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雅萍;胡玲;孙崇奎;张平;孔祥丽;冯云;肖丽英;李燕
目的 探讨CXCL12/CXCR4生物轴对胰腺癌细胞增殖、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胰腺癌细胞系Miapaca-2,将其分为对照组、CXCL12组和AMD3100组.(1)采用RT-PCR检测胰腺癌细胞中CXCL12、CXCR4、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人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 mRNA的表达水平;(2)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3)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CXCL12/CXCR4对胰腺癌细胞趋化活性的影响.结果 胰腺癌细胞系Miapaca-2中CXCL12 mRNA未见表达,而CXCR4 mRNA在胰腺癌细胞中有表达.MMP-2、MMP-9和uPA mRNA在AMD3100组、对照组和CXCL12组中的表达水平呈递增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在CXCL12组明显增强,而在AMD3100组得到了有效的抑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R4所构成的生物轴对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沈波;郑马庆;王太洪;蒋谦;黄新恩;陆建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2012与2008年深圳市重症手足口病临床和实验特征,探讨其变化趋势.方法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008年及2012年共收治778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重点分析其中260例手足口病重症患者(2008年64例,2012年196例).通过RT-PCR检测Coxsackie A16(Cox A16,A16)及Enterovirus 71(EV71)病毒核酸,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者检查脑脊液常规及生化,部分患儿行头颅MRI检查,同时比较临床表现、血液生化等变化趋势.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评估再发情况.结果 与2008年相比,2012年手足口病重症患者发病高峰年龄下降,<12月龄儿童分别占2008年和2012年重症的15%和40%.两个年度重症患者均以EV71感染为主;与2008年相比,2012年EV71感染所占比率有下降趋势;重症患者手、足皮疹出疹率下降,而口腔疱疹出疹率明显增高,疱疹性咽峡炎引起的重症病例数上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及CRP水平均明显增高;但并发脑干脑炎或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病例数略有下降.随访1年结果显示,无论EV71或Cox A16型手足口病临床治愈后均可多次再发,轻症再发率高于重症.结论 深圳市手足口病从2008年暴发至2012年,发病呈上升趋势,重症手足口病病例临床表现具有一些新的特征,应引起广大医护人员重视.
作者:刘映霞;林益敏;袁静;李建明;张国良;陈川铁;刘京;赵美芬;周伯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国内两种巨细胞病毒IgG抗体ELISA诊断试剂进行评价.方法 用两种试剂对BBI公司的质控盘QTC711,血清转化盘PTC901,BIOMEX公司血清转化盘SCP-CMV-001(RP-003)、SCP-CMV-002(RP-019),儿童、孕妇和门诊患者2163份标本进行检测,对不一致的样本用Diasorin ELISA试剂盒和Mikrogen重组免疫印迹试剂盒进行复测,比较两种试剂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对不同人群的检测差异.结果 A试剂对3个血清转化盘的检出时间均早于B试剂,平均提前25 d,与Abbott Imx CMV IgG检测灵敏度一致.两种试剂检测孕妇样本607份,8份不一致,总符合率98.68%;门诊样本512份,7份不一致,总符合率98.63%;儿童样本1044份,74份不一致,总符合率92.91%,两试剂对儿童人群的符合率低于孕妇和门诊人群.两试剂对三个人群检测均为阴性的161份样本,和A试剂检测为阳性B试剂检测为阴性的89份样本,用意大利Diasorin公司CMV-IgGELISA试剂复测,A试剂与Diasorin的阳性符合率为100%,阴性符合率为93.06%,总符合率为95.22%;B试剂与Diasorin的阴性符合率为100%,78份阳性未检出,总符合率为68.92%.选择A试剂与Diasorin结果不一致的样本12份,一致的样本6份,用重组免疫印迹复测,其中14份阳性,4份阴性.结论 国内A试剂对血清转化盘的检测窗口期较B试剂显著提前.两试剂对孕妇和门诊人群的符合率高于儿童人群.两试剂不符合的样本用进口试剂盒复测,A试剂与进口试剂盒的符合率高于B试剂,显示了较高的灵敏度.
