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研究

吕磊;罗义;曾冲;李广镰

关键词:C-反应蛋白, 冠心病
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冠心病患者71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3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34例;健康对照组15例,用免疫浊度法测定C-反应蛋白水平.并行选择性冠脉造影.比较以上三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并分析其与冠脉硬化积分间的关系.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及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5.76±41.62 vs2.11±1.36及14.45±7.64 vs 2.11±1.36mg/L).且急性心肌梗死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25.76±41.62vs14.45±7.64mg/L),经Pearson相关分析,C-反应蛋白与冠脉积分之间无相关性.结论CRP在冠心病中显著升高,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但与冠脉狭窄程度无关.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18F-FDG放射化纯度的快速测定

    用HPLC和TLC两种方法测量了CTI双管法生产的18F-FDG的放射化学纯度.用TLC方法测未水解的酯含量,HPLC测游离的氟离子.采用糖柱作为分离柱,新的流动相:85%的乙腈,流速为2.5ml/min,18F离子的保留时间为2.6min,18F-FCG为3.5min,18F-FDG中游离18F测量可在5min内完成.

    作者:张锦明;田嘉禾;陈英茂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静脉穿刺失败的心理分析与对策

    有文献报道,因护士的情绪引发差错的发生率占60%-70%.现在我们从心理角度讨论关于静脉穿刺失败常见的负性心理及对策.

    作者:向永芝;史菊芳;李超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结核分枝杆菌耐乙胺丁醇的分子机制及其检测研究进展

    结核病仍是目前威胁人类的三大感染性疾病之一,耐药结核菌的流行则导致更加严重的危害[1].

    作者:马晓薇;曹相原;胡忠义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预防静脉穿刺后皮下瘀血的方法

    静脉穿刺应用于静脉输液、注射和抽血.静脉注射后穿刺部位皮下瘀血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一种现象,因此,保护血管很重要,尤其对长期输液的病人,危重病人更为重要.通过多年的临床护理实践,总结出一些简单、方便的可防止皮下瘀血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秋华;陈淑华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临床输液反应因素分析

    现医院使用输液较多,输液反应在临床用药中常见,如何确定患者出现反应后是否为输液反应,在临床中很多医护人员并不是非常清楚,下面介绍一下引输液反应原因和环节,以及如何处理等内容.输液反应一般指在临床输液中或输液后引起机体不适,并有某些症状表现的一类反应,其常见症状有发冷、寒战、紫绀、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血压下降等症状之一,其引起因素较多.输液反应发生原因可分为热源反应,药物反应,循环超负荷引起.

    作者:宋瑞民;熊丽君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73例住院肺癌病人的临床诊断分析

    关于肺癌的临床诊断手段有很多,本文收集了73例本院2003年1月-6月的住院肺癌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试图分析肺癌病人从发病至确诊时间和采取手段之间的关系,以增强临床医师对该病诊断的现况认识.

    作者:李洪忠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诺和灵R30胰岛素临床应用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裕,肥胖、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发病率正迅速增长,其中糖尿病发病率高,严重影响着我国人民健康.临床上在治疗糖尿病方面,除科学饮食、适当运动外,药物治疗也很重要.目前胰岛素的品种和剂型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由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生产的诺和灵R30胰岛素因其品种齐全,质地纯正,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现就我科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柳玉萍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大剂量氯氮平致癫痫大发作(附3例报告)

    氯氮平抗精神病作用快、效果好,副作用小,逐渐受到精神科临床的青睐.近几年在我院住院的病人因服用氯氮平而引起的癫痫大发作的现象时有发生.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付正清;邹广君;孙学政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不稳定性银屑病临床探讨

    不稳定性银屑病(Unstable Psoriasis,本文简称为USP)在国内由白齐贤等[1]于1986年首先报道,此后又有少数个案报道[2、3].

    作者:范平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纳米硝酸益康唑阴道用药的急性毒性及粘膜刺激性研究

    目的观察纳米硝酸益康唑阴道用药的急性毒性反应及粘膜刺激性.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阴道注射给予溶解于5%羧甲基的纳米硝酸益康唑(药物组),5%CMC溶解的明胶微球(赋形剂组)及5%CMC.药物剂量为有效剂量的10倍.观察大鼠的体重变化,急性毒性反应.并通过肉眼和病理检查确定对粘膜的刺激性.结果给药后第1天和第14天3组大鼠的平均体重没有显著性差异.3组大鼠的皮肤、眼、粘膜、呼吸、循环、中枢神经系统、四肢活动等均无明显变化.阴道粘膜完整无损.药物组和赋形剂组粘膜下轻度充血.结论纳米硝酸益康唑10倍用药未引起急性毒性反应.粘膜刺激性轻微.作为局部用药安全无毒.

    作者:童华;戚晓红;李芸茜;王祝鸣;阚延静;申艳;管晓红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1例结扎术后输卵管妊娠内出血的护理

    输卵管妊娠俗称宫外孕,一旦破裂大出血可危及生命.输卵管结扎术后4年继发宫外孕在我院还是首例,本例入院6h后病情加重,出现内出血休克征象,即行手术治疗,术后精心治疗和护理,8天康复出院.

