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疗效分析

于泉;杨玉峰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方法的选择,手术操作及术后康复训练对疗效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对18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随访,其中髋关节置换单极2例,双极10例,全髋6例,其平均随访时间为2年4个月,应用公认的Harris髋部评分系统,在疼痛、功能、活动范围和畸形4个方面进行临床检查,同时行髋部正侧位拍片检查.结果髋关节置换患者平均术前Harris评分56分,术后89.4分,优良率88.9%,有2例患者术后患肢延长约1cm,有2例双极股骨头置换患者术后Harris评分较低,髋关节拍片示随访时金属臼杯的位置与术后住院期间拍片位置发生改变.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部疾患的有效方法,对基础条件允许者宜行全髋置换,以避免半髋置换所致的髋臼磨损疼痛.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检查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嵌顿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25岁,因停经3月伴急性右下腹痛就诊,门诊查体见患者呈痛苦面容,右下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无肌紧张,经体格检查后,患者自觉疼痛缓解.超声检查见子宫增大,宫腔内胎儿与孕月相符,胎心及胎动好,子宫体右前壁可见一个大小约3.7×3.0cm的低回声肿块,边界清,形态规则,呈类圆形,向予宫外突出.

    作者:李华斌;李玉友;王东;刘燕;何俊;廖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胃复安致锥体外系反应2例

    1病例报告例1,患者,女,28岁,宁夏灵武市,系我部临时工家属.因上腹胀、嗳气、返酸1周.来我部医院就诊,诊断为慢性胃炎.给予口服胃复安10mg,每日3次,酵母片,3片,每日3次.

    作者:杨平;王曙光;李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L2-L4椎管内畸胎瘤1例

    1病历摘要患者,男,12岁,腰痛伴下肢疼痛l月,MRI提示L2-L4椎管内占位性病变,专科检查:L3-L5棘压痛明显,双侧骶棘触痛,压迫L1-L5棘间压痛,向双下肢后侧放射,双直腿抬高试验40.阳性.术中见肿块位于L2-L4椎管硬膜下,肿块上部呈囊性,下部呈膨大脂肪组织,且与马尾神经紧密相连,肿块前壁为马尾神经,切除肿块送检.

    作者:周丽;谷成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甘利欣合用生脉抗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治疗慢性肝病的主要目的是将其病变终止于肝纤维化阶段甚至逆转至正常.本研究针对此用甘利欣合用生脉对52例慢性乙型肝炎进行临床观察比较,发现二者联用不仅明显促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恢复,还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孙鸿;龙承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术中自体血回输35例报告

    以体腔积血或手术区出血作为血源,经抗凝、过滤后再回输给病人的方法称为术中自体输血.对急需手术抢救的胸腹腔创伤病人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现将我35院例腹腔大出血术中自血回输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克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选择性腰骶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50例

    我院于1996年5月-2002年3月,应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痉挛性脑瘫5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临床资料

    作者:赵书安;于新民;徐水养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高血压病的运动治疗探讨

    高血压病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大的流行病之一,它不仅患病率高,而且常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对高血压患者及早的发现和治疗很重要.

    作者:顾定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液氮冷冻治疗宫颈糜烂182例分析

    宫颈糜烂是常见女性生殖器官炎症之一,已婚多产妇女发病率高,近年来我科采用液氮冷冻治疗182例宫颈糜烂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吕建红;张建平;徐巧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聚丙烯补片经腹盆底腹膜外固定直肠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疗效观察(附4例病例报告)

    目的观察聚丙烯补片经腹盆底腹膜外固定直肠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疗效.方法对4例直肠完全性脱垂病人,采取经腹盆底腹膜外固定直肠上段,观察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后疼痛及复发率.结果4例病人无并发症发生,排便基本正常,长随访2年半时间,无1例复发.结论聚丙烯补片经腹盆底腹膜外固定直肠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较好的手术方法之一.

    作者:宁长青;张亚洲;王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老年人脑中风的康复与预防

    目的研究老年人脑中风的主要预防措施以及康复治疗的主要手段.方法对32例脑中风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心理调整、饮食指导、规律生活、运动及器械训练等综合康复治疗,并追踪随访,进行预防干预.结果显效25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90.6%,脑中风治疗康复前、后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脑中风的康复有显著的效果,是脑中风康复行之有效的疗法.

