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院前急救相关风险因素及管理策略探究

赵玲

关键词:院前急救, 相关风险因素, 管理策略
摘要:目的:分析院前急救的相关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院前急救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院前急救措施,实验组患者给予风险因素管理下的院前急救措施,对两组患者的院前急救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差错事件、急救纠纷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中存在一系列的风险因素,而完善的护理措施和科学有效的管理则能让急救差错事件和急救纠纷事件的发生率降低,让患者满意度提高.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分析

    目的: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丹红注射液在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共计80例次的资料,进行整理归档,采取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成两大组,第一组为对照组,第二组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第二组的患者的恢复了达到了95%,治疗的效果要明显的好于第一组(85%);而且就患者的满意度来说,第二组的结果(95%)也要高于第一组(65%),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结论: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肖继东;陈志;王夏薇;韦俊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学校培训法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椎间盘学校教学试培训法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为预防复发,指导患者进行康复功能锻炼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法.方法:将600例腰稚间盘突出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和各30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宣教,观察组按照椎间盘学校教学试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出院后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出院后遵医行为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椎间盘学校教学试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提高了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提高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知识水平,并促进其健康行为,预防复发.

    作者:唐红艳;王文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留置针配合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在基层医院的应用

    在临床上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既解决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量又减轻了,还提高基层医院护理的服务质量.本文通过基层医院10例肿瘤患者留置针配合塞丁格技术应用试验,目的:提高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成功率.方法:将10例静脉条件差的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塞丁格穿刺法穿刺置管,观察组采用静脉留置针配合塞丁格穿刺置管.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80%)高于对照组(60%).结论:静脉留置针配合塞丁格穿刺法应用于肿瘤静脉条件差的患者PICC置管术,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

    作者:颜金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血清hs-CRP和cTnI联检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 RP)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联检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采用美国贝克曼公司Access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清cTnI.结果:AM1组CRP和cTnI的均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hs-CRP和cTnI的联检有助于AMI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陶鹏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不同浓度重比重丁哌卡因腰麻应用于剖宫产术的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重比重丁哌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及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方法:将40例接受剖宫产生产的产妇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0例,分别在腰麻麻醉中采用0.33%和0.5%的丁哌卡因,术中监测并记录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镇痛肌松效果.结果:B组的肌松与镇痛效果均优于A组(P<0.05),两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比重0.5%丁哌卡因腰麻应用于剖宫产术是一种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倪锦萍;秦洋;钱望月;尹述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中期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关节镜技术诊断与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效果.方法:2008年10月至2015年4月,核工业416医院共收治16例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患者,MilgramⅢ期10例,Ⅱ期6例,全部行软骨瘤体取出术和病变滑膜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12例,随访时间2月~80月,平均随访时间42月.术前关节活动度平均为101°±7.8°,后随访时关节活动度平均为128°±3.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为(58.2±4.6),后随访时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为(86.7±5.4),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下软骨瘤体取出术结合病变滑膜切除术是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首选方法.

    作者:肖国庆;钟喜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学龄儿童龋齿影响因素分析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学龄儿童龋齿影响因素及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选择本市城区5所小学562名学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患龋齿病儿童220名,未患龋齿病儿童342名.两组儿童患龋病相关因素、两组龋病患儿干预前后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情况.结果:患龋病组患儿喜食甜食、喜食碳酸饮料明显高于未患龋病组,每日刷牙次数≥2次、定期检查牙齿明显低于未患龋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控糖、饮食营养、口腔卫生等健康生活方式改善明显高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学龄儿童龋齿影响因素包括:喜食甜食、喜食碳酸饮料、每日刷牙次数≥2次、定期检查牙齿,加强健康教育可改善患儿的健康生活方式,应进行推广.

    作者:刘晓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在HPV病毒感染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第二杂交捕获法(HC2)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2473例门诊或住院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采用HC2法检测HPV-DNA,联合或未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若两者中有一位是阳性患者,则行活组织检查和阴道镜检查.结果: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慢性宫颈炎675例,CIN(宫颈上皮内瘤病变)Ⅰ 139例,CINⅡ48例,CINⅢ67例,宫颈癌112例,炎症及阴性2197例.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HVP-DNA阳性率为:炎症14.72%;CIN Ⅰ 4.77%,CINⅡ1.46%,CINⅢ2.14%,宫颈癌4.12%,组间数据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C2检测法应用HVP病毒感染者中,能有效对宫颈癌前病变进行筛查、治疗和管理,具有十分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余杰;彭华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通窍鼻炎颗粒与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通窍鼻炎颗粒与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从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中抽取62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通窍鼻炎颗粒,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80.6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应用通窍鼻炎颗粒与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联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具有推广的价值.

    作者:姚祎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现状调查及需要量预测

    目的:探讨我国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并对其需求量开展有效预测.方法:选取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12个乡镇卫生院的737名公共卫生人员进行访问调查.结果:调查结果表明,该省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结论:国家应该重视乡镇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管理与配置,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加强乡镇卫生院人力队伍建设工作.

    作者:刘发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芦根银翘汤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对小儿外感发热应用芦根银翘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外感发热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疗法,观察组采用芦根银翘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患儿退热时间.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3.3%,明显低于观察组9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体温降至正常时间为(34.28±8.27)h,明显短于对照组(48.67±10.47)h,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芦根银翘汤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效果明显,可快速有效退热,且安全可靠,有推广价值.

