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琴;毛利山;白春龙
目的:对应用超声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抽取72例我院于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超声声像图变化情况及治愈率、复发率进行分析.结论:亚急性甲状腺炎应用超声诊断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并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意见,有助于防止疾病复发.
作者:裘逸伶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并收集单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50例,设置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髂动脉、股动脉以及小腿动脉闭塞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在髂动脉、股动脉以及小腿动脉闭塞率均明显高于单纯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这可能和患者的血压血脂以及糖尿病等多种危险因素有关.
作者:邹鑫;周忠晓;王晓威;宋国鑫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现阶段,近视患者的数量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尤其是青少年.目前治疗近视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手术治疗、仪器训练以及配戴眼镜;不同治疗方式有其优缺点,佩戴眼镜的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青少年的正常生活,也无法满足其审美需求,但是随着隐形眼镜的问世,在审美需求上满足了青少年,但是随之而来较为频繁的戴取隐形眼镜也加大了眼部感染的风险.近视矫正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且对于9~14岁的青少年而言并不适宜,轻则迭不到矫正效果,重则导致目盲.本文主要针对青少年近视经中医药治疗的概括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中医药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优势.
作者:张红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CT对血管及系膜病变引起急性上腹痛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间收集的22例急性上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总结CT的影像学征象.结果,通过22例患者的CT检查结果,发现7例为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3例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12例为肠系膜扭转.结论:CT在血管性病变引起的急性上腹痛的诊断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
作者:陈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儿科护生见习带教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对实验组A班30名本科护生运用临床护理路径见习带教,对B班30名护生运用传统方法见习带教学.比较两组护生学期结束时理论考核成绩、见习操作考核、综合能力考核成绩及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生在期末理论考核成绩和见习考核成绩及综合能力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临床路径带教组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见习带教效果优于传统见习带教,值得在护生见习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蔡华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阿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3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阿替普酶和瑞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3%,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7%,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3.3%,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中,阿替普酶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并发症,因此可推广.
作者:孙翔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研究机械通气治疗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效果,推进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治疗水平.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患儿20例,再随机将这20例患儿分成两组,一组采用我院常规的治疗方法,命名为对照组,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命名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通气可以有效地帮助肺部通气换气功能恢复,减少肺部压力,从而达到治疗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目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作者:季海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总结性分析低促性腺素性功能减退症(idiopathie 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IHH)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方法:对16例IH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相关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16例IHH患者中,Kallmann综合征5例,特发性IHH11例,均给予HCG联合HMG系统治疗,同时辅以十一酸睾酮,治疗有效共计15例,有效率为93.8%.与治疗前相比,Kallmann综合征和特发性IHH患者治疗后睾丸体积均有所增加,其中Kallmann综合征患者增大更为明显,睾丸体积净增率和治疗有效率均高于特发性IHH患者,组同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IHH以Kallmann综合征和特发性IHH为代表,给予HCG联合HMG系统治疗能够促进患者第二性征发育,有效改善部分弱精症患者的精液质量,从而生成精子,解决生育问题.
作者:李庆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35例因肺部肿物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患者出现的主要并发症种类、影响因素,以及预防和治疗措施.结果:主要并发症为气胸和出血,分别发生13例和30例,直径> 3cm病灶的气胸发生率是4.25%,明显低于≤3cm病灶的气胸发生率15.63% (P< 0.05);出血发生率在各个影响因素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病灶大小是影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气胸的主要因素.
作者:康振桥;郭志远;张晓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腰部、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下不同注药速度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需采取麻醉手术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32例患者注药速度为10s,设为A组;32例患者注药速度为15s,设为B组;32例患者注药速度为20s,设为C组,对比三组患者镇痛平面T6、镇痛高平面出现时间、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C组镇痛高平面出现时间、低血压值出现时间明显长于A组,其低血压值低于A组患者,对比差异P <0.05,有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C两组患者,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需进行术前麻醉的患者采取硬膜外阻滞联合腰部麻醉,保持注药速度为10~ 20s,有利于维持血压的稳定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镇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恒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骨髓转移性肿瘤与多发性骨髓瘤鉴剐诊断的方法.方法:对我院1例特殊白血病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患者终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结论:对于临床特征和骨髓形态学特征容易混淆的多发性骨髓瘤和骨髓转移性肿瘤的患者,要以骨髓形态为基础,综合免疫分型、骨髓病理、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再结合临床表现,综合进行诊断.