作者:杨俊梅;李进香;郭振欣;赵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DC-LMP2与rAd-LMP2在BALB/c小鼠中的免疫效果.方法 从BALB/c小鼠中分离骨髓细胞,在细胞因子作用下体外诱导培养获得小鼠树突状细胞(mDC),再以100 MOI的含EB病潜伏膜蛋白2的重组腺病毒(rAd-LMP2)感染,获得DC-LMP2,免疫酶法确定LMP2在DC中表达.于0,2,4周,分别以PBS、DC-LMP2和rAd-LMP2肌肉免疫BALB/c小鼠,第5和8周检测小鼠体内LMP2特异性细胞应答水平.结果 骨髓细胞体外成功诱导获得DC,LMP2在DC中表达.DC-LMP2和rAd-LMP2均可诱导LMP2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随时间推移而减弱.rAd-LMP2诱导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水平高于DC-LMP2.结论 肌肉免疫rAd-LMP2能够在BALB/c小鼠中诱导较强的LMP2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
作者:杜海军;王湛;尉秀霞;周玲;叶树清;曾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宫颈细胞DNA倍体、高危型HPV、支原体和衣原体检测结果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相关性.方法 将265例育龄妇女宫颈细胞DNA倍体检查阳性者分为感染因素阳性(高危型HPV阳性、UU/Mh阳性、CT阳性)和感染因素阴性(高危型HPV阴性、UU/Mh阴性、CT阴性),再将感染因素阳性者分为单因素感染(包括高危型HPV感染或UU/Mh感染或CT感染),双因素感染、三因素感染.以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回顾分析和评估宫颈细胞DNA倍体阳性者中高危型HPV、UU/Mh和CT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之间的关系及风险性.结果 DNA倍体阳性患者中慢性炎症占52.38%、CIN Ⅰ 1级占22.02%、CINⅡ级占10.71%、CINⅢ级占14.88%;CIN Ⅰ 1级中双因素感染高占32.43%,CINⅡ级中高危型HPV感染高占50.00%,CINⅢ级中双因素感染高占56.00%、其次为高危型HPV感染占40.00%.结论 宫颈细胞DNA倍体阳性合并HPV和UU/Mh双因素感染者及高危型HPV感染者应高度警惕为癌变高危人群.
作者:张立冬;张慧敏;刘美玲;江庆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扩增受阻突变检测系统(ARMS)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方法,并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HBV基因型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对HBV全基因组序列比对分析,设计ARMS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体系,建立检测HBV B和C基因型方法,对50例临床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50例临床样本中,B型的检出率为26%(1 3例),C型为74%(37例),其实验结果与测序结果完全一致.常州及周边地区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型HBV为优势株.C基因型患者A1762T/G1764A突变率为62%,明显高于B型.结论 ARMS检测HBV基因型,快速、准确;常州及周边地区HBV基因型主要为B、C型,且C型携带A1762T/G1764A双突变率较高,与较为严重的肝病相关.
作者:郑剑;朱珉之;张宏宇;朱珍;郑中伟;柳龙根;陈春华;王永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尿液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病毒载量与先天性感染的关系及与HCMV所致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集98例经PCR方法确诊的有症状及无症状的先天性HCMV感染新生儿尿液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尿液中巨细胞病毒载量.结果 98例先天性HCMV感染的新生儿中85例在出生后有临床症状(86%).无症状感染和有症状感染的新生儿尿液中平均HCMV病毒载量分别是1.4×105拷贝/ml和3.1×106拷贝/ml,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先天性HCMV感染的新生儿中无症状感染者尿液中病毒载量显著低于有症状感染者,提示病毒载量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张敏刚;李天友;王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CVB3的蛋白酶2A对真核细胞帽样蛋白翻译和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翻译机制的影响.方法 构建表达载体pcDNA3.1-2A,将此表达载体分别与pEGFP-N1、pGL3(F-luc)以及pIRES-GFP载体共转染细胞后,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检测荧光素酶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VB3病毒和pcDNA3.1-2A对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4GI(eIF4GI)及多聚A尾结合蛋白(PABP)的影响.结果 pcDNA3.1-2A可以减少帽样依赖的GFP和荧光素酶蛋白的表达,但可以促进IRES依赖的GFP表达.CVB3 2A基因质粒转染和CVB3感染后,均可发现细胞内eIF4G的切割现象;同时CVB3对PABP也有降解作用,而CVB32A基因转染对PABP无明显作用.结论 CVB3的蛋白酶2A抑制真核细胞帽样途径蛋白翻译,促进IRES途径的翻译.
作者:卢明枝;宋娟;孙鹏;宋芹芹;盛琳君;王宝栋;迟苗苗;姚海兰;李朝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感染婴幼儿可导致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HFMD),少数伴随有神经系统病变、心肺损害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由于缺乏理想的动物模型,影响了对EV71病毒传播路径、模式特别是神经系统病变致病机制的理解,至今尚无疫苗和有效的病原治疗措施,使得EV 71感染成为目前东南亚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刘映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上海闵行地区腹泻患者非O157型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非O157 STEC)感染情况及其毒力基因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该地区三个监测哨点及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腹泻门诊患者肛拭样本及临床资料,通过培养、分离、生化鉴定及血清凝集等金标准确认非O157 STEC菌株.同时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毒力基因stx1、stx2、eae、hly、etpD、及katP.结果 380例(儿童195例,成人185例)大肠埃希菌阳性的腹泻患者肛拭样本中,40例(儿童30例,成人10例)确认为非O157 STEC阳性,儿童阳性率(15.4%)显著高于成人(5.4%).全部40例非O157 STEC分离株均显示stx2毒力基因阳性,而stx1及eae基因阳性率很低,未检测到hly、etpD、及katP毒力基因.结论 上海闵行地区非O157 STEC是引起人群尤其是儿童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菌株均显示stx2毒力基因阳性.