    作者:赵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运动神经元病诊断中下胸段脊旁肌肌电图的应用意义探究

    目的:评价运动神经元病诊断中下胸段脊旁肌肌电图的应用意义,观察提升运动神经元病病患诊断精准性的方法.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4年05月至2015年05月收取并予以诊治的32例运动神经元病病患(试验组),同时选择32位健康人为参考对象(对照组),均选择下胸段脊旁肌肌电图给予检测,观察2组检查情况.结果:试验组有29例病患下胸段脊旁肌肌电图发现正锐波以及纤颤电位,对照组中则没有发现异常情况(P<0.05).结论:运动神经元病诊断中下胸段脊旁肌肌电图的应用意义非常突出,是提升运动神经元病诊断可信度的重要保障,可推广.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脊柱内窥镜与椎板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症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脊柱内窥镜(MED,PTED)技术与常规开窗三种方法,以及来合理地选择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诊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方法和治疗的各自效果.方法:本文所采取的方法为资料分析法,选择在2011年至2014年期间到我院临床就诊的90例次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功能障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A组,C组全部病例均完成手术,B组2例硬膜破裂,1例神经损伤,三组均无大出血,病例死亡.术后随访3~26月,评定优良率分别为100%,93.4%和96.7%,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种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均为有效治疗,关键是如何选择各项技术进行治疗.

    作者:张兆凤;陈伯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东莨菪碱治疗AOIP的临床体会

    目的:对比观察东莨菪碱治疗AOIP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1996年08月~2010年02月分别以东莨菪碱、阿托品治疗AOI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总结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起效作用、缓解症状、缩短疗程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东莨菪碱治疗AOIP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外科收治的患者10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优质护理的方式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的评分和住院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评分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外科中能极大地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服务满意度,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提高病床周转率,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赖琼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ICU 63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3年ICU(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与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台州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635株铜绿假单胞菌,分析该菌对临床常用13种药物的耐药性.结果:临床分离的63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阿米卡星1.9%,多粘菌素B7.8%,妥布霉素11.4%,庆大霉素12.6%,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7.7%,左旋氧氟沙星16.1%,头孢哌酮/舒巴坦15.2%,环丙沙星19.2%,头孢吡肟19.2%,头孢他啶20.0%,美洛培南30.7%,亚胺培南34.3%,氨曲南37.9%.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ICU是感染高发区,应加强监测,预防院内感染.

    作者:朱士土;彭敏飞;何嘉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64例新生儿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心律失常的类型、临床症状、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心率失常的新生儿患儿6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心律失常的患儿中,男性共有34例,女性30例;足月儿60例,早产儿4例;胎龄大的为41周、小的为33周.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和室性期前收缩口服普罗帕酮;窦性心动过缓给予阿托品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给予利多卡因治疗痊愈;心房扑动给予以洋地黄类治疗结果痊愈.结论:对不同新生儿对症采取不同治疗措施,有助于患儿身体痊愈.

    作者:蔡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脑脊液单核细胞内ESAT-6检测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脑脊液单核细胞内的早期分泌性抗原靶-6(ESAT-6)检测在结核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为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提供有效方法.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选取在本院住院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49例,非结核性脑膜炎颅内感染患者52例和正常对照者60例.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脑脊液单核细胞内的早期分泌性抗原靶-6水平,收集数据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结核性脑膜炎组49例患者有44例ESAT-6检测结果阳性,非结核性脑膜炎组112例患者有4例阳性,脑脊液单核细胞内ESAT-6检测特异度96.43%,灵敏度89.80%;结论:检测脑脊液单核细胞内的早期分泌性抗原靶-6有助于早期诊断结核性脑膜炎.

    作者:鲁广建;张群妹;张春晓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外科临床护理中安全护理探讨

    目的:分析外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具体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本院外科护理中发生的71例护理缺陷、差错事件,分析外科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并在2013年-2014年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改进.分析改进前后护理缺陷、差错发生率及发生原因变化.结果:教育培训、沟通因素、工作任务重、环境设备是造成外科临床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x2 =2.797 ~10.135,P<0.05,P<0.01);实施护理质量改进质量后,护理缺陷与差错发生率(0.030%)、人为性因素(61.54%)均明显低于护理质量改进前,非人为因素明显高于护理质量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4.186 ~233.397,P<0.01).结论:外科临床护理不安全因素较多,通过制度建设、分层管理、技能培训等措施,可降低外科临床护理风险.

    作者:田晓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影像学表现

    目的:分析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影像学表现以及消融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患者57例,分析其临床治疗前后的MRI以及超声影像学表现.结果:子宫肌瘤消融前MRI平扫表现为T1WI呈等、低信号,T2WI像依据肌瘤内部组织病理成分不同,信号差异较大.如肌瘤囊性变呈高信号,未变性肌瘤呈低信号,红色变性瘤呈高低混杂信号等.超声多表现为等低回声,如黏液性变性或者水样变性呈水样低回声表现.超声造影部分血供丰富肌瘤内部见多彩血流信号.消融后,子宫肌瘤MRIMRI平扫表现为T1WI呈等高信号,T2WI像消融完全肌瘤呈高信号.超声多表现为等高回声,超声造影显示原血供丰富肌瘤内部多彩血流信号消失,部分患者可见肌瘤周边环绕血流信号影.结论:子宫肌瘤消融前后MRI与超声影像学具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依据其特征的影像学表现可以准确评估子宫肌瘤的临床消融效果.

    作者:冯玉梅;刘玉涛;郑和艳;侯宏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