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冷冻治疗小片复发性单纯性苔藓疗效观察

贺冬云;徐世尧

关键词:
摘要:单纯性苔藓又称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以皮肤苔藓样变及剧烈瘙痒为特征,好发于颈部及肘部等易于磨擦的部位,多为对称分布,青壮年发病为多见.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有发生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者,随机分为米索组及对照组各30例,米索组术后5分钟内经肛门置入直肠米索前列醇600μg,对照组无特殊处理.观察两组术中术后出血量的差异.结果术中出血量两组差异无显著性.而产后24小时出血量米索组为332±40.6ml,对照组平均为401±43.4ml,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明显,副作用少,用药方便,安全,能很好的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锐;伦彩霞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158例老年涂阳肺结核临床分析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老年肺结核病的发病特点,并提高对老年肺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能力及治疗水平.我国自1979年到现在经历4次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无论是活动性肺结核,还是涂阳肺结核的患病率都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于60-70岁达到高峰.据北京市的资料显示,55岁以上新发现涂阳肺结核患者占据发病例数的1/3.

    作者:鄯得录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输液中的应用体会

    2002年7月-2003年7月,我病区共收治新生儿267例.用留置针的210例,年龄小的出生后10分钟.体重轻的1000g.在头皮静脉中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24G静脉留置针,可来福接头(不用肝素帽)静点完后不用肝素封管,一次成功率97%,留置部位:额静脉82例,颞静脉50例,耳后静脉12例,足背静脉15例,手背静脉17例,内踝静脉20例,腹壁静脉14例.留置时间:5-7天85例,3-4天124例,1-2天11例.局部反应:肉眼可见静脉炎1例,液体外渗17例,套管堵塞10例,局部红肿7例.

    作者:王桂芳;梁淑芬;张晶;韩冬梅;刘俊影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金双歧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分析了我科1997年-2003年采用金双歧杆菌片(简称金双歧)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门诊患者103例,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997年-2003年门诊治疗的103例腹泻型IBS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金双歧片4片/次,3次/日,连用2周,治疗期间禁用抗生素及生冷食物.结果103例患者腹痛腹泻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03例患者腹痛腹泻均消失者:67例(65.1%),腹泻消失者:94例,(91.3%).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金双歧片,可直接补充人体正常生理细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减少排气次数,抑制并清除肠道中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细菌,避免与青霉素等抗生素同服,达到佳有效浓度,有效改善腹泻IBS患者的症状.

    作者:王霞;吴秋珍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谈新疆少数民族医学生<医用汉语>教学

    新疆的少数民族医学生在进入专业课学习之前,先要进行一年的预科汉语学习.从学习基础汉语到用汉语学习各门专业课程,中间还要进行<医用汉语>的教学.医用汉语有别于基础汉语属于专业汉语的范畴,它为学生能利用汉语学习专业课程搭建了一座桥梁.

    作者:张桂华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大鼠体内乌头碱代谢产物研究

    目的鉴定乌头碱在大鼠尿液与胆汁中主要代谢产物.方法以0.2mg/kg的剂量对20只大鼠进行灌胃给药,累积收集0-8h,8-24h、24-48h大鼠尿液,同样剂量给药,累积收集胆汁.冷冻干燥有机溶剂提取进行前处理,HPLC分析后,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分离鉴定乌头碱代谢物.结果在给药尿样中发现乌头碱两种代谢产物M1-M2,分别测得准分子离子峰[M+H]+,以给药胆汁中发现乌头碱两个代谢产物M3-M4,分别测得准分子峰[M+H+]及其二级碎片离子.均未检测到乌头碱原形.结论M1-M2为乌头碱的4个代谢产物,推测分别为乌头碱14位酯键水解后,羟基乙酰化,3、15位羟基甲基化;乌头碱N-去乙基后与甘氨酸结合,15位羟基氧化为羰基;乌头碱N-去乙基后发生N-氧化,3、13位羟基乙酰化;乌头碱6、16位去甲基后3、13位羟基乙酰化产物.

    作者:李文东;马辰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青阳参片辅助治疗癫痫30例临床分析

    癫痫是一种短暂的、阵发性反复发作的大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由于放电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给诊断治疗造成极大的困难,不管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癫痫在治疗上都是一个慢性的长期原过程.为了使癫痫患者得到良好的控制本院用青阳参总甙片(云南白药集团丽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辅助治疗癫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杜忠德;高学广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外科治疗中的抗生素应用

    抗菌药物在外科领域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外科治疗工作中做到合理应用抗菌药,是每个外科医生不懈的追求和努力方向.在外科临床工作中,抗生素的应用与疾病诊断及治疗同等重要,只有做到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物理检查,再做必要的化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才能做出正确诊断,一旦诊断明确,治疗方法是清楚的,如果诊断不明确,治疗也是相对盲目的,在疾病的治疗中,合理选用抗生素,是疾病转归重要手段和环节.