作者:王小光;张颖华;汪萍;陈秀华;骆玲飞;刘芸;刘继倩;宋驰萍;欧阳霖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利用TaqMan Real-time PCR技术,建立Kadipiro病毒(KDV)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GenBank发表的KDV基因序列资料分析结果,在其第12片段基因区段设计KDV特异引物与探针,利用14株不同科属病毒核酸验证方法特异性,重复实验检验方法稳定性,利用体外转录的定量RNA标准品建立基因拷贝数定量分析模型.结果 引物与探针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同一样品重复检测Ct值的变异系数均<1.8%,定量分析模型的灵敏度为100拷贝/反应.结论 建立了一种特异、灵敏、高效的KDV一步法TaqMan Real-time PCR检测方法,为今后该病毒的监测与研究工作提供技术手段.
作者:郝晓霞;何英;付士红;曹玉玺;高晓艳;王环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基于枯草芽孢杆菌系统制备的EV71 VP1重组抗原诱导BALB/c小鼠产生的免疫应答反应.方法 通过建立BALB/c小鼠动物模型,分别将前期构建的基于枯草芽孢杆菌系统制备的EV71重组抗原(rVP1)、灭活EV71病毒免疫组(EV71)和空白对照组(PBS),经鼻腔接种6~8周龄BALB/c小鼠,ELISA方法检测免疫后不同时间产生的特异性IgG、IgA以及IgG1和IgG2a水平.结果 EV71重组抗原可以有效诱导小鼠产生高水平的体液免疫和明显的黏膜免疫应答,且能够诱发均衡的Th1、Th2免疫调节.结论 肠道病毒71型重组VP1抗原可诱发小鼠产生明显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和黏膜免疫应答.
作者:刘威龙;吴伟刚;陈圆圆;张国良;陈心春;杨桂林;周伯平;刘映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清学检测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在新型布尼亚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连续采集烟台地区莱州、蓬莱疑似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血清,分别用胶体金实验方法、ELISA实验方法检测抗新型布尼亚病毒IgM抗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SPSS18.0统计结果.结果 胶体金方法和ELISA方法检测结果总符合率为96.67%,一致性KAPPA检验κ系数为0.933;胶体金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结果均受病程影响(两者P值均小于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受年龄、性别影响(P均>0.05).结论 新型布尼亚病毒检测发病12天以前推荐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发病16天以后,可使用血清学方法检测抗新型布尼亚病毒IgM抗体.
作者:刘娟;宫连凤;韩文清;孙振璐;王志昱;高巧;姜梅;王显军;丁淑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前,小儿呼吸道腺病毒感染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病毒抗原以及病毒抗体的检测[1].一般感染腺病毒后,大部分患者7天可检测到腺病毒抗体IgM,但水平较低,14天达高峰[2].本研究将小儿呼吸道腺病毒感染的检测从以往的病毒抗体转换为病毒核酸,旨在临床上建立一种病毒分离培养与鉴定相结合的灵敏、特异、准确的新检测方法.
作者:余雪姣;陆红霞;孙丽;黄燕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C组轮状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可以引起人类和动物急性胃肠炎,我国相关研究较少.世界各国对其特性研究也十分有限.本文根据国内外关于C组轮状病毒的研究资料和近期相关报道,主要对C组轮状病毒病原和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和检测技术等方面进行简要概述,旨在为C组轮状病毒进一步研究提供指导.
作者:彭蕊;李丹地;赵春燕;段招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女性HPV感染的阳性率和各年龄段的关系及常见亚型的分布情况,探讨女性HPV DNA基因分型技术检测在宫颈癌防治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HPV基因分型技术对1448例妇科门诊就诊者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 1448例样本中,检出HPV阳性者531例,总阳性率为36.7%,其中高危型HPV468例,占感染率88%,低危型HPV63例,占感染率12%,混合感染HPV122例,占感染率23%,HPV基因型单一感染为77.2%,二重感染为17.9%,三重感染为3.6%,四重感染为1.5%.高危型中未检出HPV35、73、83、MM4型,低危型中未检出HPV43、44型.患者其亚型感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HPV58、16、52、33、18、31、53、68、66、51、39、56和59型,低危型依次为HPV 11、6、42型.不同年龄组中HPV感染高峰在50 ~59岁和60 ~69岁这两个年龄段,感染率分别为78.9%和73.7%.结论 HPV感染型别普遍化,各年龄段感染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岁前后及>50岁的妇女更应予以重视,对阳性患者要加强定期随访,HPV基因分型及多种亚型的检测有利于宫颈癌的早期预警和早期治疗.