    作者:刘兴翠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手术室院内感染的管理

    手术室是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它担负对患者进行手术和急危重患者的抢救任务.因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患者的预后及医院的医疗效果,感染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加强手术室院内感染的管理,可有效地预防院内感染和降低无菌手术切口的感染率.我院以病人为中心,采取一系列措施和管理控制手段,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王华;金彩霞;吴冬梅;宋东卓;张波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心包内肺切除及部分左心房切除治疗肺癌

    目的探讨心包内肺及部分左心房切除治疗肺癌的手术指征和手术操作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8月-2002年12月.对9例晚期肺癌行心包内肺切除合并部分左心房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一年生存率为77.8%,长生存49个月.结论对局部晚期肺癌行肺切除合并左心房部分切除能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东红;刘振邦;邓高月;张海君;方勇;董兵;秦洪真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超声辅助VEGF165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血管内皮细胞的可行性研究.方法VEGF165基因的质粒PEGFP-C1,采用超声辅助电穿法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染后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情况.结果超声辅助转染后5h可见细胞内有GFP表达,10h后可达高锋,持续3天左右,其后有些细胞荧光开始减退.结论VEGF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有GFP表达,提示细胞转染成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可行性.

    作者:周文;汪涛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神经肽Y刺激的大鼠VSMCs增殖中的CaN活性及c-myc表达水平的变化

    目的观察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刺激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中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aN)活性及c-myc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组织贴块法,体外原代培养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NPY刺激培养的大鼠VSMCs增殖;CaN特异性抑制剂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阻断NPY刺激的大鼠VSMCs中CaN依赖的信号转导通路;观察各因素对CaN活性、细胞增殖活度、核内原癌基因c-myc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在一定范围内,NPY(10-7-10-5mol/L)以浓度依赖性方式增加VSMCs的CaN活性,同时细胞增殖活度(AMTT值)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CsA(1 μmol/L)抑制CAN活性后,明显降低NPY(10-6mol/L)刺激VSMCs增殖活度及核内c-myc表达水平(OD值),与NPY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01).结论CaN依赖的信号通路在NPY刺激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机制与核内c-myc基因的激活有关.

    作者:罗德生;郑红花;李映红;欧阳静萍;刘琴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大鼠体内乌头碱代谢产物研究

    目的鉴定乌头碱在大鼠尿液与胆汁中主要代谢产物.方法以0.2mg/kg的剂量对20只大鼠进行灌胃给药,累积收集0-8h,8-24h、24-48h大鼠尿液,同样剂量给药,累积收集胆汁.冷冻干燥有机溶剂提取进行前处理,HPLC分析后,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分离鉴定乌头碱代谢物.结果在给药尿样中发现乌头碱两种代谢产物M1-M2,分别测得准分子离子峰[M+H]+,以给药胆汁中发现乌头碱两个代谢产物M3-M4,分别测得准分子峰[M+H+]及其二级碎片离子.均未检测到乌头碱原形.结论M1-M2为乌头碱的4个代谢产物,推测分别为乌头碱14位酯键水解后,羟基乙酰化,3、15位羟基甲基化;乌头碱N-去乙基后与甘氨酸结合,15位羟基氧化为羰基;乌头碱N-去乙基后发生N-氧化,3、13位羟基乙酰化;乌头碱6、16位去甲基后3、13位羟基乙酰化产物.

    作者:李文东;马辰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小儿外科的应用(附16例报告)

    目的总结对小儿阑尾炎行腹腔镜手术的经验体会.方法分析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16例,观察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情况,并与正常开腹小儿阑尾切除术比较.结果手术时间(34±10.3min)及住院费用(3216±423元)与正常小儿阑尾切除术无明显差别(P>0.05).住院天数(2±1.5天)及并发症发生率较正常小儿阑尾切除术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适用于各种情况的小儿阑尾炎,具有手术安全,并发症少,术后恢复时间短等优点.通过腹腔镜可获得较大的手术空间并探查其它部位病变,并有利于冲洗腹腔积液积脓,减少腹腔感染.由于阑尾通过套管取出,避免与腹壁接触,减少了切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潘龙文;褚海波;王怡波;赵志钢;孙学军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长龙通注射液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观察

    脑血栓是脑血管病中比较常见的病症之一,它以发病急,致残率高,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我院于2003年1月-10月采用长龙通注射液治疗脑血栓38例,使多数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恢复,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俊玲;齐平;姜静岩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祛痹舒肩丸的药理研究与临床评价

    总结了祛痹舒肩丸的药理、临床研究,以冀望对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庄义修;陈维勤;蔡宗成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征

    高原人群由于长期处在缺氧的情况下,其肺血管的阻力和肺动脉压明显升高,形成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征,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征普遍存在于高原人群中,其发生率和肺动脉压升高的程度与高度成正比[1].本文重点对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征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作简要综述.

    作者:汤德柱 刊期: 2004年第16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