    作者:李眉清;王明发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手术室院内感染的管理

    手术室是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它担负对患者进行手术和急危重患者的抢救任务.因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患者的预后及医院的医疗效果,感染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加强手术室院内感染的管理,可有效地预防院内感染和降低无菌手术切口的感染率.我院以病人为中心,采取一系列措施和管理控制手段,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王华;金彩霞;吴冬梅;宋东卓;张波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36例恶生肿瘤三维适形放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3D-CRT)临床应用.方法对36例鼻咽、肺、盆腹腔恶性肿瘤应用的3D-CRT.实施3D-CRT前,初治鼻咽癌(NPC)常规外照DT50-60Gy、非小细胞肺癌(NSCLC)常规外照DT30-40Gy、盆腹腔恶性肿瘤酌情常规外照或不照,继后3D-CRT,每次2.2-3.0Gy,每日一次,每周五次,局部肿瘤量总计:NPC 72.97-87.666y、中位剂量75.546y,NSCLC 69.31-85Gy、中位剂量77.30Gy,盆腹腔恶性肿瘤DT 16.80-77.42Gy,中位剂量66.90Gy.结果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放疗止血率达100%、疼痛消失率达70%、镇痛有效率达100%.CT显示完全缓解(CR)14例GTV均<100cm3、中位GTV40-42 cm2,肿瘤大径≤5cm,CR率39%,放疗总有效率97%.全部病例未发生Ⅱ级以上急性反应.结论3D-CRT对NSCLC、NPC前列腺癌、盆腹腔局限性癌灶疗效确切,尤其适合于GTV<100cm3、肿瘤大径≤5cm的转移倾向低的鳞癌病例,其放疗的佳剂量需临床进一步探讨.

    作者:江啸音;廖革望;鲁旭蔚;金和坤;罗荣喜;胡炳强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体会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目前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与生命的严重疾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左室功能,降低死亡率.我们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20例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玛依努尔;洪军;冉亚军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细胞色素C结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0例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于围产期窒息(主要是产前和产时)导致的脑缺氧和或缺血而形成的一种新生儿时期常见的脑损伤疾病,我院在1999年11月-2002年11月应用细胞色素C高压氧、小剂量甘露醇治疗2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库丽扎;贾妮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穴位封闭治疗术后腹胀的探讨

    腹胀是外、妇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病人常因麻醉及手术刺激引起胃肠运动功能抑制,术后出现腹胀不适,甚至影响呼吸运动,促使腹胀切口裂开和继发切口疝.因此,术后病人发生腹胀准确、及时处理是非常必要的,以往我们单纯用新斯的明1mg肌注,经临床观察效果不佳,有时不能完全缓解,有时腹胀缓解短暂还会反复.经过反复临床实践和护理观察,我们应用新斯的明和维生素B1混合液足三里穴位封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江淑君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运动试验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意义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EET)是通过次极量或极量运动诱发冠状动脉病变所致的心肌缺血,目前主要用于冠心病的辅助诊断.我们以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为标准,对照53例研究对象同时进行运动试验以评价其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

    作者:杨鸿英;丁维民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20例

    深静脉血栓(DVT)是导致肺栓塞的主要原因.临床上90%以上肺栓塞由下肢DVT脱落引起.防治DVT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自2000年-2004年我院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下肢DVT20例,取得了较好效果.

    作者:王春杰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冷冻治疗小片复发性单纯性苔藓疗效观察

    单纯性苔藓又称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以皮肤苔藓样变及剧烈瘙痒为特征,好发于颈部及肘部等易于磨擦的部位,多为对称分布,青壮年发病为多见.

    作者:贺冬云;徐世尧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大黄汤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

    随着透析疗法和肾移植术的进展,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疗效已有显著的提高,但由于多种原因,不少患者还需接受内科治疗,如何改善和保护残余的肾功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延长病人的生命,仍是值得研究的课题.现就近五年来用大黄汤治疗CRF 78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陈吉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改良型环绕式保持器

    1材料与方法1.1改良型环绕式保持器的组成、弯制及制作要求1.1.1组成由一根不锈钢丝弯制的环绕式整体唇弓和塑料基托组成.环绕式整体唇弓由双曲唇弓及磨牙区的连续卡环组成.

    作者:姜丰进;徐先绿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2型糖尿病并发酮症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

    肿瘤坏死因子(TNF-α)除具有抗肿瘤作用外,对正常细胞也有多种作用.为探讨TNF-α在2型依赖型糖尿病(NIDDM)并发酮症的患者血清中的变化,本文测定了35例2型DM患者血清中的TNF-α水平,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发现2型DM组TNF-α水平显著增高(0.01<P<0.05).而在病程无显著差异(P>0.05)情况下,酮症组TNF-α水平显著高于非酮症组(0.01<P<0.05).从而提示了TNF-α在2型DM酮症中的致病作用,以及TNF-α可作为其应激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王砚;薛元明;罗尧生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结核分枝杆菌耐乙胺丁醇的分子机制及其检测研究进展

    结核病仍是目前威胁人类的三大感染性疾病之一,耐药结核菌的流行则导致更加严重的危害[1].

    作者:马晓薇;曹相原;胡忠义 刊期: 2004年第16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