作者:方玉才;王秋英;杨燕飞;高晓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2009-2012年引起吉林省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流行的肠道病毒71型(EV-A71)的VP1区氨基酸位点的特征性变异位点.方法 对2009-2012年分离于吉林省HFMD病例的70株EV-A71分离株的VP1编码区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然后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使用Bioedit软件和MEGA 4.0软件分析VP1区氨基酸位点的变异特征以及基因亲缘关系.结果 2009-2012年在吉林省分离到的70株EV-A71均属于C4a基因亚型,其中69株与2008年安徽阜阳的分离株亲缘关系近,并且这69株病毒在VP1编码区第22位氨基酸位点均由谷氨酰胺转变为组氨酸(Q-H),与2008年安徽阜阳株一致.结论 引起2009-2012年吉林省HFMD流行的EV-A71可能来源于安徽阜阳流行株延续传播.
作者:周剑惠;张勇;王爽;魏雷雷;田丽敏;陈超;吴静;曹凤瑞;常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3种不同转染方法,探索佳的拯救病毒策略.方法 3种转染方法包括:①含T7 RNA聚合酶启动子的全长肠道病毒71(EV71)感染性质粒(P-EV71)和T7RNA聚合酶真核表达质粒(VR-1a)共转染Vero细胞;②含T7RNA聚合酶启动子的EV71全长基因片段(PCR产物)与VR-1a共转染Vero细胞;③利用体外转录技术得到EV71病毒全长RNA,直接转染Vero细胞.分别观察3种方法转染后产生细胞病变效应(CPE)时间及病变情况,用RT-PCR扩增拯救病毒核酸,测序验证其正确性,用蛋白印迹方法检测拯救病毒抗原.结果 3种方法均可成功转染Vero细胞得到拯救病毒,三种转染方法转染效果比较:方法③优于②、②优于①.结论 三种转染方法均可成功拯救EV71病毒,以病毒RNA直接转染效果好.
作者:侯俊;罗生栋;胡燕;沈宏辉;白冰珂;柴燕涛;王志杰;貌盼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Th22细胞相关性细胞因子IL-22/IL-22RA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手足口病易感性及其转归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9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并确诊的手足口病住院患者296例为病例组,其中轻症手足口病患者178例,重症患者118例,对照组为同期在该医院健康体检儿童155例.应用飞行时间质谱(time of fight mass spectrum,TOF-MS)生物芯片技术,检测IL-22/IL-22RA1基因共4个SNP位点基因型(rs2227473、rs2227483、rs3795299、rs34379702),对SNP进行Hardy-Weiberg平衡检测,并计算各SNP位点在不同人群中等位基因频率,筛选与手足口病易感性、预后相关的SNP位点.结果 纳入研究的4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处于遗传平衡状态.入组人群中IL-22的基因rs2227473位点存在GG、GA和AA基因型,重症手足口病组rs222743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13.14%,31/236)显著高于轻症组(6.18%,22/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24, P<0.001,A=2.296,95%CI=1.294-4.074).对于EV71相关性手足口病而言,重症组A等位基因频率(19.64%,22/112)显著高于轻症组(7.41%,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29,P =0.042,A=3.056,95%CI=0.997 ~9.368).结论 IL-22基因rs2227473位点多态性与手足口病转归密切相关,尤其是EV71相关性手足口病.
作者:林益敏;张国良;刘映霞;袁静;刘威龙;李建明;赵美芬;陈川铁;刘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低浓度甲胎蛋白(AFP)肝病患者中,甲胎蛋白异质体L3(AFP-L3)的百分含量(AFP-L3%)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45例血清低AFP含量(5 ~40 ng/ml)的肝病患者样本(其中肝硬化患者100例、肝癌患者145例),检测AFP-L3%,并对其中100例肝硬化患者和20例肝癌术后患者分别进行3个月和12个月的随访.结果 以AFP-L3%≥10%作为阳性判断标准,100例肝硬化患者中阳性为23例,经3个月随访后其中8例诊断为肝癌;145份肝癌患者血清AFP-L3%阳性率为46.2% (67/145).低浓度AFP肝癌组的AFP-L3%水平显著高于低AFP肝硬化组(t=7.318,P=0.001 <0.01);20例肝癌患者术后有5例AFP-L3%仍为阳性,其在12个月内的生存率为0,而术后AFP-L3%阴性患者生存概率为15/15.结论 AFP-L3%在低浓度AFP肝病患者中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术后疗效评估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鲁平;谷海峰;陈霖;刘爱霞;刘佳;徐军;张健;郭静霞;赵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