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正英
目的:研究妇产科医生对口服避孕药认知及态度情况,了解具体情况后探查影响口服避孕药的因素,得出有效结论.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10所妇产医院64名妇产科医生对口服避孕药认知及态度情况,对认知错误、认知水平、年龄、学历以及使用结果等影响因素进行对比调查.结果:调查显示,6名妇产科医生对口服避孕药有认知理解错误、态度消极、不科学,导致其错误指导、延误、忽视指导口服避孕药,其余妇产科医生都能够正确劝导、安排宣讲口服避孕药具体的应用表现.结论:妇产科医生对口服避孕药的应用认知和使用态度直接关系、影响着成人女性有效避孕、安全避孕情况,在素质考核与培训中,应增强对医生相关业务的培训.
作者:邢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61例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脑血管疾病患者的HbA1c资料,分析HbA1c水平和不同脑血管疾病与HbA1c5.7%水平的对比,评估脑血管疾病患者罹患糖尿病的风险.结果:在所有患者中约有158例患者的HbA1c水平高于正常水平,所占比例约为60.5%;并且不同脑血管疾病患者HbA1c水平与HbA1 c5.7%进行单样本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血管疾病患者的HbA1 c水平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应对这一部分人群进行HbA1c水平的定期测定,并采取有效措施,这对于降低其发生糖尿病风险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梁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将临床路径护理应用于子宫肌瘤围术期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就诊于本院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个组别,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于围术期间,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论:将临床路径护理应用于子宫肌瘤围术期患者的临床护理当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推广的价值.
作者:欧阳碧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在临床上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既解决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量又减轻了,还提高基层医院护理的服务质量.本文通过基层医院10例肿瘤患者留置针配合塞丁格技术应用试验,目的:提高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成功率.方法:将10例静脉条件差的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塞丁格穿刺法穿刺置管,观察组采用静脉留置针配合塞丁格穿刺置管.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80%)高于对照组(60%).结论:静脉留置针配合塞丁格穿刺法应用于肿瘤静脉条件差的患者PICC置管术,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
作者:颜金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肝癌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经股动脉穿刺行肝动脉介入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经桡动脉途径肝癌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在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肝癌介入治疗的疗效确切,并且术后不良反应少,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作者:王星杜;亮韩珊;王旬果;王明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脑脊液单核细胞内的早期分泌性抗原靶-6(ESAT-6)检测在结核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为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提供有效方法.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选取在本院住院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49例,非结核性脑膜炎颅内感染患者52例和正常对照者60例.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脑脊液单核细胞内的早期分泌性抗原靶-6水平,收集数据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结核性脑膜炎组49例患者有44例ESAT-6检测结果阳性,非结核性脑膜炎组112例患者有4例阳性,脑脊液单核细胞内ESAT-6检测特异度96.43%,灵敏度89.80%;结论:检测脑脊液单核细胞内的早期分泌性抗原靶-6有助于早期诊断结核性脑膜炎.
作者:鲁广建;张群妹;张春晓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急性子宫内翻的助产及急救经验措施;方法:对2例子宫内翻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对助产及急救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助产和急救,2例完全性子宫内翻患者均治愈出院,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详细了解患者情况,认真观察胎盘剥离征象,胎盘娩出后,行阴道检查病做好并发症处理及抢救记录,能确保急性子宫内翻患者健康,提升助产和急救疗效.
作者:赵云峰;陶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正确的儿童保健对婴幼儿早期发育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出生的80例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婴儿各有40例.对观察组婴幼儿进行正确的儿童保健干预;没有对对照组婴幼儿进行严格的儿童保健.对两组婴幼儿在出生后15个月的健康情况和智力发育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在智力发育情况以及生长情况方面,相对于对照组婴幼儿而言,观察组的婴幼儿明显要优,两组婴幼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疾病发生次数方面,相对于对照组婴幼儿而言,观察组的婴幼儿明显要优,两组婴幼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确的儿童保健可以将一个健康生长的环境提供给婴幼儿,对于婴幼儿的智力发育以及身体状况非常有利,而且还能够对婴幼儿的早期发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石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的治疗效果,分析其价值.方法:我院抽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到医院治疗的106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全部应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经过诊断有96例为恶性肿瘤患者,3例为结核患者,4例为慢性炎症,未确诊进行手术治疗的有3例患者,2例经过诊断为恶性肿瘤,1例为结节病.穿刺后2例出现少量咯血,3例胸痛;8例出现气胸,进行胸膜腔闭式引流术患者1例.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提高了诊断率和安全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顾文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社区的恢复期卧床患者采用强化肺部功能锻炼预防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6月到2014年5月在我市进行研究的90例恢复期卧床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手段,将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用强化肺部功能锻炼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肺部感染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4.4%,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6%,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则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恢复期卧床患者采用强化肺部功能锻炼预防肺部感染,可以显著降低肺部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作者:马应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在抗病毒基础上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重型肝炎倾向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有重型肝炎倾向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将他们分为两组,16例治疗组,14例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采用抗炎、抗病毒、保肝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应用糖皮质激素,开始给予甲泼尼龙按每公斤体重1mg静脉滴注,每日1次,待总胆红素消退1/2时,甲泼尼龙减一半,以后每3天减1次,直至总胆红素下降到正常2倍左右渐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以后,联合组患者进展至肝衰竭者3例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4周后,联合组患者白蛋白、黄疸消退和凝血酶原活动度上升和对照组进行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血清HBeAg阴转率、血清HBV DNA阴转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能改善消化系统症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重症的发生肝炎.