    作者:李素萍;孙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探讨(附3例典型病例分析)

    甘露醇为一种脱水剂,多年来广泛用于脑出血、大面积脑梗塞、脑瘤等疾病引起的高颅压的脱水降压治疗,但近年来有关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病例时有报道,本人自1997年以来使用甘露醇过程中,也碰到10余例引起肾功能损害的病例,现将较典型的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3例作以总结分析,以提高用药的警惕性,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作者:孔繁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胸大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缺损的并发症

    自1979年以来,胸大肌肌皮瓣在修复颌面部缺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院自1990年-2001年共行胸大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缺损19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建强;孙云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新生儿胰岛细胞增生症致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2例

    1病例报告例1:男,18d.因反复发作性抽搐18d于2000年6月5日入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胎龄37周,因胎动减少儋9h疑胎儿宫内窘迫而行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4800g.Apgar评分1min 3分,5min 10分.

    作者:黄伟娟;周伟;陈晓文;李耘;陆玲;赖剑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Rh(D)血型鉴定及改良低离子聚凝胺配血的重要性

    为了贯彻落实卫生部2000[184]号文件精神,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我院自2000年10月起对所有输血患者和术前备血患者进行常规检查ABO血型和Rh(D)血型,并采用盐水交叉配血和改良低离子聚凝胺促进剂交叉配血.对于保证输血安全确实有重要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邱卡仪;林燕青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SPARC的研究进展

    SPARC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小分子酸性糖蛋白,在机体内分布广泛;多种细胞均可分泌SPARC,尤其是增殖明显的细胞.SPARC通过与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表现出多种生物学活性,其中主要的是抑制增殖和抗粘附作用.SPARC的这些功能对某些疾病过程,如外伤的修复、组织结构的重塑、肿瘤的侵袭性等起着重要的作用.SPARC的各种功能与其结构特征密切相关,但它的具体作用机制、所激活的信号转导通路、转录因子和它下游的靶基因都不明确.下面就其结构与功能作一综述.

    作者:王文靖;梅长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乳腺恶性叶状囊肉瘤1例

    1病历摘要患者,女,21岁,因发现左乳腺包块,进行性快速增大半年入院.查体:左乳腺有一直径约12cm肿物,在胸壁前可自由活动,与胸大肌无明显关系,与上方皮肤无粘连,质较硬,界限较清.临床诊断:乳腺叶状囊肉瘤?乳腺癌?手术切除左乳房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

    作者:谷成凤;周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我队15年科技成果统计分析

    新疆军区卫生防疫大队1985年-2001年间共取得军队科技进步奖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奖的成果65项.本文对这些获奖成果的科研立项方式、研究学科范围、研究方法和手段、获奖等级以及目前正在开展的课题情况进行分析.本单位科研特点为:获奖成果较多,科研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突出单位特长,预防医学研究形成特色;中青年干部已成为我队科研工作的骨干力量;科研范围不断扩大,应加大协作规模,克服科研资金短缺.

    作者:党荣理;徐海山;张士良;吕方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胺碘酮治疗老年人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可达龙治疗老年人心律失常疗法的效果.方法口服可达龙,首始剂量0.2g,3次/日,5天后改为0.2g,1次/日,维持,心律失常控制满意后改为0.2g,1次/日,服5天,停2天长期维持.结果本组显效占59.3%,有效占34.3%,总有效率为93.6%.室性和房性心律失常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可达龙药物半衰期长,有抗心肌缺血、扩冠、降压作用,小剂量运用方法安全、有效,致心律失常发生率极低.

    作者:吴宗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心脏疾病中镁离子的临床应用

    目的了解镁离子在心脏疾病治疗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参阅相关文献,综述镁盐在治疗心脏疾病中的一些方法.结果镁离子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因子,对心脏的治疗机制是多方面的.结论镁盐在临床治疗中将会受到更多的关注.

    作者:包丽丽;薛光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92例慢性乙型肝炎研究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9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组)接受干扰素与苦参素联合治疗,干扰素92例作为对照组进行观察.结果3个月治疗结束后治疗组ALT复常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HBe阴转率: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BV-DNA阴转率: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论是抗病毒还是肝功能恢复均优于单一用药,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卓名;杨永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