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娟
目的探讨孕晚期住院孕妇社会支持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描述性相关性研究方法,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结果180名孕妇总的社会支持平均得分为39.94±6.01,主观支持的平均得分为22.42±3.56,客观支持平均得分为9.74±2.80,对支持利用度的平均得分为7.83±1.50.孕晚期住院孕妇主要的支持来自配偶和家庭.教育程度与总的社会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呈显著相关.职业和年龄与主观支持呈显著相关.结论孕晚期孕妇住院时社会支持水平增加,孕妇的年龄、职业、教育程度与社会支持水平相关.
作者:范兴华;张菊平;张银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应用吻合动脉和动脉静脉转流法,对手指末节中段完全离断指体进行再植治疗的优缺点及推广价值.方法局麻后,指根结扎止血;10倍显微镜下12/0线行动脉和动脉吻合或动脉与远端静脉血管吻合;背侧甲床小切口放血.结果共再植265例,其中优239例占90.2%,良23例占8.7%,3例小儿患者术后不能配合治疗失败占1.1%.结论末节中段以远指体完全离断,应用吻合动脉和动脉静脉转流法治疗是可行的和必要的.
作者:彭步云;王军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Icodextrin(7.5%葡聚糖)腹透液是百特公司生产,在欧洲使用已5年以上,在国内尚未上市的新类型腹透液.分析其治疗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超滤衰竭的临床意义.方法糖尿病肾病并无尿型肾功能衰竭病人,CAPD治疗68个月出现超滤衰竭.280天前开始使用7.5%葡聚糖腹透液治疗,每天更换1500ml,留腹时间16-20h,每次超滤650-1100ml,配合使用1.5%(或4.25%)葡萄糖腹透液1500ml.保持每天超滤1000-1200ml.结果病人水肿消失,症状好转,复查各项生化参数稳定.结论①葡萄糖腹透液长期使用对腹膜功能与超滤功能有一定损伤作用.临床上,葡萄糖腹透液有被更换的迫切性.②7.5%葡聚糖腹透液分子量大,生物相容性好,对腹膜毒性作用小,超滤效果好,在腹膜增厚引起超滤衰竭及腹膜炎时,仍能维持有效超滤作用,在临床值得推荐使用.③糖尿病病人在摄取碳水化合物等食物减少时,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认为体内血糖可弥散进入葡聚糖腹透液,并更换出体外.使用葡聚糖腹透液更易丢失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应注意保证各种营养素摄入的综合平衡,以免造成营养不良,继发感染等并发症.
作者:黄国安;程妍琦;李少莲;邱敏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中药和异维A酸对痤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部队青年患者,分为中药组和异维A酸组,治疗疗程为8周.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4.1%,异维A酸组为80.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组治疗痤疮的疗效与异维A酸组相似,副作用少.
作者:曾燕;张素芳;曾利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因子-1(PECAM-1)的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有无相关性,与其抗原PECAM-1量的表达有无相关性,及其与冠心病相关的机制.方法将156例经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并经冠脉造影证实的病人作为冠心病组,75例可疑冠心病但经冠脉造影排除的病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限制性内切酶方法检测PCEAM-1基因的多态性,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随机测定两组中80例病人的血中可溶性PECAM-1(sPECAM-1)抗原的量.结果①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因子-1基因373G/C、1688A/G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冠心病组G373G、A1688A基因型明显高于对照组;②血中可溶性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因子-1的浓度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中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分别为56.9±16.2ng/ml;43.23±14.57ng/ml,P=0.018);③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因子-1的不同基因型之间sPECAM-1的量有明显的差异.结论PECAM-1基因373G/C、1688A/G多态性与sPECAM-1抗原的血浆浓度具有相关性,并与冠心病的发病过程有关.
作者:宋福春;沈丹彤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索脑保护器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血管内扩张和支架置入术中的初步应用结果.方法应用脑保护器angioguard(血管保护伞),对2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行血管内扩张和(或)支架置入术,并总结其临床使用结果.结果应用脑保护器成功施行23例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扩张和(或)支架置入术,回收的保护伞中17个发现碎片组织,无手术死亡及血栓栓塞并发症,临床短期随访无脑缺血事件发生.结论脑保护器的使用有助于提高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扩张和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
作者:顾福杭;杨冬山;王雪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医院是救死扶伤的重要场所,而急诊科则是重要窗口,它必须具备优秀的人才资源,先进的医疗设备,快捷的通讯工具和便利的交通工具.这是急诊科应具备的能力.快速反应,技术精湛,程序规范,急而不忙,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则是急诊科护士应具备的应急能力.
作者:陈国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完整的生命过程,包括死亡.临终关怀护理,是一门以临终病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及相应的医学、护理、心理、社会和伦理等问题为对象的新兴交叉学科.自20世纪60年代英国的Cicelysanndeys在伦敦开设临终护理院以来,在国内外受到越来越广泛的注意和重视.
