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红;杨小涛;陈永凤;李源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无缝隙护理对急诊内科患者不良情绪及病情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把本院在2013年4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急诊内科患者划分成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例数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优质无缝隙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和病情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后,和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患者抑郁和焦虑程度轻,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病死率低,住院时间短,护理满意度评分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内科中采用优质无缝隙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和病死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张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2月到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共134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结果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67例,对患者血脂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检测,并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观察到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数量和促甲状腺素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H)是诱发冠心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作者:菅丽萍;杨静慧;马直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学龄儿童龋齿影响因素及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选择本市城区5所小学562名学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患龋齿病儿童220名,未患龋齿病儿童342名.两组儿童患龋病相关因素、两组龋病患儿干预前后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情况.结果:患龋病组患儿喜食甜食、喜食碳酸饮料明显高于未患龋病组,每日刷牙次数≥2次、定期检查牙齿明显低于未患龋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控糖、饮食营养、口腔卫生等健康生活方式改善明显高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学龄儿童龋齿影响因素包括:喜食甜食、喜食碳酸饮料、每日刷牙次数≥2次、定期检查牙齿,加强健康教育可改善患儿的健康生活方式,应进行推广.
作者:刘晓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手术室回风口滤器污染度及其维护方法与手术室空气质量的相关性及其影响程度.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万级手术间10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日常方法维护,观察组对手术室回风口滤器的维护流程、时间、清洗方法予以改进和干预,两组按2012年《医疗机构技术消毒规范》采样,对比观察回风口滤器表面染菌量、微生物残存量、空气中浮游菌含量等多项指标.结果:观察组回风口滤器表面染菌量的平均合格率高出对照组10%;ATP荧光检测仪检测滤器重度微生物残存量下降10.1%,合格率高达99.3%;不同时间点采集的空气中浮游菌区间监测结果,观察组平均合格率比对照组高出11.1%,手术区空气浮游菌含量始终维持在合格水平.结论:回风口滤器及附属设施改进清洗流程,缩短运行和维护时间,加入消毒剂干预,有效提高手术间空气质量.
作者:黄登会;杨晓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效果后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梗患者10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护理组接受预见性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方式取得的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取得96%的治疗有效率;站照组是76%,两组相比,护理组效果佳P<0.05.结论:对急性心梗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提高静脉溶栓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基层医院应普及和推广.
作者:王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社区家庭健康教育护理责任制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评价,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社区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糖尿病患者40例,对照组糖尿病患者40例,实验组中糖尿病患者自愿接受社区家庭健康教育护理责任制服务,对照组患者不接受该项服务,采用常规随访的方法结果:对照组总改善率为83.00%,实验组患者总改善率为95.00%,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接受社区家庭健康教育护理责任制服务的糖尿病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所以此方案有利于患者糖尿病的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胡平;杨运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以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8例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误漏诊原因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8例全部手术探查证实,治愈16例,合并十二指肠瘘1例,十二指肠狭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死亡2例,病死率11.1%.结论:早期剖腹探查,合理的手术治疗方式,是救治十二指肠损伤的关键;综合治疗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十二指肠具有独特的解剖结构及生理特征,但其临床病状和体征不典型,导致诊断困难不仅有可能漏诊和误诊,手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的也很高.我们的2002年12月开始到2012年12月收缩的18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并总结汇报.
作者:魏永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讨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原因、早期诊断、处理原则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肝胆外科28例LC术并后胆管损伤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LC手术后出现胆管损伤致胆漏、黄疸为常见,其常见原因多为解剖因素、病理因素、技术因素、心理因素等.结论:通过术中观察、末后MRCP等手段可以明确是否出现胆管损伤,并需掌握好适当的治疗方式和时机.
作者:孙继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第二杂交捕获法(HC2)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2473例门诊或住院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采用HC2法检测HPV-DNA,联合或未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若两者中有一位是阳性患者,则行活组织检查和阴道镜检查.结果: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慢性宫颈炎675例,CIN(宫颈上皮内瘤病变)Ⅰ 139例,CINⅡ48例,CINⅢ67例,宫颈癌112例,炎症及阴性2197例.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HVP-DNA阳性率为:炎症14.72%;CIN Ⅰ 4.77%,CINⅡ1.46%,CINⅢ2.14%,宫颈癌4.12%,组间数据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C2检测法应用HVP病毒感染者中,能有效对宫颈癌前病变进行筛查、治疗和管理,具有十分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余杰;彭华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近年来,我国直肠癌患者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而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切除,但是处于Ⅱ期和Ⅲ期的直肠癌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后具有较高的复发率,而对于多次复发的病灶,手术切除已经无法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疾病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多元化,治疗效果也更加理想,近年来开始针对直肠癌术后的复发实施以放射治疗为中心的综合性治疗,虽然对复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射线在对肿瘤产生作用的同时,对肿瘤周围的器官、组织也会造成一定的损伤,甚至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常见的就是放射性直肠炎,轻度放射性直肠炎通过药物对症处理可以缓解,而严重时会导致患者无法坚持放疗,并且放疗后生活质量得不到保证.
