同时,由于社会压力大,经济负担重,使患者在发病后产生各种心理障碍,不利于疾病的康复,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还妨碍其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现就我院近2年收住院的139例脑卒中患者发生心理障碍的机率与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因素以及治疗方案分析如下.

    作者:权青云;蔡廷凯;林芝慧;任亚娟;徐晓霞;何君宏;赵晓娟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大面积严重烧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防治体会

    本院自1998年2月-2003年12月救治大面积严重烧伤患者36例,其中并发应激性溃疡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明;刘海燕;刘立新;魏钦平 刊期: 2004年第17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