作者:邢芳然;张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贫困山区高危妊娠对围生儿死亡率及产时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对7年间在我院所有分娩产妇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96年-2002年高危妊娠发生率为65.32%,各年度高危妊娠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在高危妊娠中以本次妊娠可能发生分娩异常及本次分娩期并发症为主要因素,两者占高危妊娠发生率的69.07%,高危妊娠与围生儿死亡密切相关.7年间分娩人数中围生儿死亡率为26.85‰,而高危妊娠中围生儿死亡占总围生儿死亡的88.52%,产时出血量高危妊娠高于非高危妊娠的1.66倍.结论我县7年间高危妊娠发生率达65.32%,且高危妊娠的发生直接影响着母婴安全,故重视产期监测管理,加强高危妊娠三级管理,提高产科质量是降低高危妊娠发生率和保护母婴安全的关键.
作者:何琼英;陈爱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扩张器植入术的患者在注水期间进行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意义.方法对436例扩张器植入的患者在注水期间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植入的547只扩张器中有16只发生了并发症,发生率为2.9%,有效地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在注水期间,对扩张器植入术的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大方;刘秀环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糖尿病(DM)尤其是2型糖尿病(T2DM)的治疗和控制目标随着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大规模临床试验如糖尿病控制及并发症试验(DCCT)和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的研究结果,以及新型降糖药物的不断研制,其治疗方法从60年代的三驾马车(饮食、运动、药物)到迄今的五驾马车(饮食、运动、药物、教育、自我监测血糖),治疗从一般控制血糖到强化血糖控制,从单一药物治疗到早期就主张联合用药,从动物胰岛素到人胰岛素,从一般抽取到使用胰岛素笔和胰岛素泵,从单一控制糖代谢到兼顾降压、调脂、减肥、抗凝等综合全方位治疗,从而对DM治疗观点和策略有了崭新的认识和改变.
作者:施法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基因组逐渐被破译,很多疾病的病因将被揭开.与此同时,基因工程药物作为人类战胜疾病的一种武器也走进医药科学领域,并且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郑万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护理临床实习是在学校完成了2年多的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学习后,为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而进行的毕业实习.带教老师在安排实习时,经常只注重培养学生无菌操作技术,操作的准确性、独立性以及对危重病人的初步应急能力等,而很少注重护理理念及职业规则,法学教育与礼仪培训.目前,护士教育应注重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它涵盖了护士的职业能力及其行为方式,护士的情绪情感以及表达方式.
作者:张杰;孙爱莉;周弘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随着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我国老年人口迅速增长,老年病人的住院比率也明显增加,我院近三年共收治住院病人25650人次,其中60岁以上的患者1600人,约占6.2%.通过对不同病区的部分老年病人观察发现,他(她)们不同程度的表现出一定的心理障碍,对疾病的康复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现分析如下.
作者:付社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病例报告例1,男,40岁,因上腹部胀痛10年,加重2个月来我院就诊.查体: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常规检查无异常.胃镜检查:胃体、窦交界部大弯处见一3cm×3cm×1.5cm的半球状隆起,表面光滑,粘膜正常,中央呈脐样凹陷,活检报告为慢性炎症.钡餐透视:胃窦大弯处有一圆形充盈缺损及中央导管征.诊断:胃窦部异位胰腺.予抑酸及加强胃动力治疗,2周后症状缓解.
作者:孙文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Digoxin是治疗心力衰竭和某些心律失常有效的药物,其安全范围小,个体差异大,半衰期长,是较难驾取的药物之一.临床上中毒率与死亡率仍很高,故合理应用,做到剂量个体化是有意义的,我院对16例按维持疗法服用地高辛的老年患者进行了血清Digoxin放免测定,结果如下.
作者:孙建秀;孙建民;曾圣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青海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服务中心从2000年9月进行首次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以来,共进行了5次省级8家试点医疗机构和1次西宁市市属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其中第四(抗感染类和生物生化类)、五批(心脑血管类)为我省第二轮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并且第五批首次应用电子商务系统进行药品招标试点工作.
作者:侯世海;武红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大黄为廖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tangticum Maxim.ex Reg)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为著名常用中药,有将军和黄良的美称.大黄有泻下、通淤导滞、抗菌消炎、止痛止血、抗肿瘤和抗突变等作用.治实热便秘,痢疾初起,里急后重,水肿等.大黄中重要的活性成分是蒽醌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包括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大黄酚等.大黄的药用价值吸引了众多学者通过化学、药理、临床多学科相结合来研究大黄,获得不少大黄有效成分及其功能主治的新认识,本文就大黄化学、药理研究近年进展作如下综述.
作者:张广斌;林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中药炮制是中医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药炮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不同的炮制方法使药材发生不同的理化性质改变,使有效成分易于煎煮出来发挥应有的或者新的疗效,无效或有毒物质则被破坏或使其含量降至低.
作者:李永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重型肝炎约占全部肝炎病例的1%,按病死率50%计算,每年全国约有15万人死于重型肝炎[1].重型肝炎病情危重且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临床护理好坏可直接或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及预后,因此,对重型肝炎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能不同程度地缓解其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挽救患者的生命,改善预后.现就我们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文娟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