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杰
关于肺癌的临床诊断手段有很多,本文收集了73例本院2003年1月-6月的住院肺癌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试图分析肺癌病人从发病至确诊时间和采取手段之间的关系,以增强临床医师对该病诊断的现况认识.
作者:李洪忠 刊期: 2004年第16期
由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平均寿命增长老年人不断增加,老年人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发病率有明显增高,因此它的诊断,治疗研究工作也越来越格外重要.对其治疗原则,手术时机及方法均与青壮年有所不同.临床表现也与青壮年不一样,病史长,入院时间晚,病变进展快,并且伴有很多内科疾病,该组均手术治疗治愈,无一例并发症.
作者:王勤学;张华 刊期: 2004年第16期
目的分析骨样骨瘤的X线及CT表现,提高其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样骨瘤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同时有CT扫描6例.分析X线和CT对瘤巢及瘤巢周围改变的显示能力.结果X线和CT检查分别有13例和6例表现为一圆形或卵圆形小于2cm瘤巢,周围可有程度不一的骨质硬化、骨膜反应、软组织肿胀,X线和CT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5%和100%.结论大多数骨样骨瘤有X线特征表现,通过X线检查可得到诊断,CT对瘤巢定位更准确对提高本病诊断准确率有一定价值.
作者:黄耀华 刊期: 2004年第16期
结核病仍是目前威胁人类的三大感染性疾病之一,耐药结核菌的流行则导致更加严重的危害[1].
作者:马晓薇;曹相原;胡忠义 刊期: 2004年第16期
不稳定性银屑病(Unstable Psoriasis,本文简称为USP)在国内由白齐贤等[1]于1986年首先报道,此后又有少数个案报道[2、3].
作者:范平 刊期: 2004年第16期
现医院使用输液较多,输液反应在临床用药中常见,如何确定患者出现反应后是否为输液反应,在临床中很多医护人员并不是非常清楚,下面介绍一下引输液反应原因和环节,以及如何处理等内容.输液反应一般指在临床输液中或输液后引起机体不适,并有某些症状表现的一类反应,其常见症状有发冷、寒战、紫绀、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血压下降等症状之一,其引起因素较多.输液反应发生原因可分为热源反应,药物反应,循环超负荷引起.
作者:宋瑞民;熊丽君 刊期: 2004年第16期
目的对泌尿系统感染的三种药物治疗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A组方案为依替米星注射液;B组方案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C组方案为头孢哌酮钠注射液.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对3种药物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C组成本-效果比较低,总有效率较高,此方案为佳.
作者:陈方倩;金文成;王莉媛;张惟 刊期: 2004年第16期
2002年7月-2003年7月,我病区共收治新生儿267例.用留置针的210例,年龄小的出生后10分钟.体重轻的1000g.在头皮静脉中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24G静脉留置针,可来福接头(不用肝素帽)静点完后不用肝素封管,一次成功率97%,留置部位:额静脉82例,颞静脉50例,耳后静脉12例,足背静脉15例,手背静脉17例,内踝静脉20例,腹壁静脉14例.留置时间:5-7天85例,3-4天124例,1-2天11例.局部反应:肉眼可见静脉炎1例,液体外渗17例,套管堵塞10例,局部红肿7例.
作者:王桂芳;梁淑芬;张晶;韩冬梅;刘俊影 刊期: 2004年第16期
单纯性苔藓又称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以皮肤苔藓样变及剧烈瘙痒为特征,好发于颈部及肘部等易于磨擦的部位,多为对称分布,青壮年发病为多见.
作者:贺冬云;徐世尧 刊期: 2004年第16期
维生素D缺乏性婴儿手足搐搦症主要由于血钙降低引起,是婴儿时期的常见病.既往的诊断主要靠血钙定量来确定.由于病情危重,往往需要紧急处理,才能挽救患儿的生命,但钙剂的应用必须有明确的指征.主要由血钙定量来决定.但此病好发生于较小的婴儿,往往取血比较困难,尤其是抽搐的状态下更是如此,给诊断带来很大困难,影响诊断和治疗.为了探索新的诊断方法,我们采用尿钙定性的办法试用于临床,经过四年多的临床验证和研究.证实了它确实是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周云霞 刊期: 200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有发生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者,随机分为米索组及对照组各30例,米索组术后5分钟内经肛门置入直肠米索前列醇600μg,对照组无特殊处理.观察两组术中术后出血量的差异.结果术中出血量两组差异无显著性.而产后24小时出血量米索组为332±40.6ml,对照组平均为401±43.4ml,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明显,副作用少,用药方便,安全,能很好的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锐;伦彩霞 刊期: 200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心包内肺及部分左心房切除治疗肺癌的手术指征和手术操作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8月-2002年12月.对9例晚期肺癌行心包内肺切除合并部分左心房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一年生存率为77.8%,长生存49个月.结论对局部晚期肺癌行肺切除合并左心房部分切除能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东红;刘振邦;邓高月;张海君;方勇;董兵;秦洪真 刊期: 2004年第16期
目的对一种从苦参中提取到有辐射防护作用的结晶物质作化学结构确证.方法用红外光谱仪、KBr压片法,测得红外光谱图,进行图谱解析,结合其他分析数据综合分析.结果判断该物质为氧化苦参碱.结论通过红外光谱及其他分析数据的综合解析,证明有辐射防护作用的结晶物质是氧化苦参碱.