作者:邰新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多潘立酮在胃肠外科手术后用于治疗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胃肠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10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4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观察组总效率为96.30%,对照组总效率77.7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潘立酮在胃肠外科手术后用于治疗胃肠功能障碍,能有效缓解呕吐、腹胀以及便秘等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谢明海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30日至2014年1月·30日我院的6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临床基础治疗,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阿德福韦酯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患者包括ALT、AST、Tb、PT、ALB的各项肝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LN、ⅣV-C、PCⅢ等各项肝纤维化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ALT、AST、Tb、PT、ALB的各项肝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LN、ⅣV-C、PCⅢ等各指标均满足P>0.05,两组不具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LN、ⅣV-C、PCⅢ等各指标均满足P<0.05,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临床疗效好,肝功能显著提高,肝纤维化获得改善,患者预后好,临床患者可考虑加大推广治疗应用范围.
作者:陈应强;卢天虎;庄海;陈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评估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预测是否存在并发胎盘植入.结果:100例前置胎盘患者中,经临床和病理确诊为并发胎盘植入患者有9例(9.00%),其产时的平均出血量为(2487±10.59) ml,未发生胎盘植入患者的平均出血量为(498±10.27)ml.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敏感性为77.78%(7/9),特异性为96.70%(88/91).结论: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临床价值很高,值得在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许晨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析抗病毒药物联合小剂量泼尼松进行亚急性甲状腺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各23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抗病毒药物联合小剂量泼尼松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泼尼松口服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4%,对照组治愈率为85%,且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仅1例出现复发,对照组7例患者出现复发,两组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病毒药物联合小剂量泼尼松进行亚急性甲状腺炎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且患者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丁丽萍;范映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宫颈炎在目前临床上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疾病,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目前有研究显示,通过使用西医治疗的方法,往往无法对于慢性宫颈炎患者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对于慢性宫颈炎患者而言就显得极为重要.文章探讨了目前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韦爱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腋下小切口开胸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开胸手术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胸手术,实验组患者给予腋下小切口开胸手术.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腋下小切口开胸手术的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微创,而且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季元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方法用于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普外科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诊治的急性肠粘连肠梗阻患者116例,按照治疗方法差异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研究组行腹腔镜手术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相关情况和术后不良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出现等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在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中有着很好的效果,手术时段短,出血少,术后预后好,有着较高的推广治疗价值.
作者:李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胃肠道穿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55例经外科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肠道穿孔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55例患者均进行CT检查,43例同时行腹部立位平片检查,根据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3例行腹部立位平片的患者中,有30例患者经X线腹部平片检查结果为阳性,检查阳性率为70%;有52例患者经CT扫描检查结果为阳性,检查阳性率为94.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影像学表现中,有30例患者经X线腹部平片发现腹壁下或者膈下部分可以看见半弧形或者是新月形的游离气体影,其中,有13例患者的表现为阴性;而经CT检查,52例阳性患者中46表现腹腔内见明显游离气体,9例表现有肠壁周围、小网膜囊、肝胃韧带及胆囊窝内孤立或多发的局限性小气泡状游离气体影,同时,CT检查的表现中,3例表现为肠梗阻,7例表现为阑尾周围脓肿或炎性浸润,3例表现为胃肠壁增厚,4例表现为肿块,34例表现为腹盆腔积液.结论:胃肠道穿孔患者通过多层螺旋CT扫描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更优于X线检查,能够更准确地发现出现的并发症及病因,为治疗方案提供更具体且有效的信息,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龚辉;缪玉兵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生化检验在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以104例确诊的肾上腺皮质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球状带疾病患者(n=50)或束带状疾病(n=52)患者,据疾病类型又各自分为增生组(n=11,n=24)、腺瘤组(n=38,n=25)、腺癌组(n=1,n=3)三个亚组,将患者据有无典型症状分为功能性组(n=70),及无功能性患者(n=32),将104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对比内分泌指标.结果:球状带肾上腺皮质疾病中,增生组、腺瘤组血钾、血浆肾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增生组血醛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腺瘤组高于增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束状带肾上腺皮质疾病中,增生组、腺瘤组、腺癌组血钾、血皮质醇、尿皮质醇比重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钾、血肾素、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及血、尿皮质醇,可配合影像学检查,辅助定性诊断球状带或束状带病理类型.
作者:王世贤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