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宝;万汝根;楼永刚;王茂峰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使用胰岛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吡格列酮治疗,实验组采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降至(6.32±1.51) 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29±1.62) mmol/L,实验组餐后2h血糖(11.89±1.11) 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14.10±1.32)mmol/L,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方式比单纯使用吡格列酮具有更好的降低血糖的作用,临床治疗效果更佳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少虹;王钦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胃溃疡出血行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69例胃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行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36例在其基础上行消化内镜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及预后.结果:研究组止血总有效率(88.9%)高于对照组(66.7%),溃疡愈合率(77.8%)高于对照组(60.6%);且研究组再出血3(8.3%)例,少于对照组为9(27.3%)例,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溃疡出血行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阿依努尔·纳斯尔丁;刘兆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术中止血带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上肢手术200例患者,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和对照组(单纯肌间沟或单纯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两组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止血带反应时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结果:观察组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较对照组快,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52%)与对照组(14.74%)差异不显著,P>0.05;止血带反应时,观察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分别为(90.78±11.30)次/分、(87.56±6.21) mmHg,较对照组的(101.52±12.43)次/分、(90.42±6.52) mmHg低,P<0.05.结论: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有以下显著优势:①麻醉起效快,麻醉持续时间长;②不增加止血带反应等不良反应;③发生止血带反应时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小,安全性高.
作者:罗星燎;丁锦屏;肖剑;孟丽莎;刘志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碘附消毒液在外科感染伤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1%的碘附消毒液纱布用于感染伤口的换药及填塞,对照组应用常规的凡士林纱布填塞,观察两组病人伤口愈合时间.结论:用碘附纱布换药的病人,伤口愈合时间要明显短于凡士林纱布换药的病人.
作者:信维刚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三维肛肠超声扫描结合瘘管造影定位在肛瘘疾病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手术确诊的肛瘘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手术前分别对三维肛肠超声与瘘管造影术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进行三维肛肠超声扫描后的瘘管走行特点、瘘管内扣及形态能清晰显示,三维肛肠超声扫描结合瘘管造影的检查准确率为93.55%.结论:肛瘘可通过三维肛肠超声扫描结合瘘管造影进行诊断.
作者:赵京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颅脑肿瘤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接收并治疗的颅脑肿瘤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上加强围术期心理护理,分析护理后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结果:研究组SAS、SDS评分下降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肿瘤围手术期中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作者:杨晓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对我院6238张西药房处方进行审核,进而探讨西药房处方用药的适宜性.方法:对我院开出的6238张处方审核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用药不合理的情况.结果:审核结果显示,6238张西药房处方中,出现处方用药和临床诊断不相符的处方有173张,占比2.77%;给药剂型、给药途径不适宜的处方有94张,占比1.51%;用法、用量不适宜的处方有87张,占比1.39%;联合用药不适宜的处方有48张,占比0.77%;无充分理由为患者开具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同种药物的处方有43张,占比0.69%;存在药物配伍禁忌的处方有16张,占比0.26%;其他原因造成用药不适宜处方有51张,占比0.82%.结论:针对我院西药房处方用药出现的不合理状况,药师需对西药房处方用药的适宜性进行严格审核,减少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进一步提升医院药学服务水平.
作者:舒国富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96例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病例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平均溶栓延误时间、脑血栓再发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92%,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3.33%,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平均溶栓延误时间短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的脑血栓再发率为4.17%,对照组的脑血栓再发率为18.7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应用价值较高,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与平均溶栓延误时间,降低脑血栓再发率,值得临床椎广应用.
作者:张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大米草总黄酮的抗菌作用.方法:体外抗菌试验,采用抑菌圈和小抑菌浓度的测定,评价其抑菌效果.结果:大米草总黄酮对多数试验菌具有一定程度抑制作用,尤其以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作用为显著.结论:大米草黄酮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借此研究以期对临床药物研发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吴梅姐;罗彩林;吴燕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药学干预前后我院住院患者的氟喹诺酮类应用情况;方法:通过限定日剂量法来统计分析我院药学干预前(2009年)和药学干预后(2010-2011年)住院患者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情况,以此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结果:药学干预后我院住院患者的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用药金额显著下降;药学干预前,洛美沙星注射剂是应用频率高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药学干预后高的则为左氧氟沙星注射剂;药学干预后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日均费用显著低于药学干预前,另外G-菌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显著降低.结论:药学干预能让住院患者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更加合理和规范.