作者:张建春;邓国炯;翁锡定;郭春辉;陈建新;张菊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消化道肿瘤在我国十分常见,其死亡率居于恶性肿瘤的首位,主要是因为消化道肿瘤患者大多早期是没有明显症状的,亦难以通过有效途径确诊.一般确诊后几乎都是中晚期.方法:利用血清GDF-15测定血清生长分化因子.结果:大量研究表明,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在消化道早期肿瘤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明显升高,有望成为筛查消化道早期肿瘤的血清标志物.结论:该方法对降低消化道肿瘤患者的死亡率有一定的作用,为筛查消化道早期肿瘤开辟了一种新的方法.
作者:刘为;杨志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比和分析应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同步调强适形放疗(IMRT)的有效性及毒副反应情况.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94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方案上采取奈达铂联合5-氟尿嘧啶化疗同步IMRT,而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方案上选取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化疗同步IMRT,观察不同治疗方案临床总有效率和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对比发现,对照组患者的近期临床治疗效果和观察组患者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化疗副反应的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局部晚期鼻咽癌(NPC)患者选取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化疗同步IMRT方案治疗,不仅治疗效果显著而且无明显增加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值得推荐.
作者:徐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可较好地控制血糖,并有效控制糖尿病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其中胰岛素泵的应用,又叫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是符合人体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的胰岛素输注方式,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尤其效果显著,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剂量容易调整,血糖容易观察,护理方法简单易学.
作者:张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分析开腹胆囊切除与腹腔镜胆囊切除对术后肠粘连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术式为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为74.0%,明显低于观察组94.0%;对照组肠粘连发生率为12.0%,高于观察组2.0%,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较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疗效更优,且术后肠粘连发生率更低,有推广价值.
作者:向春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就诊于本院急诊内科的10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意愿,将全部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个组别,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疗法,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再对观察组患者使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中,显效11例,有效29例,无效为10例,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中,显效22例,有效2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高达96%;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提高生存质量,具有临床治疗推广的价值.
作者:郑正;陆燕燕;陈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医院文书档案管理水平直接反映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能有效促进医院的持续发展.PD-CA循环要求各项工作能够反映过程和结果,不断推进管理的持续改进.本文先介绍了适用于一切管理活动的PDCA循环原理的内涵,然后进一步探讨医院文书档案中如何实践PDCA理论的.PDCA循环是管理学中通用模型,是指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等工作的循环过程.PDCA循环的应用能不断的推进质量的持续改进,实现全面有效的质量管理.现就PDCA循环理论在医院文书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提高文书档案管理水平探讨如下.
作者:郭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预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对首次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放置工作鞘的影响.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从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本院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案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525位肾结石患者在输尿管软镜手术前2周留置了输尿管支架管.年龄21~55岁,其中男性233例,女性292例.在首次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时,524位(99.8%)患者能够放置工作鞘至输尿管.其中,450例(85.7%)能够放置输尿管工作鞘至肾盂或输尿管上段;66例(12.6%)放至输尿管中段;8例(1.5%)放至输尿管下段;1例无法留置工作鞘,使用软镜直接进入输尿管进行碎石操作.术中出现输尿管穿孔1例,改开放手术.平均随访3个月,未出现输尿管狭窄.结论: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前预留置输尿管支架管能够保障首次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时放置输尿管工作鞘.
作者:朱世斌;李恭会;张志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的9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策略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两组患者人数各为46例次,对在护理的过程中对第一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对第二组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身体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69.57%(P<0.05);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6.4±10.5vs45.8±12.6,35.6±9.5vs47.2±10.8)(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临床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陶风灵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更好地规范社区护理工作,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方法: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重要的组成部分,社区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区医疗服务水平.对标监控,发现问题.制定相应对策,采取定期与抽查的方式.结果:通过检查验证所制定的对策收到良好的效果.结论运用社区有效护理质量的监控手段,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
作者:刘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