作者:周爱华;严布谷;姜照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比较阴道彩超和腹部彩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于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中选取80例,根据到院治疗的时间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研究组采用阴道彩超的方式进行检测,对照组采用腹部彩超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情况.结果:研究组的诊断符合率为95%,而对照组的诊断符合率为75%,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检测出卵黄囊、附件区包块、盆腔积液、假孕囊以及胚芽等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部彩超相比,阴道彩超诊断并位妊娠的准确率和影像学表现均更好,应进一步加强应用.
作者:杨舒涵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从乡镇卫生院门诊输液的流程环节、服务对象特点及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隐患进行分析,提出防范对策,提升护理质量,避免和减少医患纠纷,确保门诊患者输液安全.方法:针对环境、人员、药物、患者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新颖的安全管理防范措施,护患共同参与实施.结论:实施门诊输液患者的安全管理,对提升护理质量、融洽护患关系、提升患者满意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胡小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发展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择取2014年8月到2015年2月这半年间前来我院就诊的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共24例,观察其病情变化,总结变化特点,行以精心护理.统计并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死亡患儿1例,病情缓解后转移到普通病房进行后续治疗的患儿15例,痊愈出院的患儿8例.结论: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并根据病情变化特点选择对应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预后状况,使患儿更快地恢复身体健康.
作者:陈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在消化道肿瘤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的74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数字随机分组法为依据,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7例病例.对照组为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其中有19例患者为冬泽全产品组,比较患者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营养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营养指标改善效果例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肠内营养组中,冬泽全产品组的体重指标和白蛋白两方面优于非冬泽全产品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患者早期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改善有促进作用,可改善营养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骏;许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专护生实习期间压力现象的体验,了解其价值观念,情感感受及个人职业定向,为护理教育者引导护理中专生缓解实习压力提供依据以及给予正确的就业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收集30名中专实习护生压力体验和职业定向及就业情况.结果:中专实习护生压力来源工作负荷过重,个人职业定向意向不确定.结论:中专实习护士实习期间存在较大压力和个人职业定向不确定,护理教育者应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为解决实习期间的压力和个人职业定向指导提供科学根据.
作者:伏桂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中医技术及辨证施护应用对胸痹患者影响调查方法:自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底对住院的200名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按照中医护理方案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及证施护,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治疗效果、患者住院满意度.结果:应用护理技术及中医辨证施护后患者的舒适度明显提高,主要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住院患者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结论:中医护理技术及辨证施护的应用对胸痹患者疗效明显,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于晓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术前护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患者术前焦虑及术后恢复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100例于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在我院行子宫切除术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术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焦虑情况以及术后身体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焦虑评分(40.13±8.43)分,低于对照组(51.24 ±9.85)分,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以及肠道排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子宫切除患者,通过术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其术前焦虑程度,缩短下床时间和肠道排气时间,加速术后身体恢复,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秦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此次研究选定护理人员20人,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为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手术室护理质量,采用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观察组为2014年3月~ 2015年3月,采用品管圈活动进行护理质量管理.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护理人员所负责的患者护理改善效果、基本护理合格率、病房管理效果、患者满意度等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的效果十分显著,有效率达到100%.而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好,患者满意度达到80%.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运用品管圈活动,能够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对于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效果显著.
作者:高秋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或自体骨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2例颈椎病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Ⅰ组(46)和Ⅱ组(46).Ⅰ组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器进行治疗,Ⅱ组采用自体骨植骨融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JOA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Ⅰ组使用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JO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JOA评分均明显改善.结论:上述两种手术方式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两者相比,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有效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优点,更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张鹭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扁桃体切除术术后出血原因与护理.方法:研究来自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接诊的56例扁桃体切除术术后出血患者,分析其出血原因及护理方法.结果:出血原因中,感染控制不良为24例,患者体质弱或凝血功能异常为15例,手术创面大为17例;患者通过纱球压迫止血、电凝止血、缝合止血以及抗感染治疗与止血剂使用均得到止血有效控制.结论:扁桃体切除术要做好围术期准备,提高出血防治处理,对病情做严密观察,可以有效地提升切口的良好愈合.
作者:倪海琴 刊期: 2015年第04期