作者:高立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介入治疗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伴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行介入治疗的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00例,按照诊断结果将全部患者分成试验组(伴缺血性脑卒中)和对照组(无脑卒中史)各50例;结果:试验组患者的高血压发病率、糖尿病发生率、B型钠尿肽水平、肌酐水平、D-二聚体水平及肌钙蛋白Ⅰ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支架置入数量和冠状动脉病变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伴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缺血性脑卒中史不会影响患者住院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雷作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和感染情况及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住院5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肺部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年龄大,卧床1周以上,多种基础疾病等相关因素是发生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呼吸道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增加患者机体抵抗力等可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杨淑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究预防老年患者在住院过程中跌倒时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250例老年高危跌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跌倒的有8例,跌倒率为6.4%,观察组患者发生跌倒的有1例,跌倒率为0.8%,对照组患者发生跌倒的概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老年高危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模式进行护理,能明显降低患者发生跌倒的概率,提升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玉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胸部X线透视在支气管异物中的临床诊断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支气管异物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X线透视资料,观察42例患者X透视的表现特征.结果:所有支气管异物患者均接受了胸部X线透视检查,临床表现为纵膈摆动、肺气肿、肺不张等.结论:给予支气管异物患者胸部X线透视检查,能有效提高检查的准确率,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病情,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军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通过临夏州实施《甘肃省麻风病畸残康复计划》对麻风畸残病人开展自我防护训练,总结病人自我保护麻木手、足以及已发生损伤的护理效果.方法:1.按计划要求教会病人对损伤部位的自我护理.2.对创伤和溃疡进行清创、包扎及定期换药使其尽快愈合.3.对复杂性溃疡转专业医院手术,防止恶化.4.充分休息.结果:院外护理手、足损伤病人75例,治愈(自愈)59例(8例转院手术),有效率76.66%,未愈死亡9例,复发7例.结论:麻风病手、足损害在麻风畸残中多见,占患者总数一半以上,但是只要得到正确的护理与预防,绝大多数患者可避免损害,恢复肢体健康过正常人的生活.
作者:梁雅莉;陈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无创压力支持通气(NPSV)与常规内科治疗顽固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顽固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无创压力支持通气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创压力支持通气治疗顽固性左心衰患者能够起到更加有效的治疗效果,同时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给予β受体阻滞剂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舒张压和收缩压变化情况及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根据高血压疾病分级标准,Ⅰ级26例,Ⅱ级19例,Ⅲ级5例,治疗后舒张压和收缩压分别降到90mmHg和140mmHg以下分别为22例、11例、2例,血压控制有效率为70.0%;用药后共出现不良反应21例,发生率为42.0%,其中10例患者心血管系统反应,7例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反应,4例患者消化系统反应.结论:β-受体阻滞剂在血压控制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可用于治疗高血压疾病,但是也容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应确保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吴恂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JNK1在环磷酰胺处理后膀胱黏膜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12只,随机分处理组(n=6)和对照组(n=6),处理组大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00mg/kg,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24h后无菌取膀胱,HE染色观察膀胱形态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JNK1蛋白的定位,Real-time PCR检测JNK1 mRNA表达水平,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JNK1蛋白的表达量,并行数据统计,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HE染色,处理组膀胱黏膜肿胀、弯曲减少,膀胱黏膜呈现毛刺样改变,膀胱黏膜上皮粗糙;免疫组化,JNK1蛋白只表达在膀胱黏膜;Real-time PCR,JNK1 mRNA的表达量处理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ting,处理组JNK1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致JNK1在膀胱黏膜中表达下调.
作者:张红军;周波;马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对紫杉醇联合顺铂在治疗中毒副作用的进行观察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于我院接受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癌症的毒副作用进行观察,其中包括肺癌17例、食管癌15例、乳腺癌7例及卵巢癌7例共46例患者,并采取相应有效措施进行处理.结果:紫杉醇联合顺铂在治疗中的毒副作用主要包括心血管系统反应、过敏反应以及肌肉关节疼痛等,医护人员应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对患者接受治疗后进行全程监视并及时采取措施.结论: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进行治疗,对其毒副作用进行系统观察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参考意义.
作者:朱达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CNP)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行高位结扎加抽剥术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CNP.用两样本t检验或X2检验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NP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李惠敏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