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华;杨彬;袁雪光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和交通事故的增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为了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骨折后的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早期手术治疗已被患者广泛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方法较多,比较常用的内固定有两种:130度角钢板和动力髋螺钉(DHS).2000年-2003年我科使用以上两种内固定材料,对8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进行了治疗,现将两种内固定方法的疗效比较如下.
作者:王志龙;杨文静 刊期: 2004年第16期
脑钠素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及其临床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脑钠素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合性阐述.
作者:任远;陈明 刊期: 200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比较普罗帕酮与美西律治疗室性过早搏动的远期疗效.方法138例室性过早搏动病人,随机分成二组.普罗帕酮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13-79岁,平均45.6岁.美西律组78例,男41例,女37例,年龄15-77岁,平均41.7岁.剂量从300mg/d开始,不超过600mg/d,有效后用药维持3个月,随访1.5-2年.疗效及不良反应根据临床及动脉心电图法评定.结果普罗帕酮组在治疗过程中一例因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退出试验.美西律组有一例因室早增多、一例心动过缓、一例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退出试验.普罗帕酮组治疗后有效率77.97%,优于美西律组的62.67%(P<0.05).不同病因之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普罗帕酮组及美西律组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分别为11.67%、22.67%.其中,心脏不良反应美西律多见,与普罗帕酮相比(P>0.05).结论本试验提示普罗帕酮长疗程治疗室早远期效果好,不良反应轻,不失为治疗室早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作者:张金梅 刊期: 2004年第16期
新疆的少数民族医学生在进入专业课学习之前,先要进行一年的预科汉语学习.从学习基础汉语到用汉语学习各门专业课程,中间还要进行<医用汉语>的教学.医用汉语有别于基础汉语属于专业汉语的范畴,它为学生能利用汉语学习专业课程搭建了一座桥梁.
作者:张桂华 刊期: 2004年第16期
护理,作为对预防疾病以及帮助人恢复健康,并在病人得到安慰和支持的过程中所提供的一种特殊服务,必然要求护士除了具有专门的医学、护理知识外,还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施护.
作者:朱静玲 刊期: 2004年第16期
眼压测定是青光眼诊治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正常眼压被认为是不引起青光眼性视盘损伤的眼内压.据检查,正常人平均眼压值为15.5±2.57mmHg,其正常范围约为10-21mmHg(Schiotz)[1].非接触眼压计(non-contacttonometer,NCT)于1972年问世后,以其操作简易,至今已在许多医疗单位中应用,然而NCT测量正常人眼压值如何,国内尚无报道,本文报告我们所测的600只正常眼眼压值如下.
作者:刘智新;戴芬 刊期: 2004年第16期
目的总结分析了我科1997年-2003年采用金双歧杆菌片(简称金双歧)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门诊患者103例,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997年-2003年门诊治疗的103例腹泻型IBS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金双歧片4片/次,3次/日,连用2周,治疗期间禁用抗生素及生冷食物.结果103例患者腹痛腹泻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03例患者腹痛腹泻均消失者:67例(65.1%),腹泻消失者:94例,(91.3%).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金双歧片,可直接补充人体正常生理细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减少排气次数,抑制并清除肠道中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细菌,避免与青霉素等抗生素同服,达到佳有效浓度,有效改善腹泻IBS患者的症状.
作者:王霞;吴秋珍 刊期: 2004年第16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老年肺结核病的发病特点,并提高对老年肺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能力及治疗水平.我国自1979年到现在经历4次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无论是活动性肺结核,还是涂阳肺结核的患病率都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于60-70岁达到高峰.据北京市的资料显示,55岁以上新发现涂阳肺结核患者占据发病例数的1/3.
作者:鄯得录 刊期: 200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3D-CRT)临床应用.方法对36例鼻咽、肺、盆腹腔恶性肿瘤应用的3D-CRT.实施3D-CRT前,初治鼻咽癌(NPC)常规外照DT50-60Gy、非小细胞肺癌(NSCLC)常规外照DT30-40Gy、盆腹腔恶性肿瘤酌情常规外照或不照,继后3D-CRT,每次2.2-3.0Gy,每日一次,每周五次,局部肿瘤量总计:NPC 72.97-87.666y、中位剂量75.546y,NSCLC 69.31-85Gy、中位剂量77.30Gy,盆腹腔恶性肿瘤DT 16.80-77.42Gy,中位剂量66.90Gy.结果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放疗止血率达100%、疼痛消失率达70%、镇痛有效率达100%.CT显示完全缓解(CR)14例GTV均<100cm3、中位GTV40-42 cm2,肿瘤大径≤5cm,CR率39%,放疗总有效率97%.全部病例未发生Ⅱ级以上急性反应.结论3D-CRT对NSCLC、NPC前列腺癌、盆腹腔局限性癌灶疗效确切,尤其适合于GTV<100cm3、肿瘤大径≤5cm的转移倾向低的鳞癌病例,其放疗的佳剂量需临床进一步探讨.