作者:骆伟;骆传环;黄荣清;肖炳坤;梁乾德 刊期: 2004年第16期
自2001年以来,采用中医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1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6例患者中,男3例,女13例,年龄28-80岁,病史0.5-4年,头面部15例,全身1例,手足部3例.
作者:牟旭英;曹芳瑞 刊期: 2004年第16期
我科自2001年2月开展抚触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自2001年开始对268例新生儿及早产儿进行抚触按摩,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每天记录24小时奶量),结果显示:抚触婴儿的奶量和体重均比非抚触儿明显增加,并且睡眠节律更好,反应更灵敏,并能增加早产儿的机体免疫力,增进健康.
作者:黄梅 刊期: 2004年第16期
有文献报道,因护士的情绪引发差错的发生率占60%-70%.现在我们从心理角度讨论关于静脉穿刺失败常见的负性心理及对策.
作者:向永芝;史菊芳;李超 刊期: 2004年第16期
肿瘤坏死因子(TNF-α)除具有抗肿瘤作用外,对正常细胞也有多种作用.为探讨TNF-α在2型依赖型糖尿病(NIDDM)并发酮症的患者血清中的变化,本文测定了35例2型DM患者血清中的TNF-α水平,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发现2型DM组TNF-α水平显著增高(0.01<P<0.05).而在病程无显著差异(P>0.05)情况下,酮症组TNF-α水平显著高于非酮症组(0.01<P<0.05).从而提示了TNF-α在2型DM酮症中的致病作用,以及TNF-α可作为其应激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王砚;薛元明;罗尧生 刊期: 200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3D-CRT)临床应用.方法对36例鼻咽、肺、盆腹腔恶性肿瘤应用的3D-CRT.实施3D-CRT前,初治鼻咽癌(NPC)常规外照DT50-60Gy、非小细胞肺癌(NSCLC)常规外照DT30-40Gy、盆腹腔恶性肿瘤酌情常规外照或不照,继后3D-CRT,每次2.2-3.0Gy,每日一次,每周五次,局部肿瘤量总计:NPC 72.97-87.666y、中位剂量75.546y,NSCLC 69.31-85Gy、中位剂量77.30Gy,盆腹腔恶性肿瘤DT 16.80-77.42Gy,中位剂量66.90Gy.结果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放疗止血率达100%、疼痛消失率达70%、镇痛有效率达100%.CT显示完全缓解(CR)14例GTV均<100cm3、中位GTV40-42 cm2,肿瘤大径≤5cm,CR率39%,放疗总有效率97%.全部病例未发生Ⅱ级以上急性反应.结论3D-CRT对NSCLC、NPC前列腺癌、盆腹腔局限性癌灶疗效确切,尤其适合于GTV<100cm3、肿瘤大径≤5cm的转移倾向低的鳞癌病例,其放疗的佳剂量需临床进一步探讨.
作者:江啸音;廖革望;鲁旭蔚;金和坤;罗荣喜;胡炳强 刊期: 200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舒糖宝抗糖尿病作用的机制及疗效.方法以四氧嘧啶腹腔注射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用舒糖宝药物治疗,3周后空腹测定各项生化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12项生化指标中有10项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2项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舒糖宝具有明显降糖降脂,同时对肝肾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发挥其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理活性.
作者:农嵩;韦耀东;张树球;何正松;谭巧玫;黄玲;叶璐;曹聪;杨松媚;何敏;李凤莲 刊期: 2004年第16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于围产期窒息(主要是产前和产时)导致的脑缺氧和或缺血而形成的一种新生儿时期常见的脑损伤疾病,我院在1999年11月-2002年11月应用细胞色素C高压氧、小剂量甘露醇治疗2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库丽扎;贾妮 刊期: 2004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