作者:江啸音;廖革望;鲁旭蔚;金和坤;罗荣喜;胡炳强 刊期: 2004年第16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裕,肥胖、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发病率正迅速增长,其中糖尿病发病率高,严重影响着我国人民健康.临床上在治疗糖尿病方面,除科学饮食、适当运动外,药物治疗也很重要.目前胰岛素的品种和剂型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由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生产的诺和灵R30胰岛素因其品种齐全,质地纯正,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现就我科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柳玉萍 刊期: 2004年第16期
四肢软组织肿块位置表浅,高频彩超对其探查有独到的优越性.我院自1999年12月-2004年4月共用高频彩超诊断四肢软组织肿块46例,报告如下.
作者:戴斌;解无峰;王海波;郭明金 刊期: 200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5年来收治的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1262例,术后早期再出血84例,分析再出血的原因、防治方法.结果术后再出血原因主要有急性胃黏膜病变、原发灶再出血、被遗漏的病灶再出血、术后并发症、全身出血性疾病等五种.结论术前确定出血病灶、术中探查要细致、选择合理术式、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是减少术后再出血的重要措施.
作者:汪洪波;刘立人;慕海峰 刊期: 200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血管内皮细胞的可行性研究.方法VEGF165基因的质粒PEGFP-C1,采用超声辅助电穿法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染后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情况.结果超声辅助转染后5h可见细胞内有GFP表达,10h后可达高锋,持续3天左右,其后有些细胞荧光开始减退.结论VEGF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有GFP表达,提示细胞转染成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可行性.
作者:周文;汪涛 刊期: 2004年第16期
目的总结对小儿阑尾炎行腹腔镜手术的经验体会.方法分析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16例,观察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情况,并与正常开腹小儿阑尾切除术比较.结果手术时间(34±10.3min)及住院费用(3216±423元)与正常小儿阑尾切除术无明显差别(P>0.05).住院天数(2±1.5天)及并发症发生率较正常小儿阑尾切除术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适用于各种情况的小儿阑尾炎,具有手术安全,并发症少,术后恢复时间短等优点.通过腹腔镜可获得较大的手术空间并探查其它部位病变,并有利于冲洗腹腔积液积脓,减少腹腔感染.由于阑尾通过套管取出,避免与腹壁接触,减少了切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潘龙文;褚海波;王怡波;赵志钢;孙学军 刊期: 2004年第16期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及经济生活各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精神及心理疾病患者逐年增加,此类患者大都缺乏自知力,不安心住院甚至外走.我科自2004年1月-3月收治精神病人76例,其中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抗拒住院心理,轻者延误治疗,重者可因精神症状影响而出现伤人、自伤、外走等意外.现将护理干预介绍如下.
作者:陈淑娜 刊期: 2004年第16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于围产期窒息(主要是产前和产时)导致的脑缺氧和或缺血而形成的一种新生儿时期常见的脑损伤疾病,我院在1999年11月-2002年11月应用细胞色素C高压氧、小剂量甘露醇治疗2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库丽扎;贾妮 刊期: 2004年第16期
脑血栓是脑血管病中比较常见的病症之一,它以发病急,致残率高,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我院于2003年1月-10月采用长龙通注射液治疗脑血栓38例,使多数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恢复,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俊玲;齐平;姜静岩 刊期: 2004年第16期
输卵管妊娠俗称宫外孕,一旦破裂大出血可危及生命.输卵管结扎术后4年继发宫外孕在我院还是首例,本例入院6h后病情加重,出现内出血休克征象,即行手术治疗,术后精心治疗和护理,8天康复出院.
作者:刘兴翠 刊期: 2004年第16期
深静脉血栓(DVT)是导致肺栓塞的主要原因.临床上90%以上肺栓塞由下肢DVT脱落引起.防治DVT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自2000年-2004年我院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下肢DVT20例,取得了较好效果.
作者:王春杰 刊期: 2004年第16期
目的了解唐山市腰椎间突出症患者髓核摘除术后椎体骨密度的不同变化.方法对72例已施行了髓核摘除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的问卷调查、一般查体、椎体骨密度测量;并按手术方式及突出部位的不同进行分组比较.结果①椎突症手术组患者中未施行髓核摘除的腰椎椎体骨密度均低于正常组.②椎板切除并髓核摘除术后的相邻腰椎椎体骨密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骨质疏松可继发引起腰椎退行性变;椎体边缘硬化导致髓核摘除术后相邻椎体骨密度相对增加.
作者:张玉宝;余小妹;程爱国 刊期: 2004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